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6-03-18吴剑明王薇石真玉董志江
吴剑明,王薇,石真玉,董志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广东茂名525000)
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吴剑明,王薇,石真玉,董志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广东茂名525000)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提取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粤西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体育缺乏科学的认知,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体育人口数量不足;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具有连续性,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自发、小型的群众组织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和层次低;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层体育机构设置与管理缺失、人口流失、文化落后是影响和制约粤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0 引言
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对于增强农村居民体质、改善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对粤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真实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对影响和制约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梳理、提取和分析,以期能对推进粤西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有所裨益,为地区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人大复印资料、CNKI中国知网查阅,收集到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著作、论文和报道80余篇。
2)实地调查法。选取东塘村、镇下村、根子村、平堡村、程村等不同类型的典型农村,深入实地以进行调查。
3)访谈法。针对课题研究内容、调查方法和实施方案咨询相关知名专家和学者。
4)问卷调查法。采用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雷州、吴川、高州、信宜、阳西五个市县管辖的10个乡镇、20个自然村当中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实收回937份,剔除无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为875份,有效率为87.5%。
5)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对调查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6)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法对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推理,通过演绎、综合分析法,对各种材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人数、性别比例。本次调查共涉及粤西农村居民875人,其中男性504人,占57.6%,女性为371人,占42.4%。
2)年龄分布。本研究问卷调查涉及农村居民的年龄特征,由于采用的是分层逐层抽样,对年龄没有明确的规定。调查数据显示,16~30岁青年人有244人,占27.9%;31~45岁中青年人有191人,占21.8%;46~60岁中老年人有246人,占28.1%;60岁以上老年人有194人,占22.2%。
3)文化程度。通过查找资料和整理相关文献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对体育健身的功能和健康观念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2]。鉴于此,本研究就粤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11人,占1.3%;专科84人,占9.6%;高中194人,占22.2%;初中373人,占42.6%,小学及以下213人,占24.3%。
4)经济状况。经济条件是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保证[3]。粤西农村居民个人年收入情况调查显示,个人年收入2万及以上的有84人,占9.6%;1.5~2万的有138人,占15.8%;1~1.5万的有268人,占30.4%;0.5~1万的有259人,占29.6%;0.5万及以下128人,占12.2%。以上数据说明粤西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整体上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
5)余暇时间和用途。余暇时间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和保证[4]。调查结果显示,2.4%的农村居民余暇时间不足1 h,21.9%的农村居民有1~2 h,31.0%的居民有3~4 h,20.9%的居民有5~6 h,19.3%的农村居民有7~8 h,6.6%的农村居民则有超过8 h以上的余暇时间。这说明在粤西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居民有时间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关于粤西农村居民余暇时间的用途分布,本研究设计了八项(看电视、家务劳动、聊天、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看报纸杂志、知识学习、其它)可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近70%农村居民余暇时间选择了看电视,而选择体育锻炼的农村居民不足10%,说明粤西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未能形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
6)体育人口。体育人口数量、结构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5]。根据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通过对粤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76人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占总人数的8.7%,略高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7.13%的比例。粤西农村居民的体育人口中,显现明显的年龄、性别、学历特征,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60岁以上为1.3%,46~60岁为4.8%,31~45岁为12.0%,16~30岁为16.4%,呈现年龄越小符合率越高的趋势;男性体育人口比率为11.1%,女性体育人口比率为5.4%,男性高于女性;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比率分别为4.5%、7.7%、10.6%、26.7%。从统计结果看,其发展呈现出可喜的上升趋势。
2.2 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对体育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指个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评价和行为倾向[6]。本研究依据态度的内部行为状态,从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对参加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三个方面进行的调查和分析。
1)对体育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体育对于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至关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粤西地区有45.9%的农村居民认为体育是游戏,20.9%的农村居民无法辨认两者的关系,仅有33.2%的人群不认可这种观点;关于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两者的关系,68%的农村居民不能分辨,32%的人认为两者毫不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粤西农村居民对体育的本质以及劳动与体育关系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2)对参加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体育锻炼可以给人带来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7]。调查结果显示,64%的粤西农村居民认为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7%的农村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参与锻炼。由此可看出,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稳健推进,农村居民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册、节庆活动等多渠道,了解接触到体育,认识了体育活动在生活中的作用,对体育的需求也日渐增进。
3)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就对体育活动认知的价值观来找寻粤西农村居民参加活动的目的来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67%的人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排在首位;其次是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占52%;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占26.1%;增进人际沟通交往,占6.1%;空闲没事做,占9%。这说明随着粤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发生了转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2.2.2 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由于粤西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受地域传统文化和农业轮作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被调查人群中有75.9%的人选择在节庆活动的时候参与体育活动,有40.2%的人选择在农闲时候进行体育锻炼,而只有11.1%的人选择了长年坚持。由此看出,由于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粤西农村居民在锻炼时间上不具有连续性,表现在节庆活动和农闲时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而在农忙时则参与体育活动较少。
