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及有效载体
2016-03-18李广贤
李广贤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及有效载体
李广贤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大学生精神成人思想的提出,旨在促进大学生认真且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和践行“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最终推动其内在精神的健康成长,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生精神成人蕴含三个价值维度:强烈的意义意识、明确的美善意识和积极的实践意识。志愿文化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有效载体之一,其中蕴含了无偿的爱、超越的爱和纯粹的爱,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利己与利他、公德与私德、生命与尊严等深层问题。
大学生;精神成人;价值维度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近百年来的一个公共性话题,备受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并从志愿文化的视角探寻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有效载体。
一、大学生精神成人思想的提出
英国学者纽曼指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是“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位。”[1]然而,当下中国的高校教育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实用化、功利化倾向。例如,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突出强调市场化和实用性,不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个体的全面发展。最终,高等教育服从于经济发展,而非引领社会进步的方向。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对大学理想、人生使命等重要命题的探讨和热情日渐淡化,学生对追求实用利益的兴趣远远大于探讨精神成长的兴趣。这一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
学生的成长,重在精神;民族的发展,贵在精神。大学教育的根本着眼点重在传承文化,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社会培养有相当文化素养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基于这种对大学教育的文化担当,针对当今高校人文教育缺乏和大学生精神状况不佳的问题,中国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命题。所谓大学生精神成人,是“旨在让一个大学生于本科期间初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鉴别尺度之一,当是看其在学业之余,能否认真且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以及在何种价值水平上思索乃至践履此命题。”[2]换言之,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质,是要引导大学生“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性,来规范行为,提升心灵”[3]。通过这种思考、追问和践行,实现传承优秀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教育目的。
国内对精神成人问题的专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夏中义于本世纪初提出这一概念,此后精神成人问题在学术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总体来看,“精神成人”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担当的现实思考和追问,其理论意义和思想深度颇为重要。大学阶段是人的生命中非常宝贵的时期,思维活跃,时间充裕。大学期间对精神成人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思考,将是学生整个生命历程的精神根基。
二、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
大学生精神成人如同其他任何社会现象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与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哲学上的价值揭示了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属性,主要表现在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说来,一个精神成人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生命意义有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寻;在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中有着明确的伦理价值的方向,这个方向必须是美善的;最后还要将意义意识和美善意识付诸实践并产生积极影响。
1.强烈的意义意识
深入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应是青年大学生最为关心和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大学生是否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意义意识是“个体对其生命活动价值的理解与确证”[4],是在理解中获得的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意义意识在人的生命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正如有学者指出:“对意义的追寻,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本质。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活动、创造,都必须以对自己的价值意义的把握为前提。”[5]此外,冯友兰先生关于“觉解”的概念更深刻地阐释了意义的价值:“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在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6]觉解是对宇宙与人生的一种豁然贯通的体悟与认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内心深处的良知被唤醒,生命体现出真正的高贵和价值。只有在意义意识明确的情况下,人的内心才有可能达到这种美好的境界。对于一个追求精神成人的大学生来说,其内心应该经常思考和追问有关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等终极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成长和升华。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现实问题时,往往较少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认识上,而是更注重所学内容和所做之事的实用性,以致在精神成人方面遭遇空前危机。特别是在变化加剧、系统风险增强的当前社会,年轻的大学生们为了就业、为了所谓的现实利益,更是增强了对实用性的追求,重视技能的学习和即时的回报。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把读书看作是就业的资本,把读好大学看成是找好工作的跳板。即便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精英大学生,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如高考状元扎堆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面对这些问题,不能说一个大学生精神成人了,也不能说他全面发展了,在他身上远远没有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甚至渐行渐远、背道而驰了。
事实上,对人生意义等终极问题的寻求是无法被掩盖的,大学生们在内心深处总是渴望那片迷人的精神家园。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都是意义的动物,每个人都渴望寻求意义。有时因为外在的压力,这种渴望被暂时掩盖,但这种对意义的寻求和压制的矛盾却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内心的迷惑和痛苦,有的还会表现出问题行为。
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不但要明确意义意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创设合适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探讨意义问题,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建立自身的意义意识。
