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期文学史对固有文学的展开
2016-03-18郎显英
摘 要:《古诗十九首》与诗三百篇和楚辞齐名。西引“文学史”观念入中国固有文学之后,因为“文学史”自身的时代使命,它对“十九首”评述的过程,不仅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国家认同,也是探索展开固有文学的尝试。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文学史 固有文学
20世纪中叶,《古诗十九首》研究可分为两派,一是继承《文选》李善注的诠释型传统,该派研究比较切实、谨慎,强调对诗歌字、词、句、义及用事用典的解释,基本上仍属于乾嘉学派的方法;一是继承元人刘履《选诗补注》的分析型传统,该派以释“义”明理为主,强调诗歌的题旨、命意和艺术。{1}而关于《古诗十九首》在早期“文学史”中的研究,尚没有相关考察成果。
20世纪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的一个世纪,用殷海光的话说:中国近一百多年来一切重大困难,都是从文化出了问题衍生出来的。而文化问题则围绕在“变”与“不变”这个轴心上打转。{2}当然我们对于这段“巨变”的认识模式也深受费正清的“冲击——回应”说的影响。其实这种由“回应”说导出的认识,已有学者提出异议。如今,我们仍然有“走向世界”,或者借助于西方理论来研究的中国文学,这是一种西方冲击的余遗。本文试图以20世纪早期文学史对《古诗十九首》的书写为考察案例,发现20世纪初中国固有文学的展开方式。{3}为此,本文着眼于新旧之交,考察前人对《古诗十九首》做了怎样的展开。
一
萧统《文选》第二十九《杂诗上》是《古诗十九首》目前史料中最早辑录的凭证。魏晋以来,诗评家做过许多重要评述,甚至与“三百篇”相媲美。“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古诗,其体原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非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4}“又古诗佳丽……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5}“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是为国风之遗。”{6}
前人对古诗十九首的品评能看到体现出的普遍文学思想。其文学思想是什么?“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解决文学作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问题,泛称之为“传统文学思想”。“真正好的诗,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于诗人的灵魂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而构成的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夹带着诗人的血肉(古称为‘气)以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诗,亦即所谓有个性之诗。”“大凡有个性之诗,同时也是它的社会性。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精神总是笼罩着整个的天下国家,把天下国家的悲欢忧乐凝注于诗人的心,以形成诗人的悲欢忧乐,再夹带着他的血肉把它表达出来,使读者随着诗人之悲而悲,随诗人之乐而乐。”{7}这是“颇能论诗”的徐复观晚年对传统文学思想的概括。
大概五四始,许多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抱有一种见解,认为中国虽然在六朝就有《文心雕龙》《诗品》一类高度认知性的批评著作,但自宋代诗话,直到明清文论、诗论,大半只是党同伐异的文学主张,乏真正了解文学的认知意识,更谈不上建立系统的文学知识。因此,近代西引文学观念入中国文学的批评,重新发现中国文学作品的各种现象和意义,建构内容更丰富、生命更蓬勃的中国文学传统。{8}就20世纪的文学历史而论,这种判断或许有效。然,查阅近百年的“文学史”著作资料可知,借助西方文学观念,建设一套文学知识系统,并非中国文学史的最后追求。
二
作为近代文学、科学和思想的产物,“文学史”的重要基础是19世纪以来的“民族——国家”观念。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说法,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文学史便为这种想象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和精彩的内容。文学史是借着科学的手段,以回溯的方式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塑造,目的在于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主义。{9}关于“文学史”的这种论述,颇能代表现时一般看法。
1904年,林传甲编写了中国人的第一部文学史,尽管他完全按照《京师大学堂章程》的旨意写作。另一方面是借鉴川种郎写的中国文学史,但是他的文学史写作,与西方“文学史”著述体例完全不同。他仍旧是传统文章学、修辞学以及表达这一套观念的语言词汇。{10}对此,郑振铎批评道:“名目虽是‘中国文学史,内容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人说,他都是钞《四库提要》上的话,其实,他是最奇怪——连文学史是什么体裁,他也不曾懂得呢!”{11}朱希祖《中国文学史通论》从文章的变体与作用来梳理文学史,故而分有“音韵训诂”“古以治化为文今以辞章为文”、文体之变等作为“文学史”脉络。或许郑振铎的批评角度不同,所以显出严厉,但反映出早期文学史研究者不借助于西方“文学史观”写作“中国文学史”的原创性,在今日可以看作早期中国学者寻求展开中国固有文学的一条路。
那么,我们以早期的“文学史观”评述《古诗十九首》作为研究案例,进而观测早期文学史作者是如何展开这一工作的。
林传甲、黄人之后,1914年王梦曾的《中国文学史》是第三本文学史著作,也是广为接受的一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26年间,共出二十版。该书从文字开始介入文学,“未有文字何有文学”。“皇古迄今文学之变迁众矣,及覆其所作,大抵不能越六经与夫周秦诸子百家。”{12}因此,《古诗十九首》在王梦曾的《中国文学史》里,仅作这样来叙述:“汉乃以为诗至文景时而五言诗始作,倡始者枚乘也。今所传《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等篇,《玉台新咏》皆以为枚乘所作。”{13}关于《古诗十九首》,没有其他叙述。
1915年,张之纯给师范学校编教科书,其“绪论”写道:“文学与文字一而二者也。谓文学根据于文字则可,谓文学即文字则不可。谓文字为文学之元素则可,谓文字即文学则不可,此近世教育家言,截然分为两事也。或曰:诚如是,其性质若何?曰:文学者宣布吾感情发抒吾理想,代表吾语言,使文字互相连属而成篇章,于以觇国家之进化者也。虽然感情理想语言,人类活动之机能也。既曰活动,其不能拘于一格可知。由是学派纷如,作家辈出。各随世界之趋势以为体例,无论为文章,为诗词,为歌曲,为小说,阅数千年之变迁改革,固自有天然之历史焉。”{14}为此,他对《古诗十九首》没有单独的叙述。张之纯对于“十九首”,仅仅提到《玉台新咏》误认为枚乘作,而没有评价十九首的价值。
