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篆刻的形式美的多样性

2016-03-18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字法篆刻家印面

王 娟

(贵阳学院 美术学院 , 贵州 贵阳 550005)



浅谈篆刻的形式美的多样性

王 娟

(贵阳学院 美术学院 , 贵州 贵阳 550005)

篆刻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刀法、字法、章法都在不断地改进,至今形式多样。由于现代意识和新观念的注入,打破了传统篆刻的形式,加之残破、粘连、 减省的不断使用,使篆刻艺术变得更加灵活,逐渐达到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完美结合。追求新的意境、刀趣、笔墨,这是当代许多篆刻家的理想。

篆刻形式美刀法;字法;章法残破、减省、粘连

篆刻,俗称治印,是以刀代笔为主要表现手段、在印上突出表现中国特有汉字。当然篆刻内容很广泛,不光是篆书入印,还有肖形、楷书、隶书都能入印,但大多是以篆书为主,本文统称为篆刻。本文所谈的篆刻主要是针对篆书体提出来的。

直观上看,篆刻印章的形式美即是把书法、章法、刀法的形式美充分表达在自己身上,是书法、绘画与雕刻等艺术的缩写,其气韵生动,自然流畅有金石味为上层,与书法是姊妹艺术。篆刻与书法、绘画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印章作为信物已普遍使用在战国以前,到秦朝、汉代,唐宋元明清极为盛行,至今也是篆刻家们所推崇的艺术典范。

如何去欣赏篆刻艺术,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注形式。形式是我们最直观所得的信息。篆刻和书法既是姊妹艺术,他们在笔法,章法方面就有很多共同之处。讲究疏密、 轻重、平衡、对称、阴阳对比、虚实互补、奇巧拙雅,同时具备音乐的节奏感和舞蹈的动态美。篆刻艺术美的欣赏和创作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颇具丰富多彩的审美、艺术价值。

篆刻的形式主要从字法、刀法、 章法几个方面去把握,当下新因素的引进给篆刻艺术带来的新变化,破残、粘连、减省等方法也是形式美的主要内容。

一、篆刻的篆法的美

篆法也称字法, 在对篆文进行艺术处理时,篆法要规范,做到整齐、对称、均衡,它是一种线条艺术,变化有节奏,在形式和内容上统一、协调,具有篆体文字的形体美和动态美。因此产生出不同的风格面貌来,如齐白石的大胆泼辣,吴昌硕的古拙淳朴等等。齐白石的印章可以用直率雄健、大刀阔斧、虚实得当、天真浪漫来概括,而吴昌硕的古拙淳朴,他的篆字线条雄浑有力,以豪放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篆刻,用酣畅淋漓的线条来表现他自己的个性和那种放荡不羁的人生态度,二者在篆法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气质。

二、篆刻的刀法的美

篆刻中的字法与书法中的字法欣赏有所不同。因为篆刻是在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加工,比起书法来还多一个刻的过程。因为字本身就应该带有墨法与刀法的意味。篆刻艺术除了讲究用笔用刀,还追求精刀石趣,与书法在“笔墨”优美上的追求是相同的。篆刻“刀味”、“石趣”就如同书法的“笔味”、“金石味”一样,其印面犹如画面,下刀要狠、 要准、 要有力,胸有成竹,才能方显其秀丽多姿 、古朴苍劲、端庄典雅、劲迈婉约、粗犷豪放,既表现出篆刻铿锵刀法,又不失书法笔墨之味。篆刻用刀也要表现刀法的美,书法用笔应表现出笔法的美。在艺术高度上“金石要有书法味,书法要有金石味”,两者之间不仅互相启迪,而且密切互通。在谈及印章的优劣时,往往印以刀法浑融为“神品”,有笔无刀为“妙品”,有刀无笔为“能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篆刻的书法味与金石味的结合是何等的重要。笔者理解为篆刻字体要有毛笔的温润,又要有钢刀的犀利,只有二者绝妙的结合,才是刻好印章的前提。

