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养老产业资源优势与“京津养老院”建设研究
2016-03-19牛兴霞李嘉林
牛兴霞,李嘉林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河北省养老产业资源优势与“京津养老院”建设研究
牛兴霞,李嘉林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更是提早步入老龄社会。由于大城市人口密集,环境喧嚣,生活等各方面成本都较高,不适合养老产业的长足发展。河北紧邻京津地区,在纾解北京、天津养老群体和发展京津冀三地养老产业融合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和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对“京津养老院”的建立、发展及政府层面的养老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河北省养老产业;京津养老院
作为高职教育的导向,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关注。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口语大赛被正式归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范围,此划分进一步彰显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河北省教育厅举办的高等学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高职高专组按照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比赛程序举办,为我省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检验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切磋口语技能的良好平台。由于英语口语比赛的形式突出真实性,内容强调实用性,该比赛对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如果将比赛与日常公共英语教学相互结合,实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现有的养老模式面临着进一步的严峻挑战,居家养老负担十分严重,单一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在社会福利化的推进下,加快养老的社会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福利体系,进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刻不容缓。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困阻。可以利用河北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环京津地区以养老院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从而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会福利和效率。
1 全国及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危机概况
21世纪,全球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从1999年,中国就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并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服务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却在下降,使得很多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移。未来几年,京津两地养老服务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但是我国的养老产业,包括像京津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仍处于起步阶段,营利性机构养老和社会福利养老两大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与现实的养老需求有着很大差距。而且,对于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房价较高、生活成本也高,环境喧嚣,养老服务产业面临多种困难,发展受到制约。河北环京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大城市互补性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可以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养老机构建设的优势
河北地处京津周边,是环京津地区的紧密层圈区域,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人工成本和消费支出相对低廉、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在纾解北京、天津养老群体和发展京津冀三地养老产业融合上优势明显。另外河北正处在产业转型期,应利用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建设的契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打造京津冀养老一体化体系。总的来说,河北在发展养老产业方面的优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地理优势
河北内环北京和天津,东临渤海,气候宜人,位于华北平原,幅员辽阔,历史人文底蕴厚重,并且作为北方枢纽,区位优势明显。京东的燕郊、香河及京西南的廊坊等地距离北京不足100公里。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等城市还依山傍水,有着较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在这种先天条件下,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建设养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土地优势
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较低成本的土地作为保障。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使得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价格居高不下。而河北省土地资源丰富,价格却远远低于北京和天津,建设养老机构的成本会降低很多。
3)成本优势
养老服务产业经营成本包括:生活成本(含水、电、气、饮食等)、土地房屋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其中生活成本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而比较生活成本因素方面,河北省地区物价水平明显低于北京和天津,更为低廉的养老成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京、津地区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4)人力优势
河北省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很好的为养老机构建设提供人员保障。而且,相比京津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工资水平也要低一些。工资差距给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降低人力工资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促进河北办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5)政策优势
河北省正式印发《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可按照“医、护、养、学、研”一体化新模式,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着力打造廊坊燕达国际健康城、保定涿州码头国际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环首都大健康产业聚集区,进而推进环京津养老基地建设;最大发挥廊坊市、保定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利用三河市燕郊镇等地的养老资源打造养老产业;充分发挥张家口市、承德市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优势,积极发展面向京津的养老产业基地。
规划还指出,河北将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公共卫生及养老产业规划。按照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定测设计,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解决三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问题[1]。
3 从全国养老产业看京津冀养老院的发展
现今,全国多数区市都在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化问题。养老服务产业化,主要是依托市场为养老提供全方位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养老院建设完全可以搭乘养老产业这条“大船”,前提是要保证其福利性。在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进行养老院建设,需要考虑河北省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应该放眼全国,总结养老院建设方面的经验建议,从而实现京津冀三地养老院的长足发展。
3.1养老院建设规划
1)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的社会养老,养老院的服务层次需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老年人对服务需求的不同要求,同时也要注重养老服务的适应性。在进入养老院的老年人中,存在着经济条件差别,这也决定了他们对养老服务的不同需求。有的老年人只关心基本生活问题,有些老年人还注重生活质量问题,比如娱乐、健身和精神方面的其他需求。因此,需要对来自于京津冀三地的老年人口进行科学估计,为他们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2)养老服务要与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
老年人对身体健康有着特殊的要求,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慢性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养护结合的康复理疗服务要求逐步增多。因此,养老院单一以“养”为主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养老服务中应做到医养结合,需要按年龄结构、生活能力差异匹配合格的医疗人员,使老年人享受到全面的管理与照顾[2]。
3)改善软硬件设施
