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度”文化的生态价值

2016-03-18蒋玉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范式文明人类

蒋玉莲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8)

中国传统“度”文化的生态价值

蒋玉莲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8)

日益恶化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呼唤新的文化形态来支撑生态化建设,研究生态危机中“度”文化的生态价值,既是全球性生态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破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弊端与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度”的价值与时代特征,以生态中应有的“度”为范式,来解决现实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

生态文化;“度”文化;生态化;生态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进入工业文明,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持续增加,生态破坏严重,其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1]1。在急功近利的短视文化环境中以追求无限增长为目标,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成客观事实,遏制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纳入世界各国政府的工作日程,面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寻求人类永续发展与地球恒久美丽的平衡支点,是绿色经济和生态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在世界性焦虑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特别是生态中的“度”文化,似乎为之一亮,也许这才是挽救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文化基础。

一、生态文化与中国“度”文化

(一)生态文化

生态,是指自然界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及相互依存的状态。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那么,广义的生态文化就是人类由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再到保护自然、追求生态和谐等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产品的总和,包括人类在与自然生态环境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其指导下的生产方式、法律制度、科学技术和行为方式等的复合体。具有阶段性和多元性特征,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在价值就是生态文明。可见,现阶段所提倡的生态文化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中形成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在对传统文化行为的实践与反思、批判与继承等发展历程中构建出来的人类应当拥有的新型文化,是通过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成熟与完善起来的先进文化,对生态化建设实践起智力支持和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中的“度”文化

“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哲学范式,是和谐、平衡、包容、辩证、合适等伦理思想和价值观的最佳体现,是做人做事的价值尺度,具有普适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道家和墨家。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儒家主张节用,“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在荀况看来,加强农业生产,厉行节约,上天(自然界)就不能使人贫困;道家把节俭视为“三宝”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三宝”,即“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在老子看来,崇尚节俭和抑制奢侈不仅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墨家讲“节用”和“节葬”,墨子在《鲁问》中提到: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喜)音湛湎〔mian免〕(沉醉在酒中),则语之“非乐”“非命”,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非攻”,就是主张节约,限制贵族奢侈享乐的生活,同时还反对战争破坏,希望天下人都能过上平等和谐与衣食无忧的幸福的生活。除此之外,古代的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立有相关律令,《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就是说阳春三月,树木花草刚刚发芽生长,不允许乱砍滥伐,至于什么时候可以砍伐呢?《周礼》上是这样说的:“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即入秋以后,草枯叶落,才可以适度砍阀。可见中国先人的生态智慧就是“取之有度”和“用之有时”,生态万物才能持续生长,人类需求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11。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态文化体系,其核心价值就是生态的平衡、和谐与适度,精华则是“天人合一”。在生态环境的现实生活中具体落实为一个字,即“度”。“度”就是分寸、节制、适时、平衡与和谐,是可持续发展与地球承受力之间的平衡,是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原则。“度”不仅是中国的生态智慧,也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和生活智慧,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古往今来的圣贤典籍和相关律令之中,还通过实践牢牢地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不仅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现代价值,应服务于当下的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二、全球性生态危机下“度”文化的时代特征与内在价值

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重新挖掘和整理中国优秀传统“度”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内在价值,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人类生态中“度”文化的时代特征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自然更多地表现为无能为力,其生态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盲目崇拜和敬畏。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仍然不足,自然界的自我恢复和净化功能还可以抵消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其特征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顺从与依靠。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这两个时期,生态文化的主体价值虽然不很明显,似乎人类如何使劲发展对自然界而言都不为过,而我们的祖先却从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中却总结出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①的生态智慧,其先见之明和远见卓识令后人敬佩。

进入工业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有了相当的能力和技术来征服自然,于是就根据人类的需要对自然生态进行了过度的索取。西方工业文明遵循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倡导“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表现为对自然简单粗放的征服、改造与先污染后治理的特征。这种以经济无限增长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文化特征及资本增值的内在逻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有一段经典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恩格斯看来,以过度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是行不通和不可取的,人们应该自觉地对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行为进行反思,以更文明和更辩证的方式对待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征服与改造应该适可而止。但在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经济效益增长而忽视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西方高增长理论影响下,中国传统中“度”文化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利润最大化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引导下显得无能为力。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崛起,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衡等现象日趋严重,生态危机咄咄逼人,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被提上日程,生态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反思与批判。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在《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两部著作中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3]13。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难题,因为资本的本质是增值,是利润的最大化,这种资本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无法引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泥潭和漩涡。

