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保密工作

2016-03-18王泾波阜阳市质监局安徽阜阳236000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务公开

王泾波(阜阳市质监局,安徽阜阳236000)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保密工作

王泾波
(阜阳市质监局,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保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保密法》,准确把握基层保密工作的特殊性质、重要地位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保密工作的重点任务,完善各个环节的保密制度和实施细则,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强化保密意识,正确处理政务公开与保密工作的关系,筑牢保密工作防线。

关键词:基层保密;技术秘密;政务公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密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渠道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更新,任务不断加重。

一、准确把握基层保密工作的特殊性质

保守秘密是一切组织及其成员应履行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要求,党员必须履行“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的义务;《国家公务员法》也规定,公务员必须履行“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1]的义务。

做好保密工作,首先要弄清“保密”和“保密工作”的关系。所谓“保密”,大至国家、政党,小至单位、家庭、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由于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等原因,总有些不愿公开或不宜让外界知悉的事项,需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加以保守和隐蔽的行为。“保密工作”[2],则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出现的,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实现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它包括保密立法,保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研制、开发和应用先进的防窃密、泄密的技术设备,依法进行保密检查监督,追查处理泄密事件等[3]。由此可见,“保密”和“保密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将二者简单地等同对待。笔者认为,“保密”属概念性的范畴,其主体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体,而“保密工作”则偏重实践范畴,并且是集体性的行为。准确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关键是把落脚点放在做好具体的“保密工作”上来。

基层保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广义的保密工作相比,除具有政治性、防御性、专业性等共同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一是时效性。基层最常见的保密文件,根据保密法规定的保密期限,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届满的,应当自行解密[4]。此外,不同的时代,对保密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有些经济指标数据,如财政收支、部分工业品产量、机构编制等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作为保密对象,而现在不仅财政收支、机构编制,连“三公”经费都必须公开。二是局部性。基层保密工作,既是全局保密工作的一部分和重要环节,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局部性特点。三是对象性。某些事项针对特定对象确定是否保密。如不同级别的秘密会议内容,对参会的成员来说,不是秘密,对参会成员以外的对象来说是秘密。四是群众性。在基层,保密工作不仅靠保密工作部门去做,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进一步加深保密工作的社会基础,形成人人树立保守国家秘密意识,人人支持保密工作的社会氛围。

二、充分认识基层保密工作的重要地位

由于保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着它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基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基层保密工作影响着国家层面保密工作

基层保密工作作为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然影响国家全局的安全,国家也将无密可保,可谓触一发而动全身。实际上,敌对势力窃密也往往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

(二)基层保密工作事关对敌斗争的成败

古人说:“机事不密,则害成。”所以,保密工作是事关对敌斗争成败的“命门”,是第一生命线。纵观世界战争史,许多战争的胜与败,都与保密工作的好坏有密切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派军舰赴欧洲参战,该舰一水手临行前为讨好女友,匆匆忙忙跑到一咖啡馆用公用电话和女友告别,电话中告诉女友军舰出发时间、途中经过路线、开往目的地。恰巧被德国间谍听到并一一记下,很快报告其总部。结果该军舰赴欧洲途中被德国潜艇击沉[5]。再如,从总的趋势看,日本军国主义失败是必然的,但就中途岛一战日本大败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日本在机要通信上出现了漏洞,密码被美军破译,导致日军行动计划败露。这一战打垮了日本最精锐的海空部队,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6]。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在保密工作中,所有环节都很重要,一环突破,全盘皆输。从正反两方面看,此种事例不胜枚举。

(三)基层保密工作事关一个地方社会稳定

保密就是保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处于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应当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一些沉积多年的社会矛盾也集中暴露出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凸显,在某些特殊事项的处理过程中,如果跑风漏气,不讲节奏、不讲策略,往往造成群众不理解,或者被别有用心的坏人利用,很可能直接导致政府合理处置措施不能实施,党和政府的政策政令不能贯彻,影响那里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四)基层保密工作事关经济技术利益安全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将经济、科技作为窃密的重要内容。如果对科技保密掉以轻心,损失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决定国家发展潜力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例如,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是1979-1985年间的1089项发明奖中唯一的特等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此后各种公开的报纸杂志发表50余篇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成果的论文,导致该项技术成果泄密,最终造成我国失去申请专利的条件[7]。因此,只有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包括宣传媒体都做好保密工作,才能保护国家科学技术安全、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

