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6-03-19李青
李 青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研究
李 青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养老产业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人才无论在培养数量上,还是在规格上都不能满足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上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支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亦不尽完善,无法满足养老产业的人才需求。加强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建立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相关政策,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养老产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养老产业人才培养不断同养老产业发展相适应。
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人才培养
1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从养老产业的定义来理解,养老产业是一种服务产业,而服务产业必然需要大量的服务人才来保障服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类人才就是养老产业人才。养老产业人才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和条件,缺乏这一基本条件,养老产业必然不能扩大发展。
1.1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便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面对这一严峻的社会现象,我国并没有完全做好应对这种挑战的准备,社会养老资源不足同庞大的老龄化群体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我国人口众多,老年人口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根据2014年末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大陆总人口136 782万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 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据预测,到 2015 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2.21 亿, 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3亿,2050年老年人口达4亿,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8 000万。[1]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以及更难的挑战。
1.2养老产业建设情况
养老产业需要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出发来进行建设,每个老年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需求也是不同的,养老产业的发展必然要考虑更全面的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时需要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相关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或者能够解决养老问题的管理都是属于养老产业范畴的。养老产业应当致力于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解决老年人面对的困难,疏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情绪,使他们能够有自尊、有自信地度过晚年生活。而养老产业人才更是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完成养老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在日益凸显,但是在项目开发上,却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去开发养老市场。由政府投资的养老机构,人员配置不足,整体素质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水平的养老需求。在养老产业领域缺少独立完善的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制定分散,缺少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2]。目前,全国开设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32所、中等职业院校25所,总计年招生数约为2 500人[3]。我国的养老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无法满足我国的老龄化需求,也达不到高水平养老的需求。这种日益尖锐的矛盾需要弱化,从我国养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培养出更高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才能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2 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分析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才能制定更科学的养老人才培养计划,为养老产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需求。
2.1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2.1.1人才培养数量和规格不能满足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
首先从数量上来讲,我国截止到201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共组织了300多次,但是参加考试的总人数只有2.5万人左右,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的人更少,只有21 542人。养老护理员是养老产业人才中的一种,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其他类型和职业的养老产业人才也同样不可幸免。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养老产业的相关专业,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种人才输送是远远不足的。从人才综合素质上来看,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在知识学习以及工作实践上缺乏专业化,规范化。
2.1.2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已经开设与养老产业相关专业的各大高校,在教学水平上不能与养老产业人才的需求和目标相适应,这同学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相关。一是从教师的学历分布上来看,专业对口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队伍人数的比例还很低;二是从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上来看,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建设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2.1.3支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完善
近些年,我国的一些养老人才培养政策包括2008年老龄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但是没有明确应该怎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人才培养问题。2011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并没有提出应该怎样发展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2013年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但是也没有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我国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是养老政策中的一部分,人才培养政策虽然在相关政策中有所提及,但是在具体实施方法以及监督举措上并没有明确,容易造成虽有政策但执行不完善的问题。
2.1.4缺乏科学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有多所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养老产业相关专业,用来培养专业的养老人才,满足我国对于养老产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多的是注重理论课的学习,只有最后几个学时是实践课程,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难以很快的学以致用,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同时,我国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除了正规的学校学习之外,还有一些业余的培训机构开设相关的课程,难以把握养老产业人才真正的专业性有多少,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弥补一定的专业人才缺口,但是却无法保障养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我国养老产业在人才培养存在不足的原因
2.2.1缺乏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
当前社会中对养老产业发展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在养老产业发展模式上,主要分为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以及机构养老,人们更赞同家庭养老,而非机构养老,甚至认为将老人送到养老院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养老模式的选择应该从实际家庭情况出发来进行选择,才是真正对老人负责任。同时,由于对养老产业的长期忽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不到养老市场开发的巨大潜力,认为老年人生活节俭,属于弱势人群,获取商业利益也不道德,实际上这种错误的观念,使老年人的生活极为不方便,更是会让老人产生“年纪大了就会被社会抛弃”这样的消息心理。服务于养老产业中的人才培养,因所学专业没有被正确认识,学校在教学资源投入上有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此专业无用的心理,从而致使一部分养老产业人才缺失。
2.2.2教师在招聘以及培训上缺乏严格标准
在教师招聘上,学校开设相关学习专业,必然要招聘相应的教学人员,而养老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本身就是相对紧缺的,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学校不得不降低对教师的招聘要求。在教师培训上,相关专业的教师培训更多的是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培训,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2.2.3投入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资源有限
养老产业人才培养需要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机会的支持,学校的教学资源应当分配一定的比例给养老相关专业,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核心,加上其他教育形式和教育渠道开展多层立体式的教育。但现实情况却是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学校较少,基本集中在中高职教育领域,教育层次单一,而在日本等国家,政府会通过开设高等学校教育、短期大学教育、专修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方式来实现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同时,养老机构同学校之间的对接不足,养老机构没有为学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学校也没有真正的满足养老机构的人才需求。投入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资源有限,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难以科学建立。
