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就业大学生心理分析及其帮扶对策研究
2016-03-18陈军
陈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400)
未就业大学生心理分析及其帮扶对策研究
陈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400)
对未就业大学生加强心理帮扶,有利于帮助未就业大学生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未就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观原因是倾心大城市工作,但“眼高手低”,就业目标设置过高;社会责任感欠缺,动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偏弱。客观原因是眼下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资源供需变化较大,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大学生在校和毕业后的心理帮扶很少;家庭期望过高,子女独立思考能力低,发展空间狭窄。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五个方面来看,帮扶对策是社会舆论要加强引导,加强人文关怀和帮助;高校要加强“继续教育”和服务;家庭要加强关心支持和沟通;个人则需加强观念转变和心态调适。
未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帮扶对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并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扩招,迅速扩大和发展了高校的办学规模,但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多,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在经历了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近727万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和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近749万的“史上更难就业季”后,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76万,再加上30多万留学回国的海归,以及往届的未就业毕业生,预计2016年全国将有超过1000万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这是继2013、2014、2015年三个难就业年之后的一个更加难的就业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上“压力山大”,由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对社会的进步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未就业大学生主要是指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即离校后未落实工作或工作不稳定的大学生。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百万,如果累计往年来的未就业大学生数据则更大。做好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特别是提高就业质量,从个体上看,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从微观上看,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从中观上看,关系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看,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未就业大学生虽然已经从学校毕业,但是他们尚未落实工作或者工作尚不稳定,处于心理容易焦虑和敏感波动的特殊时期,所以加强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非常必要,特别是加强心理帮扶。学校的心理帮扶和就业教育工作不应随着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而应该持续开展,让大学生在校掌握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能够终生受用。同时要使教育工作全方位延伸,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适,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最终实现就业梦想。因此重视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正确地分析和寻找解决途径,将是个人、学校、社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未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
(一)焦虑心理
所谓焦虑心理,是指一种人们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而产生的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通过对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问卷参与者中有52.63%的就业心态是迷惘慌乱,47.37%的就业心态是焦虑不安,25.26%的就业心态是无助失望,63.16%的就业心态是困惑担忧。这些数据表明在对待就业的问题上,大部分未就业大学生都存在焦虑心理。包括对大四未就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参与问卷的学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心态是焦虑的。研究表明轻度的焦虑有利于促进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而严重的焦虑则会使人走向极端,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其他心理问题,从而做出一些不利自己和社会发展的过激行为。
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在《控制焦虑》中所述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规则,你可以在焦虑控制你之前先行将其控制。健康的焦虑感(包括担忧、谨慎和警惕),可以说是一种恩赐:它可以抵挡危险,保护你的生命,使你意识到那些你可以改变的“不好”事物。不健康的焦虑会使你表现不佳,并消磨你的时光,还会阻止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的新时代人才。如果他们存在轻微的就业焦虑心理,将会促进他们更快地成长,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定位,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反之,如果他们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心理,很可能会做出过激行为,不但会对自身带来伤害,甚至可能会危及身边的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之前有新闻报道济南某高校的一名女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三次试图自杀;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病急乱投医,在选择工作时没有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最后也是徒劳无功……这些案例的结果都是由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导致的。这种焦虑,使未就业大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特别在遭受挫折后,对因自己“无能”而招致的“失败”怀有深深的自卑或自咎。
(二)矛盾心理
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矛盾百出。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在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访谈后,包括对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分析后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大部分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面临各种心理冲突,由此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有些人希望能够自主创业,但又没有经济基础,也不愿意承担创业带来的潜在风险;有些人渴望参与社会竞争,却又缺乏在社会中与他人进行竞争的勇气;有些人胸怀远大理想,却又不愿正视眼前现实;有些人重事业、重才智的发展,却又在实际行动中出现重待遇、重利益的现象;有些人既崇尚个人奋斗、自我价值实现,又有较强的依赖感;有些人对自我虽然抱有较充足的信心,却在遭受一些挫折之后就变得自卑和畏手畏脚等等,因此很多未就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十分迷惘困惑,由此形成心理上的矛盾冲突。
未就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说明他们追求完美,在竞争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弥补与他人的差距,希望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业目标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能会让他们迷失自我,错失很多宝贵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坚定的目标,很容易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有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这是令人非常惋惜的事情,毕竟不是因为能力问题才导致求职失败,而是因为自己摇摆不定的心理所造成的。
(三)失落心理
失落,是指因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值太高,但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程度而产生的一种沮丧、灰心的心情。所谓就业失落心理,是指现实就业岗位的境况不如人们想象那样美好时,将会诱发挫败感,失落感。在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会令他们产生失落感有以下几种情况:现实工作内容与自己的理想存在较大的差异;真正的工作环境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好的工作单位看不上你,差的工作你又看不上,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被动状态;父母和身边的人对自己寄予厚望,但自己又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等等。在对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51.38%的参与者存在失落心理,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期望太高,没能客观看待自身存在的不足。
