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和谐
——兼论“消极修辞”的理论基础意义

2016-03-18李月梅陈华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消极语言

李月梅,陈华

(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91)

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和谐
——兼论“消极修辞”的理论基础意义

李月梅1,陈华2

(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首次提出“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这对概念。文章回归理论提出的背景,探究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强调提出“消极修辞”的理论基础意义。

《修辞学发凡》;积极修辞;消极修辞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首次提出了“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这对概念。这一著作围绕“明确、通顺、平匀、稳密”这四端要求对“消极修辞”举实例、作说明,建立了积极修辞尤其是辞格的系统,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做了论述。吴士文《现代汉语修辞手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认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为此引起了讨论,批驳者的意见是“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只有‘对立’而不可能‘统一’”。陆文耀《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对立统一辩”》认为,“(这些批驳)理由是荒谬的,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1]鉴于“消极修辞”的问题未得圆满解决,本文回归理论本身,探究“消极”与“积极”的关系,重新分析二者的关系及修辞理论的意义。

一、关于“对立统一”的讨论

业内不在少数的学者认为“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只有“对立”,绝无“统一”,甚至不可能“统一”。我们认为,“和谐”非即“统一”。

何谓“对立”,何谓“对立统一”?《现代汉语词典》:“对立: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2]271分析发现,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互相区别开而各有分工,尽管彼此关系密切。“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非“对立统一”关系,也非“对立”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消极修辞”是“积极修辞”的理论基础。因为,若“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为“对立”的关系,则其会在各自的纲领、标准及应用上相互抑制甚至抵消,而有相反作用的表现;若“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则其会在各自的纲领、标准及应用上既表现出相互依存进而贯通,又表现出相互排斥与否定。因此,分析“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相互表现,比较各自概念内涵,对理清其“对立统一”的关系会有助益。

张涤华《汉语语法修辞词典》指出“修辞”的内涵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为了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3]陆文耀《对立统一辩》中对两个概念做了概括:“消极修辞: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应具体题旨情境而采取的运用常规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1]“积极修辞: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采取的语言超常规运用的方法、技巧或规律。”[1]《修辞学发凡》指出,修辞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分。积极修辞通常指运用辞格,关乎基本信息的传递——“旨在使人‘理会’。”积极的修辞,关乎接受者的感触——“使人‘感受’”。[4]70消极修辞指词语、句式的锤炼、选择,“记述的表达以平实地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是抽象的、概念的、理知的。”[4]43“消极”与“积极”不是相互否定、排斥的关系。一方面,“消极修辞”可以独立运用。如《红楼梦》(第十九回):“(袭人)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来……扶着宝玉坐下,又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例中用多个“自己的”反复强调了袭人善迎人意的姿态。作者以消极的修辞且只以消极修辞完成了极清晰的描叙。一方面,“消极”与“积极”能够相互衬饰。如朱自清《绿》:“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一例,多用“消极修辞”,如用表示“撕碎”“拉断”等的“扯(+成)”写瀑布之巨力;句子也多用“积极修辞”,如“晶莹而多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其中“纷纷”以状“散落飞扬”的样子,就把“水花”的“花”的“水被激动而为白梅花样的飞洒之貌”描绘得极为形象。又如《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以“流水”喻“月光”,又以“泻”承接修饰“流水”,通明清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之意境当下凸显,用词用语,分外精当。此二例中“消极”与“积极”相互衬饰,因此“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可以相互和谐。

