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

2016-03-18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刘 宁

(安顺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

刘宁

(安顺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具备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路径,作者主线张将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开展深受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节庆体育项目引进高校,在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高校体育教育路径

高校是传承和发展发展文化的重要阵地,民族文化通过学校进行传承是目前民族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可更好地挖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价值。

一、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概念分析

1、节庆与节庆体育的概念

我国学者认为,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包括节日与庆典两种含义,其形式有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庆祝和祭祀等[1]。节庆体育是各个民族在传统节庆期间集中举行的各种庆祝性的体育活动的总称。这些节庆体育活动包含表演项目和竞技项目,这些在节日庆典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大都是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述人们的一种心情,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指为掌握提升体质的技能,各民族根据自身文化开展的具有教育与娱乐性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有益的体育方式,有着明显民族特征。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下属概念,可以解释为在特定时期各民族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以节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身体活动[2]。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概念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一般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中能够看到,离开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或特殊时间外在日常活动中除武术等少数项目经常有人练外,很难观赏到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关联,前者的范围较广,是少数民族具有自身文化特色活动的统称,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是传统节庆体育的重要分支,一定程度上体现传统体育文化,其是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下属概念,指少数民族将民族文化和庆典、传统节日相融合,并借助肢体完成动作的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记忆”的存在形式及延续[2]。

二、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类型特征

1、少数民族节庆体育的类型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是少数民族经过漫长的社会实践以及长久的历史积累,结合从事的生产劳动创造而成。它以祭祀、庆典、娱乐等形式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认同、民族品格和民族风情等。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烙印。民族节庆体育活动包括六大类型:宗教祭祀类(如土家族的祭风神 ,苗族的跳月,水族的借端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坚旗、跳芦笙、斗牛、跑马、舞狮、赛马、龙舟等)、农事生产类(苗族的赶社、闹冲、龙舟节,侗族的播种节,布依族的牛王节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高台舞狮、苗刀、苗棍、斗牛、划龙舟、歌舞等)、纪念类(哈尼族的苦扎扎节,锡伯族的西迁节,藏族的响浪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打磨秋、射箭、射碧秀、赛马、赛牦牛、大象拔河、摔跤、赛龙舟、象脚鼓、丢包等)、社交娱乐类(蒙古族的那达慕,哈尼族的十月年,侗族的花炮节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射箭、摔跤、赛马、打陀螺、荡秋千、抢花炮等)、盛典庆贺类(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姊妹花节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摔跤、赛马、拔河、打扁担、跳桌、抛绣球、斗鸡、斗鸟、跳芦笙、龙舟竞渡等)、民间艺术类(苗族的芦笙节,藏族的恰青赛马节等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斗牛、跳芦笙、划龙舟、射箭、摔跤、赛马、歌舞、赛跑、抱石举重、乘马射击等)。

2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的特征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域空间、环境空间、生活空间、文化空间等的差异,少数民族节庆体育,展现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迥然不同。

(1)民族性与地域性

由于各民族生活的环境、地域,拥有的语言、生活的方式等的不同,进而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使得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有所差别。在不同的民族传统节庆体育项目中可透射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民族性特征。如生活在北方的民族就喜欢滑雪、骑马、摔跤、射箭等适合北方地理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各种节庆体育活动;生活在南方的民族以秋千、爬杆、扭扁担、射弩等适合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宜的各种节庆体育活动。因此,千姿百态、项目繁多的少数民族节庆体育自古以来就表现出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典型的地域性特征。

(2)健身性与娱乐性

我国众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在自然环境中形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其项目分为竞技类和表演类,无论是竞技类还是表演类都特色鲜明,拥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运动方式均要求一定的运动量,使得身体承受不同程度的负荷,实现提升体质、增强体质的良好目的。而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寓于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之中,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以娱乐、消遣、休闲为主要特征,群众乐于接受和参与。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尽管经历漫长的演变,但其健身性、娱乐性特征仍得以鲜明的保存,使得时至今日魅力仍在。