三、清醒应对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形势的发展必然给保密工作带来新任务,新要求,使保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复杂。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

(一)保密领域的扩大

当前,各种敌对势力窃密的领域已经从政治、军事领域,拓展到了经济、科技、文化等广泛领域。并呈现越来越广泛的态势。

(二)窃密手段的增多

过去窃密由人员亲历亲为,或派员进行策反,或派出侦察兵进行窃听窃取等。现在的境外窃密活动的主体,不仅有间谍情报机关的专业特工人员,更多的是受间谍情报机关指使,以商贸企业或基金会、民间研究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名义为掩护的窃密者。这些人都披着合法外衣,用合法掩护非法、以公开掩护秘密,窃密活动十分隐蔽。各种窃听窃照器材、监听监视手段和探测手段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向高效益、多功能、超微型、易操作、善隐蔽方向发展。随着斯诺登事件的曝光,让我们知道美国一直隐藏着一个神秘的TAO办公室,其主要任务是不间断潜入网络系统,帮助美国在网络战争爆发时瘫痪别国网络。TAO已成功渗透中国互联网15年之久,为美国了解“中国在发生什么”提供了可靠的消息源[8]。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等“八大金刚”,几乎渗透到各国网络空间的各个节点,服务器、数据库均被国外厂商所垄断[9]。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唯一1台主根服务器,同时还控制着12台副根服务器中的9台,拥有着对互联网的绝对主导权[10]。所有这些对我国国家安全及个人隐私都是严重的隐患。

(三)泄密危害的加大

军事、经济等领域的保密工作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一旦泄密了,会对国家安全造成隐患。例如,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国际反响巨大。可卫星发射后仅三天,北京一家电台即播出题为《太空奥秘夺桂冠》的广播稿。次日,北京一家报纸干脆登出《我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报道,并附有三颗卫星的图样,以及在车间实施组装的照片。国外情报部门如获至宝,我国的军工部门却大为震惊。经查,原来是某部一工程师不经请示,向电台、报社传送涉密稿件造成泄密,此人受到了严厉处置[11]。再如,日本人对我国宣纸生产奥秘垂涎已久,曾派出情报人员到宣州转悠,后发现泾县宣纸厂漆着标志的车,旋尾随而至。但这回碰了壁,泾县厂方谢绝参观,后来还下令将所有厂车的标志涂去。但是,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的一个县,一家造纸厂热情款待,有问必答,连蒸煮原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临别更赠送宣纸生产的主要原料,而这家纸厂正是在泾县的扶持下建立的。此后,日本人志得意满地宣布: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12]。

面对繁纷复杂的保密工作形势,每个国家公职人员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千方百计做好保密工作,保证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受侵害。

四、明确重点任务,切实做好基层保密工作

就地方和部门来说,做好保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归纳起来,基层保密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需要我们做实做好。

一是做好涉密文件的管理。就一般基层单位而言,对文件特别是涉密文件的管理,主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文件的收发、阅读、传递、保存和销毁。收发文件,要认真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名等手续。传阅过程中要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秘密载体的去向。传递涉密文件,应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讯或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非涉密网络传递。在保存文件时,应选择安全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定期对秘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按规定应清退的秘密载体,应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销毁文件时,应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二是加强机关网络的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实行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工作。但是,网络同时也成了泄密的重灾区。中央两办《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保密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涉密网络必须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对机关单位的互联网等非涉密网络,要严格控制接入口和接入终端数量,并采取技术防护措施[13]。同时要求对互联网和网站信息发布要进行保密审查,详细列出非涉密网络使用禁止性行为。尽管有些单位不是涉密单位,对于单位的网络管理也必须遵守中央两办《网络保密管理规定》。

