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

2016-03-19白显良

高校辅导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业导师辅导员

◇白显良*

论高校辅导员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

◇白显良*

高校辅导员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是与学业导师相对应、相区分的,它意味着辅导员要指导、引领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就人生成长发展问题对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要求辅导员既要指导大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又要帮助大学生直面人生困惑,激发人生动力;还要以人生的智慧启迪大学生思考人生、觉悟人生,提升对人生的认识水平。辅导员要承担人生导师的职业角色,需要自觉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体悟,并敏于观察、勤于思考人生哲理,积淀人生智慧;要努力从陷于繁琐事务、远离人生思考、囿于个体经验等困境之中解脱出来,避免没有思考与研究的人生指导。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人生导师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这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能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内涵,关系高校辅导员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和肩负角色使命。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理解停留于经验层面,止步于笼统把握,缺乏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度发掘和深入解析。为深化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笔者拟就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一、人生导师的角色内涵及其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

对大学生成长发展来讲,真正称得上导师的,一种是学业导师,另一种是人生导师。学业导师主要指导、辅导大学生的学业进步,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要求,修得所应修完的课程,取得所应取得的学分,达到所应达到的学业水准。在明确实行导师制的情况下,导师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学业指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业导师。在没有明确导师的情况下,所有负责课程教学、学业辅导的教师都可以称之为学业导师,都在发挥着学业导师的作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获取知识、完成学业,还需要增进智慧、实现人生成长。与学业进步需要学业导师引领指导一样,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发展更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进行教诲启迪,需要有人生导师。人生导师在一定意义上与学业导师相对应、相区别,主要负责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成长发展方面的指导。当然,这两类导师不是也不应截然分开,二者在育人的职责上只是侧重不同,完全可以兼于一身。现实中,人们往往更关注学业导师,比如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人们更多考虑的是一所大学有什么样的师资(包括有多少院士,有多少专家教授,有什么样的人才队伍等),有什么样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达到什么样的水准,等等。关注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从学业的角度提出和思考问题,少有人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关注未来的大学会有什么样的辅导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生导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业导师以外的师资队伍不重要。实际上,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来讲,学业导师、人生导师同等重要。毕竟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增知识、长见识、学文化,还要历经大学的学习实现人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生导师”的指导、引领。有学者曾指出:“一批好老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辅导员会成就一批学生的未来。”[2]对于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之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一要以整个人生成长发展为时间坐标考量大学及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非常宝贵的时期,不仅在于这一时期就大学生自身来讲处在各项生理指标的黄金时期,而且在于大学时期是为人生打基础、做准备的时期,是一个人迈入职业生涯之前的准备期。如何渡过自己的大学时期,渡过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大学及大学生活的意义,绝不能限于大学四年来看待,而应放到一生中来予以考量。从一个人一生来看,大学时期、大学生活必然会显得特别珍贵。而大学生活本身,本质上就是由大学生与同学、老师、朋友交往相处的点点滴滴所构成的,老师对其所构成的影响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老师对大学生所形成的影响,同样应放到一生发展的时间跨度中予以审视。在大学时期,学业导师教给的更多是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人生导师给予的则更多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表面上看仿佛学业导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与学分、成绩、学业等挂钩,而作为人生导师的辅导员所给予的教诲仿佛没有那么重要。但一旦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就会发现,过去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也变得十分重要,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往往比一打具体的知识还要紧。并且生活中往往还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学过的很多知识都逐渐地被遗忘,或被尘封,但那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却任何时候也不会被忘却,并且对一个人的影响愈来愈深刻而明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考量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评判的坐标参照系十分重要,务必要立足人一生发展的长跨度予以审视和度量。

二要立足一个人经历成长而趋于成熟的自然过程审视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观察生活现实我们会发现,一个人走向成熟要经历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走向成熟的差异,无非在于过程的差异、时间的早晚及成熟程度的区别。有的人经历他人的教导而走向成熟,有的人通过自己的人生悟道而走向成熟,还有的人经历一些坎坷挫折的磨砺后走向成熟,等等,不同的人走向成熟的路径不尽相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趋于成熟,也必然会趋于成熟,差异无非在于时间的早晚、觉悟的迟早。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就是要引导帮助大学生由不成熟而走向成熟。尽管没有辅导员的教导指引,一名大学生可能也会在生活的磨砺中走向成熟,但其进程必然缓慢得多,其代价也必然巨大得多,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就在于缩短这一进程,节省大学生的青春成本。如果一名大学生在人生导师的指引下,在大学时期就深刻地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那无异于节省了很多的青春成本,无疑为走向人生成功储备了青春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导师的工作是保鲜青春、延长青春、赋值青春的工作,价值重大。