1915年,曾毅编《中国文学史》。他于“总论”写道:“中华为东洋文明之母国”“且中华立国故以文治为精神者也……一切皆以文为主。”{15}第二章之后,曾毅专章梳理文字与文学的关系,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学校与文学的关系,思想与文学的关系,然后,他于第六章辨析何谓文学。“何谓文学?文学之名,始见于孔门四科,与言语分立。汉代科目有贤良与文学,大抵文与学混。凡著于简册皆谓之文……盖包诗书六艺而言,是以刘略班志统称艺文。”{16}他认为这是“文学”的始称,“大抵皆以诗赋为文章之正流,而认章奏论说等为其旁支也”{17}。为此,曾毅评《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很高,认为是“汉代五言之冠冕也”。“《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人所作。《玉台新咏》以《青青河畔草》等篇皆为枚乘所作。《文心雕龙》以《冉冉孤生竹》一篇为傅毅之词,又其诗云驱车上东门。又云游戏婉舆,洛则其辞兼东都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并题曰古诗,编在李陵之上。其诗大率逐臣弃妻朋友断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言,或显言,反复低回,抑扬不尽,不必奇之思,惊险之句。而汉京诸古诗,皆在其下,五言中方员之至也……要之古诗十九首,与苏李之诗,不特为两汉之神品,亦实千古之绝作也。诗之盛,盖至汉武时而极矣。亦越东京,气格渐下……”{18}
三
20世纪初,林传甲写作中国第一本“文学史”,在“文学史”研究者看来,这是关于“以回溯的方式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塑造,目的在于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主义”。前面也谈过,这种论述在历史叙述中或许有效,然而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是作为“新文化运动”之前,前人如何努力研究中国的精神,事实上就是传统文学现代化的过程。陈国球认为:“传统学问正遭受强烈挑战,西学的承纳已势在必然;公共言说的重心只在于如何调和‘中学和‘西学。京师大学堂的成立作为重要的国家建制,其创制规式(特别是其中课程的规划)当然反映了当时‘中学与‘西学在中国争持互动的情况。”{19}于是,在“文学史”写作里,早期文学史家多半热衷辨析“何谓文学”。曾毅就说过,“文学之分类,原属于文学研究者之职分,非文学史所宜深论”{20}。不过,从诸多早期文学史著作中,这些文学史作者所谓的“文学”,并非指作为艺术的文艺作品,也不仅仅指辞章之学。早期文学史写作中,文学史家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逐渐融会西方舶来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念,但是仍旧把传统的“辞章之学”“治化之学”,即“广义的文学”作为研究中国文学的角度。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学史研究,乃是文章之学,仍旧是曹丕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论。最为明显的就是《古诗十九首》未曾独立作为艺术鉴赏。曾毅把《古诗十九首》单独出来,系统地给予艺术性评述。这与林传甲、黄人、王梦曾、张之纯、朱希祖有显然的不同。然而曾毅的文学史观,虽不拘泥于传统辞章和文体问题,也融会了西方的文学观念,但是,曾毅与林传甲、黄人、王梦曾、张之纯、朱希祖一样,他们都从中国的“基体”出发,由此进入中国文学的评述与研究。{21}从这里,可以看出前人在五四前努力的趋向,这是一种民族信心的展示。此后的文学史写作,不再简略地一笔带过《古诗十九首》,而是做了细致的评述,且从基体出发展开了系统的文学史写作。
由此看出,早期的学者并不是以世界(这个世界其实指欧洲)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他们反而向世界展现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自己的世界。这是多么开阔自信的起步。
{1}{3} 张幼良:《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评述》,《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4期。
{2}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9页。
{4} 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 刘勰:《文心雕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 沈德潜著,王宏林注:《说诗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7} 徐复观:《传统文学思想中诗的个性与社会性问题》,参见《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 柯庆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述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9}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0}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戴燕认为林传甲代官方炮制了第一部文学史教材,比起他意欲效仿的日本汉学家,却又向传统学术后退了许多,而从他写作的速度之快和不曾有疑问提出来也说明他根本还没有学会思考有关“文学史”的问题。
{11}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37页。
{12}{13} 王梦曾:《中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1页,第19页。
{14} 张之纯:《中国文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18年版,第1—2页。
{15}{16}{17}{18} 曾毅:《中国文学史(上册)》,泰东图书局1915年版,第1—2页,第19页,第20页,第68—69页。
{19}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0} 曾毅:《中国文学史·绪言》,泰东图书局1915年版,第16页。
{21} 所谓“基体”,这里借用了沟口雄三的意思。他所说的基体,是指:中国有中国固有的展开,不应把中国近代看作是所谓“西方冲击”的承受者,而应该反过来把其视为“旧中国”的蜕化过程。蜕化是一种再生,是一种新生。见《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55页。
作 者:郎显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汉语言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