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价值冲突
2016-03-18刘建华
张 戈 刘建华
(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价值冲突
张 戈 刘建华
(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大学生是在网络社会崛起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烙印着网络亚文化的消遣性、叛逆性、非主流性和不确定性等文化特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精神彼岸与肉体此岸等方面的价值冲突。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特征;价值冲突
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传播范式的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风格,赋予了参与者狂欢式的审美体验,也导致了网络空间成为“网民孤独者”栖居地的危机。互联网独特的“自由、平等、共享”性特征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赢得了他们的广泛认同,使得互联网空间成为大学生除课堂教育之外投注热情、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地方。同时,互联网及其所负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网络亚文化生成状况,理性看待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正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冲突,对于走出当下大学生网络化栖居地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生成
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个词汇,是伴随着主流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主流文化的政治强势地位,亚文化始终处于被边缘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权益的提升,发生在青年身上的“亚文化”行为和活动逐渐从社会生活的后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野,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亚文化”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在西方,最早给“亚文化”做解释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在他们看来,“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尤其是越轨青年群体的文化形态”[1]构成了亚文化。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在网络传播语境下生成、发展、传播以及嬗变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的,并被多数青年所接受的亚文化形态。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青年群体,有着所有青年共同的特征,他们处于“社会化”的早期阶段,伴随着生理机能的成人化以及心智上的不成熟性,在这一时期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性动荡,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得到角色确认,期待被尊重和理解,期望赢得社会主体性地位。网络的虚拟、开放、自由、低门槛、无歧视和“无拘束”性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以及主体性地位的确定。尽管这一主体性地位是虚拟的、隐性的和暂时的,但无论怎样,它毕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拓展,并获得现实社会中多数人的认可和青睐,因而也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中得不到承认和认可的尊严和价值在虚拟世界里获得了承认和满足。在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被卷入到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和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被网络青年文化所浸染和同化;另一方面,大学生有意无意地以自身的行为书写着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他们借助便捷的上网条件,通过渐趋娴熟的网络操作技术,进行信息浏览、跟帖发帖、发送邮件、刷新微信微博撰写个人博客、开展网络社交、进行网络创制和影像记录等,开启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文化景观,挑战主流文化的边际和社会影响。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这一特殊文化景观的生成是肇始于他们对于传统社会规则、制度特别是成年人对他们的压制的不满,也产生于对主流意识形态仅有权力的反抗,同时也是对个性解放、人性回归、遵从自由社会的强烈期待。他们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出仅仅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由此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以表示自我认同与主流文化的区隔。这种空间和区隔的建立也可以说是对于主流文化的仪式性和风格化的抵抗”。[2]在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虚拟特质以及网络空间的双向去中心化的交流方式,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受到尊重,那种来自现实层面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抑都可以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在网络世界里得到宣泄,其表达方式和话语形态也相应地获得了解放,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中图文并茂式的个性化的语言冲决现实世界里的各种规则和制约,那种信马由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语言链接展现出的是众声喧哗般的狂欢景观。
这种源于网络技术的兴起而被青年大学生广泛认同和生成的网络亚文化自其产生后就处于快速的更迭中,各种类型的恶搞文化、自迷文化、自拍文化、网语文化和情色文化,在颠覆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中也在撕裂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各色各样的在线传播、手机传播、跨界传播、传统与现代媒体的交互性传播勾勒出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在消弭群体界限,超越传统阶层等级,同时也在漠视性别和跨越国界,展现出人类心中的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望。
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亚文化在互联网领域的体现,具有亚文化特征的同时也有着反映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群体性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群体性特征从而使网络亚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作用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取向、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消遣性。消遣通常是指个体因心情烦闷或生活中无所适从去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过程。网络空间的消遣行为反映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内在动机和意向的消遣性、娱乐性倾向,折射出个体的网络行为要求。大学生网络行为消遣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源自课堂教学的陈旧和沉闷。由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单调和呆板,课堂知识的陈旧以及学生被动中接受知识性教育,激发不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学生厌学心态,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如此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中不知所措,甚至迷失方向,因而去选择去中心、自由交流的网络空间寻找个性化的消遣方式和娱乐方式。第二,源自生存环境的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与社会转型中人们功利性的价值评判标准所导致的群体性浮躁情绪所造成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取向,选择性逃避成了他们沉迷于网络空间进行娱乐消遣的又一动因。第三,源自大学生的猎奇心理。网络空间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公共场域,现实生活中有的在网络空间都可以得以呈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在网络空间可以变为现实。网络世界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参与方式诸如聊天、交友、游戏等极易迎合大学生闭锁的心理和强烈的社会参与心理。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网络空间的消遣性行为和活动构成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亚文化特征,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追求所谓的特立独行的群体归属感。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学业上受挫,价值上迷失。
