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野》与《大雷雨》的相似性新探

2016-03-18

关键词:原野相似性

管 玲 玲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原野》与《大雷雨》的相似性新探

管 玲 玲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曹禺的《原野》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在人物形象、意象、人物关系诸方面的相似,为两文可比性的确立提供了依据,但两剧在主题、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悲剧原因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其相似性既说明了《原野》对《大雷雨》的模仿或是后者对前者直接影响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外文化共通性提供了一个实例。

关键词:《原野》;《大雷雨》;相似性;文化共通性

在中外文学史上,常常有相似的作品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曹禺早期创作受到外国戏剧的影响已是定论,研究者们依据两剧的人物形象、声效处理、人物的幻视、幻觉、幻想、人物外貌和舞台技巧等类似断定曹禺的《原野》与奥尼尔戏剧《琼斯皇》的相似性。南卓直接断言:曹禺有一个癖好,就是模仿前人的成作。《原野》很明显的同欧尼尔的《琼斯皇》非常相像,都是些一个同自然奋斗的人怎样被一座原始的森林——命运的化身——给拿住了[1]。今日看来,诸多观点似乎都有些许偏颇,可比性的确定依据不够充分。但更为重要的是,如若将《原野》与另一作品作比较,将会发现,《原野》与《琼斯皇帝》的相像远不及《原野》与俄罗斯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下文简称奥氏)《大雷雨》的类似。不过,国内仅有少数学者对此有所关注,如袁寰的《〈雷雨〉和〈大雷雨〉的轮状结构比较》一文,从轮状结构和人物形象等角度予以分析,开我国奥氏与曹禺研究的先河。又如余力的《曹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也顺便提及《大雷雨》和《原野》的相似,引出“影响”存在的可能。事实上,两剧于形象、意象以及人物关系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

一、相似性的确立

《原野》最早连载于1938年4月至8月的《文丛》月刊,同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原野》的接受较为坎坷,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而奥氏的《大雷雨》(1859)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利用大自然作为剧情背景的戏剧,描写了“黑暗王国”的现象,也使读者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曙光。奥氏的戏剧创作开辟了俄国戏剧的新阶段,冈察洛夫称,在奥氏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俄罗斯民族的戏剧。

相似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确立的前提,也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2]。类同点的存在给文本比较提供了前提,使读者回归文本内部研究,凸显其作品的审美特性。《原野》和《大雷雨》的相似处主要体现在主要人物形象、意象、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上。

1.人物形象——花金子和卡捷琳娜

花金子与卡杰琳娜的遭遇几乎是如出一辙的。花金子和卡捷琳娜都处在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中,丈夫的懦弱无能、婆婆的凶狠残酷使她们陷进苦难的深渊。她们不仅处境相似,性格也有些雷同。她们不是逆来顺受的女人,未被暗无天日的生活毁灭,她们刚烈不羁,渴望着自由、幸福,试图反抗现实生活的束缚。也许正是因为性格及其所处的环境的相似性,她们由衷地向往着爱情,都爱上了丈夫之外的男人,可是她们所爱的人一个因为仇恨,一个因为金钱,均不能满足她们内心需求。两位女性都无比怀念自己的童年,渴望自由、幸福。在花金子看来,自由在那“天边外黄金铺路的地方”;而在卡杰琳娜眼中,“鲜花盛开的春天”便是幸福。在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中、在对现实生活的反抗中两位女性展露出她们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从根本上说,处境、性格和理想的相似促使他们的结局呈现相似性。

2.意象——原野和伏尔加河

《原野》和《大雷雨》故事分别围绕原野和伏尔加河展开,作为背景的原野和伏尔加河,不仅是作家笔下大力渲染的客体,更是主人公最终的归属地。

原野不仅是戏剧的背景、人活动的环境,它本身即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这是一个多少有些人化了的自然,有着某种象征的意味,自然力中暗含着关于人的命运的神秘暗示:被压抑着的生命,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求,对于远方永远也达不到的自由天地的渴望(“天际外”)……正是这构成了剧中人的生命内涵。[3]92-93

花金子活动的背景是沉郁的大地——莽莽苍苍、原始、贫瘠而又肃杀的原野,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花金子早已浸染一股野性,与其说原野是作家为人物设计的背景,不如认为原野从一开始便作为一种意象参与了剧情,成为作品情节的一部分,不时地预示着最终的悲剧。而象征着俄罗斯人民的伏尔加河既是主人公活动的场景,也因其变幻性融入了情节,随着人物遭遇的变化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情韵。

“天边外黄金铺路的地方”与“鲜花盛开的春天”,已不是简单的暗示,已如同原野和伏尔加河一样,成为意象多次反复出现在文中,与戏剧的情节发展融为一体,让人期待那不远处的美好的未来,成为整个布局或节奏的一部分。这一系列意象如同戏剧中的主角,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着戏剧情节的最终去向。

