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家庭生活变迁史:新发现的祁门谢氏文书研究
2016-03-18吴秉坤
吴 秉 坤
(黄山学院图书馆, 安徽 黄山 245041)
徽州家庭生活变迁史:新发现的祁门谢氏文书研究
吴 秉 坤
(黄山学院图书馆,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新发现的徽州祁门谢氏文书记录了谢氏五代人的家庭简史,再现了一个以商业起家,并试图进军科举,却最终回归农业的家庭变迁过程,为了解传统社会中人的身份变迁与财富流动提供了考察案例。
关键词:徽州文书;祁门谢氏;家庭史
祁门谢氏是徽州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祁门谢氏产生并保存了大量的家族档案文书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很早就为学术界所重视。黄山学院图书馆特藏部就收藏有一批祁门谢氏文书, 2006年6月25日从祁门县城三里街收购,共计257份文书,包括土地契约、抄契簿、诉讼档案、宗族文书、商业文书以及保甲文书等,时间跨越明代、清代、民国,以清代文书为主。非常幸运的是,这批文书并非零星收购的文书杂合,而是一个家庭的完整档案,原来就统一保藏在一个小木箱和一个小竹箱中,连箱带文书一同收购而来。除去少量文书的事主无法确定外,大部分文书的事主都可以确定其直系血缘传承关系,从而展现一个长达五代人的家庭变迁史。由于各种原因,黄山学院图书馆特藏部所收《祁门六都谢氏文书》一直尘封至今。为了让这批文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价值,本文尝试以家庭史的叙事方式加以整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谢氏文书,凡未特别注明者,皆本自黄山学院图书馆特藏部《祁门六都谢氏文书》,编号第719包。
通过文书考证可知,祁门谢氏家庭世代生活在祁门县六都七保的谢家村,即现在的安徽省祁门县胥岭乡联溪行政村下的谢家村。胥岭乡境内北部为山地,南部为丘陵,高度在400~700米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联溪河是其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谢家村就在联溪河边,沿着联溪河上下居住的还有平溪口、刘家湾、磜上、磜下、榉墅湾(柱树湾)、黄古田等各姓村落,在清代皆属于六都七保,于当下同归于胥岭乡联溪行政村,谢氏家庭的历史就是在联溪河畔的各姓宗族相互联姻、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背景下展开的。
谢家可考的第一代人是谢金有(谱名),又称谢汉川(字名),乾隆年间出生,他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谢氏所在的祁门县山多地少,生存艰难,故明清时期素有经商传统。年少时,谢金有为生活所迫,来到附近的江西景德镇,投靠姐夫程必达,拜师学艺,投身茭草行业,其投师文约如下:
立投师约人谢金有,今因家无生理,自愿托中投到李圣文、程必达二位师父名下,学习茭草生意。当日三面议定,四年以满,共工银六两正。自学之后,听师训教,若背归逃走,任师取讨教钱。倘有寒暑灾□,听从天命。所教□□□情愿,并无相逼。今恐无凭,立此投约存照。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吉日立投师约人谢金有
江西景德镇是明清时期的陶瓷业中心,与徽州仅一山之隔,又有昌江、婺水通联,故徽州商人在景德镇的势力影响很大。“据民国二十六年《江西统计月报》载,旧时景德镇的十里长街,鳞次栉比的店铺有1221家。其中,70%以上是徽州人开设的;在商店从事劳动的店员和工人,徽州人还要大于这个比例。”[1]靠着徽州人在景德镇建立的商业网络,谢金有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茭草行。茭草行即瓷器包装行业,用稻草包扎瓷器,茭(用稻草卷扎)一层到两层,防止运输途中损毁,县志记载:“粗瓷则不用纸包装桶,止用茭草包扎,或三四十件为一仔,或五六十件为一仔,茭草直缚于内,竹篾横缠于外,水陆搬移便易结实,其匠众多以茭草为名目。”[2]卷八谢金有能够进入茭草行业,又与他的祁门县籍有关,因为祁门人在景德镇的茭草行业中占据优势。
