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3-1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课题创新能力

李 成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山东青岛266555)



关于推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成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山东青岛266555)

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在科研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应用技术研发服务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推进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高职教育;科研;科研管理;科研创新能力

对高职院校而言,科研工作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建设;开展科研工作可以很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科研能力是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的体现。科研工作对高职院校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各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科研工作,如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结项、经费资助与使用等环节;很多高职院校除教学工作量外,明确规定教师应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将科研工作量与教师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挂钩;部分高职院校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行了“课题负责人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科研氛围初步形成。但是,这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科研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高职院校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工作是主业,日常工作中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上;而科研工作则是副业,认为科研可有可无。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也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科研工作,但搞科研的目的性太强,仅仅是将科研工作视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手段,认为只要能满足职称晋升的需要就行。甚至,一少部分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是高级职称了,对职称晋升已无要求,就没有必要再搞科研了,只要能达到每年的科研工作量的最低要求就行了。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还出现了“中级职称教师热衷科研,高级职称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怪现象。

1.2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近年来,通过学校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教师的个人努力,各高职院校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发表的论文不少,但核心期刊和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和ISTP)收录极少;课题数量尤其是省级以上课题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国家级课题立项屈指可数;职务专利数量不多,且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少;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少,且获奖级别、等次均不高。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知网平台(CNKI),对我国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2010年至2014年间的主要科研成果进行了量化,通过多维度科研竞争力的对比与分析,揭示出这些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数据显示,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总体水平相对偏低,有68%的高职院校在国家级课题的数量上趋近于“零”,37%的高职院校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低于100篇,78%的学校职务专利数量低于100项,其中有28所院校五年内职务专利数量为“零”。[1]

1.3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弱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否能够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判断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各高职院校现在普遍存在着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弱,行业企业服务能力不强,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研发成果少的情况。各学校每年立项的课题中,人文社科类课题和教改课题多,应用技术类课题少。部分应用技术类课题研究推进缓慢,不能按期结题。应用技术类课题的成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多,专利少,研发成果含金量不高。尤其是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的凤毛麟角。

1.4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但影响着其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影响着其所在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活力。可以说,高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学生科研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科技型社团活动、科技论文评选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学生科研积极性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具体表现在:学生科研积极性不高,参与科研的学生数量不多;学生课题数量少,成果水平不高;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过分依赖教师指导,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类成果少,学生专利不多。

2 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引导,提高认识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地位,认识到高校科研在人才培养、知识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教学改革重要手段,要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观念。要建立校院两级科研促进机制,要加强高职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在促进科研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各二级教学院部要在科学分析本学院(部)科研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年度科研促进计划,要给各教研室定指标、下任务,年初确定推进项目,年底进行考核,要将科研工作推进情况列入教研室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2]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科研激励机制

要采取措施优化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课题负责人制”。高职院校要针对科研管理制度运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审批和报销流程;同时,制定办法,加强经费审计,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要制定并完善《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进一步明确科研工作量计算的范围,要落实科研工作量与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聘挂钩的机制;探索科研奖励机制,一方面将绩效酬金按比例划分为教学、科研与行政服务三部分,将科研工作与绩效酬金发放挂钩;另一方面,通过评选科研成果奖、优秀科研团队、优秀科研个人等方式,对科研工作成绩突出、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

2.3强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要采取措施,开展科研专题培训,提高科研能力。首先,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培训内容要丰富。既要组织普适性的科研培训,也要组织针对性的培训。科研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科研专题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与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也可以送培训到院系,根据院系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关科研培训。各二级教学院部要根据专业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科研培训。这种培训可以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也可以以课题组为单位,培训内容应依托某一专业或某一类课题开展,可以是讲座形式(如某专业或行业的前沿问题),也可以是分享和案例剖析的形式(如某几类课题的选题、推进或某典型研究成果的分享等),或者也可以是具体指导的形式(如请有经验的老教师针对某些课题的选题、申报书的撰写进行现场指导)。其次,培训的主讲教师要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既要发挥校内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3]

2.4依托重点专业,成立研究机构,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发

高职院校要对学校现有的专业布局及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遴选实训条件好、团队科研能力强、社会服务基础好的专业作为试点,成立研究机构,面向本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服务。各研究机构要制定计划,深入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和论证,要瞄准市场,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以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制定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应用技术咨询、服务和研发。[4]

2.5多方举措,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各高职院校科研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从业处及各二级教学院部等部门要协同合作,多方联动,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针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科研创新能力系列培训,举办以“如何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创新创意与专利发明”、“创新思维训练”等为主题的讲座和培训;举办创客沙龙,依托学院众创空间,结合学生的专业,组织创新创意分享会活动。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创新实践,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创业大赛;各科技型社团和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竞赛和专业创新创意竞赛、沙龙等活动。[4]

[1] 石伟平,唐林伟.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N]:中国教育报,2015-07-09.

[2] 贾小玲,张建林,何春燕.浅谈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对策[J]. 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3):120.

[3] 刘慧.论开放大学课程主讲教师队伍建设[J]. 成人教育,2014(6):47-49.

[4] 张慧波.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创新与途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5):21-24.

[5] 吕静.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促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河南科技,2014(1):258-259.

Thoughts o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Che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266555,China)

This thesis analyzes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It will improve higher vo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odify scientific research regulations, strengthen staf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cultivat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rvices and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 new leve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creativity

2016-06-18

李成(1980—),男,副教授,硕士。

G718.5

A

1672-1950(2016)03-0022-03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课题创新能力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