2.明确的美善意识
大学生对意义意识的寻求最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方向,从精神成人的角度看,这个方向应该是明确的美善意识,即他所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一定是美好的、善良的、符合道德的。对于一个精神成人的大学生来说,在对意义的追寻中,应当始终朝着美善的方向探寻、迈步。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他在《论对世界之审美描述是教育的首要工作》一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将教育唯一的任务和全部的任务概括为这样一个概念: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7]关注大学生精神成人,尤其要重视学生内心的善恶观,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明确的美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稳固的、长久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性格。
美善意识的重要体现是积极利他。精神成人的大学生必须突破狭隘的自我观念,突破自身个体的甚至是家庭的利益圈子,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有需要的大众。在当前普通的青年学生身上,往往有太多的“我”的因素,考虑问题较多地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此外,也有一些大学生在修身、齐家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怀有强烈的治国平天下抱负的青年才俊相对较少。有些大学生精英出国留学后不愿回国,在取得高学历高收入之后,也只是想着自己的现实利益,而不愿多花精力关心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发展,体现不出热血青年应有的担当。实际上,只有突破这种狭隘的自我观念,积极寻求对他人和社会的美善意识,才能谈得上真正的精神成人。
3.积极的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意识。“实践”的这一独特规定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得到明确表达。廖申白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括为“基于某种善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8]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作为一种活动,从实质上讲是人根据实践理智进行的选择活动,选择的根据在于人心里面内在的善。当然,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也会表现出各种恶行,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与人为善的本性良知。而且,只有由这种良知所推动的实践活动才具有积极的正能量,帮助个体获得内在的满足,帮助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
当前,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大学生本人,都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我国现阶段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各方对实践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提升社会经验、动手能力等方面,关注的核心点还是实践本身对学生有没有用,尤其是对就业、前途有没有用。即便是参加志愿服务,有一部分同学考虑的也还是实用性,比如让个人履历更好看,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等。这样的实践意识是功利性的,虽然也是必要的,但它更多地产生现实的功利价值,对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精神成人所要求的实践意识,应该是由内心的善念所推动,以纯粹的践行真理为目的,是要将强烈的意义意识和明确的美善意识积极地付诸实际行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有效载体:在高校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志愿文化
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志愿文化,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有效载体,也是在社会行动层面对精神成人问题的有力回应。志愿文化中蕴含了无偿的爱、超越的爱和纯粹的爱。这些爱的践行全面回应了大学生精神成人所需要的意义意识、美善意识和实践意识,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得到很好的彰显和满足。
1.志愿文化中蕴含了无偿的爱,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利己与利他的问题
志愿文化是在参加、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氛围。其主要的实践方式是志愿者对社会或他人自愿、无偿、不计报酬的时间和精力的公益性付出。志愿文化的形成,在最初阶段可能是出于守望相助、规避风险的考虑,也可能是大学生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实践,但这些并不是最核心的要素。在成熟的、理想的志愿文化中,参加志愿活动是完全自觉的,完全抛却了对个人利益包括心理需求的考量,完全出于对被帮助者的关心和爱。
在这里,志愿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以服务社会和他人为价值目标,自愿、无偿的特质超越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哲学理念,也超越了当前深深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实功利主义。这是课堂上价值观教育最好的现实验证和补充。这种无偿利他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传承下去。比如一个接受过志愿服务的个体会有这样的感受:别人无偿地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这样去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这样就会产生连锁示范效应,甚至带动一批批青年大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中去,把志愿服务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志愿文化氛围。
志愿文化的这一属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影响力,一旦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就会突破狭隘的自我观念,进而把眼光投向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己与利他的问题,对其精神成人的影响作用不可估量。
2.志愿文化中蕴含了超越的爱,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公德与私德的问题
中国自古重视家庭伦理,虽然社会通讯和交往已经空前发展,但以父母为核心、以家族亲友为基础的利他维度依然没有太多改变。虽然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典故都是基于五伦关系的利他,说到底,只能是“私德”而非“公德”。对于这种现象,梁启超曾经做过深刻论述。他在1902年发表的著名文章《论公德》中明确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9]国人有一种观念:爱是有范围的,因为我认识你、我是你的亲朋邻舍,所以我有责任帮助你,如果没有这种关系,我就没有义务帮助你,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还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彼此信任的缺失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伤害,迫切需要这种超越五伦关系的利他精神。
志愿服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爱,超越了家族亲友的范围,更多的是对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的无条件关爱和帮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大学生接触的是与自身利益完全无关的陌生人,这本身就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天下的伦理范畴。可以说,志愿文化以超越亲友范围的利他精神为核心价值。在志愿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中,青年大学生会更主动地思考他人的感受、社会的利益等更高层面的问题,尽管他们与自己看起来没什么利害关系。因此,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也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进而对自身的精神成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志愿文化中蕴含了纯粹的爱,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尊严的问题