谢金有(汉川)的好运不止于此,经过十年的努力和积累,他先后于乾隆五十七和五十八年从其师傅李圣文(先云)和程必达手上盘下了整个字号,从学徒、工人上升为店主,其顶约如下:
立顶付约人李先云,今身患病在床,无人所靠,不能料理生意,故尔自情愿托亲朋族将身自己各号客路生意、家伙顶项一并付与徒弟谢汉川名下前去管业,生意务必小心,毋致懈怠。但身在日,衣食用度,登仙祭葬,尽系徒弟谢汉川承担,衣衾棺槨用度凭中议定丧费银十六两正,并不能累及外人。倘有师父在日,如有徒弟谢汉川不侍奉师父李先云者,鸣公理论,恐后无凭,立此顶约存照。
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立顶付约人李先云,中见人何献万、李明万、王惟先,包兄李和顺、李和睦,依口代笔林旺泰
立出顶约人程必达,今因急迫,有生意自己难做,自愿托中将己字号“□荣茂”、“王裕丰”、“王源兴”*文中“□荣茂”、“王裕丰”、“王源兴”字号,应该不是程必达的茭草行字号,而是其茭草行的“各号客路生意”,即按照当时的行规,这些字号的瓷器店所卖瓷器必须由该茭草行进行包装。一并出顶与徒弟谢汉川名下,永远管业,倘有老字号带有新字号,一并在内。凭中说合,时值价元丝银二十七两正付手讫,日后无得另生别端,并非逼勒转折,二比情愿。今恐无凭,立此顶约存据。再批“王金顺”号前未载明,此字号一并在内,无得语言。
皇清乾隆癸丑年五月初四日立顶约人程必达,中见万明玉、谭君明、王惟先、程玉书、谭百万、谭云海,依口代笔人谭文阶
商业上获得一定成就的谢金有开始为将来作谋划,可能在他看来,土地房产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于是从乾隆五十九年起,谢金有在家乡不断地购买房产、田产、山产。在其家庭产业的抄契簿中,谢金有的购买记录截止于道光七年十一月,而其子谢在山的购买记录开始于道光十年二月,在此之间,只有一份署名为“明德公祀”的买者于道光八年三月十二日购进一块祀田,可以判定谢金有去世于道光七年底至道光八年初。由此可见,谢金有在其经商成功后的三十多年间不间断地购进土地,直到其生命的终结,使谢氏从一个普通农户上升为地主兼商人家庭,出色地完成了他个人的历史使命。
谢家的第二代是谢在山(字名),又称谢支志(谱名)、谢高福或谢福仂(乳名),谢金有的长子,嘉庆元年出生。在其父谢金有回老家养老之后,谢在山于道光初年接管了景德镇的茭草行生意。道光年间的谢在山正处人生壮年阶段,除了一卷茭草行产权诉讼档案外*道光六年前文程必达之子程德滋,即谢在山的表亲,以假账簿向谢在山勒索不遂,进而向浮梁县衙控告,声称拥有对茭草行的产权,最终败诉。,没有太多有价值的商业档案留存。不过,在抄契簿中却保留了他的产业购置记录。谢在山购置产业的时间段集中于道光年间,而咸丰年间则基本空白,可能与当时的太平天国战争有关,毕竟当时的徽州是太平军与湘军的拉锯战场。在战争的威胁下,作为谢氏宗族的代表,谢在山积极参与了六都七保各个宗族、村落间的协同防守,希望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度过这场灾难,比如下面咸丰三年的合文:
立义合联络人黄古田、柱墅湾、磜上、谢家、磜下、刘家湾、平溪口共计七处人等,虽非幽山邃谷而各村人烟希罕,现值兵兴之际,惟恐派名及饥匪不轨之徒,籍风扰攘,是以集义预备防守,各处派捐溉济,如有强梗不法以及横行之人,不拘旦夕更阑,万一一村扰害,各处无分老少,务须守望相助,同气相应,若有躲闪退缩之人,除合义联络之规罚外,仍行通同鸣官惩治,是日合集同心,人人获福而各村安享无虞。各处派捐并规罚列后:共七处人等,议作十二分六厘捐派,平溪口、刘家湾、磜下、谢家,其五处先年立有合文照悉,无得推诿。榉墅湾作一分八厘,黄古田作八厘;议如有万一受害之家,一声相到,同气相助,不得籍故推诿,其各处捐派分数,亦不得恃强,如有不遵,坐各处立名之人责成,如敢顽强,□名合议之人公治,毋得徇情。
咸丰三年八月十一日立义合联络人:平溪口王序茂、王然福、王宽家,刘家湾汪廷升、汪进祥、汪天喜,王元基、王水九,余森玉、余克昌,磜下程禹风、汪渭荣,磜上王毛、王百顺、汪宽家,谢家谢彩和、谢在山,榉墅湾凌光青、凌□有、凌锦裕、凌涯□,黄古田汪佩玉、汪廷茂、汪□意
然而,墨迹未干,同盟关系就出现了裂痕,各姓之间产生了利益纠葛,于是利益相近的各姓重新订立盟约:
立合同磜下、谢家、刘家湾、平溪口四处人等,今有榉墅湾凌姓人强势,大不遵王化,一家不遂,即行统凶寻衅,四处人人发悚,实难安生,若不早立合同,各处定遭涂炭,是以盟血合义,以杜后患,嗣后如有一家遭凶,四处老少立至救援,或逞凶,或构讼,务要努力直前,出官费用,各自支持,如有不胜,四处再行捐助,不得徇情私通,亦不得认戚躲闪,如有此情,在私攻之,在官惩之,是日焚香盟血,无背前言,立此合文四纸,各执一纸为据。