(3)群众性与普及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类体育文化财富,是少数民族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真实体现。其在精神、身体上给人舒适的享受,最为直接的体现当地的民族风俗。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宗教、节庆婚嫁等活动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凭借其健身娱乐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拥有的群众基础极为广泛。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存在的形式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加任何的包装和修饰,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其活动方式简便易行,所用的场地器材也主要是来自大自然,如石、木、藤、竹、马、牛、羊、船、龙舟等,许多项目都易于开展,技术要求不高,不受场地、器材、年龄、性别等的限制,广大群众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借助这些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源就可把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展得生动活泼。

三、融入高校体育教育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节庆活动,因此,进一步丰富了传统节庆体育的内容,使得其拥有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具有这个时代所缺失的独特魅力。高校体育融合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应对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依属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特色相结合,综合分析学校的师资、学生特点及基础设施,开设鲜明特色的、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课程内容。

2、特色性原则

高校应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结合教学资源并注重少数民族节庆体育自然淳朴、传统性的保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把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引入学校。

3、参与性原则

民族节庆体育来自民间,大众性的特点尤为鲜明,且具有娱乐性、健身性及参与性等特点。民族节庆体育分为表演类和竞技类项目,这两类民族节庆体育都可以引入高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可选择性参与表演类或竞技类,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民族节庆体育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4、适应性原则

高校各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民族习俗不同,把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爱好以及兴趣,选择能够很好适应不同学生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的需求,使各民族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形成团结奋进的集体,增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适应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路径

1、加强宣传,积极营造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高校要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积极营造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注重运用校园媒体资源,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向学生全方位的展示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蕴含的价值、活力,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陶冶,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使其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建设

许多高校目前虽然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课程内容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场地器材欠缺,现代竞技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颇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简便易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项目引进高校,充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为高校体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储备不够丰富,因此,应认真分析不同民族的特色,经过深入的研究,更好的挖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价值,尤其注重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活动融入到课堂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还传承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

3、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运动会比赛中

高校每年都要举行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的竞技运动项目的比赛,但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相对就很少。民族传统体育想要在高校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比赛这种形式,通过比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比赛也能激发他们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学校每年举行的田径运动会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其中,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田径运动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参与学生面将会更广,参与的人数也会增多,让全校的学生和老师更多的了解和喜欢民族传统体育,使它成为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4、在高校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与俱乐部

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与俱乐部是学生为了丰富课余生活,由具有共同爱好、共同喜好的学生组成的团体,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体育学院要积极配合学校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并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给予专业性培训与指导。同时,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实际组建专门的运动队,包括竞技项目和表演项目。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让更多的学生喜爱并积极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中来。除此之外,高校还应注重构建相关的协会与俱乐部,使高校学生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其在高校中的传播创造良好环境。

5、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程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高校可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并通过选项课学生能够较为系统掌握一到两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技能,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等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加锻炼的意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6、定期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

高校应定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使高校师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体育文化,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使得师生的体育知识得以多方面拓展,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创新精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在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中。总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可为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建设的同时,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内容更为丰富[6]。

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入高校

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不同地区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融合训练、培训,注重完善与建立少数民族体育基地。根据这一文件要求,各级主管单位在建设基地时应选择在学校,尤其应注重建立少数民族体育基地。研究发现,很多省份在建设少数民族体育基地时,首先考虑高校,原因在于高校物质与组织均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为发展、传承、整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优质平台。借助基地平台系统科学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开研究,有目的、分步骤地根据项目的地域特征、季节气候、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梳理出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又易于开展的项目在高校进行普及和推广,使之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其与高校体育教育进行融合意义重大,可很好的丰富与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活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与内在兴趣,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发展、保护、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陈惠娜,彭业仁·广西壮族农村节庆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5):22-24.

[2]朱娜·贵州省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商业模式的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10-11.

[3]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8-9.

[4]董欣·冰雪节庆体育活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25-27.

[5]林跃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09:32-35.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德红)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s and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Liu N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investigation,logic generaliz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ap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s, and discussed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s and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ome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s Event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universities, these sports events with fitness value, strong entertainment value and easy were generally welcomed by many students, the integration can enrich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humane qualification, and establish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 traditional sports.

minority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integration,path

2016-07-12

贵州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zc192)中期成果。

刘宁(1971.02~),女,贵州息烽人,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

G807.4

A

1673-9507(2016)05-0069-0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