二、关于“分野”的讨论

《现代汉语词典》“分野:划分的范围;界限”。[2]316那么,“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界限?修辞有“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两大分野——“分野”一词21见(文题4+正文17),集中于篇章一、三专门解释这两大“分野”,四、五未见。“消极修辞”侧重“记述的境界”——“力求语言平实地记述事物的条理”;“积极修辞”侧重“表现的境界”——“力求语言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但“分野”不是“断裂”。“大概消极修辞是抽象的、概念的,必须处处同事理符合。”[4]23“积极的修辞却是具体的,体验的。”[4]48积极修辞只须保证表达的对象或情理可以与生活真理相应和,在反映世界的真理的前提下,即使话语内容与寻常现实界现存的或出现的现象不相符合,即使与已被公众认可崇尚的逻辑推定的意境不相符合,也是可以接受的。即只须保证“积极修辞”在意趣的连贯中依轨道而行。积极修辞要以事实为基础。以《发凡》中对“借代”修辞的讲说为例,文章强调话语人使用借代修辞当权衡所借事物与所说事物的关系,假使二者之间无直接关系,若其中间还存有与其他事物相关相类似的特征,作者依然可就二者关系事物的名称行修辞使用。如“我拿了新闻看。长腿装着无聊的脸,坐在安乐椅上。”——长腿指有长腿特征的人,此处作者巧以人体特征代指人,在不偏颇的情形下烘托表达效果,发挥了积极修辞的效用。又如,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诗用“委婉”,借燕子栖息地的变迁象征社会的动荡——“家燕依旧笑春风,楼阁庭院却易主。”李白《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尾联用双关,传情亦传神。可见,修辞的本质是“适应题旨情境的前提下言语表达具有创新性”[5]。“消极”为基础,“积极”作润色,“积极修辞”以“消极修辞”为基础;如将“两大分野”做严苛的理解,会得出陈氏的说法扩大和不实的偏颇认识,原因在于误解了《修辞学发凡》警示人们莫要一味地追求积极修辞而忽略了它的实施基础,也就是消极修辞的基础地位。试想,一个过度追求积极修辞,而没有事理逻辑的合理,这样的语言表达怎么能行得通呢?

三、追求“修辞和谐”,需要重视消极修辞的基础意义

陈望道1961年于复旦大学语言教研室讲话指出:“易变,是修辞现象的重要特点之一……要有一定的新意,才能使人有新鲜感。”①汇合二位大家的解释,修辞的本质凸显了言语表达活动的创新性与易变性。创新性当作何解?“不体现在用一般人不懂的生词新语,也不体现在‘文字上不断变花样’,也不体现在用多少修辞格,”[5]而是要求人们通过言语表达获致了然于心又耳目一新的感觉。力求使听读者透过话语明了我们“背前背后”的用意以至深意,感受到寻常语辞所无法获致的有威慑力的思想震撼,领略到一种全新的独特情怀与氛围。此亦是追求“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和谐。

追求“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和谐,亦是追求“修辞和谐”。如何获致“修辞和谐”?陆俭明《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一文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即修辞“严格遵循语义和谐律”。[6]具体表现在文章的整体构式义与其组成成分、构式内部词语与词语或其与构式外部所使用的词语,须在语义上相和谐。综合言之,即任何形式的语言符号都要与语义相和谐,“从意义上考虑其是否相同或相近,是否共同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7]一如鲁迅《秋夜》:“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选文由三个分句构成,语义理解上可划分作两个层次。前一层次“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系作者当时当地所见,为新信息;后一层次“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系作者以往记忆里存有的认知,为旧信息。将信息内容以这样的先后顺序呈现在作者面前,符合受众思维逻辑规律,话语表达平实妥帖、稳顺而又形象,获致了所选句式同话语表达的主旨、语境等相和谐,同前后句式上下均匀、和谐,同语篇的整体语境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和谐的语用效果。试举一反例。“人行道旁挤满了围观群众,大家争先恐后向前打量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场面越发失控,后面的人竟被远远地挤在了三圈之外,他们心急的探头跺脚,尤其是那脖子,更是伸得老长,好像一只只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仍旧费力地向前挤着。”为借鉴鲁迅《药》中所谈的“老栓也向那边看……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二者同以被外界控制住咽喉的“鸭子”为喻,刻画场面的氛围却截然不同,一是滑稽可笑,一是刻骨地道。致使前者弄巧成拙的原因无外乎是其破坏了修辞语义的内在和谐,错把大家用来反讽小市民“麻木”、“冷漠”的喻体借用为表现积极参与赛事的热情观众的喻体。“修辞学是在某个特定场合下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说服手段的功能。”[8]旨在“劝说”的修辞在形式和内容上采用了逻辑与修饰的手段,使得自己的语言在“特定的情景中”取得劝说的作用,获致好的效应。因此,修辞学要实现“劝说的手段”的功用。在此意义上,修辞学家伯克推演指出:“修辞学是人类使用话语在他人身上形成态度或者诱发行动。”[8]因此,我们使用任何形式的修辞手段都应当也必须依从于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中。与我国传统的修辞学相沟通,所言指明“消极修辞是积极修辞的基础(蕴含于语言本身的基本功能之中的),积极修辞在实现了消极修辞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和使用。修辞广泛应用于语言表达之中,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手段;意义内容明确是人际交流的本质要求,为此“消极修辞”成为大体上确定的、基本上规范而统一的存在方式。人们有时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又须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加工语言文字,使听读者对情境有所感触。此即“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在人们生活中的功用。因此,修辞是极为重要的。杨树达先生论说了“修辞之益”——从以上古代文例可以见出“修辞之益”——“大则尊君、安国,小则重身、全性,文则行远安民,武则折冲消难”;也可以见出“不修辞之害”——“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9]