未就业大学生产生失落心理,一方面不利于他们个人的长远发展,如果这种失落感长期无法得到缓解,有可能会使其自暴自弃、甚至是陷入绝望而走向极端。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活在他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它往往会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一个失落的负能量被传递,往往具有双倍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将不利于一个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社会的建成。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每个人都应该有“中国梦”的今天,传递正能量应当是每个处于人生朝阳期的大学生必须承担的责任。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容易妄自菲薄,认为无法赶上别人。通过对回收的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有35.48%的参与者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说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与者都曾经有过自卑心理。
求职过程中的这种自卑心理,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有好处,也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当未就业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存在较大的差距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这种自卑心理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缩小与他人的差距,就能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不断在各方面取得自身的突破,正所谓一个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也许一匹黑马会因为这种自卑而产生。但是,如果这种自卑被无限扩大,就会让未就业大学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质疑自身已有的能力,产生厌世心理,在家“啃老”,进而不愿再去尝试寻求新的工作。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了社会和未就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试想如果有这样一群不务正业的大学生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那将会给社会的治安带来很多无形的威胁,同时也不利于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此外,对于人力资源投资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商务周刊》曾经采访过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他的回答是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少,尤其是教育方面,但是中国的潜在投资回报率其实很高,只是由于中国劳动市场机构的独特性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本回报率看起来不高。当我们没有办法充分利用这部分大学生人力资源时,将会使国家遭受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也无法充分促进社会全方面的发展。从个体而言,未就业大学生的潜力将被埋没以及自身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一生将碌碌无为地度过,进而也难以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
二、未就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未就业大学生大多数倾向于在大城市工作,但是自身能力无法达到要求。
截至2015年7月,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均已超过百万,其数量和影响力迅速演化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不切实际的群体性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1]2016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于3月28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会议上透露,2016年超80万高校毕业生将在广东求职,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十分之一,创历史新高。据了解,2016年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53.4万人,比2015年增加2万多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2015年的近80万人。
在对未就业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67.97%的学生希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68.98%的学生希望留在二线城市工作,同时大部分未就业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是自身竞争力弱、自身技能和经验不够等。这些表明大部分未就业大学生倾向于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工作,因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却缺乏与其他优秀人才的竞争力,从而导致求职失败,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未就业大学生没有正确定位自己,处于“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就业目标设置过高
在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未就业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和了解,自我认知和评价不够完善。其中一种是低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缺乏自信,不善于包装自己,不善于抓住机会;另一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自以为是,对已取得的荣誉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结果大多数人都因为自我评价过高,所以对工作环境和福利要求过高,最后就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和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喜欢的就业单位总是人头汹涌、竞争激烈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公司和大企业。[2]从未就业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62.21%的同学认为自己就业心理问题出现是因为在择业过程中十分迷惘困惑,形成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而在自身求职过程中最让自己失望的原因各有不同,35.25%的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些数据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自身能力与理想中的岗位不相匹配的问题。而归根结底,则是未就业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无法准确定位自己,自身能力不足却想要薪水高并且又轻松的工作,没能给自己设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求职目标。
3.未就业大学生普遍社会责任感不强,政治信仰薄弱,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四二一”家庭环境中成长,从小爸妈就捧在手心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导致孩子一旦自己在外面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甚至连小小的挫折也承受不了。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且由于从小没有培养出一种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造成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去工作,不愿意吃苦。在对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67.37%的参与者认为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不强。包括对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54.15%的同学认为自己存在就业心理问题是因为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从回收的调查问卷的主观题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还是没能完全独立,处于不够成熟阶段。通过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在他们对于从自身寻找就业心理问题的回答中,笔者了解到他们普遍对社会的责任感不强,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各种问题,同时他们也承认自己社会实践不多,大学期间也较少参加各种实习或是校园招聘会。
政治信仰是对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对某种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决策等的推崇和坚信,这种坚信是在对其政治体系下的某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愿景。高校大学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青年群众基础,承载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高校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确立至关重要。根据对未就业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信仰,甚至相当一部分未就业大学生认为,政治信仰和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就业没有多大关系。[3]由此看来,大部分未就业大学生抱着“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不积极主动关注国家时局和政策,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认为政治信仰与自己无关,而导致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政治信仰的缺失将难以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难以培养其爱国敬业、回报社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难以实现国家凝聚力的发展。