三要从与学业导师影响对比的意义上看待辅导员的工作及其价值。与学业导师相比,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区别于学业导师的鲜明特点:学业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局部的,往往局限于所教授的课程或学业,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带有整体性;学业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时的,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学业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即时而显性,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模糊而深刻。这样的差异可以从大学生聚会的时候得到验证:每每当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历经数十年后聚会时,大家总是希望当年的辅导员能够参加,如果当年的辅导员不能参加,总觉得聚会不够完整。所以辅导员往往会成为同学会上必受邀请的人,而当年的任课教师等,有的连名字都不为同学们所记得,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影响的差异性。当然,这仅仅是从一种现象来讲的,并不是说学业导师就不重要,或者是不为学生所认可和记得。现实中也有一些学业导师让学生刻骨铭心、受益匪浅,甚至终身难忘,这样的老师不仅课上得好,而且对学生真正付出爱与智慧,实际上就是既教书又育人,把学业指导与人生指导兼于一体、合并进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业导师与人生导师的差异。

二、人生导师角色定位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

担任人生导师,指引大学生的人生成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沉甸甸的工作,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当然要真正担任好人生导师,也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有着丰富的工作内涵,要求辅导员要明确人生导师角色定位的职业内涵与工作要求。一个辅导员如果不明确引导大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无疑是不可能做好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如何做好人生导师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一些工作要求需要明确。

第一,要引领大学生明确人生方向,指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一个大学生要想走向成功,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必须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明确前进方向、失却理想的人生,犹如在大海中失却了航向与目标的航船,无疑难以顺利抵达目的地,更难以躲避风浪的侵袭,既十分危险,也充满遗憾。人生理想、成长方向,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讲,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常谈常新。作为一名辅导员,更是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能拿人生理想、成长方向的重大问题不当一回事,或是认为这些问题在大学生那里根本就不是问题。众多事实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成长方向的认识并不清晰,一些大学生还甚至感到迷茫、困惑,迫切需要给予指导和引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大学生指导的具体工作中,一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人生成长方向的问题,要提升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认识高度,增进工作自觉。二要走近大学生了解他们在人生理想、成长方向问题上的疑问与困惑,要明白大学生都怎么想,存在些什么样的具体问题,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三要采取多种方式,经由多种路径,运用多种方法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人生方向,确立人生理想,做好人生规划。

第二,要引领大学生直面人生课题,指导大学生破解人生困惑。人生本身就是由个体终其一生的历程所构成的,因此人生的课题是任何一个人终其一生所必须直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人生。人生的构成是丰富的、人生的色彩是斑斓的、人生的乐章是迥异的,不同人在人生历程中必然会面临不一样的问题,必然会走过不一样的人生。由此,对于大学生来讲,人生课题的名称尽管是一致的,但对人生课题的破解、回答却是不一样的,每一名大学生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和问题,有着不一样的人生困惑。作为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引领大学生直面人生课题,把人生问题作为一篇大文章来做。要摆正人生问题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定位,多和大学生探讨人生问题,引领大学生去思考人生,为大学生指导人生道路上的迷津,帮助大学生破解人生成长发展中各式各样的困惑与迷茫。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创业等多方面的困惑,辅导员要在工作中直面这些人生课题,并予以很好的回答和引导。

第三,要引领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指导大学生积淀人生智慧。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生命过程,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一个社会生命过程。人的一生,不仅要走过自然生命历程,还有丰富的社会生命内容。只有兼具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且把两重生命有机统一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人的自然生命需要珍视和呵护,人的社会生命则需要追求和培植。正是从人的社会生命的意义上,我们说人生是一本书,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需要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去阅读和品位,需要去领悟人生的真谛,创造人生的价值。人在其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中,悟道出不少的人生道理,积淀了不少的人生智慧,这些赋予人生以意义和色彩,让生活更加炫丽多彩和美妙多姿。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要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大学生深思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指导大学生想明白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应该渡过什么样的人生等基本问题,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是非、利弊、善恶、美丑,从中领悟人生真谛,积淀人生智慧,让人生更加出彩。

第四,要引领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指导大学生激发人生动力。任何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都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一个一个的困难和障碍,需要正确地予以面对。一个人如果遇到一点点的事情就心灰意冷,经不起磨难的考验,无疑成就不了什么大的事业,取得不了什么真正的成功。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所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必然会庸碌无为,同样不可能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面对生活,必然会悲观厌世,缺乏人生的激情与动力,同样终将一事无成。大学生正处在充满激情、富有朝气、生机勃勃的年龄阶段,潜藏着无限的生命潜能,关键在于如何发挥生命能量,如何激发人生动力。辅导员作为人生导师,要引导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善待成绩与荣誉、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等,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激发体验人生美好旅程的激情与动力,憧憬并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三、辅导员做好大学生人生导师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好辅导员工作,扮演好人生导师的工作角色,需要在工作中聚焦人生课题做很多的事情。归根结底要用自己关于人生的知识、经验、感悟和智慧去引导大学生,面向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尤其要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教会学生明白人生中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却客观存在着不少有悖、有违人生导师职业角色要求的一些情况,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努力加以避免。