三是严格干部档案的管理。干部档案一般都是具有保密性的,它主要供组织、人事部门在开展干部考察、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入党、出国、福利待遇、治丧等工作时使用,其涉及内容广泛,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因此,对于干部档案,要严格管理,按程序规范利用。一要抓制度。按照干部档案目标管理的要求,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失责追究制,健全干部档案的鉴别、收集、查(借)阅、传递、归档等制度,保证干部档案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案可查,记载清楚、程序规范。二要抓人员。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业务技能,强化保密责任意识,提升交接、转存、整理、归档等工作的质量。对涉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中出境出国,必须严格执行报批手续。三要抓载体。在干部档案日常管理中,要突出“严”字,做到“五不查”,即无单位介绍信不查,非两名正式职工不查,涉及本人档案的不查,与查阅对象是亲属的不查,审批表未经领导签字的不查;严格“四不借”,即未经领导批准不借,非特殊需要不借,手续不全不借,亲属档案不借;在档案的转递上坚持“四不接转”,即身份不确定不接、材料不齐不接、没有调函不转、个人携带不转,有效维护档案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

四是强化技术秘密的管理。在我国,技术秘密的权利人往往是事业单位和基层行政部门,如,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及其检测机构就大量持有技术秘密。所谓技术秘密,就是作为技术信息的商业秘密,它主要包括:技术设计、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业配方、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技术秘密是一种知识产权,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权利人带来巨大利益,因此,必须加强技术秘密的管理。首先,要强化权属管理。对员工制作或者存储于员工电脑终端机中的软件的权属予以明确,约定员工的职务成果均为单位所有,员工对单位的技术秘密具有保密义务,不得利用工作电脑从事除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事务,单位对员工电脑中的一切事物均享有所有权和管理权;其次,要强化日常管理。涉密电脑必须隔离放置,并实行专机专用,确保隔离的涉密计算机不连接互联网,防止黑客侵入,窃取技术秘密。员工使用网络传输涉及技术秘密的文件、信息时,要采取加密措施,使用加密计算机程序,取得解密“钥匙”;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秘密管理制度。技术保密制度包括,技术秘密的范围、技术秘密的管理者及责任、技术秘密载体对外交往要求、技术秘密档案管理、技术秘密的申报与审查、技术秘密的保密义务与处罚、雇佣期间产生的技术秘密的归属以及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等等。

五是抓好工作秘密的管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所谓工作秘密是指,各机关按程序确定的未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但扩大知悉范围会对机关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秘密事项。工作秘密管理不善,会不同程度地妨碍机关、单位公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内部管理的有序进行,妨碍机关、单位顺利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工作秘密虽然不一定是国家秘密,但也是一种未公开信息,需要控制知悉范围,要由单位保密组织明确本单位的工作秘密内容,并下文通知机关人员了解掌握,标注“工作秘密注意保存”字样等。《公务员法》第101条规定,公务员一旦泄露工作秘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6条,进一步明确公务员泄露工作秘密,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14]。

五、正确把握政务公开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我们在抓好保密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政务公开,是现代行政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公开化,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基层党政机关,推行政务、党务公开与加强保密工作是否矛盾呢?笔者认为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该公开的要公开到位,该保守的秘密,一定要保住。

首先,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是两项不同的工作,有着明显区别。

一是内容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5]。作为行政机关,还要重点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府权力运行流程图;公款出国出境、公务车辆购置和使用、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和执行情况;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招标、投标、验收情况等。同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明确规定,对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或者社会稳定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和技术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经有关主管部门和保密工作部门依法审查,确定不能公开的,不予公开。二是性质不同。需公开的事项,一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普遍性、客观性、结果性的信息;而需要保密的事项,则一般是政治性、敏感性、过程性的信息。如决策和意见在酝酿中尚不成熟、或涉及国家、组织和权利人安全、利益的等等。不同的性质决定着其不同的作用,决不能不加区分,不该泄露的跑风露气,造成不良后果,给正确施政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能随意把政务当成秘密,把公众应该知情的信息,故意掩盖,造成社会承受心理脆弱,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市场,而谣言大行其道。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秘”和“非秘”的界限,既不能把某些非秘内容当做秘密事项来管理,定密过多过滥,又不能该保的密保不住,造成社会动荡,危害国家安全、人民利益。三是作用不同。需要公开的信息一般都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广大公众知晓或参与的信息。让广大公众知晓,利于他们实施监督、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利于政府依法行政;该保守的秘密一般是公开后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信息,这些信息只能在规定的少数人中掌握,否则将对权利人利益和正常社会秩序造成破坏。