2.2.3 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
体育场地是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8]。粤西地处广东省西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粤西各地区农村的体育场地数量和设施质量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明显落后。在所走访调查的农村中,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开展体育活动的集体资产公益性设施并不多,即便是拥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农村情况也不乐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三下乡”等活动的开展,粤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有近70%的行政村拥有健身活动站(点)和永久体育活动场所,特别是有部分行政村修建了较标准的健身场地和安装了新的健身器械。对粤西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调查显示,有57.9%的人选择乡、村委会所属的公共活动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排在第一位,41.8%的人选择自家的房前屋后空地,37.9%的人选择附近学校或政府的体育活动场地,21.9%的人选择公路两侧及树林里,17%的人选择田间地头,5%的人选择其他。
2.2.4 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
粤西地区农村居民受地方习俗和地域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项目性特点。调查显示,按选择参加体育项目频数排列,前六位的项目是舞蹈、武术、游泳、篮球、跑步和羽毛球;从参与项目特征看,青年人主要以参加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而中老年则是以传统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为主;从参与项目特点看,青年人以游泳、篮球、武术等体育活动为主,中、老年人则主要是以舞蹈、武术、跑步为主;男性主要是参加游泳、武术和球类项目,女性则倾向于舞蹈、健走等。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很多年轻农村居民,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对一些具有民俗性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也就更谈不上选择和参与这类项目,从发展趋势来看,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是很不利的。
2.2.5 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当前,粤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自发的集体活动、搭伴活动和独自活动。调查显示自发的集体活动是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方式,约占38%;其次是搭伴活动,约占32%;再次是独自活动,约占22%;最后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约占15%。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以小型的自发组织活动为主。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当前粤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旧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所走访的绝大部分村镇没有专门体育组织,也没有专职体育专干和体育社会指导员。由于村镇体育组织工作的欠缺,加上缺乏资金支持和缺少活动场地,在粤西地区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网络服务体系。如何在政策上给予有效扶持、在建设上给予大力投入、在体育技能层面上给予科学指导,对推动粤西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促进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2.2.6 体育消费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粤西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同省内其它地区相比,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对粤西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资金的消费安排调查显示,按农民日常生活需求拟定十项选择内容,排在家庭资金消费前三位的是用于农业生产成本(购买化肥、农药等)、子女教育费用和日常生活用品,分别占36.1%、27.1%和21.7%,而用于体育锻炼消费仅排在第九位,占0.3%。可见,粤西地区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来源较单一,经济收入明显不足,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用于购买农业原料、支付子女教育费用和日常的生活开支三项消费几乎占据了他们的所有收入。因此,对于体育消费,他们几乎排斥在考虑范围之外,甚至有很多农村居民认为家庭资金用于体育消费是一种浪费。
2.3 影响和制约粤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它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农村体育与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它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9]。
2.3.1 地区经济落后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根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10]。粤西主要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国土面积为3.17 km2,常住人口1 566.85万人。占广东省近五分之一国土面积的粤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全省的7.02%,地区人均GDP远远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无力拨出专项资金对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进行投入,粤西农村体育活动无法得到正常有效的开展,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权利受到制约和限制[1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扶贫攻坚政策和对农村弱势群体保障措施的实施,粤西地区农村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但同比其它地区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水平。此外,子女教育和家庭老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给粤西农村居民家庭带来了难以估计的额外负担,对于大多数生活刚刚摆脱贫困的粤西农村居民而言,忙于生计仍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体育作为解决温饱后尚有余力去追寻的领域,能够真正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提供家庭正常生活之外的体育消费还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要想改善粤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只有全面提高粤西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和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实现。
2.3.2 基层体育机构设置与管理缺失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体育管理体系仅涵盖到县级单位,因此乡镇、村几乎就成了体育管理盲区[12]。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粤西基层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组织工作主要是由文教办或文化站负责。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对体育认识的不足,大多数文教办、文化站工作重心都倾向于文化教育,而体育工作往往会被搁置一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基层体育组织普遍存在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的情况。调查显示,粤西乡镇级文教办或文化站中,有8.4%乡镇配有专职体育专干,有10.6%乡镇配有兼职体育专干。由于乡镇体育得不到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一些乡镇的体育工作又因受人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乡镇的集体体育活动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和停顿状态,即便个别有组织活动的乡镇,活动内容也大多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球类对抗和小型比赛,甚至有部分乡镇从来没有组织过集体性群众体育活动。