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深化内涵精心服务学生就业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2016-03-18乔海英张朝红

高教学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乔海英 张朝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100)

多措并举深化内涵精心服务学生就业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乔海英 张朝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100)

面对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机电学院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并作为活动着力点,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具体举措包括以培养“三创”人才为核心,行于精致提质量;构建体系强服务,开拓创新求实效;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注重示范树典型。

多措并举;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机电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助力大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有,力求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机电学院以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为中心,全面启动实施培养“三创”人才的特色工程。学院基于专业学科建设平台,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老师为主导”,在学生工作平台上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生优培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和创业素质的“三创”精英人才。学院以就业工作为着力点,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将学风建设“五大工程”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全程参与、全员育人、全面推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效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水平。

一、以培养“三创”人才为核心行于精致提质量

学院紧跟目前学科专业前景和行业需求的发展形势,以“学生为本”为理念,以“培育机械类工程应用创新创业型未来行业精英”为目标,创先争优谋发展,确立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就业指导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龙头、以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就业工作部署会议,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提出有效工作措施,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对就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就业工作合力。

一是围绕育人目标,结合学风建设等学院中心工作,优化专业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学院加强专业基础平台、工训实习平台、实验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三主”教学实践机制,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优生优培计划”培育创新、创造、创业之“三创”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40余项。

二是注重分类指导,高度重视就业弱势群体。学院党委要求针对就业群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类人群,如经济贫困特困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就业障碍学生,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记录困难学生简历、求职意向档案等,关注他们的就业动态,落实“一帮一”等帮扶措施。同时,组织就业弱势群体开展求职交流会,分享就业经验,认真做好“暖心工程”,对需要帮助的就业困难学生除进行经济支持和心理疏导外,还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困难学生确立积极的求职心态和理性的就业认识。以2012级学生为例,从2015年秋季开学,学院通过走访宿舍、座谈、电话及网络沟通等形式确定42位学生为就业困难重点帮扶对象,其中12人家庭经济困难,3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27人存在多门重修课程。经过一年的努力,针对就业困难群体采取的一系列帮扶措施,除了3人确实因为无法完成学习课程任务无法正常毕业外,其余39人最终都顺利就业,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86%。

三是整合各类资源,开拓各类就业市场,形成就业品牌效应。机电学院不断加强与政府、校友、企业的联系,积极开拓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全力开拓毕业生实习、社会实践及就业基地,实现“培养、就业、实习”一条龙服务;学院领导班子亲自带队,联系各地校友会,结合校友回母校、颁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等召开校企专场招聘会;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结合产学研工作,热情为毕业生牵线搭桥,提供中高层次就业单位。学院形成了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发展、关心学生就业的全员参与的良好就业氛围。目前学院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共计93个。

二、构建体系强服务开拓创新求实效

机电学院坚持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组建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平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网络互动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有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院全力调动校内外资源,以就业技巧技能培训为核心,实施“就业力提升计划”,解决学生初入职场,就业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培训、分类指导、专题讲座和实践课程,推动就业技能培训。为毕业生下发《就业在线》,分享职场面试等经历。学院团工委学生会中的学习就业指导部开展了就业调查、招聘会观摩等活动,切身感受招聘的具体流程,了解和体会用人单位招聘及面试所需能力,丰富学生实战演练经验,以充分的准备、积极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学院精心设计的就业指导实招,充分保证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为学生就业奠定扎实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基础。

学院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本我,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对于大一学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广泛地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特点,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对于大二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培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职业兴趣,发展职业技能,培育职业价值观;对于大三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和职业规划,以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协助,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寻求最佳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强个体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对于大四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实践,调整并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实战演练。学院安排学生四年中接受35学时以上职业规划生涯教育,以理性就业观引导学生思想。

学院全面提高就业工作网络化水平。立足学院,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建立全覆盖、全程化、个性化网络互动服务平台,集就业信息发布、辅导资源、就业交流为一体,以QQ、微信平台为主,辅助飞信、院网、短信的数字化平台,做到网络招聘常态化、信息发布及时化,实现了学生、学院和用人单位的网上网下互动。学院整合了专业人才网站、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网站等各种网络求职资源,建立各类就业指导专题,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使就业信息资源在全体毕业生间实现共享,达到多渠道、高效率、广覆盖的效果。

学院大力推行“专业+行业”的实践新模式。聘请学院专业教师和行业资深专家指导学生,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市场调研等方式,先后开展了财务管理、创业技能、政策法规等培训,让学生掌握相关行业知识,增强对就业创业知识的系统把握。同时,学院依托“西农机电学院”官方微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资源、就业政策等信息公布及一对一咨询指导服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渐形成了以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平台,以就业创业项目为依托,以各类创业活动为补充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

三、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注重示范树典型

学院结合学生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精神为要求,培育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从而引领价值导向。学院根据90后毕业生自身特点需求,在全院开展“亮身份、践承诺,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做到分类设岗、实践履岗、考核评岗。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核对岗位职责,明确自身岗位和承诺目标。毕业班党员围绕就业,充分发挥“服务先锋岗”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增强了党员服务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为全体毕业生就业树好标,定好位,做好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学院着力在就业前线培育和选树一批站的住、叫得响、走得远的先进人物,让先进典型走近学生,以先进事迹辐射周边学生群体。为全力开展就业工作,提高就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打造就业服务型党支部,学院发动毕业生党支部全面开展“三助一查”活动,以招聘助理、就业助理、就业普查、信息助手为主要形式,协助学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提升学生就业满意度。为引导低年级学生更好地规划升学、就业之路,开展了“党员领航助力就业、提早规划青春未来”为主题的经验分享沙龙活动。同时发动学生党员搜集相关就业信息并汇总整理,发到毕业生公共邮箱、QQ群、微信朋友圈,全方位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1]胡瑞仲.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就业[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3]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8(3).

[4]卢亚丽,李志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体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陈楚泉,符志刚.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6]易玉梅.主体性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

[7]文丰安.大学生就业择业受挫及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

Facing the now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ut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 as the important work,and focal points of activities,earnestly implemented the"top leaders" employment engineering,planning,and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Specific initiatives included the training of three creative talent as the core,the line in the exquisite quality,built a system of strong service,opened up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a party member is like a flag and demonstra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and a typical example has been set up.

implementing many measures;students;employment

G647

A

2096-000X(2016)19-0180-02

乔海英(1988,01-),女,陕西延安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朝红(1973,1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