到了21世纪,特别是当前的极端天气、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证明了以追求经济无限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乐施会的高级研究员凯特·拉沃斯在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提出了“甜甜圈理论”,他认为地球资源的利用有一个最大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环境退化,同样也有一个资源利用的社会基线,低于这一基线人类就无法生存。在这两个界限之间,前者是地球边界,后者是社会边界,即每个人生活所需要的资源既能够得到满足,又必须处在地球的承载范围之内。目前,发达国家大多数生态足迹超过了世界人均,处于“甜甜圈”之外,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生态足迹低于世界人均[4]4,处于“甜甜圈”之内。因此,双方均需走向地球边界和社会边界之间的中间圈,“边界”是上限、底线或红线,这“中间圈”就是“度”。“度”,就是要适度、和谐、平衡、协调、公平与公正,这既是克服生态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个极端思想和行为的价值理念,更是中国传统生态中“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可见,人类生态文化历经了崇尚自然、依赖自然、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每一阶段都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但中华传统中的“度”文化贯穿始终,尽管在工业文明时期因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增值理论的影响而无能为力,但反思今日的生态危机,“度”文化的内在价值亟待挖掘与创新。

(二)“度”文化的内在价值

通过反思与批判,再让享受惯了现代文明成果的人们回到没有生态危机的原始文明或农业文明,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如何才能走出现代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在传承所有文明社会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前提下避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即是当今“度”文化研究的内在价值。

“甜甜圈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生态价值观是一致的,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对待自然界的生态智慧,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进一步反思与批判了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享乐主义消费模式。提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地球生态足迹上的反向行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以及生态保护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区的划分等,都是对生态中“度”的良好把控,是合理规划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地球生态之路,是“度”文化内在价值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体现。可见,中国传统生态中“度”文化在应对当今全球生态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智慧和价值,也是今后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理应遵循的公共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本质要求。

三、以生态中应有的“度”为范式解决地球生态危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今的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涉及不同程度发达国家之间的生态足迹走向、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生态环境的修复补偿与破坏处罚制度的制定,以及生态区域的开发限制与保护红线的划分等,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握和处理好生态领域中“度”的问题。因此,以“度”文化为基础,以“适度”为原则,以生态中应有的“度”为范式,以生态化建设为目标,促进人类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

(一)以“度”为范式优化地球生态足迹

优化地球生态足迹,主要是优化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地球生态足迹,这必须考虑生态公平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贫困地区,实际上人类已经处在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之中,必须形成一种以共同应对人类挑战为目的的全球生态价值观,并逐步达成共识,提倡公平可行的适度增长与科学发展的绿色化经济意识。从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考虑人类发展与公平问题,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就要考虑公平合理、适度可行、持续和谐等问题了,所谓以“度”为范式优化地球生态足迹,既要适当限制人类的生产活动超过地球生态足迹的过度发展,又要保证地球上每个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具有公平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这样人类社会才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要适度,要考虑地球的承受程度和人类生存的发展维度,要走一条不能过上、过下、过左、过右的“中庸”式发展之路。其实,当今的地球生态危机与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无关,而是世界生态资源的使用、财富占有的先后多少和不公带来的。也就是说,只要世界生态公平,生态足迹就不超越地球极限;只要否定“无限增长模式”,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就足可以养活全人类,正是富裕人群的过度占有和奢侈消费导致了地球边界的突破。

所以,以生态中应有的“度”为范式解决地球生态危机问题,在理念上:以“度”为原则公平合理地限制人类的生产与发展;以“度”文化为基础制定生态环境的补偿与处罚机制;以“度”为准则来划分生态区域的开发限制与保护红线;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危机。在具体政策上:一要依据公平合理的绿色经济理论,低于世界人均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甜甜圈”之内,可通过物质性增长解决基本需求问题,在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生态空间内,生态足迹可适度往上走,以实现经济增长、降低贫穷人口比例,同时要避免从滔“先破坏后治理”发展模式的覆辙;二要考虑新兴经济体国家到了生态自然的极限边界,需要稳定性的增长,要尽可能提高生态使用效率,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以较少的生态足迹增加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三是要求那些高于世界人均发达国家,因为他们超过了地球边界,应减少物质增长,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降低生态足迹,为发展中国家腾出发展空间[5]4。