3.人物关系类型:母亲、儿子、媳妇

原型批评中存在一种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儿子的爱欲像小孩那样是被动的——他希望被捕捉、被吸入、被包围、被吞噬。他似乎寻找着母亲那保护性的、抚育性的迷人光环,这是被精心呵护的婴孩的境况,外部世界在他面前屈服,甚至把幸福加诸其身上。如果这种情况被戏剧化,那么在心理的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倒退着生活的人,寻找着他的童年和他的母亲,从一个他无法理解的冰冷残酷的世界逃开。母亲常出现在他旁边,她显然丝毫不关心她的儿子应该长大成人,而是做出她不倦的、自我奉献式的努力,设置一切障碍,阻碍他长大、结婚,而且把儿媳当作真正的敌人或竞争对手,以据儿子为己有并重建“母子”的特殊关系为终极目的。

原型批评中母子关系的表述与《原野》和《大雷雨》中的母子关系别无二致。作为妈妈的焦母和卡巴诺娃骂儿子的话,让儿子命令妻子跪着,当着儿子面骂媳妇的话,两部作品几乎完全一致。而儿子对母亲的畏惧、对妻子的态度在两部作品中也是完全雷同的。

人物关系的一致决定了两部作品出现了几乎一致的场景:两位婆婆都让儿子外出以检测媳妇的忠诚,给丈夫送行,三人话别,婆婆训子、媳妇,某些细节和戏剧性的对白与动作几乎是一样的,其间人物心理活动和重要情节也十分相似。比如妻子都在丈夫外出时间发生了背叛丈夫的行为,丈夫对此事的心理及反应也是一致的——很痛苦,但是更倾向于自欺欺人和原谅妻子。诸多细节、言语的相似甚至雷同,使沉浸文中的读者恍若置身另一部作品,这也是两部作品相似的事实根据。

虽说,文本相似为比较的前提,但刘波认为“完全相同的事物也无须相比,差别是比较的前提,没有差别就无法进行比较……事物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和同一性,是比较的客观基础”[4]。

二、差异性的凸显

在进行跨文明比较文学的研究时,如果只一味“求同”,不强调“异”,势必会忽略不同文化的独特个性,忽略文化与文学在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与相互比较的多样性,最终使研究流于表面的同,甚至肤浅的同[5]。《原野》和《大雷雨》毕竟是两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因而必然存在差异。

1.主题差异

曹禺在《原野·序》中谈及这是个极恨的主题,极恨的人在复仇结束后的心理体验。《原野》通过选取两个场景,讲述一个复仇故事,是一部情节剧。《原野》结构简单,以气氛的神秘、人物的怪异营造了激烈的情绪氛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曹禺称要“当时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写这么一个艺术形象,一个脸黑的人不一定心黑。我曾经见过一个人,脸黑的像煤球一样,但是心地非常之好,他一生辛苦,可死的凄惨。”[6]以此来表达热烈的复仇情感,也正为此,该剧被当做表现主义的范畴,缺乏现实主义的力量,这也是作品被批判的因素之一。《原野》紧张、热烈、激荡的艺术风格与手法同《雷雨》接近。剧中角色少,但四个人物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一个悲剧后面隐藏着另一个悲剧……[7]109“原野中几乎每一个场面、每一组冲突都处于这种紧张的心灵搏击中。这出戏是猛烈的极端感情的激战,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意志的回合,各种情绪、意志在黑暗中推来挤去,一种强烈感情往往召来伴随它的、与之相反的感情,种种突变既迅猛又强烈。”“蒸腾着不可遏压的愤懑,奔涌这紧张热烈、汹涌激荡的巨流。”[7]110

而《大雷雨》是俄罗斯社会的缩影,杜勃留波夫认为,奥氏对俄国生活有深刻的了解,有把俄国生活的最根本方面深刻而生动地描写出来的伟大本领,对俄国现实的透视水平达到了鞭辟入里的程度。奥氏全方位呈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动而全面的刻画当地当时人的生活,作品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内涵。《大雷雨》情节简单,节奏和缓,娓娓道来,笔墨集中在主人公的内心的心理剧,对卡捷琳娜的心理做了生动的开掘,并使其心理变成戏剧冲突发展的动力之一。作家将笔触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努力开掘,精心刻画。剧中话别细节,力求借助女主人公的外部动作将其内心世界畏惧感外化。矛盾冲突远不及《原野》,也未能产生极致的情感,但是,读者却为女主人公的真情实感唏嘘不已,为其悲剧命运深深扼腕叹息。因此,虽然两剧都有相同的话语、细节,但是奥氏的《大雷雨》更能凸显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堪称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