叛逆性。这里的“叛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批判,一是指逆反。其共同的主旨是与现实相反,忤逆正常的规律和逻辑,出人意料。大学生的网络亚文化源自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印迹的事实和状态,是通过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呈现出群体性的叛逆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批判性。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实和现象。当现实中的事实或问题在网络中呈现时,大学生极易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解读和评论这些事实和问题,以他们自己的言语去批判事情的本质,甚至发表一些出人意料和极端性的观点。网络亚文化的批判性特点很有可能使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产生“群体性极化”倾向,进而影响着事情合理的解决。二是逆反性。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互动性特点,与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十分近似,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做法往往不被大学生们认可和接受,甚至让他们厌恶和排斥。一些大学生往往栖身于虚拟自由的网络空间,对于现实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议论,许多情况下不为现实中所容纳和接受的现象往往在他们那里得到追捧和宣扬,常常被现实所提倡和颂扬的事实却成了他们所诟病的对象。由于逆反原因,他们对于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不屑一顾,对于主流社会所禁止的文化却大肆宣扬,其目的就在于反传统、颠覆中心和权威。
非主流性。“非主流”是针对“主流”而言的。“主流”是大多数人认可、树立、确认、划定的思想、做法和事实,而“非主流”却是以追求个性、另类、非大众化而呈现出来的不刻意模仿、特立独行的言行、思想和做法。非主流最流行于QQ和博客空间,是试图通过非主流模块、非主流 fl ash、非主流图片、声音、语言、服饰、流行发饰,尽情展示自己的“酷炫”和个性,用以吸引眼球的行为。网络中的这种非主流实质上是一种“眼球文化”,呈现出PS网络图片风格以及“火星文”现象,具有偶发性、盲目性、时尚性特点。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这种非主流文化的欣赏和创制:一是源于非主流文化与网络媒介的融合。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冲动心理,与网络空间的非主流文化相契合,使得大学生成了网络空间虚拟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二是源于主流文化刻板、僵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与学生自身认识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三是源于多元价值社会下“浮躁性”心态的表现。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价值体系在坍塌,新的价值体系尚在构筑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精神状态低沉脆弱、精神追求疲软迷茫、精神需求日益世俗化,追艳猎奇,寻找“精神鸦片与垃圾”的刺激让他们转向了对网络空间非主流行为的关注。事实上,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在思想上积极倡导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在心理上积极认可非主流现象的存在,其参与度也在不断地上升,使得“非主流”文化愈演愈烈,所造成的影响和问题很值得思考。
不确定性。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在初始阶段总是由一个发起者倡导和实施的,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稳定的价值,导致这个群体的发展过分依赖于发起人的情感和心理指向,当发起者情感、心理或行为出现问题或偏差时,这个群体本身也会相应地受其影响。这种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上尤其明显,从聊天室到QQ群,从博客群到微客、播客群,从百度贴吧到校园BBS,一些大学生像跟风一样沉迷其中,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声喧哗景象。然而,透过这种喧闹景象的背后,我们发现的是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第一,传播议题的不定性。互联网空间的离散性结构预示着互联网空间是一个众声喧哗的舞台,“它的无所拘囿的自由、颠覆理性权威和蔑视等级秩序等品性都完全体现了追逐感性的狂欢立场”。[3]因而,其传播议题不可能持续下去。第二,传播群体的不确定性。互联网空间是一个自由的话语场域,不再有时空上各自独立的作者与读者,网民们恣意扮演各种角色,可进可出、可观可驻、可拍砖可灌水,呈现出群体上的不确定性。第三,传播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过程表现为语言符号的互动过程,运用什么语言,传播什么符号,何时进行传播,何时主体退位和缺位,都是不确定的,再加上议题的不确定性,所以,导致同一议题在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三、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冲突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大学生文化意义层面的价值冲突。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冲突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个人主义的独特性在于,一些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空间进行网络行为时,会产生完全尊崇自我意识的引导,渴望超越于组织意识或集体意识的指引,天马行空、自发组织、自行安排,肆无忌惮地去表达意见、浏览信息,进行影视制作和娱乐活动。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网络空间向往放纵的自我境界,厌恶成年人的生活世界和责任王国,解构现实世界的禁忌和规则,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向度。他们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常常通过符号化的象征凸显个性。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选择、亲身体验,不愿盲从,喜欢追求“另类”。而现实世界中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则是强调责任意识、规则理念,注重群体意识和他人看法,突出中心和权威的影响力,注重规律的探讨,重视秩序和纪律等。很显然,发生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下的个人主义行为与主流社会的行为在行为上是矛盾的,在价值上是冲突的。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价值冲突
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中,由于网络媒介是以符号化的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也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色、声、像等符号传输,吸引和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网络空间的向往和痴迷,因而,在大学生的意识层面,符号化了东西总是给人以感性的映像形式而得以存在。“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能够通过感知系统直接参与网上互动,与网络融为一体,这使他带有虚拟化符号的色彩。”[4]网络符号以立体交织层层叠加的方式将影像、图案、文字、声音、音乐形塑成立体空间,以符号的无穷魅力,刺激着大学生对新异事物的期待,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注意,提高了他们对媒介的期待目标和水平,增加了他们的感官认知和记忆。不仅如此,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所解读的符号性文本,由于表达上的模糊性和形式化特点,拓展了符号的隐含意义,客观上也在加剧人们对于意义本身理解上的分歧。再加上网络空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的碎片化,使得大学生面对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时,多数抱以快餐式的理解,只求影像的共识,不求意义的体会,这样必然会在感性认识上有余,而理性认识上不足,其碎片化的影响必然导致价值上的冲突。