3 提高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3.1加强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养老产业发展,首先摒弃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不孝顺的观念,一对夫妻赡养4位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不仅能够保证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照料,而且在老人的心理辅导上,养老机构可以及时针对老人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
其次改变挣老人钱是不道德方式的观念,为老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老年人用品,虽然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但是同婴幼儿产业一样,养老产业也应当从衣食住行方面全面开发,为他们提供可以辅助日常生活的用品,提供更多的服务,让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而产生自弃心理,获得同其他年龄人同样的自尊,也是他们所需要的,从投资角度来看,养老市场还有可开发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最后学校应重视养老相关专业的教育,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生除了职业的责任感外,需要更多的社会责任心、爱心和较高的人文情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内化在职业素养教育中[4],正确看待养老产业发展,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
3.2建立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标准
所谓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即在对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什么样的规范,达到何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标准,要从养老产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来制定,在理论知识上同最先进的理论相通,在实践上紧跟时代步伐,并不断提高养老产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以养老产业的需求为依据制定标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所以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在需求标准制定中,应最大限度迎合需求,满足需求。例如在英国20世纪末,为了给老人提供咨询和帮助,英国制定了社区料理的发展模式,为了能够使这一政策顺利开展,英国专门针对社区教育者进行了此项培训,将养老服务需求和社区教育模式相对接,使教育培养模式符合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也有成套的教育体系[5]。
3.3完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
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完善相应政策,要从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等方面积极开展。
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各大院校积极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对于养老产业发展的研究,为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为鼓励更多的优秀生源选择该类专业,可以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福彩公益金项目支持等,减免就读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学费等方式[6],在保证生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提供养老产业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养老产业人才在社会现今社会观念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收入水平较低,当得到和付出相差太大时,他们有可能会选择放弃该行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政府应当提高养老产业人才的实际收入以及社会地位,为养老产业发展保留人才,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加强政策法规监管并扶持养老产业发展。这里的监管是针对于养老市场发展的监管,政府具有保障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养老服务提供者,政府要制定市场规范,对其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只有当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才能允许他们进入市场或者持续在市场中运作。放宽市场调控的同时,更要不断鼓励民营企业的进入。对于养老产业人才,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证书,持证上岗,才能在养老行业人中提供服务。
3.4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加强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养老相关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动手能力强,实际操作上手快。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要多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例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等,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完整的教学环节。
其次学校加强与养老服务企业的合作,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加明确养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这些服务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不同的学校之间加强学术经验交流,把握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宣传养老产业人员在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校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对整个养老产业的认识。
最后为养老产业人才建立职业规划,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实践工作锻炼,或者通过工作后再学习,培训的方式,提供整体综合素质,当整体技能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可以在更高一层的职位上开展工作,让这些养老产业从业人员获得个人价值发挥,获得尊重,获得职业发展信心,才能为养老产业发展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3.5加强养老产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在把握养老产业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具有更高技能水平的实践教学能力,强化师资培训,实施企业轮训制度,实行专业师资定向培养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使专业教师掌握养老产业的新技术新方向;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学校聘请高水平有养老产业工作经验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支持兼职教师与企业牵头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加强产教融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4 小结
总而言之,养老产业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无法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养老服务机构少,养老观念落后,并且老年消费市场也是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数量和规格不能满足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支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完善,缺乏科学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使养老产业人才培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养老产业发展,需要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建立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养老产业师资队伍建设。养老产业人才发展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开展。
[1]江锡富,周勤英,潘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5(02):142.
[2]杨晓峰,周飞舟.中国养老产业标准化探索[J].科技视界,2015(27):329.
[3]刘建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服务养老服务产业——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J].社会福利,2014(08):20.
[4]侯志春. 高职养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困惑——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10): 223.
[5]刘效壮,吴美蓉,朱岱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04):82.
[6]邹文开. 破解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之策[J].社会福利,2015(01):27.
Research on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Training of China
LI Qing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aging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a rising demand for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But at present,neither the the training number, nor the specification can meet the needs of pens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a lack of high level teachers,and the policy involving the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training is not perfect, which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of pension industry. Strengthening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ens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training standard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system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nsion industry teaching staff, only in this way, can make the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training continually adapt to pens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ging of population; pension industry; talents training
G640
A
1674-943X(2016)03-0060-04
2016 - 07 - 27
2015年度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A201500170),主持人李青;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与服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01126),主持人李青。
李 青(1978 -),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硕士,主研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