其次,辩证地看,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是深化政务公开和做好保密工作都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法规和政令,需要我们坚决贯彻执行。一方面,全国人大早在1988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保密局1990年作为1号令发布《国家保密法实施办法》、1997年中共中央保密委又发布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此后,党和国家又在各种法律、法规中对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人员履行保密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国务院已在2007年以国务院令的形式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1又以中央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此外,各级党政机关围绕上述法律法规和文件,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措施。所有这些都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法规和政令,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二是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都是现代行政的重要特征,二者都不可偏废。由于保密工作的性质和重要作用,不管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保密工作都不能丢;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人民生活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需要,必须增加行政的透明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有利于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决不能因为强调保密工作而反对政务公开,也不能片面强调政务公开,认为无密可保,把保密工作底线抛弃一边。三是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都是保生存、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工作。发展是硬道理,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发展大局开展。保密工作是生命线,是保发展的前提,是保稳定的手段。而政务公开是保证行政权力正常运行,预防腐败,为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行政保障的重要举措。因此,决不能把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对立起来,片面认识,工作中搞此消彼长。四是深化政务公开和做好保密工作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使该群众知晓的信息公开到位。要坚决遵守《保密法》,树立大局意识,从自身做起,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正确处理政务公开和保密工作之间的关系,以《保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指导,敏锐把握时代的脉搏,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做一名严格履职、遵纪守法的国家公职人员。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A]. 2005-04-27.

[2]王泾波,潘典华.基层党校保密教育参考材料[M].北京:北京京城出版社,2001.

[3]国家保密局编写组,保密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北京京城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A].2010-04-29.

[5]部队失泄密案例[EB/OL].(2015-07-11)[2015-09-12].http://www.kj-cy.cn/article/2015711/89383.htm.

[6]二战美军破译日本舰队密码:取胜中途岛海战[EB/ OL].(2015-02-22)[2015-09-12].http://mil.sohu.com/20150222/n409073662.shtml.

[7]造成失密、泄密的因素及典型案例分析[EB/OL]. (2011-04-13)[2015-09-12].http://www.docin.com/p-1104137667.html.

[8]林雪丹,青木.斯诺登再曝美偷窥全球网络有服务器在中国[EB/OL].(2013-08-02)[2015-09-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28046d0101fokp.html.

[9]萧萧.美国“八大金刚”渗透中国大起底[EB/OL]. (2013- 06- 25)[2015- 09- 12].http://news.mydrivers.com/1/267/267253.htm.

[10]鱼腹书.美国控制了根服务器,就控制了全球互联网[EB/OL].(2014-03-10)[2015-09-1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0/07/1079484_359176709.shtml.

[11]泄密事件案例选[EB/OL].(2013-08-15)[2015-09-12]. http://www.docin.com/p-285960624.html.

[12]触目惊心:中国泄密带来的损失[EB/OL].(2011-04-13)[2015-09-1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04/21/16633670_438193077.shtml.

[13]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保密管理规定[A]. 2012-04-16.

[1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A]. 2007-04-0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A]. 2001-04-05.

[责任编辑:姜玲玲]

●公共管理

How to Do Confidentiality Job Well in the Grassroo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Jing-bo
(Fuyang Quality Supervision Bureau,Fuyang 236000,China)

Abstract:Doing confidentiality job well in the grassroots must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Confidentiality Laws,and accurately grasp its special properties,important position and the grim situation. Know the key tasks of confidential work clearly,im⁃prove the confidentiality of all aspec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nfidentiality ac⁃cording to changing situation,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ffairs openness and secrecy,build a strong line of defense security work.

Keywords:grassroots confidentiality;technical confidentiality;government affairs openness

中图分类号:D63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38(2016)02-0034-05

DOI:10.13454/j.issn.1674-8638.2016.02.006

收稿日期:2016-02-06

作者简介:王泾波(1960-),男,安徽亳州人。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质监局局长,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电子政务。

猜你喜欢

政务公开
关于政务公开法治化基本问题的思考
利用档案开放提高政务公开的效能
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分析和发展趋势
用“社群化”补齐政务新媒体发展“短板”
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政务公开情况的研究
辨析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略论推进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
新时期行政管理现代化浅谈
我国乡镇政府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方评估视野下的行政执行“中梗阻”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