2.人物形象真实性差异探究

两部作品都塑造了自己的悲剧女性形象。花金子似乎延续着繁漪敢爱敢恨敢做的精神,而其实20世纪初的社会土壤中很难产生花金子似的女性,作为人物形象花金子性格上明显具有超前意识。虽然20年代初“女子逃婚成为时髦”,但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的根基要比俄国深厚得多,那个年代氛围决定了花金子更像是作家的一种理想,而远非典型人物形象。除了敢爱敢恨,花金子是个狠毒、泼辣,会用各种伎俩,八面玲珑与各色人等周旋,为自己谋利,略有些可怜丈夫,这大约是她仅存的怜悯心。因此,有评论者批评人物形象或许不过是个抽象的观念。

而卡杰琳娜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风貌,体现出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尽管奥氏在某种程度上对该人物有所美化,但这个形象是真实的、典型的,对由此对其的真实性以及作家塑造的环境的真实感深信不疑。卡捷琳娜的爱恨真挚热烈,自小受宗教的影响,无法摆脱罪恶感的追随。作家对她的心理探微是更为细致,深入,因而人物性格更复杂,更有时代感、根基感。

3.卡捷琳娜和仇虎的悲剧原因差异探究

两部作品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悲剧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一切有意义的‘收场’事件,并非因为外在力量而是由于主人公的内在分裂”[8],对仇虎和卡捷琳娜而言正是如此。主人公优于他人,但又无法逃脱环境对自己命运的设定,在灵魂的激战中无法逃脱,最终陷入自我分裂、灵魂厮杀、自己反对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原野》以花金子所爱的人仇虎生命的终结而结束,而《大雷雨》是以卡捷琳娜的投河收场。

《原野》对另一主人公仇虎复仇后幻觉的关注远远多于对花金子的描写,戏剧围绕仇虎的复仇展开,在神秘的氛围里刻画仇虎进行复仇的行动,复仇结束,他掉进了自己的心狱。这些幻觉的发生与他的封建迷信观念有关,也体现了他的善良本性。作者让出现于、消失于原野的人脱去身处现实社会时的一切面具,让他心灵面对神秘的自然、幻想的幽冥世界,展现其内心的挣扎,最后迫使仇虎走向死亡。鬼神、来世和因果报应,牛头马面、阴曹地府等一一浮上心头,挥之不去,焦母的叫魂声和庙里的鼓声,如影随形追逐着仇虎,所有这一切直接摧残了仇虎的精神和肉体。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而卡捷琳娜生活的19世纪俄罗斯大多数人都是信仰上帝的,卡捷琳娜是个虔诚的信徒, “原罪意识”、“忏悔情结”早已深入内心,她深知爱上鲍里斯是种罪,基督教中的“原罪”意识使她深感自己罪责难逃。城里一位半疯癫的70岁老贵妇的疯言疯语对卡捷琳娜而言便是惩戒的预言。不仅如此,她更坚信,打雷正是上帝要惩罚像她一样有罪的人。因此,一听说大雷雨来临,她惶恐不已。于是,在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与对罪孽的恐慌中,她内心产生强烈的挣扎,最终迫使她纵身一跃化作“一线光明”。

三、巧合或是模仿?

梵·第根认为,研究者如果站在“接受者”的角度,那么他要去探讨以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的“源流”,即追根溯源,探寻某作家、作品接受了哪些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第根把这种研究称为“源流学”[9]145。总体看来,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如此相似的两部作品。以文本为核心,大量相似情节和细节的事实存在可否证明影响的存在呢?可否通过具体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联系,探求与论证形成《原野》文本的外来影响的因素?

中外研究者均认为,曹禺创作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其中《原野》则借鉴了奥尼尔《琼斯皇帝》(1936年)(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掀起一股奥尼尔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并有创新和突破(陈晓丹《〈原野〉是对〈琼斯皇帝〉的模仿吗?》)[10];而巴金在怀念曹禺时说:家宝的《原野》他写出了他所有的爱和痛苦;作家本人对《原野》的表述比较模棱两可:对于《原野》是否模仿他作,曹禺的观点在《我的生活和创作的道路——同田本相同志的谈话》也是前后反复。

或许通过曹禺的阅读经历,能找到“蛛丝马迹”,他在走上创作道路之前,曾广泛地接触过外国戏剧。还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他便参加莫里哀、易卜生和霍普特曼等剧作家的作品的演出,进入南开大学文学系后,他广泛阅读了古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奥尼尔等西方戏剧家的作品,之后又全面研读了契诃夫的剧作。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广泛涉猎外国戏剧,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莎士比亚、萧伯纳、高尔基和契诃夫等,曹禺回忆在写《雷雨》前就已经读了几百本中外剧作。

