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

2016-11-04石嵘汪磊

高教学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合理性毕业设计学分

石嵘 汪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201620)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

石嵘 汪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201620)

应用数理统计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强实践”的教学特色;大三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高峰期,第七学期有利于学生考研出国就业找工作;毕业设计是实践环节的重点,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非常完善科学,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各调查对象普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程度较高,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合理。

课程设置;社会调查;模块比例

一、概述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成立于2005年,专业所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定位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主动服务产业经济,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努力培养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院的学科定位是要形成与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特点互补和错位竞争的格局,为我校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注入实质内容。

为实践上述办学理念,交通工程专业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专业特色,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土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

二、人才培养目标

交通工程专业隶属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面向轨道交通方向设置,是以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与管理学三大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本专业结合交通土建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轨道交通土建基础设施(轨道、隧道、桥梁、车站等)的设计、建造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为教学内容;面向以地铁公司、铁路局为主及行业相关的管理、建设、设计、咨询等单位的一线岗位,从事以轨道基础设施为专长的设计、施工、检测、维保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

本专业课程体系可概括为2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5个模块:公共基础平台课65.5学分、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应修)34学分;专业课程(应修)29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第二课堂(共4学分)。总学分164.5。其中,理论教学环节学分128.5,所占比例78.12%;实践教学环节学分32,所占比例为19.45%;必修课学分123.5;选修课学分41;见图1,培养计划塔式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各个模块具体课程内容、所起作用、相互之间衔接力度等合理性问题都非常值得关注。

(一)课程结构比例分析

通过图1可知:公共基础平台课占到总学分的40%,其中学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思政就业创业类、英语类、数学类、物理类、公选类、计算机类、体育类。164.5总学分数是多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公共基础平台课所占比例越高越体现本科教育的定位,大众化式的本科教育,为全民素质教育服务;思政类学分越高越体现本科教育的社会功能,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长治久安需要有思想有信仰的新一代,这类课程的与时俱进和吸引力的强大为授课教师提出很高要求;如果加上专业基础课的34学分,总共100学分,确实体现了我校“厚基础”的本科教学特色。集中实践环节绝对百分比并不是很高,但与平行的其他模块相比它是占比最高的,在有限总学分的要求下可以说呈现出“强实践”的培养特色。计算机类课程5学分对于信息化的今天是不足的,目前许多关于计算机的内容需要在校生自己有意识的补充,通过自学和公选课、第二课堂找提高的空间和时间,导师制也要积极针对这个难点进行完善。

通过表1可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设专业课程共需完成95个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比最大,达到20.6%,且分布第一到第五学期;实践环节32学分中有16学分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时实践能力的高低;学习专业课程的高峰期在大三,专业课程密集并且难度大要求高,学生们要全力以赴完成大三的课程,所以公选课等选修课程最好安排在其他学期;第七学期没有课程,原因是考研出国比例越来越高,面临考试、就业、找工作,各种面试使得课程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有些学校也是这种模式,是否科学有待商榷;第八学期集中毕业设计阶段,许多同学已经开始在就业单位实习,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这个学期的难点。

图1 交通工程培养计划塔式结构(百分比均为占本模块总学分的百分比)

(二)合理性评价

为了进一步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拟对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已毕业学生、在校学生及合作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三个问题,(1)你认为本专业应该设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有哪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增加减少一些学分,此题主要针对专业教师和已毕业学生;(2)你认为本专业应该设置的专业特色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有哪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增加一些特色课程,此题主要针对合作企业;(3)你认为本专业目前课程设置的顺序和内容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对于顺序可以根据标注学期号进行选择,对于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增删。

通过如上调查,发现不同调查对象对培养计划的认知程度不同,调查结果存在职业特性,通过一定量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在校老师和已毕业学生对课程了解的最清楚,在校学生其次,合作企业最低,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对社会生产实践工作的认识不及已毕业学生和合作企业;从问题1的调查结果看,整体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均认识程度较高,从课程增减上说,已毕业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应该减少,专业教师认为应该扩大知识面,在校学生的兴趣面比较广泛,合作企业认为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应该有深度;从问题2的调查结果看,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对具体专业课程的认识程序也不同,专业教师对实用性专业课程的认识区别于已毕业学生和合作企业,同时只有已毕业学生认为实用性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减少,这和其毕业后工作的专一性有关;从问题3的调查结果看,已毕业学生认为部分课程顺序的安排有待调整,学分要减少。从这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看,各调查对象普遍对专业课程结构的认可程度较高,说明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较为合理。

表1 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课程结构比例分配(此表百分比均为占总学分164.5的百分比)

四、结束语

通过应用数理统计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课程设置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教学特色;

2.大三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高峰期,第七学期有利于学生考研出国就业找工作,毕业设计是实践环节的重点,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各调查对象普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程度较高,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合理。

Through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rationality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nd finds that curriculum embodies the teaching features of"thicken foundation,strengthen practice".The third year of college life is the peak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and the seventh semester is made to make graduate students prepare for their future.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key part of social practice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graduation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helpful to enhance students'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become senior engineers.The survey shows the most respondents think highly of this course arrangement which testify its rationality.

course arrangement;social survey;module proportion

G647

A

2096-000X(2016)21-0185-02

猜你喜欢

合理性毕业设计学分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学分美食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