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与实践相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3-18弥志伟罗施中

高教学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制药卓越

弥志伟 罗施中

(北京化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实验与实践相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弥志伟 罗施中

(北京化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来,通过加强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和引入企业导师塑造“双师型”师资力量;重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校企深入合作建设长期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加强对实践类学术科技项目的指导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措施;促进实验与实践教育相互融合,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验;实践;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社会医药消费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需要源源不断的制药工程人才,同时我国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成熟,新药创新能力不强,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更多的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共同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卓越工程师”计划正是校企合作育人和科研协同创新的新契机。

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2001年,2004年取得了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自主设立了制药工程方向的博士招生资格;2006年获得了药学二级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文章针对我校制药工程在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活动,讨论了从实验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科学定位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应该具备:(1)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能力。(2)创造性地提出针对现实工业问题的解决方案;(3)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2]。

在构建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时,我校深入理解国家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企业的需求,科学的制定了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分析测试、生产管理和工程设计能力,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开拓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制药工程技术和人才。

为完成上述目标,学生需要在素质、知识、能力、工程四个方面达到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潜质,具有健康体魄,良好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及创新精神。

2.知识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以及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品制造生产工艺和原理;掌握实验与工程实践所需各种技术和技能;了解制药工程学科前沿。

3.能力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解决问题;具备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4.工程要求:掌握化学、化工、生物、制药工程的实验技能基本训练,具备制药设计与放大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药品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查找与分析目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校制药工程专业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定位,为全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了培养较高专业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但是在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调研中发现:

1.担任工程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继而导致学校缺乏与制药企业实际生产管理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

2.学生从事的科研研究纵向课题居多,缺少与企业实践相关的横向课题,学生的实践主要是依托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来完成,与企业实际情况距离较远。

大数据已成为基础通用技术……………………………………………………………王德政,汪绍飞,王梅 24-5-54

3.企业实习由于经费紧张,采用大规模集中实习模式,上百名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短,多是浏览参观,很难参与到实践操作和工厂的工艺设计中去。

4.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热情不高,很多制药企业另一方面担心学生缺乏经验,影响生产,尤其担心产生安全事故。缺乏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

三、实验与实践相融合,摸索“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引入企业导师

学校在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过程中,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为原则,积极与国有企业、设计院所、大中型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单位联合建设教师的工程实践培训平台。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常州、山东、黑龙江、吉化公司、西安华陆、天辰工程公司等多地的工程实践活动,学院教师通过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总结、带领学生生产实习、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等方式获取工程经历,大大提升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科研水平、教学素质、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具有三个月以上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达27人,占教师总数的84%,其中具有相关专职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有6人,参加企业科研课题(横向)的教师有21人,以解决企业具体实际问题为桥梁,教师深入企业交流、沟通,最终完成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企业的转化,从而提升了教师工程经验和能力。

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积极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工程班的企业导师,一方面邀请企业导师为本科生授课,使学生了解制药工程及相关产业发展前沿和生产实际,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导师参与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和考核。目前企业导师达到20人,工程实验班的“双导师”师资体系已经逐渐成熟。

(二)重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原有专业实验过于简单,工程性实验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的问题,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内容,以加强工程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3]。工程实验由于大多数设备都无法看到内部结构,更难以观察到其性质和运转过程,因而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制药工程专业积极利用全生命周期校内工程实训基地,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实验形象、生动、快捷,从而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从产品创意、工艺设计、到仪表选型、控制系统实施、企业运营管理的教学需求。通过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工程班的学生将进一步受到科学研究方法、工程设计方法与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校企深入合作建设长期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

针对企业实习时间较短,流于形式的问题,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不断巩固和提升在校期间的两次企业实践教学,在实习前加强系统培训,建立与合作企业的产期交流,加强实习企业选择的质量。认识实习在全面开展专业课学习前的大二小学期执行,在北京周边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微生物发酵等相关企业进行观摩学习,为接下来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生产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学初执行,通过在山东益康药业接触GMP生产一线对制药企业的全貌,单元操作,工艺流程等均有深入的理解,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在企业吃住行深入学习,与职工一起工作。通过企业学习环节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加强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是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重要基础,目前本专业共有实习基地6个、包括山东鲁抗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世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些教学实践基地企业资质雄厚、管理正规,包括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四)以学术科技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制药行业对毕业生的科研素养要求较高,通过对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本专业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尽管通过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环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但是仍未充分利用本学院优势科研平台来满足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创新愿望。

经过资源整合,我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每学年初组织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项目申报,其宗旨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老师指导下选题,经过指导小组考核立项后,在指导教师提供实验条件和指导下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期满并结题答辩后,选出优秀项目参加校内展示。近三年来,我院制药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制药工艺设计大赛三等奖,论文壁报大赛二等奖,承担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20余项,总体参与学生达到60余人,且有多个项目获得优秀评分并参与学校组织的优秀成果展示。

四、结束语

我校制药工程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秉承“校企合作,实验与实践相融合”的原则,成功实施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导师聘任、搭建实践创新项目平台、校内制药专业实验向综合型和设计型转变、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系统化的持续建设等工作,为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了保障。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入,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发展。

[1]李飞,陈炜,黄刚.两化融合视角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131-136.

[2]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15-18.

[3]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6):223-226.

Excellent engineers plan,focusing on students'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which is in turn from 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major to 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ower.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BUC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原cal Technology)was admitted as a member of"excellent engineers plan"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1.Since then,several acts were taken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vel,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youth teacher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introducing enterprise mentors;re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con原structing long-term and stable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panies;reinforcing the guidance of academic project promotes.These measures,integrating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 education,have made great result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experiment;practice;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ineer plan

C961

A

2096-000X(2016)21-0215-03

本论文受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资助

弥志伟(1982,07-),男,满族,河北,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罗施中(1978,01-),男,汉族,湖南,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工。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制药卓越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