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的创新*
2016-03-18李治国
李治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新媒体下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的创新*
李治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对行业特色大学进行通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行业特色大学具有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会出现特定的问题。行业特色大学应当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通识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改变通识教育的授课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新媒体
一、概述
作为科学、人文全面素质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思维能力、沟通技巧、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更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知识的教育,超越了实用性和功利性。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为特定行业培养人才的高校,专业教育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对行业特色大学而言,无论什么样的学科延伸都应当以人文教育为本,而通识教育恰恰不具有功利性。行业特色大学不仅仅是培养行业上同化的人才,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支撑,在教育领域,一场信息的变革正悄悄来临。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平台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所谓的新媒体是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中出现的网络技术形态数字化媒体,以数字阅读、数字广播、网络电视表现出来的新的信息互换方式。新媒体在通识教育中可以改变师生之间的单纯的教与学的地位,从而提高通识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通识教育中如何应对这种新媒体带来挑战与机遇,是摆在行业特色大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新媒体对行业特色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大学通常指的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行业背景显著,主要为特定的行业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行业特色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建国后,中国的大学模式参照苏联进行了院系重组,突出了专业性和行业性,在农业、林业、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行业新组建了一批行业特色大学,相当长的时期内,其隶属关系在各个部委。1998年,国家进行了教育改革,取消了行业办学,这些行业特色大学其中的一部分直接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另外一部分实行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双重管理。行业特色大学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针对行业特色大学这些特点,新媒体对于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
(一)新媒体为通识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供了便利
在行业特色大学中,传统的通识教育仍然是基于理工思维,强调课题传授和课本精读。但是信息化的当下,获得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内容如果仅仅通过文字的方式获得,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在行业特色大学,尤其是科学素养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任课老师科研任务重,往往很难和直接授课的学生有更多的联系,不能够直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指导,这样的话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得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师结合学校的特点,通过多种媒体方式,开展授课方式,不仅仅立足于通用,也可以结合专业,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树立素质修养类通识课程的框架。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使得学生既结合专业,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偏好与需求。
(二)新媒体为通识教育效果的提升构建了新平台
相比于传统的通识教育,行业特色大学在坚持自己特色,树立自己品牌的同时,可以通过新媒体开展通识教育。在行业特色大学中,为了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通识教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通识教育也应当保持自由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媒体开展通识教育,在保持学生专业性的前提下,可以使得老师更好的开展互动教学。老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和同学的交流,将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维的扩展与选择。如在通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类课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行业特色大学可以结合自身专业构建交流平台,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通过QQ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学生可以结合相关平台,分享所学知识,并将这种通识教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所学专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这些对增加学生强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通识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新方式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通识教育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师资。通识教育课程重视程度的提升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和专业兴趣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对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学习疑问也是有差异,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要很好的解惑释疑,这要求通识教育的任课老师本身也要具有很高的通识理论与实践水平。从发展趋势看,专业课式教学的通识教育效果也会逐步得到重视,这里教师的素质就是一个关键因素。而新媒体的交流优势可以使得地理位置相对处于劣势的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师可以跨越地域与时空,随时关注各地知名专家,及时了解在科学研究与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最新成果。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一种开放与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碰到学生的一些奇怪的问题,一时无法解答。在新媒体的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困惑与各地老师交流,期待获得最合适的答案。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与特定的交流者进行深度角度。这种情况下,这种交流就跳出了学校的相对狭窄的平台与专业的束缚,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快速提高了通识教育方面教师的素养与教学水平。
三、新媒体对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开展带来的挑战
(一)教师缺乏新媒体知识,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是偏理工的高校,行业学科背景特色明显,很多学校没有或者开设了较少的文史哲专业。对于大学生来讲,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更为迫切。在新媒体背景下,如果讲授通识课程的老师自己读书时没有接受过较为完整的网络媒体教育,开设新媒体下通识课程的难度是较大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教师自身的通识再教育与网络背景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师资培养的问题。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师本身多是专于一门的人才,现在行业特色大学也都进行全校范围的通识课程推广,需要大量的文史哲老师,如何提高其信息化水平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通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目前在行业特色大学仍然还是主要采用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比较常见的方式仍然是“知识灌输”。这种现象其实也是中国大学的一个共性问题。通识课程并非专业课程,学生的互动和主体作用更为重要,而这种互动恰恰可以应用新媒体。如果片面的强调教师的单方传授,对于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往往是不利的。此外,由于通识教育涵盖领域广泛,在学科和教学内容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很难要求具有简单统一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进程结合新媒体应当成为下一步行业特色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着力点。