咸丰三年八月廿四日立合同人平溪口王植槐堂执事人王序茂、王然福,磜下世忠堂程高意、程禹风,刘家湾汪叙伦堂汪廷升、汪进祥,乐善堂余松玉,正伦堂谢在山、谢在华,祁城内李桂林笔
当然,在战争的间隙,谢在山依然打理着景德镇的茭草行生意,并力图将之扩大,如咸丰七年与八年间的资产并购案:
立言明字谢在山、黄声(馨)远、李元魁,今因在镇三家已是茭草生理所有,宁帮新起宝润字号,谢、黄、李三姓争论,凭公理论劝息,将宝润字号以归李姓承茭,倘后号内另发新客小伙等记,一应俱归李姓为业,向有周正阳在玉成号帮伙,如周客日后另起字号,或号内小伙各记,俱系黄、谢二姓承茭,各无异说,恐口无凭,立此言明字二纸,各执一纸,永远存据。
咸丰七年四月念二日立言明字谢在山、黄声(馨)远、李元魁,中见人雷祥也、董显荣、黄惟仁、汪世芳、李福元、江兼彬、程兆岐,代笔人孙文华
立出顶约人鄱邑黄馨远,原先年二姓承顶受温州、宁波磁客字号茭草生理,经今三代,先年立有合文为据,今因正事无措,自情愿将先年文内磁号茭草生理本身坌藉提出,温州、宁波字号宁丰、玉丰、顺茂三位宝号,所有正字号之内已有小伙搭载字号,央中尽数立约出顶与祁邑谢在山老名下,凑成全业。再批,又议日后加增大小字号以系归承顶之人为业,永无异言。三面言定,时值价纹二百两正,当日约价两明,未出顶之先,并无重互交易,所有押当等情,尽系出顶之人管理,不干受人之事。自后亲疏家外人等毋得生端异说,自顶之后,永不回赎,恐口无凭,立出顶字约永远存据。
咸丰戊午八年四月念九日立出顶约字人黄馨远,中见人(109名中见人省略——引者),代笔人江兼彬
生意扩大的谢在山此后连收了几名从家乡来的徒弟,却面临了一个人生难题,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根据相关文书考证,谢在山嘉庆元年出生,道光十九年四十四岁时其子谢遇镇出生,未曾想其子十九岁时却因病去世,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二岁,万幸还有孙子谢成均为伴。同治二年他已经六十八岁,年事已高,孙子谢成均只有八岁,谢在山只得将景德镇的生意托付给族侄料理。同治四年七十岁时又将生意托付给程浩清打理,程浩清应是磜下程氏族人,程谢二姓互为婚姻,其托字约如下:
立讬字约人谢在山,今因镇地茭草生意原由族侄料理,两载未曾账目亏本,甚系难矣,枝持家□事务门户,年迈八旬,孙小老幼无知,今托族侄两位,家中不能抽身,今自与侄相商,只是无法,自愿立讬程浩清名下,办理客路生意,枝持账各样料理照应,入后不得生端异说,今恐无凭,立讬字存据。
同治四年三月十四日立讬字约人谢在山,中人族弟谢支倍,族侄谢遇生、谢遇璋、谢遇意,汪天顺、程有龙、程兆岐、王新意
同治十年底,谢在山给自己买了块坟穴,以防不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购进产业。光绪元年谢在山八十大寿,谢家双喜临门,其孙谢成均年满二十,终于长大成人,并通过捐纳获得监生的功名。于是谢家决定大事操办一番,光绪元年十月初四日请回了祁门县颁发给谢在山的“熙朝人瑞”匾,十三日辰时上匾,并大宴宾客。其孙谢成均的购田记录开始于光绪三年,所以谢在山应该在八十大寿后不久就辞世了。谢在山人到老年遭受丧子之痛,并罹患战乱之苦,却能扩大产业,抚养幼孙成人,并得享天年,对于谢氏家族而言,可谓功德圆满。
如前文所述,这个家庭的第三代谢遇镇于道光十九年出生,咸丰七年因病去世,年仅十九岁,故继承家业的是第四代谢成均(谱名),又名承祖(官名)、惟清(字名)、观胜(乳名),咸丰六年出生,监生。
有关谢成均的文书资料主要是诉讼文书,具有监生头衔的谢成均经常代表谢氏宗族出面打官司,其中多是关于祖坟山林的诉讼纠纷,兹仅将光绪二十三年与王姓的山林纠纷官司甘结抄录如下:
具两造甘结人王新发、王贞生、监生谢承祖、谢光荣、谢光淦,今于与甘结事实结得,缘王谢两姓互控一案,沐恩讯明,所控有船形坐西朝东山一号,该处大河水由北绕东抵南而去,该山路南边有庙塔一所,庙塔北边王姓平地村基盖屋居住,后仍有余地,该山有谢家祖坟,由庙塔小路上去入山祭扫,较近王姓住屋后,□王姓霸围护屋,平塞小路,阻谢姓上坟,今蒙断令堂呈王姓平高地一契,自应令其执业,其住屋平地乱后余屋两重,毁失未砌,现王姓自当于屋后留有余地护屋,谢家上坟仍由小路行走,将来由庙塔至谢姓祖坟即以所留小路为界,小路东北即留为王姓护屋,小路西南即留为谢姓护坟之地,永无争扰,所具甘结是实。
