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场理论下的英语名词短语中心语的认知机制*

2016-03-18唐晓蓉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心语

唐晓蓉(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入场理论下的英语名词短语中心语的认知机制*

唐晓蓉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英语名词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而名词短语的中心语的识别又是关键。自从语言学的发展以来,不同的语法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名词短语的中心语的识别方式。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学派,以语言的交互功能为依托,以人的心理经验为载体,提出了入场理论。入场理论以入场中介为媒介,使一个名词入场为名词短语,使一个名词短语成为小句。本文尝试着从入场理论分析名词短语的中心语,指出名词不再是一个名词短语的唯一的中心语,限定词和各种修饰语也是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

关键词:名词短语;中心语;认知语法;入场理论

Abstract:English noun phrases are basis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which the recognition of head el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different schools have studied the recognition of noun phrase head element from various angles.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 and human's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the recently developed cognitive grammar put forward Grounding theory.Through grounding elements,nouns can develop into noun phrases and then into clauses.This passag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head element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grounding theory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nouns can no longer be regarded as the head elements,sometimes the determiners or qualifiers are the head elements of nominal phrases.

Keywords:noun phrases;head elements;cognitive grammar;grounding theory

名词短语是英语构成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单位,短语的学习对于英语阅读和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看成是英语学习和研究的核心。Quilrk把英语名词短语定义为“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补足语的成分”。[1]也就是说,没有名词短语,句子就会失去完整的结构,更不用说表达准确的意义。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都对名词短语的中心语做过系统的研究,但是他们主要是从语法结构,功能和语义上研究中心语,而认知语法颠覆了先前的语法学派的中心语的相关理念,结合人的心理体验和认知场景来研究英语名词短语中心语。

一、入场理论概述

认知语法是一个全新的学派,由于乔姆斯基等语言学派的局限性,兰盖克等学者从人的心理角度,结合认知体验提出了认知语法,他们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知,更加关注从深层次寻找英语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该理论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感受,研究了人们的不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英语语法的,以及如何约束语法构造的。[2]

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中,兰盖克提出了入场理论。随后,泰勒发表了《认知语法》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个章节来解释入场理论。在最近几年,入场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Frank B risard,Ostman J,Mirjam F,和Mortelmans T等学者从入场理论研究和解释各种语言现象。2007年,Günter Radden和René Dirven发表了《认知英语语法》,使得入场理论发展成为认知语法中比较完善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入场是一种语义功能,入场使一个名词成为名词短语,或称为一个限定小句,只需要通过一个关键因素——入场元素。入场元素则是名词前的各种限定词,定冠词等以及动词时态形式等语言手段,它促使着话语与当前的认知场景联系起来,正是这些语言手段能够建立起事件和事件参加者的心理联系。

二、不同语言学派英语名词短语中心说

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都把名词短语简单地定义为:名词与它的修饰语一起即构成名词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名词短语有四种构成,即限定词(determiner),修饰词(modifier),中心语(head)和后置修饰语(postmodifier)。如:

The girl is my sister.

The pretty girl is my sister.

The pretty girl with long hair is my sister.

名词girl与前面或者后面分别添加各类修饰语,从而构成各个名词短语,具体来说,短语the girl的构成是:限定词+中心名词(girl),短语the pretty girl的构成为:限定词+形容词+中心名词(girl),短语The pretty girl with long hair的构成为:限定词+形容词+中心词+介词短语。不难发现传统语法认为被修饰的名词本身即是名词短语中心语,限定性成分占据名词标志语的位置。

为了体现短语结构的向心性(endocentricity),乔姆斯基的IC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也普遍把名词看成是短语的中心成分。接着,为补充IC分析法的不足,乔姆斯基提出了X杠杆理论(X-bar Theory),其主要观点是每个短语XP必须包含一个中心词X,而每个中心词必须投射成,而且只能投射成一个短语。再次,中心词可以带另外一个短语做它的补足语,中心词与补足语在层次上处于同一层。如:NP含有一个N中心语,VP包含一个V中心语,而PP包含的是P中心语。根据X杠杆理论,中心词X可以为任何词类。

以X杠杆理论的研究为基础,Abney提出了DP假说,他认为一个名词的中心语由功能小词限定词(determiner,简称为D),补足性成分均为实词性语类,假设所有的名词性成分都是以限定词D为中心词的最大投射——限定词短语结构。[3]这意味着以前分析的名词短语不再是NP结构而是DP结构。如:名词短语a book,the book,the books,my book,这几个短语的中心词分别为a,the,the,my。虽然DP假设弥补了统一以名词为中心语的观点的不足,但是它还是只重视短语的内部结构没有考虑到语言的心理认知因素。

三、认知入场理论名词短语中心说

各大语法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词短语中心成分进行了研究,但是都对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的语义和心理体验关注较少。认知理论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语言能力独立于人的其他认知能力。[4]认知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人们对世界得到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结构的。在认知语法中,一个名词突显事体性,一个动词突显时间关系或者过程。[5]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的识别也是认知语法的研究重点。Sinclair指出中心成分的识别是描述名词短语的第一步。[6]

下面,作者将着重从限定词名词短语结构(名词屈折变化),并列举a number of/the number of短语结构来阐述认知语法下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识别方式。

(一)限定词+名词短语(D+Noun(s))