新建养老院要符合老年人养老的条件。养老院的养老公寓要适合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的体态特征,配备符合老年人的餐饮、卫生条件、文化娱乐服务体系,使新建的养老院符合老年人的要求,从而赢得老年人的认可。同时,要以现代信息为手段,构建满足老年人护理、文娱、教育、法律咨询援助等各类需求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温馨质高的专业服务。
4)提高科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养老机构的管理要统筹规划,做到科学、实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制作电子服务手册、即时呼叫系统以及网上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构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广大老年朋友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3]。
5)服务专业化、社会化
由于老年群体多数需要专业化的照顾,养老机构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善于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懂得行之有效的沟通办法,并且能够解决老年人的“小病”医疗服务,提供符合老年人习惯的饮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关爱老年人,从而使得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进行养老。
从社会文化历史演变趋势来看,当今社会正经历由传统的家居式养老向现代社区式养老模式转变。在养老院建设方面,完全可以顺应这一发展潮流,使养老院建设不再局限于某一地点,不再局限于将所有老人集中管理的模式。养老院本身为一种服务行业,完全可以在依托实体养老院的基础上把服务送出去,在社区、镇、村等地建立流动服务站、服务点,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养老服务,使养老具有社会化、大众化。
3.2政策建议
1)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养老机构的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服务人员(包括基本的服务人员、护理工、护士及医生等),急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一要立足于省内有条件和资质的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加快老年护理等方面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二就是要对现有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三是合理引进其他地区具有高水平技术技能型服务人才。
2)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
政府要考虑到养老服务发展的各个方面,制定明确、清晰的行业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在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的管理机制、统一的法律制度,以便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具体的养老服务标准,便于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进行监督。此外也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行业自律制度,以消除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潜在因素。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不仅要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对养老服务企业、行业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运营和退出管理机制,并定期、不定期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检查工作[4]。
3)完善社会保险报销机制
医保制度对于老年人异地就医和报销方面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流动,从而降低了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可能性。政府部门应加强医疗保险网络管理,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实现全省联网,数据共享,进而与北京、天津对接。此外,京津冀可共同研究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协商解决异地就医过程存在的问题,加快实现异地养老“一本通”制度,做到无障碍对接[5]。
4)推行智能化养老机制
政府部门要推进养老产业智能技术前端的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中端关键技术的研发、服务以及后端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等整个产业组织模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超前创新研发,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合力,促进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
4 三地合作,“养老”共赢
京津冀有重要的地缘优势,三地地理位置相连接,地域上相近,文化相似。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可以使三地发挥彼此优势,满足三地资源互补,实现三地分工和产业结构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实现三地协同发展。
虽然在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机构建设方面,河北省肩负更多的责任,但是由于京津冀三地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进行养老院建设的同时,也要顺应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而不能与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因此三地在养老院建设方面应该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和共建共享原则,最终形成北京提供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设施,天津分享养老建设经验,河北提供环境良好风景优美的环京津地区,三地共享人才资源的局面,从而加速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减缓周边剩余劳动人口压力,同时也降低京津地区的土地和老年人养老压力,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1] 河北省努力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EB/OL]. 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1605/20160500000253.shtml,2016-05-10/2016-08-20.
[2] 吴琼,刘俊萍.京津冀产业对接视角下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分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4-147.
[3] 许连颖.发展现代老年服务业 打造京津养老“后花园”[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7-119.
[4] 李晓丽,李建霞.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 商 Business,2016(18):37.
[5] 孙健夫,戴璐玮.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环境、目标与原则[J]. 经济研究参考,2015(63):41-46.
Advantages of Endowment Industry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Tianjin Nursing Home”
NIU Xingxia, LI Jialin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in China heats up with time going on. Beijing and Tianjin enter into the aging society earlier than other cities especially. However, it is disadvantageo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ld-age pension industries in those two cities due to the dense population, noisy environments and the high level consumptions in the long run. The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can be well handled by relocating the old-age pension industries into Hebei province and combining them with the existing ones based on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that Beijing and Tianjin are surrounded by Hebei province closely. In this paper, the strength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industry in Hebei region around Beijing-Tianjin and the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 analyzed. What’s more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nursing home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policy in pension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pension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Beijing-Tianjin nursing home
G712
A
1674-943X(2016)03-0064-04
2016 - 07 - 25
2015年度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A201500170),主持人李青;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与服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01126),主持人李青。
牛兴霞(1981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主研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