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科技园为载体的高校“创客空间”发展模式探究——以燕山大学“创客学院”为例*

2016-03-19朱文华

高教学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科技园众创

朱文华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于大学科技园为载体的高校“创客空间”发展模式探究——以燕山大学“创客学院”为例*

朱文华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载体,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不断壮大高校创客队伍,建设一批大学生创客空间,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客空间;模式;创客学院

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创客空间秉承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工作理念,为学生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训练,创业项目遴选、帮扶,创业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创业孵化生态链,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燕山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和办学传统,把创新创业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年6月成立了“创客学院”。2015年10月创客学院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省级众创空间,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科技部关于公布第二批众创空间的通知》中,明确将燕山大学创客学院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

一、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基础条件概况

高校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入手,通过利用大学科技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载体,形成了学科融合、项目驱动、大赛引领、帮扶落地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燕山大学“创客学院”依托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强化软硬件环境的搭建,结合学校的科研实力、专家团队,整合社会资源成立的一个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创客及其开展的创意创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支撑、产业化发展等服务。

(一)场地条件

“创客学院”挂牌在大学科技园,拥有现代化孵化空间,配套了办公家具和设备,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针对入驻的创客团体实行水电暖免费使用,具备即入即开的条件,同时具备会议室、洽谈室、创业培训教室等公共办公场地。另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和装修,按功能分区,优化设置,增添必要设施,建立氛围更轻松自由的创意交流咖啡吧,为创客们提供交流、融资平台。

(二)资金支持

结合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拨付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基地扶持资金,燕山大学自有创业资金和校友、企业捐赠资金等,设立创业基金池。在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成立了燕山大学天使基金;同时引进社会投资机构,为创客团体的发展进行风险投资。

(三)人力配备

积极选配、聘请校内外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专业教师、创业成功人士、校友企业家、工商行政部门相关人员为创业指导教师。通过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导师辅导机制,为创客进行政策、项目、市场、金融等方面的“一条龙”指导。

(四)外延服务

燕山大学科技园本身具有培训资质和师资,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定期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成功创业人士为创客进行各种专项的讲座、培训、指导和交流,帮助创客完善创业知识体系,提高创客的综合技能。同时兼具有法律咨询、财税代理、人力资源代理服务,正在构建知识产权、市场推广等服务。

二、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目标和运营机制

高校“创客空间”的迅速发展,源于其优良的创业土壤、火热的创业氛围。高校不仅可以为创客们提供创业场地、创业投资、指导设计和生产等服务,更为关键的是有专业技术支撑。高校高度重视创客空间建设,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有创客空间的设施改造、功能提升,并将新建一批创客空间。

燕山大学创客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配置的创业环境和平台,实现创意思维多元化、资源配置便捷化、服务保障贴心化,宽容失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大众参与”的创新创业文化,并探索建立了符合创客空间发展规律的运营机制。

(一)校内运行机制

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协同全校各方面资源,发挥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职能,突出科技园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中介作用,特别是加强科技园扶持创新创业,达到成果落地实效,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会,理顺了全校扶持创业的工作机制。

(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为完善“创客学院”的建设,加强市场的参与度,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完善、替代某些公司企业在资金配置方面的不足,更加灵活的调配社会资源,为创客们提供政策指引、咨询、公司注册、财税代理、法律服务、人力资源代理、房屋租赁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实现“创客学院”滚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困境及对策

(一)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困境

1.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模式跟风、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创客空间”纷纷效仿一些其他学校“创客空间”的发展路径,开展了高大上的互联网、电商、科创、文创等行业和形式的“创客空间”,逐渐形成了“学生创客为主力,咖啡为主形”的“邯郸学步式”发展模式。

2.高校“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清晰

部分高校对“创客空间”的概念缺乏明确认识,目标不明确,对于“创客空间”建设的可行性和落地性较差,同时高校“创客空间”发展的自主性被行政“绑架”,市场契合性不足。

3.资源对接困难,资金、人才、项目结合度低

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创客而言,资金是项目成功的首要条件。创客空间的项目一般都是小微和初创企业,对于人力、法律、财务、工商注册、金融和推广等都需要高校提供刚性需求服务。

(二)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对策

1.高校“创客空间”立足学校优势,借助大学科技园平台,形成多学科互补,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园区“创客空间”,并且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开设创业论坛,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接触更多的创业群体,扩大创客空间的品牌辐射范围。

燕山大学创客学院坚持在校园内普及创业知识,宣传创业理念,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烘托创业氛围,吸引创客团队入园孵化,充分利用“创客学院”的创意咖啡吧,借鉴3W咖啡的做法,打造开放、兼容的交流平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让创客、项目、资本自由组合,发挥最大力量。

2.高校“创客空间”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和落实,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合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智慧,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燕山大学创客学院通过大学科技园为众创空间的软硬件建设拨付必要的建设资金,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发掘公司化运营的盈利模式,通过增值服务、校企合作、股权投资等方式,探索资金回笼渠道,实现众创空间的自我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高校“创客空间”通过内聘和外聘的方式,最大程度遴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团队导师,积极引导高校创客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学科专业为背景、以科研项目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市场对接。培养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常态化。

燕山大学创客学院积极吸纳校内校外创业导师,组织培训;继续发掘校友及园区企业中的企业家充实到创业导师队伍,采取专兼结合、按劳取酬的形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业导师队伍支撑。通过创业导师分组、排课、沙龙的形式为众创空间的创客们进行常态化的辅导,为其答疑解惑。

[1]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2]王德宇,杨建新,李双寿.国内创客空间运行模式浅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5).

[3]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12).

With today'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main force to implemen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o promot the 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Universities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engineering practice education centers and so on as the carri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creative space and maker culture and to grow the team of maker.Universities have built a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maker space,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awar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spirit and creative ability.

maker space;mode;maker academy

G647

A

2096-000X(2016)24-0016-02

2016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新常态”下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研究(编号:JRSHZ-2016-01019)。

朱文华(1984-),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招生及就业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科技园众创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