光绪廿三年四月十六日具两造甘结人王新发、王贞生、监生谢承祖、谢光荣、谢光淦
徽州宗族为了山林风水诉讼不断,仅就留存的文书可见,谢氏与联溪河畔的淩姓、汪姓、程姓、王姓皆有此类纠纷,往往采取经中劝息、协商处理的方式解决,如下文:
立议合约人程△△、谢△△,今因八保土名田尾坞口庙下金字面山界,二家争论,蒙中劝息,二姓将山新立磨坊桥会,将山兴养苗木,修搭磨坊桥,所有杂柴树木,成材之日,二姓相商出拚,将价存留会内修桥公用,二姓毋得私自入山砍伐,如违公议罚钱△△,今蒙中眼同,……为界,今欲有凭,立此合文一样二纸,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同治八年十月廿日立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照。程茂兴秩下人等程有凤、兴旺、尚枝,谢在山、遇洪、遇铨,中见王元基,依口代笔人程聚和
除了诉讼文书外,谢成均留下的其他文书就很少了。奇怪的是,从谢成均开始就没有景德镇茭草行的文字资料了,其子谢喜杰的分家书中也未曾提及茭草行的生意。可以推断,作为独苗的谢成均自幼未曾接触过景德镇茭草行生意,又有志于科举功名,景德镇茭草行的生意可能被转让出去了。谢成均购置产业的能力与频次颇不如前人,看来谢氏家庭的第四代有些家道中落。
谢家的第五代是谢喜杰(谱名),又名谢步卿(字名),从相关文书看来,他热心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投资,如修建水碓:
立公议同心合文谢、程二姓人等,缘因承祖先年做造田堨一个,坐落六都七保,土名天仓堨,今因谢喜杰与公同商量,做造桶车水碓一备,坐落六都七保,土名天苍下,二姓公同议定,在堨运水动车,所有堨事托天平安,入后如有损坏费用,议定十股派二,田家派八,碓家派二,如有天干地旱,禾苗在田之时,来水运田为准,其水有余,亦可动用,入后子孙毋得异说,仍依合文为准,恐口无凭,立此合文为据。
民国七年九月十二日立公议同心合文程谢二姓人等:谢步卿、谢锦堂、谢妒才、程金根、程允桂、程允和、程汉卿、程笃卿、程允定、程允镇、程允厚、程里降,代笔人程吉树
作为谢家的甲长,谢喜杰还留下了很多保甲文书,反映了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在乡村的施行情况,如民国十七年保甲合文:
立合文合保各村各姓首事人等,缘因六都七保地方星散,同都共保,每以公事繁多,当然同舟共济,乡村有大小不一,人丁有众寡不齐,村大公事可由自权,村小屡受人苛派。兹调户口故,协商议公事公办,理应共保联络,凡有公事费用,无论进出,议作三股摊派,柱树湾(榉墅湾)、神林前(谢家)、古田里、磜上等处四姓,及漳溪、东河林、方、叶、李四姓摊二股,岭外内摊八分,西河林、田、姚、江、周五姓摊一股,共合成三股。嗣后公事照此摊派,毋得推前缩后。倘遇公事浩大,若出官者费用重大,各姓均派,同心办理,不得负累为首之人。如有恃强不遵者,即鸣合保公同送官处治,以儆效尤。再议保长,东西两源并岭外,正保一处一年,副保地方轮流公举,有事可以充当,免得路途窎隔,呼之不便。地保每年年毕,按村送□一本,公议收地保费洋九元,照前议三股均摊,赏作呼唤之资,倘遇差使不能违误。凡遇鸣保证者,原被两造,各给工资钱四十文,亦不能增多减少。议立合保合文三纸,各河各执一纸存照。各河各姓有号,此正合文凌遵叙堂经收。
民国十七年二月十八日七保首事人公立 林用民笔
同年,谢喜杰感到年事已高,子孙也已成人,故在宗族的见证下,将自己的家业分割与两个儿子,其分家书如下:
分关书簿
立遗嘱分关书人谢喜杰、室程氏,缘身先祖遇镇府君、妣程氏孺人。祖年十有八岁产父成均,抱痛万状,不料祖年十九,因病不起,竟然西游。祖母年仅两旬,冰清守节,纺织抚孤,掌管家政,劳碌奔波,栉风沐雨,幸养父成均继续成人。母亲汪氏,父年二十有二产身,养育劬劳,身年二十有一承父婚配程氏。身素务农为本,创业勤劳,拮据掣肘,诚不堪言。幸获苍天庇佑,承先人之德,所生二子四女。长子名曰发端,年方十七岁,娶媳佘氏,越二年媳因不幸,再媳许氏,产孙名曰达林,托天拥护。次子名曰发瑞,年方十九岁,娶媳汪氏,产孙名曰达奎。二男均已成人,长大婚教两全,二女出嫁可欣,吾儿各育一子,靠天又观一层之人,则吾之孙岂不美乎?念身年五十有二,室年五十有一,桑榆暮景,聩聋颓龄,家事浩繁,难以督理。妥请亲族将祖产业及田租地坦山场屋宇并身创买产业,高低肥瘦品搭二股均分,编端、瑞两字,拈阄为证。所有诸家农器,各样家伙,眼同当面品搭均分,以□□□,以杜猜疑。自分之后,各自支持,当思创业维勤,守成不易,克勤克俭,庶几家道振兴,无怠无荒,然后祖风丕振,内和妯娌,外睦乡邻,谦光有余,则鸡豚亦堪奉养,即菽水亦可承欢,此余老人所叮咛而垂戒者。再身在日,应收本身田租与外客租,另立有簿,生为衣食之资,殁为斋祭之费,用度二人均派,租二人均分,两无异说。所有税粮,将土名七亩坦,计田六坵,计原租八十一秤半,本身得原租六十八秤半,归议税粮会,照应祖容香灯,其租每人经收轮流一年,所有门户,各自支撑,毋得退缩,特此载明,免后滋议。惟愿房房发达,世代永昌,余万般苦里,亦无遗憾也,今欲有凭,立遗嘱分关书,一样二本,各执一本,永远存照。再批,所有各处茶柯,递年交父母大洋十元以作柴火之资,又照。……