志愿文化中还蕴含了一种纯粹的爱,这种爱突破了“因果报应”等观念界限。志愿者们对所有陷入困境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和关爱,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那些面临不幸的“好人”,也包括那些作奸犯科之后身陷困境的“坏人”及其家人。事实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有尊严的,每个人都需要爱,尤其是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往往更迫切地需要爱,同样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爱。
青年大学生总体上是社会中优秀而幸运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健康、有文化、有前途,经过十年寒窗的洗礼,最后来到理想的大学殿堂,一路走来,接触到比较多的通常是较为成功和顺利的人群。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同学甚至会产生骄傲的心态,认为自己现在的优越处境是自身辛苦付出才得到的,甚至有人会认为贫困状况是由于贫困人员自己不努力、不睿智而造成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竞争中一步步滑落到社会的底层和边缘。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客观环境不顺利,有的是由于身体疾病,有的是由于主观努力不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无论他们自己在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事实上他们已经处于社会底层,生活上或精神上陷入困境,需要得到帮助和关爱。通过与这些人群的深入接触,青年大学生才能更好地贴近生活、更接地气,才有可能从更深的层次思考关乎社会现实、生命的尊严和意义等终极问题。彼时他们对这些命题的思考也才能真正焕发生命力,并对他们个体的成长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终极目标和追求。
四、加强高校校园志愿文化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
文化按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校园的志愿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高校校园里物质层面的志愿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物化形式,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文化实物中。物质层面的志愿文化主要包括志愿者的证书奖状、徽章标志、服装旗帜、书籍刊物等物质产品。它们是承载、传播志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志愿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并在校园里形成共同遵守和维护的价值观念。
其次,加强高校校园里制度层面的志愿文化建设。制度层面的志愿文化主要体现为加强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成熟的规范体系。志愿服务虽然是自愿、公益性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各类问题甚至纠纷,加强和改进制度文化建设也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例如,在学校层面制定表彰鼓励等合理回报制度;指导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方的权责关系、切实保障志愿者的利益等。
再次,加强高校校园里精神层面的志愿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一般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其成果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化发展、巩固制度文化建设。志愿文化的精神层面主要表现在志愿者的观念意识、服务习惯等方面。通过精神层面的志愿文化建设,在高校营造崇尚利他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都至关重要。
总之,一个精神成人的大学生,要能够在正确信念的导引下,努力追求一种完善的精神生活;要能够寻求“人之为人”的意义、追求真善美并积极实践;要能够用合适的尺度去思考和处理利己与利他、公德与私德、生命与尊严等深层次的问题,并由此而成为一个思想健全、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作为青年大学生,只有实现精神成人,或者把精神成人问题放在大学生活的首要位置,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大学生。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7-98.
[2]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
[3]罗昌智.精神成人:大学教育的文化担当——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7):84.
[4]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
[5]袁祖社.意义世界的创生及其自为拥有——人的超越性与自由本质探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77.
[6]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1.
[7]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哲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7.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9]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4.
责任编校:汪沛
The Value Dimension and Effective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Growth
LI Guang-xian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Fujian,China)
The proposi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mental growth i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serious and continuous pursuit and practice of the ultimate proposition of“how to make a person”,eventually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ir inner spirits and realizing the basic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hought contains three value dimensions:strong sense consciousness,clear good consciousness and positive practical consciousness.Volunteer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growth because volunteer culture contains the unconditional love,superior love and pure love and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n-depth problems,such as egoism and altruism,public morality and private morality,life and dignity.
college student;mental growth;value dimension
G641
A
:1003-4730(2016)06-0117-05
时间:2017-1-20 15:3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70120.1533.024.html
2016-09-0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244)。
李广贤,女,安徽金寨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