(二)客观原因
1.社会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供需急剧变化,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用人门槛不断提高,对应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例如是否国家211或985高校毕业,专业与任职岗位是否吻合,甚至对相貌和身高都有要求,这些对普通未就业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他们四处碰壁,举步维艰,难以就业。
其次,社会出现一些不公平待遇,例如靠家庭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没有资源关系就没有门路等,容易让未就业大学生心理不平衡,产生抱怨消极情绪。在对未就业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63.1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就业压力大是因为社会供需变化快。包括对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69.12%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存在就业心理问题是因为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带来的就业问题;而对于“在求职过程中最让你失望的是”这一问题,有25.81%的学生认为虽然自己有实力,但是别人可以依靠关系轻松竞争。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扶持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政策,但是各个部门没能落实和监管好各自的工作,出现了“虽然有政策,但是很多未就业大学生却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的尴尬局面,让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而且部分企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及国家的政策方针。
2.高校方面:没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足够的心理辅导,同时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的心理帮扶较少。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未就业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但是目前高校针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比较少,给予未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和心理援助则更少,这也导致了未就业大学生离校后的心态难以得到合理的调适,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在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往往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而当大学生一旦毕业离校,高校受人力、物力等的限制基本放手不管,没有对这部分未就业的大学生给予足够的心理帮扶和关怀。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使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无法摆正就业心态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就当前形势而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存在个体性和普遍性,但是高校对未就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讲述理论偏多,缺乏实操性,也没有专门针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学习实践模块,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心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和训练,难以发现和疏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对未就业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30.53%的未就业毕业生认为自身存在较大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学校提供的心理帮扶较少。在对问卷进行交叉分析时笔者得到这样的结论:未就业毕业生认为提供心理帮扶是学校和国家、政府的责任。所以解决好高校就业心理指导问题是解决未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3.家庭方面:父母的期望过高,没有培养子女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子女缺乏发展空间。
在对未就业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有31.58%的参与者认为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是父母的期望过高。在“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心理帮扶是谁的责任”这一问题上,有46.32%的参与者认为是家庭的责任。包括对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中,对于“如果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你最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来帮忙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28.57%的参与者选择让家人帮忙找关系。这些数据表明这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独立,认为自己就业也是父母的责任,对父母的依赖较强。
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能有一个“铁饭碗”,从此就衣食无忧。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却忽略了给孩子发展的平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中国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听父母的话,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父母这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或者是没有谅解自己的孩子,将会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同时有一些父母教养理念单纯地只是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认为成绩是评价孩子好与坏,有无出息的唯一标准,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依赖性较强,适应力较弱,各方面的能力不健全,所以当他们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想回到家人温暖的怀抱,逃避现实,不愿靠自己的努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帮扶对策
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就业心理问题,不仅阻碍了未就业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要解决好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帮扶和引导
第一,加强对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和帮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因此各地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多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发放相应的补贴,创造条件锻炼未就业大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丰富其工作经验和增强竞争力。政府可在各社区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本辖区内未就业大学生相关工作的部门,多关注、走访和调研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以安稳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第二,为未就业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国家要给未就业大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未就业毕业生困难援助制度,给未就业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减轻其就业压力,这也是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三,鼓励和引导未就业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2015年,广东有39.01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参加就业毕业生数的79.06%,比2014年同期增加1.54%。此外,到农村从教的毕业生人数有2618人。这就表明国家政策已经让一部分毕业生能够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重任,积极到基层磨练自己。所以,政府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未就业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城乡基层,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让未就业大学生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率,促进城乡基层的发展。
第四,鼓励和支持未就业大学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我国分布的数量众多,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如果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扶持,为未就业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让他们能进入中小企业或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作,一方面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201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企业就业人数为5.67万人,占总人数的比例是很少的,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更多的未就业大学生到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进行就业。
