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探讨
2016-03-18张姝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张姝(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管理工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探讨
张姝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越来越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及时改革,迎合时代的特征,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优化策略。
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融合
一、当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强制性的教育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概念,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思想的认知。要想彻底地改善这一问题,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单纯地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教育,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才是最为关键的。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在社会上属于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自我意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不屑于墨守成规,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更具有耐心,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应试教育中对他们采用强制性的要求。利用耐心、细心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感悟他们,让他们对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
(二)课程缺乏针对性
在当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效逐渐减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课程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准确契和,很多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是放下空洞的口号,强制性地进行知识理论的灌输,这样不联系实际的教育往往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尤其是现在的教育目标,有着空、高的特点,这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前,,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一个错误的状态,教育的方式、目的不合理,让学生在理解上,倍感困难,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被动地接受有关知识。
(三)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在高校的管理部门是一个重要的校园组织,其中的工作需要具备超强的专业性,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也影响到了具体的工作质量。所以,提升对专业程度的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档案管理的价值在高校管理中十分重要。但是当下的学校管理人员大多都不是专门从这个专业毕业的人员,在进行岗位工作之前也没有经过特定的培训,再加上具体的工作量较大,在工作中出现的大量工作负荷,从某种程度上让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缺乏有关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人员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在工作中没有太强烈的积极性,影响到具体的工作质量。
(四)管理办法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祖国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途径之一,这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高校学生随着信息时代的潜移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这一代人的想法,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育手段,是不能够彻底地改变他们的教育问题的,管理工作者也不能根据当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行相关的改革,那就会影响到课堂的质量。不结合当下学生实际的教育思路,是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这也影响到祖国接班人的培育质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优化策略
(一)提升教育的思想认识
认识即为思想的体现,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又是思想的反映,要想彻底纠正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从思想纠正入手。实现思想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地将思想认识与政治教育充分融合,自上而下地推广到以下几个部分当中。首先,提升领导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这门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这里的领导主要包括了学校的各个阶层的领导,让他们成为改革的先行者,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成为课程的先行者,从思想上得到认同,进而充分实践,实现二者的融合。在当下的中国体制中,领导干部对于一项改革往往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其次,是行政的有关人员、教育人员,这里要提升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杜绝关于教育方面的“万能理论”,不能让所有的教育都采用一样的教育方式,要让教育工作者采用更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转变教育风格,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必须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对于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地转变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的管理要保持一致性,充分发挥学校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行使有关权利,增强有关部门的责任感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
作者简介:张姝(1984,03-),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如此,应该深化理论,在思想上的认识成熟需要由深入的理论研究来促进。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融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校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导向支持。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一方面要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成效,另一方面要及时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实现柔性管理。总而言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之一,要渗透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机构和群体当中。
(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革新,在实践上付诸行动,是保证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得到切实有效展开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融合,最重要的是建立有关机制,实现有机融合。当下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分别属于党委和行政领导,从体制上来看,是双重领导,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已经呈现出分化的状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并没有实现有力的结合,很多问题常常出现权责与管理的盲点。在学校论坛上大学生反映的相关问题,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反腐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都是及时火,可以充当解释和稳定的功能作用。但是,从根本上,学校却没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其实并不是学校不想解决,而是在两个部门之间有着职责划分的问题,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最后就有了踢皮球的局面,而这些情况恰恰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高校没有做好有关的准备,就会逐渐削弱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削弱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在接受教育的程度上也极大地被弱化。当下的很多高校在网站上开设了信访功能以及领导解答等板块,在协调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却没有彻底地解决机制运行上的问题。所以高校应积极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机构,由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书记和分管行政的副校长担任融合工作中的组长,相关的行政部门、教育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代表组成一个联合结构,方便平时的职能形势。根据当下学生经常反映的问题,组成相关的常务机构,让一些尚在萌芽状态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出现。真正地践行“学校教育为学生,学校管理为学生”的工作理念。在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合格的领导机构,选拔合格的领导成员,让他们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确保相关机构的实力,提升相关机构的竞争性。其次,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他们的行为,使得他们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办事,确保机构的清正廉洁。最后,要恰当地增加学生代表在其中的数量,真正地体现学校管理的民主特色,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多的作用。通过制度与制度的融合,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更宏观地确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目标,上下结合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管理工作实践质量。
(三)科学引导,提升学生素质
高校创设的主要目标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也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无论是管理工作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重视服务的主体,即当下的大学生。在这方面,高校要积极整合自身的教育管理方法。首先需要重视提升,积极开展一些有关素质提升的讲座,使学生能更加自强、自信。其后要重视奉献精神的培养,在校内承包一些“敬老服务”“爱心接力”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后,会深刻的感受到义务服务所带给自身的乐趣以及心灵震撼,使学生能逐渐形成为社会积极服务与奉献的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助式教学模式展开,这是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方法。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紧扣当下的生活问题,与学生展开交流,和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对话,然后进行交流,尽可能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共鸣,以此来提升出更进一步的人生哲理、认知水平等等。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高校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具意义。
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初对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以此为专题进行研究,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本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积极承担研究任务。在教研活动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教研成果,并定期总结成果,并在会后向大家反腐强调,在课堂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一个区域的研究成果优化共享给多个学科,提升教师整体的教学效益。完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体系,实现其教育资源的优化,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教育力量。要充分地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建立高质量的资源数据库,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总而言之,就是积极利用优化的教育手段,为大学生开拓一片更好的思想政治环境。
三、结束语
无论如何,高校的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改革的本质都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输出更好地人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管理工程,结合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建设符合实践需求的管理体系,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让教育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娄进举,闫荣双.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工作前行——人文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54-56.
[2]朱娴,董立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悖论”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7:63-66.
[3]佘双好.论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兼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77-8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timely reform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to better ser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college stud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nagement;integration
2096-000X(2016)16-0200-02
G6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