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弱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乡镇体育专干缺失,导致粤西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在对体育的认识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在参与体育活动上缺乏有效的组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3.3 人口流动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粤西成为流动人口主要地区。调查结果显示,粤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超过300万人,其中部分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占镇总人口的60%,个别乡镇甚至达到70%[13]。粤西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投身到流动人口的大军中,这些离家在外流动打工的农民大多数是文化程度、身体素质要相对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的青壮年,本应该成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可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受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几乎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这无形中极大地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原居住地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如何激活粤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体育活动能够扎根在他们身上并保持长久活力,如何引导和帮助外出的农村居民能够长期有序地参加体育活动,实现农村流动人口到农村体育人口的转变,这是当代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2.3.4 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蕴含独特丰富的内涵,其存在对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影响是多元的[14]。粤西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受自然人文环境影响,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受农村传统文化影响也颇为深刻。长期以来受个体经济制约和传统思想的影响,粤西农村大多数居民只关注眼前自己的土地、房子和子孙满堂的家庭名声,执着追求能属于个人的功利,除每年看重过“年例”(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外,视野只局限于自家所生活的那一小片空间,对于“生活”之外的体育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由于部分农村缺乏必要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正确的引导,麻将、赌博蔚然成风,请神降仙、驱鬼治病等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也沉渣泛起,并在某些地方农村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现象行为的出现,导致体育健身活动在农村得不到应有的认识,严重侵蚀着农村居民的思想和行为,使原本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在农村这块沃土上更加缺少空间。传统文化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居民身上培育出体育生长的新沃土,营造出“人人讲健康、全民爱运动”的文化氛围,则是现阶段粤西农村体育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粤西农村体育稳步发展的可行之路。
3 结论
(1)粤西地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体育锻炼意识较薄弱,体育人口数量不足。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具有连续性,虽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较多,但参与人群比重相对较少。
(2)粤西地区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应用效果弱。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仍是以小型的民间群众自发组织为主,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低且消费内容单一。
(3)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层体育机构设置与管理缺失、人口流失、农村腐朽文化是影响和制约粤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1]戴健,韩冬,梁晓杰,等.新农村建设中长三角地区农民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9,29(1):8-13.
[2]谭延敏,张铁明,胡庆山,等.农村自发性体育活动群体组织识别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1):14-24.
[3]卢文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5.
[4]李磊.新农村背景下江西省农民体育行为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技,2012,33(4):103-107.
[5]张德利,尹维增,陈有忠,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结构与分层发展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43-48.
[6]吴文平,李长友,叶鹏.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与新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3):62-66.
[7]张红学.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24-27.
[8]胡庆山,方千华,张铁明,等.迈向体育强国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12-17.
[9]胡秀英.在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论新农村体育的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54-56.
[10]肖建忠,郭裔,许丽,等.广东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60-64.
[11]楼丽文.农村居民体育权利的保障[J].浙江体育,2014,36(4):22-24.
[12]吴剑明,石真玉,王薇.体育强国构建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3):23-27.
[13]王科飞.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9):6-10.
[14]吴剑明,王薇,石真玉.传统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38-41.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bout the Sports Activities of Rural Citizens in the West Guangdong
WU Jianming,WANG Wei,SHI Zhenyu,DONG Zhijia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525000,China)
Bymeans of literature,on-the-spot survey,questionnaire,statistics,logical reasoning and other researchmethods,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 in Western Guangdong area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y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1)Rural residents in western Guangdong is generally at a low level of education,and in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sports,sosports population is insufficient.2)Sports facilities are deficient in the western Guangdong.Rural resi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irregularly.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rural residents’sports activities is loose,small in scale,andmainly spontaneously organized.Sports consumption level is low.3)The rural areas lag behind economically,lacking basic sports organization establishment andmanagement,and leading to population loss,and decadent culture.Allmentioned above are the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in Western Guangdong.
West Guangdong;Rural residents;Physical activities;Present 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G812.42
A
2095-2562(2016)01-0081-06
(责任编辑:骆磊)
2015-11-26;
2016-01-05
2014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4WTSCX091);茂名市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J201406)
吴剑明(1968—),男,上海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体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