第五,鼓励和促进未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这是国家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可见国家鼓励多渠道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国家还可以为大学生实行税收优惠和提供创业的“一条龙”服务,鼓励、支持和便捷大学生的创业,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二)社会层面加强人文关怀和帮助
社会作为未就业大学生就业所接触的主体,首先,应多给与未就业大学生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4]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以人为本,关心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尊重个体差异,客观理性看待就业难的问题,给大学生就业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其次,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扶。社区单位要鼓励和支持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疏导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给予爱护和关注。未就业大学生毕业后,一般回到生源地所在社区或者留在大城市各个社区租房继续找工作和就业。作为当地的社区和街道组织要关注他们的就业状况,成立专门的组织和部门,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摸查和调研他们的就业状况和生活状况;通过座谈、小型招聘会、宣传栏等形式,提供就业信息,疏导就业压力,力所能及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再次,企业单位在招聘时,应更注重未就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而不仅限于学历和专业,给未就业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三)高校教育层面加强“继续教育”和服务
1.帮助未就业大学生调整不良的就业心理,加强就业观教育。
从未就业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未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矛盾、自卑、失落、攀比等不良心理。学校可针对此现象聘请专业的就业和心理辅导教师,组织未就业大学生返校开展“继续教育”,专门开设“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向未就业大学生讲述就业心理问题。高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大学生的情绪、人格、行为等多领域,让大学生认知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找到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介绍和教授解决的办法,从理论层面将就业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在实际层面上,心理教师应掌握未就业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状况,达到及时了解、及时联系和及时辅导的效果,力争从根本上减少不良就业心理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影响。
同时高校应对未就业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人格教育,好的人格有利于形成稳定而统一的择业观。因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把个人就业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共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对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和大四未就业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的主观题分析后得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很多大学生会产生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的心态,所以正确的就业观能让未就业大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准确定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岗位,避免自我否定、盲从攀比、眼高手低等现象发生。因此,学校在疏导不良就业心理后,更应在另一个角度给未就业大学生予以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帮助未就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是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的重要跟进工作之一。
2.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现今,许多未就业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不愿舍弃自己原始的个人想法和择业观,希望能找到一份高薪酬、合心意的工作;抱着这种美好的就业期望往往会“撞板”,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学校在这方面应提前给毕业生打好“预防针”,在大学生离校前引导他们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的供需和人才饱缺现象,可通过定时举行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让已经成功就业的“过来人”与大学生交流就业经验,并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帮助在校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不断改进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好地以己所长满足社会所需,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汇合一处。
职业生涯一般是指个体一生中经历的全部职业历程。学校可制定专业测试系统、举办讲座、制作和张贴相关阅读材料、新媒体宣传等途径,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将其规划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为其提供建议和指明方向,使职业生涯规划变得科学化、细致化、可实施化。
3.改进教学知识结构,培养社会型人才。
社会供需变化迅速,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变化多端。如果高校不能顺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知识结构,大学生的就业率将大幅度下跌,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所以高校应根据社会、职业和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不同要求,将已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统一体,发挥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的整体效能。
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技能。首先,学校可帮助大学生构建交流平台,让其更多地与职场人士沟通交流,例如模拟职场面试等活动,帮助他们了解职场的相关规则,调整就业心态和掌握求职技巧,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定位。其次,多举办实习实践、参访调研、社团组织活动,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兴趣,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社会型人才。
(四)家庭教育层面加强关心支持和沟通
家庭要成为子女成功就业的坚强后盾。孩子的成长99%靠父母的正确引导,家长的任务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小孩养成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人格。
首先,从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角度,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家长要理解、包容和支持子女就业,不能一味给子女施加压力,不能盲目攀比或者指责,要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会更加客观,更加理性,更加符合实际,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和误会误解。
其次,家长要摆脱繁忙的工作和家庭事务,抽出时间来关心子女就业的进展情况。当子女出现求职遇挫、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等情况时,家长要主动与子女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舆论氛围,疏导其压力和负面情绪,鼓励其摆正姿态,降低就业期望值,敢于就业,不怕失败。
再次,就业也不只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不是学生一个人在战斗。家长要发挥家庭的力量和作用,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和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就业,想方设法提供有关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为其成功就业创造条件,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同时要给予子女信任和信心,及时发现子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谈心,并及时与学校联系,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做好子女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个人层面加强观念转变和调适
1.学会自我调适就业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从未就业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当未就业大学生因未就业而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时,65.26%的人会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说明未就业大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更倾向于自我寻求办法和自身调适。
