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2016-03-18董欲超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可行性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董欲超(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以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董欲超
(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实施了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在保证多数学生能够步入高校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就业增加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培养当中的。文章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以及创业基地三个角度出发,对以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行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 implements deeply the policy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rengthening the talents training,which ensures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can enter the universities to learn advanced knowledge while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Under this kind of sit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students'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it is in this situation tha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is applied in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in 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help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feasibility

前言

校企合作是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才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在学校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对理论以及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而企业在积极为人才提供实践机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并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这一过程中,在思想上以及认知上将对自身未来的工作产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企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提升,因此校企合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创业教育

在有效应用校企结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增加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带着创新创业的目标来展开知识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的基础》等课程,学校发展科学的对课程进行安排,授课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个创业的思想、探讨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创业的实践演练等,而授课的教师应由企业方面来提供,应当以企业职工的角度来深入分析和了解创业的知识和思想,应用自身的实际经验向学生阐述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在创业当中的重要性[1]。学校在对该课程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应当面向全校学生,而将创业实训作为课程讲解的关键和重点内容,促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

针对创业实训内容,学校应负责进行训练项目的详细计划,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领域的知识展开深入探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对其进行鼓励。在提升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明创造,并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实现全方位的创业人才培养。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应用于大学生的教育当中,努力挖掘拥有较高潜力的学生,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从理论知识入手,结合技术、管理等技能的教育[2]。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良好的创业气氛,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寻找努力的方向,为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企合作还应当积极为大学生构建相关竞赛的平台,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以深入挖掘,企业方面在积极分享创业经验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有企业以及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在日常运行中,负责为学生搭建各种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负责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为学生提供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引导和鼓励,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的全面性[3]。

二、创业实践

校企合作积极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大量的经验,提升接下来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构建有效的实践环境,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同企业家产生交流的机会,在聆听他人经历的过程中,自身从思想上以及行动过上都将受到极大的鼓舞。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还应当进一步构建实践环境,给予学生一定的经营机会和创业思维的应用机会[4]。

在帮助大学生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应当将创业基地作为重要的媒介。学校以及企业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学生坚定的创业精神和思想应当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创业心理。

现阶段,校企合作可以在校园中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区域,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参加到该项目当中,并提出自己的创业项目方案,一旦该方案认可以及通过审核,学生就可以根据给定的实际状况通过努力进行实践创业。实践中,该区域可以为学生构建各种阻碍,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坚定的意志,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努力走下去[5]。当然,这一过程中,校企合作人员也会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辅导和跟踪调查,并为接下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积累大量的素材。

三、创业基地

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创新创业大学生的培养,可以积极构建创业基地,进入该基地学习的学生可以是表现良好的大学生,也可以是毕业生,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信心[6]。进入该基地以后,学校和企业负责指派专业的团队对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培养,包含税务登记、公司注册一级项目申报等各个方面,并积极为其实践创造机会和试验的平台,对其掌握的知识进行检验。并且,还应当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资金的筹集,从知识以及资金等多个角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构建,同时还应当包含创业项目库,将国际以及当地的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奖项的项目进行收集,并引领、指导和鼓励学生将这一项目彻底的实施和运行起来[7]。校企结合,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提供技术、思想、精神、专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包含物质上的场地和资金等内容,帮助大学生逐渐将自身的项目推向到市场,促使其不断向获得成功的方向前进。

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努力试试的过程中,创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校企合作共同建立起来的创业实践平台,是促使大学生创业迈向成功的重要媒介[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力度,还应当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促使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从而在学习中激发奋斗的决心,鼓起创业的勇气,并综合应用自身所需的专业知识,提升创业的创新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志奇,黄晓珩.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高教论坛,2013,8:38-40.

[2]孙秀丽.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1,7:81-83.

[3]肖贵平,郑宝东,庞杰.基于产学研用结合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64-68.

[4]隗洪祥.政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72-74.

[5]李毅彩,李叶红,张刚平.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24-225.

[6]乔阳,马洪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子商务,2015,4:56-57+92.

[7]蔡葩.基于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实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探讨[J].亚太教育,2015,4:184-185.

[8]李一,周彦兵.“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共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66-68.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005-02

作者简介:董欲超(1978,4-),女,汉族,山西长治,硕士,讲师,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文献检索。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