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教育的任务与措施

2016-03-19◇顾丰*

高校辅导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离校毕业毕业生

◇顾 丰*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教育的任务与措施

◇顾 丰*

毕业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环节,承担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爱校报国意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解决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困难的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感恩与诚信教育、职场适应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内容,需要高校健全机构,加强保障,营造氛围,创新思路,做好毕业教育工作。

大学生;毕业教育;任务;措施

毕业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环节,不仅发挥着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还承担着教育毕业生明确社会责任和义务、树立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意识、保障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的重要任务。毕业教育时间、内容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毕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意义,是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精心研究、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毕业教育的概念与任务

毕业教育是指高校在学生毕业离校期间开展的、专门针对毕业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毕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四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的论述里第一条就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于多数学生来讲,大学毕业离校期间,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时间,也是集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时间。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环节,毕业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此外,学生进入社会后,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更加多样的价值观念,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将受到艰巨的考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也将受到全面的检验,因此在学生离校前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增强学生爱校报国意识

学生毕业离校期间,是学生思想和情绪较为复杂的一段时期。对大学生活的追忆,对校园时光的留恋,对大学校园的不舍,对未来工作的憧憬和为国家和社会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情绪都达到了空前强烈的程度。在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爱校报国意识,培养他们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对社会的回馈之情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三)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毕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任务。毕业教育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作为所在工作单位的一分子,将会在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单位的工作质量,甚至是国家和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发展。二是终身学习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生活的结束并不是学业的终点,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工作的需要,要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身边人学、向实践学,不断增强自身本领。三是集体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工作岗位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是开展好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特别是对于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要教育他们学会服从、学会分享、学会从集体和大局考虑。

(四)解决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困难

学生毕业离校期间,学生各种矛盾相对较为集中。为保障学生顺利毕业,做好最后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业教育还承担着解决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困难的任务。一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在毕业前还有一些课程考试没有通过,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校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二是解决学生就业困难。一些学生在择业上出现迷茫,举棋不定,还有一些学生出现就业困难,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职业分析和就业规划,推荐适合他们的就业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三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在找工作、面试、偿还助学贷款等方面出现困难,要努力解决他们的这些困难,保证他们顺利毕业。

657 Single channel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high ligation treating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二、高校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对毕业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一方面是对前期教育成果的检验和巩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等形式,持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结合对学生开展的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就业观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要教育学生从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合理规划发展路径,正确看待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后,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力的践行者,在毕业期间强化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毕业典礼设计、毕业纪念品制作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要在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敬业品质,在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期间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在师生道别等活动中涵养学生的友善品质。同时,要加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从一些人道德失范,在工作岗位上损人利己,破坏社会公平公正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毕业生的责任意识。

(三)感恩与文明离校教育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离校活动,增进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比如向毕业生赠送学校特色礼物等。近年来,很多高校精心设计制作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毕业纪念品,不仅可以增强毕业生对学校的怀念之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感恩教育作用。学校还要积极建立校友联动机制,抓住潜在的校友资源,拓展校友资源库,为增强学生毕业后与学校和校友间的联系奠定基础。毕业生离校期间,各种情绪交织,特别是对学校和同学的不舍,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在离校前的频频聚餐后,容易在醉酒后出现极端的行为,危害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些学生甚至会因此受到了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处理,不能顺利离校。要加强宣传,同时注重监督和保护,保障学生安全文明离校。

(四)职场适应教育

一是进行职场礼仪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职场礼仪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性,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景,对学生开展全面的职场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二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集中教育、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职业心理状态,牢固树立自信,鼓励他们踏实工作、积极进取、还要增强他们抵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教育他们在工作中,必定会面临新的挑战,甚至会遇到一些挫折,要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应对职场。三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给学生必要的职业规划知识,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使学生在进入职场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在职场发展中拔得头筹。

三、做好高校毕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毕业教育的工作机制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高校要提高重视,做好统筹安排,建立好毕业教育“策划—筹备—实施—反馈”的工作机制,力求增强工作实效。

高校还要做好毕业教育的保障工作。一方面是人员保障。高校要统筹好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业、后勤等多方面人员,协调开展好各项工作[2]。另一方面是经费保障。开展毕业活动、赠送学生毕业纪念品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高校应设立专项毕业教育经费,确保毕业教育工作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是毕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一要做好日常教育,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深化学生对教育内容的体验。二是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发挥毕业生的主动性,设计开展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三是设计教育资料,根据毕业生特点,设计制作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料等。

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毕业教育氛围的营造。可在校园网站、宣传栏上发布教育内容,倡导文明的道德风尚。营造景观氛围,在校园内搭建与毕业教育相关的景观,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生活氛围,装饰温馨的毕业教室、毕业寝室,制作毕业生文化衫,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

(三)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

毕业教育是学校常规教育的延伸,做好毕业生的常规教育是做好毕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要注重毕业生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常规教育中融入并突出毕业教育内容,如生涯规划教育、纪律教育等,为专题毕业教育做好铺垫。

要突出专题毕业教育的特色,分析好毕业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在离校前不同时间阶段的不同心理活动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要把握毕业生的身份特征,抓住他们处在由学生向员工过渡阶段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身份的教育活动。要结合毕业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时间特点,疏密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参与度[3]。

(四)在工作传承中创新思路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受教育群体也在不断变化,毕业教育是有着较强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要不断创新毕业教育思路,开展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建立毕业生微信平台,组织毕业生拍摄微视频,组织毕业生创作原创毕业歌曲并拍摄音乐录像带等,这些都是创新毕业教育思路的很好尝试。

在思路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毕业教育工作的传承。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本校的毕业教育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毕业文化,推动毕业教育工作不断发展[4]。

[1]张忠生,刘玉芳.对高校毕业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92-93.

[2]岳海峰.高校毕业教育存在问题与理念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63-65.

[3]左兵.浅谈高校毕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3).

[4]黄琳,张金军.浅议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在大学生毕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59-60.

(责任编辑:田丹丹)

G641

A

1674-9618(2016)01-0058-03

顾 丰,男,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

猜你喜欢

离校毕业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们今天毕业了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毕业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离校出走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