究竟曹禺是否接触过奥氏的《大雷雨》,需要从《大雷雨》在中国的流传史中找答案。创作于1859年《大雷雨》先后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演出了186场(1937年因曹禺的《雷雨》改名为《大雷雨》),首次被介绍到中国来是1921年,耿济之译作为共学社《俄罗斯文学丛书·俄国戏曲集》中的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郑振铎还在附录里为奥氏等6位俄罗斯作家写下了相当详细的小传。1923年,《小说月刊》发表了耿济之撰写的《阿史德洛夫斯基评传》拉开了中国奥氏研究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大雷雨》再次引起我国文艺界的关注。1937年耿济之的译本再版,同年,上海启明书局出版施瑛译述本《雷雨》。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首次演出,此后《大雷雨》在中国各处不断演出,创造了当时外国古典名剧演出的最高纪录。由这些数据可以推断,曹禺接触和阅读《大雷雨》的可能性是较大的,但曹禺对自己所受影响又反反复复,刘绍铭认为曹禺在坦诚自己的模仿时“扭扭捏捏”[3]464。

但是陈思和认为,真正的影响研究“大约只能是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贫乏的情况下才存在……而20世纪信息越来越密集,人们可以通过许多渠道来了解外来影响,特别是当许多‘外来影响’因素完全融入了本国的日常文化生活,你根本就无法去辨认它的渠道。这种复杂的文学关系,已经很难用实证关系来求证”[11]。影响研究的实证研究是如此的困难,以至于就连强调实证影响研究的卡雷(伽列)都认为影响研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在这种研究中,人们往往试图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12]影响又被称为是“像难以捉摸而又神秘的机理一样的东西,通过这种机理,一部作品对产生出另一部作品而做出贡献”[13]。我们很难从一个文学艺术作品的整体中剥离出影响因素和渊源因素。实际上,就算我们能够辨认出两个作品之间的某种因素的契合,但是正如韦斯坦因所说“亲和性和影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分的一清二楚,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14]基亚的这些言论表明,“影响”这个研究对象的暧昧性与飘忽不定的特性,意识到要想用实证的方法来确认“影响”的存在,是十分困难的[9]150。

倘若上述事实与理论不能证明曹禺《原野》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的相似性的出现是源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差异性的形成则跟曹禺的“接受屏幕”——一种内化了的文化心理结构,尤其是其文化传统及特定的个人经历而构成的知识背景,包括其文学修养、知识水平、个人志趣等密切相关。“接受屏幕”决定了哪些外来作品可能被作家接受或者排斥,一旦某些因素迎合或契合、应和了中国文学中的某种语境,便会以作品的“惊人的相似”得以反映;反之,则呈现文化差异,间接体现作为接受者的曹禺在接受外来文学时因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制约而出现选择性疏忽和文化过滤。《原野》与《大雷雨》虽存在着多处完全相似的情节,但是思想上、艺术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角度、分寸和处理方式上也存有不同,这种差异与不同,正是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可是,这显然是两个国家不同的具体国情、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理想、气质、风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反映出两位剧作家艺术视角的区别,更反映出两个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差异。

结语

曹禺作为后辈剧作家,他的创作完全有可能从奥氏那儿接受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之所以产生的更内在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曹禺与奥氏所处的社会生活的相似性所决定的。由于作为文学创作内容的体验形式和生命形式的普遍性,又由于文学经验和文学本体及其存在形式的普遍性,在没有相互影响、联系的中外文学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话题”,从而使得从国际的角度、突破语言和地方性文化传统的局限来研究文学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成为可能[15]。

参考文献:

[1]南卓.评曹禺的《原野》[M]//田本相,胡叔和.曹禺研究资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883.

[2]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58 .

[3]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6.

[5]曹顺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合法性与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3(5):56.

[6]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J].戏剧论丛,1981(2):80.

[7]朱栋霖.曹禺 心灵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沈蔚德.论悲剧与喜剧[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43.

[9]王向远.比较文学系谱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10]刘勇,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18.

[11]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1(1):19.

[12]法J-M.伽列.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3.

[13]布吕奈尔,等. 什么是比较文学[M]. 葛雷,张连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74.

[14]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7-38.

[15]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前言[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

责任编校:汪长林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Wilderness and Thunderstorm

GUAN Ling-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Anhui, China)

Abstract:CAO Yu’s Wilderness and Ostrovsky’s Thunderstorm are similar in characters, images and character relations, thu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comparability, but they are different in such aspects as theme, character image authenticity and reasons for the tragedy. The similarity not only indicates that Wilderness, in imitation of Thunderstorm, was directly influence by the latter but also offers an example of cultural commonality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Wilderness; Thunderstorm; similarities; cultural commonality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2-0011-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2.002

作者简介:管玲玲,女,安徽南陵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曹禺早期创作与19世纪俄罗斯文学关系研究”(SK2013A083)。

收稿日期:2015-06-03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6 14:5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426.1454.002.html

猜你喜欢

原野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春天的原野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看不清的原野
一种新的基于对称性的字符串相似性处理算法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