第一,认清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有的未就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出现盲从攀比的心理问题,认为考证越多,竞争力越大,对以后就业就会有更多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如果在应聘中两个人表现一样出众,应聘者会选择考证多的人,但未就业大学生却忽略了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不加选择地盲从攀比考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还可能造成求职目标不明确,迷失自我,或因证书众多而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等;有的未就业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名气小,竞争力弱,过低评价自身价值,出现自负悲观的心理而不能正常发挥自身能力;有的未就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对将来的工作害怕失败、害怕吃苦、害怕没前途而畏手畏脚,不敢面对挑战、承担责任;有的未就业大学生抱着依赖心理,一味期望得到外界帮忙找到工作。这些现象都是未就业大学生未认清自我需求、自身能力和角色的缩影。不能认清自我,将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这变化莫测的求职竞技场上迷失自我,甚至撞得“头破血流”。由此可见,认清自我就是让未就业大学生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正确评价自己,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以及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这是未就业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的首要基础。
第二,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就应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使个人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相呼应。首先,未就业大学生要多关注社会就业信息,清楚社会人才饱缺现象,及时调整就业倾向,还要学会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服从社会调配原则,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就业精神,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先满足社会需求再满足个人想法。其次,未就业大学生从自己实际的兴趣爱好、特长优点、性格能力和家庭情况等出发,坚持“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能力,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就业方向,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提高自身“硬实力”更要提高“软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中,很多未就业大学生抱怨自己毕业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名气太小,竞争力弱,与985、211等重点高校学子无法媲美,因此在面试时会处于劣势,被很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可见,未就业大学生需要摆正心态。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装备好自己,努力奋发,提高自身竞争力,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里说的提高竞争力如同发展国家,不仅要提升“硬实力”,也要着眼于“软实力”的发展。“硬实力”是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学好学科知识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实践能力则要靠大学生在外界不断磨练,长期累积的经验形成。这是未就业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最实际需要的能力,它能不断促进个人的成长。“软实力”是指交际能力。马克思曾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需要个人具有良好的软实力,也就是社交能力。无论在职场还是其他场合中,良好的交际能力能让人在理顺社会关系中游刃有余。在求职就业中,沟通是成功的桥梁,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所以,如果未就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就可以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面试也就成功了一半。
3.抓住机遇积极寻找工作,争取主动就业
机会是不会主动找上门来的,只有自己主动去找机会。许多未就业大学生认为是机遇造人,只要等待着机遇来临,抓住机遇就能一鸣惊人。但是机遇不是人,它不会提醒你它在哪里,它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陈胜把握机遇揭竿而起,贝多芬遭遇耳聋却最终成为音乐巨人,马云抓住互联网成为商业巨人。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未就业大学生只有积极去寻找工作,例如在每一次面试前,积极主动,提前查阅好用人单位的相关资料,做好一切准备,不错过身边的任何一次时机,就业将不再是问题。相反,即使再有才华的人,如果不去寻找机会,没有抓住机遇,只是被动等待,那么将难逃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结局。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每年的迅速增加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虽然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无法在短期内根本解决,但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就业难的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善。[5]如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同时,加大对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未就业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相信就业难的现象将不会是永恒的热门话题。
[1]李文静.未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王婕妤.大学生就业心理及策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3]蔡俊彬.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首大学,2012.
[4]王欣梅.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2).
[5]邢立娜,白映晖.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环境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0).
[责任编辑:卓影]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the Underemployed College Graduates
CHENJu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0)
Enhancing the psych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underemployed college graduates(UCGs)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undergraduat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specially for the work of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UCGs are anxiety,ambivalence,depression and sense of inferiority.The subjective reasons include:1)employment targets are setting too high.2) Most of them are weak in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political beliefs,practical ability and capacity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The objective reasons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1)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in China.2)Dramatically changeable social demand for UCGs.3)A lack of policy support for UCGs;4)A lack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elping for college students.5)High expectations from parents.6)A lack of independent thin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society,universities,families and individuals,the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UCGs includes:1)The government can strengthen policy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for UCGs.2)The society can strengthen humanistic care and support for them.3)The college can strengthen“continuing education”and its related service.4)The family can provide more support and communicate more with their children;5)Graduates can change their employment concept.
the underemployed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cause;supporting measure
B 844
A
1672-402X(2016)09-0106-09
2016-05-15
本文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校级研究项目“未就业大学生心理帮扶研究”(项目主持人:陈军)成果之一。
陈军(1980-),男,广东梅县人,法学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