修辞学的学习中,我们常常赏析和模仿积极的修辞手法,关注其创新的视角,对于消极修辞,往往没有给予专门的注意。陆俭明《关于汉语修辞研究的一点想法》指出“:……这是提高语文修养的根本所在。”[10]此即告诫我们于生活中说话当得体、到位,点明了话语效果的优劣与否,不在乎我们是否使用了修辞格以及应用了哪些修辞格,更多地取决于我们词、语、句的搭配组合是否得体,是否到位。换言之,须要重视“消极修辞”的基础意义。以《世说新语·言语·咏雪》为例。谢太傅于飘雪日举家小聚,和儿女讲论文义。面对太傅的提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与兄女二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按常理来论,两小儿的作答都当能够从同龄孩童中脱颖而出,兄女的答案却赢得了太傅的明显赏识,何故?对纷飞大雪,“兄子”喻作“盐粒”,仅描摹出了雪之白,雪之细;“兄女”喻作“柳絮”,更添几分“漫天大雪的飞舞之状”,意境深,诗意浓。同是借用“积极修辞”之“比喻”,因前者未能够适应具体题旨情境,忽视了“消极修辞”,导致所采的喻体与本体不相和谐。极大降低了话语表达效果。

鲁迅《祝福》片段给予我们以启发:

“……脸色同时变作灰色,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篇章中的虚词,尤其是连词用得分外讲究。鲁迅以“同时、也不再、只是、……甚至而于”等关联词将各个短小的分句联结在一起,文章脉络清晰,内在逻辑强,间或使用的积极修辞实则增添了消极修辞的叙述功用,从而成功展现出祥林嫂被旧社会打压的一蹶不振的悲惨面貌。此系作者重视“消极修辞”,追求修辞和谐的良好实例。

人们丰富的认识要求人们创立出多样的修辞,以此满足“表情”的要求。“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和谐命题即是出于这一考虑,“语言的和谐也离不开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和谐。”[1]修辞的和谐要求人们提升叙述事物的能力,话语交际、写作活动要努力做到明确、通顺、平匀、稳顺。重视“消极修辞”的基础地位,不单纯追求形式的工巧,“修辞立其诚——中心、主旨”。说写者须要更多地直面日益丰繁的社会语言生活,须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恰切的话语组织,须要明确写说的方式,也就是能够保证词义、词的关系、词语角色的地位都是分明的这样的方式,实现两个修辞的和谐,做到清晰有效的说写。[11]

注释:

①陈望道先生1961年11月16日在复旦大学语言教研室的讲话,转引自宗廷虎、陈光磊主编《中国修辞史》(上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1]陆文耀.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对立统一辩”[J].修辞学习,1994(2).

[2]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张涤华.汉语语法修辞词典[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443.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陆俭明.消极修辞有开拓的空间[J].当代修辞学,2015(1):1-8.

[6]陆俭明.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J].当代修辞学,2010(1):13-20.

[7]周掌胜,周遂.《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条目匡正[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6(3):166-170.

[8]柴改英,郦青.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46.

[9]秦旭卿.再论杨树达先生的《中国修辞学》[A]//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编.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6.

[10]陆俭明.关于汉语修辞研究的一点想法[J].修辞学习,2008(2):1-5.

[11]于峻嵘,郑振峰.辞的意味、音调、形貌—古文教学中的修辞要素研究[J].燕赵学术,2013(1):181-184.

On Harmony of Active and Inactive Rhetoric——The Basic Significanceof Inactive Rhetoric Theory

LIYue-mei1,CHENHua2
(1.Faculty of Arts,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24,China; 2.Affiliated Schoolof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91,China)

XiuCiXueFaFan is the first rhetorical book in China which wrote by Chen Wangdao.In this book,Mr.Chen ha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ofactive and inactive rhetoricfor the first time.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concepts,and pointsout thebasic significanceof inactive rhetorictheory.

X iuCiXueFaFan;Active Rhetoric;Inactive Rhetoric

H 05

A

2096-0239(2016)06-0013-04

(责编:叶莉 责校:明茂修)

2016-05-18

河北师范大学第15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陈望道修辞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5XJJG057。

李月梅(199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词汇与修辞。陈华(197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消极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如何纠正员工消极的工作态度
让自己发光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