三、关于章法的美

一印一天地,印章虽小,但如同修房造屋,布局是关系一方印成功的关键。篆刻家好比一位蓝图设计师,如何让印面显得和谐,那就要相当的功力了。

篆刻的章法通常强调形式美规律是宾主、呼应、虚实、疏密等。通过这些章法要达到气韵连贯、顾盼生情、虚实相得的章法美和意境美。章法归类,主要有疏密、轻重、屈伸、挪让、承应、巧拙、变化、盘错、离合等,将印章章法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好的章法可以 “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疏能跑马,密不透风”,“方寸之间,寻丈之势”,方圆兼备,参差纵横。篆刻章法讲求文字排列的变化统一、和谐优美、平衡均匀、自然生动、气韵连贯、只有达到这种审美标准的印章方能臻达高格。

尤其是在现当代的流行印风,把传统与西方的形式融为一体,使印面视觉冲击力强,新奇不言而喻,于是新的形式美不断地出现。

四、关于残缺美

提到残缺让人感到不快乐,任何残缺的自身都是不幸的,但对于艺术而言,残缺另有一番境界,断臂维纳斯就说明了这一点。至于篆刻,很多篆刻家故意用敲打、碰撞等方法把界框、印面弄成残缺,造成残缺美。这种美是一种斑驳、古朴、有厚重感的反思。在篆刻中,残缺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它是相对完整而存在的说法。整齐划一的表现手法下相对残缺,是篆刻艺术家在求规整之后的追求的又一艺术境界,这一方面是受秦汉篆刻作品风化残破后留下的审美效果的启示,同时也是传统手法长期沿用引发审美逆反后的创造,事实上两者的角度不同,但都是追求完美的表达方式。“残”多是为了线条的虚实、变化、章法的贯气而为之,“残边”,同样是在力求印的章法、刀法的完整,这与称“残缺美”是两码事。篆刻中的残是以接近自然为基础的;其实把那些我们所见的斑驳残缺的印章放回到古代,它们应该都是完整的,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打磨使它们具有天然的古朴美,篆刻家们似乎在追求这一点。中国文人自古有尊古、崇尚自然的情怀,因而反映在篆刻上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五、关于粘连、减省

在现在很多印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粘连、减省的情况。粘连有的是单字的笔画粘连,有的则是字与字的粘连,造成一种模糊混沌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打破了一目了然的审美情趣,造成视觉上的块面,也更能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当然这与抽象艺术、写意有关,这种粘连是脱离实用后,更艺术化的表现。因为欣赏者不需要再去弄清这个字是什么,它只是一个符号,代表艺术家的一种暗示,至于暗示什么或许艺术家本身也说不出来,这种微妙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至于减省其实,这种现象早就存在了。这种现象是很特别的,可以是为了篆刻的方便,也可能是保持一种平衡,如在一个印章里字的笔画悬殊太多,就考虑这种方法,例如,好多人刻寿字就减少很多笔画,这可能是因为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思想。

篆刻的形式美是独特的,它是同书画相关的边缘艺术,并兼有二者的特性。从书法来看,它是以文字作为载体的艺术,要求有书法的特点;从绘画来看,它很讲究图像的和谐美观呼应,而且有反复修改的可能,而书法则是不能的,所以我们把书画的形式美引入篆刻的欣赏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篆刻才能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篆刻的形式美,对于艺术家自身和观众而言,提高审美修养都是很必要的,只要二者相互促进,篆刻艺术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1]陈振濂.篆刻形式美学的展开 [M].杭州:西泠印社,2005.

[2]刘江.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 [M].杭州: 西泠印社,2000.

[3]谷松章. 篆刻章法百讲 [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

[4]赵宏.篆刻教程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何志玉

On the Diversity of Formal Beauty of Seal Cutting

WANG Juan

(School of Fine Arts,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5, Guizhou, China)

Seal cutting is a kind of unique artistic form in China, and it has many various styl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ways of cutting, styles of writing, and ideas of arrangement in one thousand. Ow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new ideas, modern seal cutting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seal cutting. Combined with the continuous use of broken, adhesive and simple methods, modern seal cutting becomes very flexible, and gradually realize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and unity in the form. Therefore, many masters of seal cutting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pursuit of new artistic ideas, interesting cutting, and calligraphy.

seal cutting; formal beauty; ways of cutting; styles of writing; ideas of arrangement; broken; adhesive; simple

2016-05-16

王 娟(1978-),女,四川南充人,贵阳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

J292.4

A

1673-6133(2016)04-0089-02

猜你喜欢

字法篆刻家印面
刘易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无法之法”
唐代书法家学的传习内容
“三字法”求解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论刘孟伉先生的书法艺术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