(二)以“度”为范式优化人类消费方式

消费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发达国家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就是大量生产带来大量消费,大量消费导致更大量的生产和更大量的消费,如此循环往复的生产消费模式,是造成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目前,在地球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因各自的利益而导致不同的观点,发达国家希望在生产方面用同一的生态标准,这势必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又不希望限制自己的过度消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不会忘记发达国家曾经的过度发展给地球带来的生态危机,也指责他们当下的过度消费。有研究显示,只要3%的粮食就能让当今世界13%的营养不良人口免于饥饿,而富裕人口每年浪费的粮食比这还多。同样,当前世界上还有19%的人口没有用上电,还没摆脱能源贫困,但目前世界上一半的碳排放则是由11%的富裕人口造成的[4]4。

因此,以“度”为范式优化人类消费方式,一要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以满足人类的主体价值为目标,以国际社会共同的宣言、公约和协定为规范,限制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保证发展中国家的适度消费,解决人类消费层面的奢侈浪费与生存需要的问题;二是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倡智能、绿色、健康和安全消费观,培养绿色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即在吃穿住行的人类日常活动中,节水节电节能,环保选购(如无磷洗衣粉、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等),扶植绿色市场,对垃圾进行分类以循环利用,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和制品,减少尾气排放,拒绝奢华浪费;三是要遵循地球生物系统规律及其内部价值,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时”。人类生存必然要向自然索取,但索取不能过渡与超前,要适时适度,生态环境才能休养生息,人类社会才得以可持续发展[5]67。

(三)以“度”为范式优化国际生态合作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由中国发起,并于2006年6月在中国创建,宗旨是通过与各国政党组织、国家议会、政府机构、科研部门、国家智库间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危机,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应对地球生态危机虽然在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人类共同利益与各国利益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如一些维护生态环境的国际协议,由于不符合某些国家的利益则以本国利益为先而拒绝参加国际协议[6]85。在“里约+20”会议上,专家们强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平,提倡具有包容性的绿色经济,但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赞同,特别是高消费生活惯了的富裕国家,因为这意味着需要大幅度地减少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消费增长[4]4。

以“度”为范式优化国际生态合作,一是在国际生态安全合作与国际环境公约的协商与谈判中,凝聚全球力量,兼顾各国国情;二是在制度上促使各国同舟共济,达成共识,重点解决当下的矛盾与危机,维护生态正义与公平,反对生态殖民主义、资源扩张主义和极渡消费主义,充分考虑经济效率、生态规模和社会公平等;三是遵守国际社会共同的宣言、公约和协定,切实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和已做出的承诺,实现公约目标;四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帮助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共创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绿色家园[7]。

(四)以“度”为范式处理好人类与生态的关系

应对地球生态危机的观念支撑,需要发展一种新型的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文化。之前,专家对生态总结出两种文化,即以自然为中心的原始文化(生态主义文化)和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前者认为自然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人类只能听天由命,屈服于自然;后者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人类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征服和改造甚至奴役大自然,出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本文化,而这两种文化都无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以“度”为范式处理好人类与生态的关系:一是在强调人类世界价值中心的同时,不能单纯地把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放在首要位置,要注重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认识到资本的无限扩张必定会超越地球的承载能力;二是在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又要避免弃绝人类价值中心地位而走向生态主义的极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发展已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可能完全回归原始自然[8]150。

总之,在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中,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中国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而经济发展又处于关键时期,“取之有度,用之以节”的“度”文化被赋予了许多深刻而又紧迫的生态内涵,甚至成为目前人类应该推崇的一种最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新常态。但面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生态环境和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这又是远远不够的。“适度”“边界”“节用”“效率”“公平”“绿色”等作为全球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仍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换发其活力,需要完善的制度文化来限制约束发达国家的生态足迹,以保障贫穷人口的生态权利,促进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

[2]潘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明[J].人民论坛,2009(1).

[3]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

[5]冯永昌.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研究[J].2013(6).

[6]刘海龙.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J].云南社会科学,2012 (1).

[7]新华网.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讲话[EB/O L]. (2015-12-01)[2015-12-13].http://new s.163.com/15/1201/08 /B9O 1SV 4A 00014PRF.html.

[8]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广西社会科学,2011(4).

责任编辑:谢雪莲

Ecological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Degree”Culture

JIANG Yu-lian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Guangxi Police College,Guangxi Nanning,530028)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calls for new cultural forms to suppor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he"degree"culture in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the glob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break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rawback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maintaining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value of"degree"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should be excavated to solve the"dilemma"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with the"degree"as the paradigm.

ecological culture,"degree"culture,ecologicalization,ecological crisis

B82-058

A

1674-8891(2016)06-0076-04

2016-04-19

蒋玉莲(1965—),女,广西全州人,广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文明人类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