(二)新媒体背景下,通识教育可能会带来对学生的消极冲击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相对落后地区,在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特征更加明显。在新媒体背景下,对于这些学生在通识教育中,要跳出传统学习模式。海量的数据通过多种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数据与信息的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甄别,正确与错误并未绝对确定,使得信息出现失真的可能性提高。作为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对于学生学习领域的深度要求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些行业特色大学中对于信息化适应还不是很强的学生在信息获得的时候缺乏甄别能力,这种结果就是造成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另外,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新媒体会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长此以往,部分同学可能会形成网络依赖,变得内向,干扰了学校健康的人格发育。
四、新媒体下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对策
新媒体为行业特色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了挑战,但新媒体融入通识教育中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面对新的信息环境,行业特色大学应当从多方面加强通识教育的创新。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并共享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教学是行业特色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受学校的行业性所限,行业特色大学主要在通识教育中将重点放在学校特色鲜明的一些学科中,而相当多的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属于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这造成优秀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在人文修养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要求讲授一些经典名著,这种经典名著的理解是需要学生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感悟的。对于专业性强的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而言,往往觉得是浪费时间,自然投入度也就不足。
在新媒体时代,大型开放式网络平台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这个平台上,提供了大量的免费优质课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与适合的课程。通识教育的网络平台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利于行业特色大学的通识教育教师不受专业限制,更好的反思课程设计与教学质量。所以,行业特色大学要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
此外,为了达到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未来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的目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必不可缺的。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生,提倡线上结合实践的通识教育学习方式
新媒体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的影响是两面的。作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应当更多得利用其正面影响。例如,在通识教育的学习中,为了不局限与专业思维,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为通识教育的课程学习提供信息支撑与参考。对于社科问题的理解,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获得最新案例的支持。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下,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是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工具,利用新媒体获得有用的大量信息,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最终将信息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应用到实践之中,实现新媒体、传统课堂,社会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通识教育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师资。通识教育课程重视程度的提升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和专业兴趣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对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学习疑问也是有差异,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要很好的解惑释疑,这要求通识教育的任课老师本身也要具有很高的通识理论与实践水平。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进行通识教育教学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识教育的教师要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识教育的教师应当利用新媒体这种交互化和立体化的平台,如可以利用微信、QQ、网上论坛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备课和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选择途径在增加,教师也应当开展特色教学,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可以考虑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对通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增加通识教育的整体互动性。
(四)创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习平台
由于交流渠道的相对狭窄以及对老师的敬畏感,尤其是通识教育的老师往往不是自己本专业的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的师生之间交流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新媒体的兴起为改善行业特色大学通识教育师生之间的这种障碍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微信、微博等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桥梁,创造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氛围。在通识教育学习中,学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向老师咨询问题,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不必考虑专业的差异和老师的反应等问题。而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脑的广泛应用又使得这种交流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老师网上的反馈交流可以通过图画、声音、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的结合进而更加直观,避免了课程的枯燥无味,让学生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真谛。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获得收获的同时和老师保持持续的互动。
[1]闫亚琛,赵璐璐.新媒体时期大学生通识教育探析[J].中国报业,2015(4).
[2]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饶建华,李佳佳.新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4]高丽.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媒体引导机制构建[J].新闻战线,2015(5).
The general education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f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New me-dia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eatures industry-university.Because the industry-based univer-sity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it will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 problem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The industry-based university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in new media,make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are general education resource;change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 a new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dustry-based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new media
G642
A
2096-000X(2016)19-0001-03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基于CDIO理念的理工科大学国贸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编号:15SC080);中国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产学研结合视角下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编号:GJKT201505);中国石油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项目“西方经济学案例驱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编号:YK201516)。
李治国(1977-),男,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