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
2016-03-19王平
王平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刍议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
王平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文章分析了理工类高校学生缺乏人文情怀的现状及原因,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学校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我国理工类高校应该从加强教师的人文情怀培养、完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丰富校园人文氛围建设、建立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组织保障制度四个方面提升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理工类高校;人文情怀;培养
当代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大动荡阶段,高校学生的现状和社会人民的期望之间也存在着较深的鸿沟,尤其在理工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当中,因为理工类学校强调培养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专门型人才,较为轻视学生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训练,导致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情怀缺失现象显现得较为明显,而人类精神支柱包括人文、艺术和科学,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工作中可以使得技术不断发展,却落寞了人文与艺术。因此,加强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者将从具体分析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现状及原因出发,结合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分析,最后探讨出如何培养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
一、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情怀现况及其原因分析
文章所称理工类高校即为以开设理科及工科专业为主,开设人文社科专业为辅的高等学校。此类高校更加专注对学生理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科学技术本领,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技术学科门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所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而理工类学校正因如此,受其人才培养导向、人才培养条件限制以及学校人文氛围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忽略基本的人文素养,所以此类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理工科知识全面,人文知识薄弱
理工类高校学生更加专注于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专注于应用英语的学习,以及专注于计算机应用的学习,认为掌握好以上三个方面就可以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对人文知识知晓少、接触少,知识面相对狭窄,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知识也了解不多,也不重视对人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自然而然就更不用谈学生个人的人文情怀,也就难以充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扩充自我内涵。
(二)传统文化遗失,人文艺术内涵欠缺
理工类高校以开设理工类专业作为学校支撑学科,自然而然其课程开设更加偏重理工科,人文社科门类开设较少,较为轻视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思想上更加倚重于科技发展,认为人文科学或是艺术知识只是附属于科技发展。在学校没有进行文化推崇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主动去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去践行优秀道德理论。而学生在接触人文艺术、精神、文化不足的情况下,就表现出缺乏高尚的审美艺术,缺乏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缺乏高尚的艺术修养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不注意公共礼仪、偏颇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缺乏学生应有的行为规范等行为,也就使得自身的人文艺术内涵还未丰满,便逐渐遗失。
(三)价值观混乱,信仰遗失
在如今市场化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体制下,出现了诸多例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等社会风潮,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也必定受到此股风潮的影响。理工类高校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强,却更加愿意去接受他人的安排,主动计划较少;更加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政治信仰模糊,民族荣誉感遗失;更加重视物质需求,淡化精神满足感……种种的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着各所高校的学生,而理工类高校学生因为自身人文情怀不足、文化底蕴不深,更容易被短暂的功利迷失方向、丧失理想和遗失信仰,而大学生的信仰关系着民族与国家的前途命运。
综合分析我国理工类高校学生表现出以上特质及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其是受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首先是受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家首推工业科技发展,对高校理工类学生需求更加旺盛,这样导致理工类高校更加偏向理工类学科门类发展,淡化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轻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忽视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同时也助长了学生及家长重理轻文及文科无用等观点的兴起;其次在制度方面,类似于对高中文理分班的认识,使得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各自的学科门类当中,无论是我国古代小学所要求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还是在大学要求掌握的“知古通今”,都讲究学生的“博学之才”,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至少在体制层面还未给予正面或是全面的指导。
从高校自身来看,首先理工类高校因其学校发展导向就已决定其重点发展学科为理工类学科,而在各方面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必定倾向于其重点发展学科门类,而人文社科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投入,收效缓慢”的门类必定不会成为理工类高校的重点以及长期的投入发展对象;其次,因为理工类高校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学校营造的人文氛围也远远不及对其各专业学习氛围的营造,也就使得学生亲身接触、发展人文情怀的机会少,自然而然也就逐渐遗失了部分人文情怀。
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着,首先在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人文文化的了解之下,在周边学习、生活缺乏人文情怀的氛围下,在信息时代各种垃圾信息的轰炸之下,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怀也会逐渐消失,同时在现代效率社会的发展使其也缺少了对人文情怀的向往之情。
二、理工类高校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在现代社会,国家不仅需要具有高深理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国家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为人文情怀与专业科学技能对于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文情怀影响着学生内在灵魂的发展,而专业科学技能则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工具。理工类高校在专注于培养学生具备优秀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投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以及影响着每位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理工类大学所培养的学生,无需对其掌握高深的理论科学知识产生怀疑,他们有着对同门类科学技术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而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其知识体系,加深人文积淀,加强自身思想的深度,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高自我认知与自身修养,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来完善自我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技能。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一事无成”[1]。
(二)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可以完善学校的发展
近年,国家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定以此为目标。理工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已具备先天优势,加强学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将使得理工类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跨步式的发展,因为针对人文情怀的培养比针对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提升将容易得多。同时,人文情怀的培养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得学校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共同不断进步。
(三)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促进社会的进步
现代社会所出现的道德诚信沦丧、贪图享乐、人文素质降低、“一切向钱看”等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经历的过程,也是社会对人文精神追求降低的结果。理工类高校培养的人才作为推动社会科学进步的主动力,理所应当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校学生人文情怀不断的提升,将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国家发展,也是为个人自身发展创下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理工类高校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途径探究
(一)加强教师的人文情怀培养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若要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情怀,教师本身应是具有深刻人文内涵,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才能指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加强教师之间的关于人文情怀培养方法、培养内容之间的讨论,同时树立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生的理念,在提升教师自身人文情怀的同时,也逐渐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完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
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课程教育是更加直接的引导。现在理工类高校普遍都设立了最基本的人文课程,例如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等等,但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同时,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理工类高校也应更加合理与灵活,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合理分配学分,逐步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丰富人文课程的内涵,以课程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丰富校园人文氛围建设
学生自身的人文情怀很重要一方面是受人文环境的影响,一所高校所具有的浓郁的人文环境将不断地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理工类高校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时应着重考虑人文氛围的塑造,包括图书馆人文书籍总量的提升,人文专题讲座的开展,人文学习社团的建立等多方面的人文氛围建设,全方位的努力,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共同结合,最后由学校主导,学生辅导的方式不断丰富校园的人文氛围。
(四)建立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组织保障制度
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具有任务艰巨程度高、投入时间长、成效回馈慢等特点,所以高校必须组织制定配套的保障制度来确保学生人文情怀培养这一任务能够长时间的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制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情怀的目的。
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还要靠学生的自觉,靠学校的不断投入,靠社会的不断鼓励,理工类高校加强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追求学生的自我完善,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丰富人文情怀的科学技术人才。
[1]楼宇烈.怎么样提高人文素养[J].党政论坛,2010(1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lack of humanity and analyze the reason.It suggests that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humanity has many benefits,such as enriching their knowledge,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and what's more,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so原ciety.This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stress on improving students'humanity which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reinforcing the teachers'humanity culture,improving the course system,enriching the campus'culture at原mosphere and building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students'humanity cultivatio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manistic feelings;cultivate
C961
A
2096-000X(2016)24-0186-02
王平(1963,01-),女,汉族,江苏无锡人,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工程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