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少学习疲劳的教学效果提高方法探究
——以大学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为例*
2016-03-18沈荣喜刘贞堂宋大钊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沈荣喜 刘贞堂 宋大钊(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基于减少学习疲劳的教学效果提高方法探究
——以大学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为例*
沈荣喜刘贞堂宋大钊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课堂疲劳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能够降低教学效果。针对《安全系统工程》辅修课程的内容及辅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了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从激发学生兴趣、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授课方法、改进考评形式和调整授课时间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减少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实施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疲劳;教学效果;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优化
教学疲劳指人们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机体不适等现象,包括教师教学组织疲劳和学生学习疲劳两方面,其中,学生学习疲劳尤为普遍[1]。学习疲劳不但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给师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容小觑。
我国高校的辅修教育是学生在确保优先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发展需要辅修其他专业[2]。辅修制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和增强就业竞争力,辅修制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5]。中国矿业大学在2009年新增“安全工程”辅修专业,安全系统工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该辅修专业开设的首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疲劳的现象很普遍,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有必要分析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并研究减少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学习疲劳产生原因一般包含学习情绪、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学生主观因素和学习时间、课程难度、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会促成学生学习疲劳,导致学习效率明显降低。通过与辅修学生深入交流,结合课程内容及我校课程设置情况,发现学习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生重视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由于是辅修专业和辅修课程,部分学生觉得该课程不重要,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动积极性,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仅仅追求课程考试及格。
(二)基础课程未修完,课程难度较大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哲学、逻辑学、概率及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值分析、管理学等知识,课程内容繁多且部分内容较抽象[6-9]。根据我校课程设置情况,辅修学生是刚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自理、工、管理等学科的不同专业(主修专业),尚未学习这些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在辅修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授课方式单调,思维不活跃
以口授讲解为主,授课方式较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活跃度低,易于形成倦怠情绪而导致疲劳。
(四)注重期末考试,忽视日常学习
以期末考试卷面分数作为课程成绩评定依据,学生仅注重期末考试,而不重视日常的课程学习,这无疑会形成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求甚解等消极现象,进而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授课时间较长,学习兴趣减弱
辅修课程一般为下午4节课连上,由于学习时间持续较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和体能消耗,易于产生疲劳。
二、学习疲劳调节的方法
(一)强调课程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辅修学生往往对所选择的辅修专业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了使他们能够保持长久的“辅修专业”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避免选课时的“盲从”或短期的学习“冲动”,在第一节课上重点介绍安全学科的重要性及用途、安全专业的研究内容及课程设置,让学生了解安全专业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使其认识到“选择安全工程辅修专业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这对于增强辅修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资助(编号:PPZY2105A055)
作者简介:沈荣喜(1976-),男,陕西汉中,博士,副教授,硕导,从事安全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将一些工程原理拓展到学习生活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例如,在讲述机械设备故障率的“浴盆曲线”时,将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变化”与人的“生老病死”相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该知识点,并认识到锻炼与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
(二)调整授课内容,补充更新知识
由于辅修学生尚未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果按教材中的内容、章节依次进行讲授,将出现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理解授课内容的情况。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才陆续开设,例如哲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课程,由于安全系统工程的部分内容,如事故特征、系统安全预测和评价等内容涉及哲学、矩阵计算、统计理论和运筹学等内容,如果学生尚未学习这些课程,则无法及时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后续章节的正常讲授。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理解这些内容,降低课程的理解及掌握难度。
安全系统工程是随安全生产事故的不断发生而逐渐形成的,课程内容涉及较多事故案例和国家法规标准。为使授课知识点与实际情况相对应,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增加最新的事故案例和法规标准。例如,2009年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代替了2000年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其中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和临界量、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等内容有了较大变化,但课程教材出版于2005年,在授课时对该知识点进行了更新。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避免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严重脱离,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准确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
(三)优化授课方法,带动学生参与
与传统的“口授——板书——挂图”授课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多媒体的多感官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获取和保持。并且借助多媒体,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讲解某些案例,实现互动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和口头表述能力。例如,在讲解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控制技术等章节时,可就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涉及安全的焦点问题或重大事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成因、危害及管理反思”、“违章与公路交通事故的关系及事故控制”等,要求学生利用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分析方法或事故控制方法等内容,对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寻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事故案例,例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危险化工品燃爆事故”,可让同学在课余查找资料,分析该事故的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控制方法,并制作幻灯片,在后续课堂上留出适当时间由他们讲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讲解,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缓解教学疲劳。
(四)改进考评形式,加强过程管理
单一的考评形式,往往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辅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避免学生重视期末考试、忽视平时学习的现象,以“平时成绩+期末面试成绩+小论文成绩”的综合考评方式确定课程成绩,并且加重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通过学生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讲解等环节计分,小论文就某一事故案例,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事故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方法,攥写论文并提交。期末考核以面试形式进行:预先编制面试题目;面试时学生逐一进入面试场地并随机抽取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10~15分钟)回答所抽取的考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计分。面试题目侧重于课程“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面试考核方式除了能够测评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的水平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现场应变等能力,这为日后的就业面试、毕业答辩等环节奠定了基础。
上述综合考评形式能够避免部分学生的应试投机行为,使学生注重日常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从掌握每次授课内容做起,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逐渐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调整授课时间,减轻学习疲劳
原授课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4节课连上,调整为每周2次,每次2节。缩短了每次授课的持续时间,缓解了课堂疲劳,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
三、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试验性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堂疲劳现象明显减轻,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期末学生综合考评成绩较理想。部分学生反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自己在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分析和口头表述等能力都有了提高。6年来,已有4届学生修完《安全系统工程》辅修课程,并顺利获得安全工程辅修专业学位。粗略统计,这几届辅修学生中部分同学择业方向及考研方向都与安全工程辅修专业相关,尤其是继续读研的同学,具有基础宽、知识面广、进步快的优点,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
四、结束语
辅修教育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辅修课程一般具有课时紧张、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辅修学生会遇到基础课尚未学完、学习内容不系统等困难,因此,辅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出现学习疲劳。截止2015年底,我国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约为172所,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安全辅修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学习疲劳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通过减少学习疲劳,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这对于其它类似教学活动具有参考价值。
[1]周游,柳其红.教学疲劳的产生、调控与预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22-125.
[2]丁宁.成才的道路和艺术的底色——北京大学艺术学辅修、双学位培养工作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3-45.
[3]陈涛平,宋延杰,蔺景龙,等.本科生辅修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3,6:16-18.
[4]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9-10.
[5]兰劲华,安琳,薛素铎,等.我国高校辅修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4:47-50.
[6]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6):520-525.
[7]阳富强,吴超,覃妤月.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8):10-20.
[8]牛国庆,高建良,杨明,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8):57-61.
[9]魏亚兴,吴超,胡汉华.近十年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学发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62-167.
It's usual that students are fatigued in class,which reduces the teaching effect.According to course content of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a minor course,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s that cause classroom fatigue.It also studies methods to decrease learning fatigue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ousing study interest,adjusting course content,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improving evaluation form and changing class time.By applying these methods into teaching,better teaching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fatigue;teaching effect;minor courses;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optimization
2096-000X(2016)16-0042-03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