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探究,走进化学课改深水区

2016-03-19江苏夏海红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蒸馏水规律探究

◇ 江苏 夏海红

引导探究,走进化学课改深水区

◇江苏夏海红

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引导是为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寻求正确的学习方向,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基于引导所进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上探索知识的道路,探索生活中、实验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新的化学学习之路,帮助学生适应新课改的学习模式,熟悉新课程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新课改.

1发现问题,培植质疑意识

教学与学习,是共同存在于课堂之上的,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很重要的环节.教师是知识与经验的集合体,了解学生求知欲强的心理规律,懂得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与回顾,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等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课程中进行问题的发掘,或者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对知识逻辑有序性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中,常常使用大试管和玻璃的蒸馏瓶来制取蒸馏水.有学生提出玻璃器皿很容易遭到损坏,安全性并不高,那为何不用金属的容器来制取蒸馏水呢?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学习以及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研究可以发现,金属与水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轻微或剧烈的化学反应,这与金属本身的活泼性有关,而且高温下金属很容易氧化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得不到纯净的蒸馏水.

对于课本中提供的烧瓶法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设计,有的同学觉得石灰网虽然导热很快,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容易与身体接触,造成不必要的烫伤,或者因为石灰网制作粗糙的原因使得烧瓶的受热不均出现部分过热的现象,从而可能发生炸裂,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于是想办法对实验的设计进行改进.可以用一支大试管与冰水的组合来实现,减小实验装置的同时并不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加快了蒸馏水的制取速度,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发现问题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质疑,直面自己的疑惑,在对自我的疑问中探索前进.通过质疑从而发现自己思维中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够扬长避短,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2提出假设,渗透推理想象

从人类认识世界万物的历程来讲,很多知识和理论是凭借假设的途径来得到的,先假设一种物质或规律的存在,然后通过符合科学规律的实际推理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结论,而且在推理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也让推理过程充满了惊喜与新发现.引导学生在化学世界中的学习过程是漫长而又深远的,推理的过程往往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并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力量,充满想象力的假设和充满逻辑的演算是引导探究学习的一大特色.

例如,在电离平衡的反应方向研究过程中,对于醋酸等弱电解质的研究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对反应方向的探索可以通过物质的反应程度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在醋酸中分别加入锌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醋酸钠固体、氯化钠固体和碳酸钠来进行研究各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可以运用类比化学平衡反应的思想,通过对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进行假设并根据平衡移动的规律进行猜想,根据反应的规律可以推出反应的结果.

猜想与假设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根据2个或2类物质具有的共性,推断另一物质的性质.例如在学习SO2时,可以通过相似氧化物CO2的性质进行类比假设.

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假设,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联想并进行发散,从物质猜测类的试题中发挥出这种联想推理的能力,使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的方式.

3层层论证,锻炼严谨思维

作为探究的一种形式,实验承载了探究的内涵所在,是一种认识化学世界的实践手段,也是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求知和进步的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中,化学知识的传授方式由传统课本的“一本通”变成了新课本专题式的“一本一专题”的模式,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物质规律的深入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框架.模块化的知识学习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思维逻辑,实现学有所得、探有所获的教学预期.

例如,在Cl2的性质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提前设疑的方式进行论证式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地论证中一步步学习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理规律,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下疑问:Cl2能否溶于水?Cl2在水里会不会进行反应?如果能够进行反应的话,会有什么物质产生?如何检测呢?

实验论证的过程一方面是跟着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跟随教师开始时设置的疑问进行探索和论证的过程.通过以下简单的课堂实验来进行论证:取2瓶含量接近的氯气,在其中1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加水的瓶中气体颜色渐渐变浅,出现黄绿色溶液,证明发生了反应.在氯气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可以看到分别出现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气泡、先变红后褪色的实验现象,证明Cl2在水中产生了Cl-、H+、HClO,HClO可以漂白试纸.

通过逐渐推断与论证可以看到知识一步步地浮出水面,探索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探索的机会,在这种开放式的探索中可以看到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

4多元评价,促发学习动力

多元评价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引导探究的总结式教学与学习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于解题策略和知识规律的探讨,形成一种易于接受的知识方案或是对于个体知识系统的创建或补充.学生在多元评价的课堂中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自身能力发展的建议,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长的动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及评价的课堂模式,针对大家有所疑虑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讨,例如,在对离子反应的条件进行学习时,采用分图形式进行探讨,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快速集思广益,得到大家的各种方案,通过探讨可以得出结论:当产生沉淀、气体以及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时会产生离子反应,得到相应较易观察的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普遍考查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付出较大的精力来思考学习的策略,能够快速地分析反应中物质的电子得失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可以制定小组探究总结的学习策略,通过彼此之间对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得到各自的结论,然后对其进行总结和查漏补缺.可以得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规律总结.找到其中会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对其进行氧化还原的判定就可快速得出结论.

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层层论证、多元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或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的研习,从而开阔思路,熟悉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思维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猜你喜欢

蒸馏水规律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Analysis of Wastewater Membrane Pollutants in Joint Station and Research on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巧解规律
用于蒸馏水机高温测量的DPI系列智能测量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