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企-校”联动培养大学生骨干的机制构建与实践
——以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为例*

2016-03-18唐海标林珊刘家璐

高教学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骨干水利理论

唐海标 林珊 刘家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行-企-校”联动培养大学生骨干的机制构建与实践
——以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为例*

唐海标 林珊 刘家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是以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构建的合作办学理事会为平台,三方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学生骨干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联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为例,倡导在大学生骨干的培养环节中引入“行-企-校”联动培养的模式,全面助力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程,为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提供新的视角。

“行-企-校”联动培养;大学生骨干;机制;实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是以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构建的合作办学理事会为平台,三方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培养上,也可以嫁接到大学生骨干的培养中,实现“行”“企”“校”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程。

一、大学生骨干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文章致力于为未来水利行业的党团工作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专业技术过硬、业务熟悉的骨干,所以作者界定的水利类院校的大学生骨干为:水利类院校中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院学生基层团干部。

(一)培养大学生骨干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要求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逐渐由空想成为现实,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多样性的挑战[1]。当代大学生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产生了误区,思想价值观念和信仰受到了冲击,这就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程和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亟需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教育,加强大学生骨干的培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要求。

(二)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能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大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才可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程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使其进一步拓展视野,广泛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三)大学生骨干培养能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推进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正需要青年一代的建设。当代大学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柱,他们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着广阔的视野,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骨干既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又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目前高等院校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中的现状和不足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分离

就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基础政治教育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普遍重视政治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分离,这一问题也体现在水利类大学生骨干培养中。受学习实践与学生数量等条件的限制,很多院校在进行理论政治教育教学时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大学生思想的疑问无法及时得到解答。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无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丧失了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因此,在进行大学生骨干培养时需要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问题,需要引导大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培养大学生全面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有待提升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出单粒精播的优势,是我国农户和科研人员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花生种植过程中种子处理、整地翻地、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农户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当前高校大学生骨干的培训时间都比较短,基本上是一两周的集训,或者是三个月的轮训,最长的培训时间也只有一年。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大部分采用的是阶段性与长期性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培训后由于缺乏完善的长效考核机制,使得党内骨干的培训阶段性效果明显,但是持续性与长期性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实施效果。

(三)大学生骨干的理论人才培养内容缺乏科学性

当前高等院校尤其是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仍有很大的空间改进,在大学生骨干理论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涉及,但是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在内容上的科学性仍有待提高。由于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骨干的思想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得理论型人才的培训内容缺乏足够的针对性,科学性与有效性有待提高,需要相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理论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行-企-校”联动培养模式在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中的机制构建和实践

(一)“行-企-校”联动培养的概念界定

“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是组建行业、企业、学院为一体的合作办学理事会,以此为平台促进“行-企-校”深度合作。近年来,作者所在的广东省仅有的水利类院校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一会一中心一平台”创新办学机制。一会是指以“广东省水利电力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为核心,成立了以水利厅与企业、学院共同参与的“广东省水利电力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一中心”是推进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整合优化资源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模式;“一平台”是以职教集团为协同创新的平台,通过校企、行企合作共同探索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

(二)“行-企-校”联合培养机制在培养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中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就在于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形成“行-企-校”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学校的协调合作[1]。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行-企-校”联动培养人才机制,以及有一个成功的“一会一中心一平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经验。目前,这些办学思路仅仅只是停留在宏观的教育教学和专业教育层面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运用的比较少,更没有具体的研究和实践。而“行-企-校”联动培养机制运用在大学生骨干的培养中,其意义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行-企-校”联动培养平台能改变

