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2016-03-19孙继锋陈殿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真菌性

孙继锋,陈殿森,李 扬,王 琳,张 璇,郭 强,郭 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洛阳471003)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孙继锋,陈殿森,李扬,王琳,张璇,郭强,郭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关键词]肺疾病,真菌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各种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有所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肺部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不易发现,易漏诊或误诊,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2-3]。本研究主要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2~74岁,平均(45.43±8.94)岁。60例均为继发性感染,原有基础性疾病包括肺结核15例,糖尿病13例,同时患糖尿病和肺结核6例,肺癌5例,血液性疾病5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13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其中26例来院前接受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咳嗽、胸闷、气短、咯血、胸痛等,均无特异性表现。患者均经CT检查,且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4]:原发性感染者,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者及神志不清或患精神类疾病者。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Brightspeed 64排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100 kV,100 mA,螺距1.375,层厚10 mm,层距10 mm,球管转速0.8 s/r,床速27.5mm/r,矩阵512×512。其中24例行CT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以肺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25 mm,重建层距1.25 mm,窗宽1 000 HU,窗位- 700 HU。

2 结果

60例影像学表现:①毛玻璃样阴影9例,CT示密度较浅,阴影较淡,边缘不清晰,隐约可见血管样阴影(图1)。②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其中3例单一实质性病变,3例多个肺叶实质性病变累及肺段范围较大,1例可见厚壁空洞或充气样支气管征(图2)。③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可见斑片状及网絮状影,其分布与支气管分支走行一致(图3)。④结节性病变9例,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主要分布在肺下部和中间位置,结节轮廓边缘较清晰,边缘不平整,多呈针刺状或分叶状(图4)。⑤肿块6例,CT示胸膜凹陷征象,4例单个肿块,2例多个肿块,肿块周缘不光滑(图5)。⑥空洞5例,CT示空洞壁厚薄不均匀,厚壁空洞较常见,空洞内外壁粗糙不光滑(图6)。⑦曲菌球3例,CT表现为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呈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较清晰。1例出现“新月征”,变换检查体位时,阴影随之改变(图7)。⑧淋巴结肿大13例,主要是肺门和纵隔处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为轻中度淋巴结肿大,长径≤1.2 cm,短径≤1.0 cm。

3 讨论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真菌以人体为宿主寄生在体内,其致病能力和毒性作用不强,正常生理状况下,真菌不能使人体致病,与机体正常共存,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真菌就发挥其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出现感染的症状[5-8]。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的广泛应用,使机体免疫力大大下降,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9]。肺部是真菌感染常见的部位,真菌可通过呼吸和血液途径感染,此外淋巴系统也是常见的感染途径[10]。当真菌侵入肺时,机体自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产生炎症反应,并出现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11]。以往单纯的X线检查缺乏特异性,具有较高的误诊率。CT以其高分辨力、多方向重建优势,为诊断肺内真菌感染提供了有力证据。

肺内真菌感染CT表现复杂多样,其中曲菌球具有特征性改变,CT表现为肺囊状或空洞内软组织球状阴影可随体位变化而活动,曲菌球与空洞壁之间有一新月形间隙,即“空气新月征”[12]。其他真菌感染多具有病灶多部位发生,多种病灶同时出现,动态观察病灶形态及数量多变等共同特点[13],对有基础性疾病及易感者行CT检查时发现毛玻璃样阴影、肺炎样实质性病变、支气管肺炎样改变、结节性病变、肿块、空洞、曲菌球、淋巴结肿大及某些特征性的表现,如“新月征”、“晕轮征”等,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14]。另外,真菌感染较常规细菌感染影像表现特异性低,需联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最终确诊,以提高诊断准确率[15]。

图1 女,32岁,双肺示毛玻璃样阴影,密度较浅,阴影较淡,边缘不清晰,其中隐约可见血管样阴影 图2 男,30岁,左肺上叶、左肺下叶背段、前基底段示肺炎样实质性病变,呈片状不均质实质性病变,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空洞 图3 女,40岁,左肺上叶舌段示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呈斑片状及网絮状影,其分布与支气管分支走行一致 图4 男,43岁,左肺上叶舌段、下叶背段及右肺中叶示多发结节性病变,轮廓边缘较清晰,能够肉眼辨别,边缘不平,多呈针刺状或分叶状 图5 女,51岁,左肺上叶前段示类圆形肿块,伴胸膜凹陷征,肿块周围不光滑 图6 男,50岁,双肺散在分布厚壁空洞,空洞的内外壁粗糙不光滑 图7 女,64岁,右肺上叶曲菌球 图7 a右肺上叶示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出现“新月征”图7 b体位改变时,阴影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杨国辉,盛忠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2):90-95.

[2]赵娜,陈虹,陶娟,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1):21-23.

[3]何群鹏,谢红浪,许书添,等.重症肾脏疾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5):408-412.

[4]王玲娣.呼吸内科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723-3724.

[5]毛建川,刘跃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136-138.

[6]张丹木,高鹏,韩梅,等.老年性肺部真菌感染22例CT诊断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41-4742.

[7]唐京京,陈石桂,唐平,等.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49-251.

[8]陈建芬,黄晔,江淑芳,等.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控制VAP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22-1623.

[9]汪道峰,娄宁,李小东,等.肿瘤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2-2804.

[10]李建伟,李斌,梁剑平,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J].广东医学,2013,34(12):1860-1862.

[11]冯伯荣.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13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535-3536.

[12]朱浩,胡君,张华芳,等.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50-52.

[13]梁大华,秦志强,韦海明,等.肺真菌病59例病原学和影像学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2):1127-1129.

[14]李联敬.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3-44.

[15]唐爱琴,缪春润,刘慧霞,等.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荟萃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4,32(6):15-17.

收稿日期(2015-03-24)

[通信作者]陈殿森,E-mail:ctdoctor69777@126.com。

DOI:10.3969/j.issn.1672-0512.2016.01.028

猜你喜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