兰盖克认为在名词短语有两种成分可以看成是中心成分,以短语the famous book为例,实义名词book提供了语义内容,指明了短语表示的事物的类型,因此实义名词book被看成是整个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这个说法与传统语法一致,但是兰盖克把定冠词the也看成中心成分。这里就涉及到兰盖克在认知语法中引入的一个概念——“背景设置成分(grounding element)”,背景指的是言语事件语境,事件参与者和直接环境。泰勒也对“背景”做出了说明,指出背景就是言语的环境,包括言语事件的参与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景语境,参与者共同的知识等等。[5]为了使名词成为名词短语,或者成为限定小句,需要最后一步来实现语义功能,这个最后一步就是“背景设置”,或者是认知入场(grounding)。“背景设置成分”即是入场元素,正是通过入场元素的桥梁作用,添加某些语言手段才能实现语言的语义功能。对于名词而言,光杆名词代表着无数个实例,只有通过添加限定词或者修饰词才能进入到参与者共同熟知的认知背景,实现入场,定冠词the正是一种背景设置成分,它的入场使得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注意力转到特指的the famous book上来,明确到具体是那本书是famous book.The famous book是语境定位的名词短语(grounded nominal)。兰盖克认为语境定位的名词词组的中心语是限定词,而名词标示这一类型,限定词的作用是在语境中侧重这一类型中的一个例子。由于语境定位后的名词词组标示一个例子,而不是一个类型,复合词语(composite expressions)的侧重来自于限定词而不是名词本身。也就是说,限定词赋予了名词词组的语境定位特征(grounding properties)。Langacker认为词组的哪一部分有侧重作用,哪一部分就是中心词(head)。[7]

Taylor和Langaker对于中心成分说持有同样的观点,限定词可以被看成是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他提出了名词词组识别的四种组成成分,即(入场(数量化(例示化(具体化(类型)))))。[5]名词短语the three famous books中,famous使得book具体化,three数量化,最后the使得名词短语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因此,定冠词the被赋予了语境定位特征,被看成是中心成分。

The book是一种实例,明确指定就是那本书,那么the books呢?兰盖克指出这就要涉及到数的屈折变化,即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认知语法认为,尾缀-s是复数名词的中心成分,[8]这点与传统语法有着截然不同。Books是一个由book和尾缀-合在一起的合成结构,语言手段尾缀-s的添加使得交际双方出现了复数概念的认知,因此尾缀-s被看成是复数名词短语的中心语。限定词the使得名词books进入到共同的情景,明确就是特指的那些书。

(二)a number of名词短语和the number of名词短语

A number of和the number of名词短语是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再熟悉不过了。虽然结构形式很相似,但是在功能和心理意义上不尽相同。如下面两个名词短语:

A number of student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按照传统语法的观点,语法学家大多把实义名词number看成名词短语的中心成分,中心词前后的成分分别是前置限定成分和后置修饰语。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s 100.

A number of students are going to the park.

在第二个例句中,主语a number of是一个单数人称形式a,然而谓语动词却是复数形式are,很显然,谓语动词在形式上和中心成分不一致。因此,如果把实义名词number看成是中心成分的话,就很难理解两个句子的区别。

但是从认知语法对着两个名词短语有不同的解释。

a number of students短语包含的是一个绝对量词和一个复数名词,而且它表达的是一个数量整体,整体内部的成分不可分割。实义名词number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意,它不表示任何一个具体的数量。A number of在功能上相当于数词many,some,而books是一个以尾缀-s为中心成分的复数概念。因此名词短语a number of students的中心词为尾缀-s,谓语动词要选择复数形式are。

the number of students短语的中心成分却不一样,the number of的功能并不是指数量,number在这里保留了它的本意,“数量”,是一个不可数名词,the是限定成分,number of是补充说明限定成分的。The也就是兰盖克提到的名词短语语义功能的最后一步--入场。限定词the的语境特征结合number of的心理意义可以决定谓语动词为单数,这也就是学习者经常头痛的主谓一致语法问题。

四、结束语

名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名词中心语的识别又是重中之重。传统语法以及结构学派只关注短语的内在结构,而忽视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认知语法充分调动人的思维,以一定的识解(construal)为基础,对名词短语的场景进行概念化的认知,颠覆了传统语法把实义名词看成中心成分的观点,提出限定词和数的屈折变化的尾缀等能够唤起事件参与者共同认知的语言手段都可以看成是名词短语的中心语。认知语法的新观点对我们解决主谓一致,Ving歧义等语法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Quirk,R,S.Greenbaum,G.leech,&J.Svartvik.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85.

[2]Langacker,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 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Abney,S.The English Noun Phrases in its sentential Aspect. MIT,1987.

[4]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第一期),1994:12-20.

[5]Taylor,J.R.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 ty Press,2002.

[6]Sinclair,J.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M]. New Delhi:Harper Collins India,1991.

[7]张辉.R.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De 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53-03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编号:15WLH36)。

作者简介:唐晓蓉(1974,2-),女,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中心语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土家语的定语助词niɛ55
转折副词“却”在单句中连接状语中心语的特点和功能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定中标记“之”的韵律效应探析
汉泰状语与中心语结构浅析
汉语并列结构问题和并列限制条件的探究
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
“NANA的”句末表量构式中“的”字句法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