育人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两张皮”的现象长期以来,高校的育人模式存在着一种重专业学习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有效地融合。虽然国家倡导德育先行,德才兼备,但是在实际的育人工作中却存在着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模式是三方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师资融通保障机制、实训实践条件共享机制以及就业服务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人才共育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紧密有机地合作及和谐发展。平台的构建为高校的育人模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寻求现实与未来的平衡,加强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具有适应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通过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创造真实的岗位教学环境培养当下所需的现实人才,从而平衡滞后性和同步性之间的矛盾①。在这里的平台里,大学生骨干不仅能够充分学习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技能,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将工作岗位场景与专业学习场景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能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同步提高。“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学校输出的人才是否达到行业和企业的要求成为其中的关键。这将使得高职院校的育人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能”的培育,更是德才兼备的“德”的浸润。这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理想平台,与大学生骨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同时,平台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对于大学生骨干培养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指的是专业技能的实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工作场景的实践。这是一剂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诟病的枯燥单调和脱离实际的问题的良药。

2.在“行-企-校”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

“行-企-校”联动的模式要求行、企、校共同确定学生在企业就业岗位上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要求,满足企业用人标准,达到毕业生能直接胜任岗位工作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目的②。

在“行-企-校”模式下的党团干部培养首先要选拔政治合格的大学生骨干,选取的大学生骨干需要具有端正的思想态度。选任大学生骨干需要从多个渠道了解其素质,通过自荐、竞聘等渠道全面考察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质与道德素质。

对已经进入到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学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行-企-校”平台能够给大学生骨干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这使得大学生骨干能够在实践中践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通过深入到行业、企业中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同时,行业、企业中的锻炼经历使得大学生骨干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这将使他们透过纷繁的社会现象看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涤荡脑海中对错误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信念的误解,使得课堂上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变得可观、生动。

“行-企-校”平台使得企业和行业给予了大学生骨干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这有助于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能力,使大学生骨干可以在实践中培养理论素质与道德素质。理论的枯燥讲述和道德教育的强行灌输在这样的模式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的理论学习和道德培养。

四、“行-企-校”联动培养大学生骨干的实践与措施

在“行-企-校”背景下培养水利院校大学生骨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和行业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多方力量,进行全面的探索以保证培养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确保培训机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一)创新“行-企-校”联动培养模式的大学生骨干培训模式

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活跃,在培养水利党团骨干时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培训形式。“行-企-校”联动培养模式提供的平台是实践的平台,是一线的知识与经验的平台,是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和实践如何反馈于理论的平台。因此,实践性的教学和锻炼成为了培养的主要模式。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实行“行企校”联动培养机制,发动优秀校友、企业家回校授课,以合作企业为培养实践基地,实行精英“行-企-校”联动培养制。在大学生骨干的培养中,除了采取传统报告、讲座等培训方式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在校内开展理论学习,在校外开展对外交流、单位实习等实践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进而培养出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水利院校大学生骨干队伍。这些大学生骨干毕业之后进入到相关行业和企业,成为单位中的青年技术骨干和综合性人才,受到单位的好评如潮。

(二)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在“行-企-校”联动培养模式中进行大学生骨干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打通校企合作的管道,深入探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行-企-校”平台中,我们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指导委员会,在全校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生骨干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大学生骨干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校的青年工作开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有着积极意义。

注释

①郑永进,徐建平.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2015,4.

②江洧,钱武,张等菊.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1]叶小平,李博.大学生骨干发展状况调查及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9):177-178.

[2]李威娜,胡新峰,苏兆威.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126-129.

"Trade-enterprise-school"joint a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s a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deep cooperation among the trade,enterprises,schools with the platform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uncil jointly built by them.Backbone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is a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the university,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backbone in Water Conservancy College as an example,introduces the training mode of"Trade-enterprise-school"joint ac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backbone,comprehensively help college the training project of the students'backbone,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and concept.

"Trade-enterprise-school"joint action of talent training;college students'backbone;mechanism;practice

G647

A

2096-000X(2016)19-0173-03

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行企校’联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编号:GDGZ15010);广东省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行-企-校’联动培养水利党团骨干的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DYYB050)

猜你喜欢

骨干水利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骨干风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