第一,要避免陷于繁琐事务。辅导员在高校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担负着多方面的工作职责,大致来讲主要有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两大类。这两类工作对于辅导员来讲,不可或缺,任何一个方面都必不可少,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在现实中,一些辅导员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管理工作上,如评优评奖、资助贷款、日常管理等方面,陷于具体事务之中,呈现出事务化的发展取向,被大学生们称之为事务“保姆”。但从辅导员工作本身来讲,教育工作应该是第一位的,管理工作是服从教育工作需要,为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支撑的。辅导员一旦陷于繁琐事务,为事务化的工作所累时,必然少于思考思想引领性的教育工作,疏于思考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使命担当。加之我国高校辅导员配置师生比要求不低于1:200,这意味着一名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面对上百乃至数百名大学生,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指导,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其工作负荷可想而知。如果辅导员陷于繁琐的具体事务,面对上百名学生,无疑根本就无心无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发展引领工作。因此,就做好辅导员本职工作、担负好人生导师来讲,辅导员要尽量避免陷于繁琐事务,要努力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聚焦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做好教育引领工作。当然这不是说,辅导员不需要做好管理方面的事务工作,而是要正确定位、拎清主次,摆正位置,要放手动员利用有关力量做好管理工作,自己则要多去思考和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第二,要避免远离人生思考。辅导员要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必然要在人生成长与发展方面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积淀、多一些积累。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从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中选聘,整个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年轻化,意味着和大学生思想相通、认识相近,没有代沟与隔膜,这对于做好辅导员工作是有好处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年轻则意味着相对缺乏人生阅历和积淀,没有丰富的人生体悟,这对于做人生导师来讲有一定的局限。辅导员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尤其要主动去思考和领悟人生问题,否则就难以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试想,辅导员如果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规划好,对自己的人生发展都还充满着困惑和迷茫,他又何以能指导大学生规划好人生发展?辅导员应立足人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多去研究和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多积淀和积累一些关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智慧,多观察和体悟一些他人可供借鉴的人生经验,努力使自己在人生引领与指导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切不可在工作实践中远离人生思考,热心于学生工作的热闹与浮华,热衷于做学生的“XX哥”、“XX姐”,静不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刻的生活道理和饱含智慧的人生哲理。

第三,要避免囿于个体经验。鉴于自身在人生阅历方面的局限和不足,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和指导,尤其是指导引领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一定不能囿于个体经验,而是要以开阔的视野、谦逊的态度、好学的心态努力加强学习和借鉴。一要有国际视野。要主动关心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借鉴国外高校在学生指导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二要有全国视野。要主动了解全国范围内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普遍趋势和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别的高校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三要有区域和学校视野。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放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区域中加以考量,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具有典型示范性,是否具有可推广应用性,是否代表了学校和区域水平,是否走在辅导员工作的实践前沿。现实中一些辅导员指导引领大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凭经验办事,囿于个人成长发展的个体经验,简单复制自己大学成长历程,不去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和思考,不去打开眼界了解外面世界的做法。这样无疑视野是很狭隘的,认识必然也是有限的,基于此开展工作其局限性便不言而喻。

第四,要避免疏远专门研究。辅导员工作蕴含着专门的学问,是一门科学。从事辅导员工作,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其中所蕴含的专门学问。一要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对待辅导员工作,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不当回事。一些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谁都可以干的工作,仿佛没有什么专门的学问,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正如饭谁都会吃,食物谁都能消化,但烹饪术、营养学、消化机理可不是谁都懂得和明白的。同理,每个人时刻都在以人的身份存在着,都要渡过自己的人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深刻懂得和明白做人的道理。俗话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道理也在于此。要知道,生活中处处皆有学问,任何一项实践都有专门的学问。对于辅导员工作,也要心存敬畏。二要有科学的态度。辅导员工作既然是一门科学,那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之,就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予以对待。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而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要尊重辅导员工作作为科学的存在,要以科学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辅导员学问,努力形成专门的辅导员工作学。三要付出研究的心血。作为个体的辅导员,要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要掌握辅导员工作的一般学问,而且要立足实践探索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智慧,要付出研究的心血,以满腔热忱对待辅导员工作,做有研究有思考的辅导员,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的辅导员。

注:本文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团队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项目批准号:236Z014XK16)阶段性成果。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2.

[2]冯刚.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 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7-10.

(责任编辑:王海宁)

G641

A

1674-9618(2016)01-0003-05

白显良,男,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猜你喜欢

学业导师辅导员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艰苦的学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V eraW an g
导师榜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爱情导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