民国十七岁次戊辰年七月初六日立遗嘱分关书人谢喜杰,男发端、男发瑞,族长谢成达,房长谢成桂,房弟谢喜泰,族中谢喜富,族中谢喜遂,父亲笔。
从这份分家书兼遗嘱中可见,谢氏家庭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最终还是回归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而谢喜杰对于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可能是开枝散叶,比前人繁衍了更多的子孙后代。
以上是根据这批谢氏文书勾勒出的五代人家庭简史,再现了一个以商业起家,并试图进军科举,却最终回归农业的家庭变迁过程,为后人了解传统社会中人的身份变迁、财富流动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案例。
参考文献:
[1]程振武.景德镇徽帮[G]//景德镇文史资料:第9辑.景德镇文史资料委员会印行,1993:1.
[2]乔溎修.道光浮梁县志[O].道光十二年刻本.
责任编校:徐希军
A Life Transformation History of Huizhou Families Reflected in the Newly Discovered Documents of the XIE Family in Qimen
WU Bing-kun
(Library of Huangshan College, Huansghan 245041, Anhui, China)
Abstract:The newly discovered documents of the XIE Family in Qimen, recording the brief family history of the five generations of the XIE family, reproduced the life transformation history of a family that started from doing business, tried to succeed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was finally engaged in agriculture, thus providing an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and wealth flow of human being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Key words:Huizhou documents; the XIE family in Qimen; family history
中图分类号:K2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2-0059-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2.013
作者简介:吴秉坤,男,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图书馆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徽州文书的中国古代契约精神研究”(AHSKQ2015D06)。
收稿日期:2015-12-0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6 14:5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426.145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