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职业道德养成研究

2016-03-19晖,牛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养老老年人

王 晖,牛 杰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职业道德养成研究

王 晖,牛 杰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来愈严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每位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基本诉求,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渐渐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和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一是从观念入手,加强教育认识;二是以特色学生活动为依托,改变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养老服务专业;职业道德

1 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的背景

1.1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大部分养老机构采用“医养分离”的照料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独立、自成系统,此种模式有其固有的缺点。一是老年人患病具有常发性、易发性及突发性的特点,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低,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方面的特殊需求;二是医疗机构的就诊病人偏多,医院人满为患,老年人就诊的方便性、及时性都无法解决;三是有些患病的老年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长期住院治疗,成了医院的“常住户”,此种做法使真正有住院需求的患者无法接受更好的治疗,同时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在此基础上,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二为一,成为众多老年人及亲属的共同期盼。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文件,为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文件中指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简称“医养结合”)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可以同时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节省大量的照料成本与医疗开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1]。

1.2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现状

1.2.1从业人员数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国际标准上看,一个养老护理员可同时照顾3~4个老人,但据我国2015年底的统计,有些城市老年人与服务人员配置比例达到了6.8:1,差距较大[2]。

1.2.2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较低

大多数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不高。一是从业人员不够专业,缺乏基本的养老服务理念和基本经验[3];二是从业人员学历偏低,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缺乏技能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高职院校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三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有些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老年人不但不细心照顾,反而行为恶劣,需要规范治理[4]。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缺口大、素质低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突显出来,要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出更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职院校既承担了培养基础技能的任务,又要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2.1职业道德养成观念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偏重道德知识及行为规范的传授,基本上只教授学生基础性技能,这些高职院校除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外,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上基本处于空白,内化道德的效果不够理想,缺乏对学生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所适从。

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学习更多的职业技能,而非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工作之后有专门的培训来进行学习,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了学生对职业道德养成的忽视。

2.2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内容陈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职业道德领域有很大的冲击,引出许多道德困惑,高职学生对社会现象比较敏感,乐于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而对教条内容及课堂上老师的说教兴趣不高,此时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不能很好地解惑,这使得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过于表面、浮浅,与实际需要脱节。

2.3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缺乏岗位针对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选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为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脱离了职业和岗位特点,缺乏岗位针对性,不能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入职后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及利益关系,学生对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评价较差、满意率低,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4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手段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一般会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放在思想道德教育当中,不单独列出进行系统培训,讲授的过程中大多是采用课堂授课直接灌输的方法,泛泛而谈[5]。这种传统授课的形式过于单一与单板,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3 提升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高职院校需通过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老年行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了解老年人的价值,增强学生从事老年行业的信心,提高其职业认同感,鼓舞其为养老事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在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应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从观念入手,加强教育认识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在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凸显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起崇高的道德风尚[6]。同时,高职院校需结合自身特点,联系实际,模拟职场求职场景,观察学生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并进行引导,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育认识。

3.2以特色学生活动为依托,改变教学手段

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的服务对象为老年人,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养老服务从业者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改变教学手段单一的缺点,高职院校需打破传统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开展多种特色学生活动作为辅助。

3.2.1开展主题的征文活动

经过专业课学习,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对老人的心理、生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更好地加深其认识,可开展“应该如何关爱老人”等相关主题的征文活动[5]。

3.2.2组织“孝道”文化辩论赛

高职院校可以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孝”、“什么是孝? 什么是爱?”等为主题组织“孝道”文化辩论赛,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理念,把“孝道”文化与养老服务的理念相融合。

3.2.3举办摄影展

把专业实训课程与“走进老人”摄影摄像活动结合在一起,在全校范围内展览相关照片与视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老人、热爱老人,加强对老人的情感认同。

3.2.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将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平时课程成绩、量化考核标准等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使其在活动过程中领会老年服务职业本身的意义及价值,激发学生从事养老事业的信心与激情。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2003-09-13/2016-08-23.

[2]刘翠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老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探讨[J].老龄科学研究,2014(2):30-31.

[3]李洁,徐桂华,姜荣荣,蒋高霞.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现状及人才培养展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36.

[4]李青,靳大伟,邢峰.唐山市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3):6.

[5]王伊冬.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文学教育,2016(08):130-131.

[6]张俊浦.四川文理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学研究,2015(5):74-75.

Nurturanc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ension Servic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Hui, NIU Jie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aging of popu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Each elder has appealed that he or she can be looked after properl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pension mode in the family has not gradually adap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soci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nurturanc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n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 the knowledge of education from the concep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featured students activities.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ension services;professional ethics

G710

A

1674-943X(2016)03-0042-02

2016 - 07 - 31

2015年度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A201500170),主持人李青;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养老产业发展与服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01126),主持人李青。

王 晖(1983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主研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