(三)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价值冲突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交互性密不可分。正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这种虚拟性与交互性,大学生主体在触网的过程中,往往会抛弃自身在现实世界的社会背景和行为规则,更多表现出主体自我意识的张扬,在“我就是我”[5]的意识驱使下,依靠兴趣导向,醉心于感官和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自我约束不复存在,网络互动中的“‘我’”是无拘无束的个人与符号形象的交流,而不是受公民、民族、社会道德等制约的人与人或群体的互动。在与符号形象的交流中,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与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统统被抛弃,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趋向于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6]这样就会使大学生置身于两种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和两种世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因为两种文化表现方式以及两种世界存在形式的不同而会产生价值上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而产生角色认同危机;另一方面,“网络价值取向”与“现实价值取向”的背离而导致精神失落。这种因存在世界的差异性而造成的价值意义上的冲突很可能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及人格养成。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的价值冲突
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构建中:一方面,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消费需求,通过信息浏览、网络交际、网络视频、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等多种消费方式,浏览、阅读、观看、收听、购买网络空间中已经公开的信息文化,在满足消费欲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在消费网络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服务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话语形态,通过发布讯息、发表评论、撰写博客、构筑网上家园和网络社区等形式进行着文化创造。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规避了现实世界审查机制的约束,大学生这种网络空间的文化创造与现实世界的文化创造有着许多差异。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以“解码文化权威的方式,将脆弱、易逝和弱势的消费欲望导入文化母体中,引发了母体文化霸权的崩溃”。[7]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这一文化行为,反射出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的同步进行及其强烈的价值反差。它也表明当前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建构者,也是文化的减构者;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哺育者,而且也是文化的反哺者。
(五)精神彼岸与肉体此岸的价值冲突
互联网是一个在推崇个性、崇尚自由方面极为夸张的世界,它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充分想象和进行创造活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中心,不迷信权威,不讲等级,没有门第,更少歧见,在给使用者检验智慧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无限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刺激,因此,也成了许多大学生经常出没的地方。许多大学生常常驻足在网络空间的世界里,享受着网络空间海量的信息,并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构筑自己的网络空间蓝图,举凡情感表达、思想流露、形象展示、理想诉求、意愿达成、知性感性等,林林总总,现实中没有实现的网络中都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完成的网络中都可以完成,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是一个满心欢喜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沉迷、痴迷,甚至有些执著而不能自拔。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大学生在构筑自身虚拟世界的亚文化的同时,也在疏离着自己现实世界的主流文化;在塑造自己精神彼岸世界的同时,也在迷失于自身的肉体此岸世界。这种因长期沉溺于网络空间而不能正确区分两种生存空间的界限,必然会导致网络双重人格的产生,即“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对立,这种对立的持续存在以及在现实中的强烈反差必将加重他们对肉体此岸世界的失望、误解、愤怒和挫折感。
[1]黄汀.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164-168.
[2]陆道夫.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J].学术论坛, 2003(6):139-145.
[3]赵庆寺.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文化逻辑[J].当代青年研究, 2010(5):16-22.
[4]孟威.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12):33-42.
[5][美]尼葛罗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 1992:191.
[6]彭晶晶、黄幼民.虚拟与现实的冲突:双重人格下的交往危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72-74.
[7]任翔.青年亚文化与价值冲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6):45-49.
Value Conflicts of College Students ’ Network Subculture Groups
Zhang Ge Liu Jianhua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choolofHumanityandLa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 Inner Mongoli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network society.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network subculture’s recreation, rebellion, non-mainstream and uncertainty is branded in them.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network subculture consciousnes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shaping their modern life, but also caused value conflict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erceptual and rational knowledge,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cultural creation, the spirit and body.
Students’ Network Subcultur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 Conflict
C913.5
A
1006-1789(2016)01-0051-05
责任编辑 曾燕波
2015-10-2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及其政府治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XW03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710054。
张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刘建华,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学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