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战略下高校“去行政化”思考

2016-03-18罗富宴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行政化科学化双一流

罗富宴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双一流”战略下高校“去行政化”思考

罗富宴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是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节点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创新发展基础、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顶层设计。毋庸置疑,只有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大学体制机制的各种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其关键在于努力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摒弃泛行政化的运行模式,摆正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为双一流建设营造的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的大学和学科才能够结出世界一流的累累硕果。

“双一流”建设;去行政化;行政管理科学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去行政化”的议题与“现代大学制度”一起进入大众的视野,诚然,“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历史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然而其积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也日益突显: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症结加之利益调整的受阻,使得现实中高校运行模式的泛行政化与行政管理的官僚化问题日渐严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举步维艰之势。《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后,“去行政化”的呼声也随之而再次高涨,再度被摆到了公众的面前。笔者认为,一流的大学与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管理服务作保障,对高校“去行政化”问题要理性审思,这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去行政化”既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管理机构,也并不是弱化甚至取消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是在于加强科学管理,推动行政服务的科学化,探索构建高校“服务行政”新模式。这既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双一流”建设重任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一)高校去行政化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重要战略任务。领导体制、决策权的分配,健全公办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大学选拔人员办法等,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些都与高效行政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第一要务就是去行政化,某高校校长一言道出了高校去行政化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如何真正建立、完善并发挥其作用,恐怕还是要通过高校‘去行政化’来解决。”

(二)高校去行政化是破解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从恢复高考至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相对封闭、粗放、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模式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其消极的历史效应,细究高校传统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弊端,不难发现,这一运行机理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的根源所在,高校行政化被人们深恶痛绝,甚至被视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罪魁祸首”。因此,推动以行政管理改革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破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与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履行好“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根本保证。

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去行政化”

正如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的那样,不能用管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法来管理高等教育与高校教师,一流的高校、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机构、一流的科技成果从不是靠“管”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全面深化改革是争创“双一流”的根本动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让高校的行政管理回归服务本位,进而构建一流的服务体系,否则,“双一流”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

《方案》指出:“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要使高校发展成一流大学,进而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1]然而,高校的行政系统在办学方向、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教师评聘等方面,都处于决策核心的地位,在这种“行政化”捆绑下,被束缚的大学要步入世界一流,是几乎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去行政化”即行政科学化。

三、“双一流”背景下“去行政化”的几点思考

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这一大背景下,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对高校“去行政化”问题进行理性审思,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去行政化”,进而形成行政服务于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新氛围。

(一)高校需要行政而不是行政化

从政治学角度看,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都需要管理,高校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系统,更离不开行政管理,古今中外的办学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发挥有赖于大量的各类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科研活动,而这些活动有着极强的自由性、分散性,为了保证其合理、合法、有序地进行,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现代大学还需要建构极强的服务体系和支撑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面向社会各界争取教育资源和有效配置资源,需要与社会建立有效的互动渠道,更需要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后勤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和最优实践,塑造必不可少的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以确保大学基本职能得以顺利实现。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不难发现,大学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完整科学的行政组织,否则学校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

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的管理职能却被严重的行政化了:高校职能部门的设置采用国家党政机关的设置模式进行设置,一切以“官本位”为准的行政准则,美其名曰为政治规矩。正如北京大学某教授所言:“中国所有正规大学就被整合在一个官僚层级的体系之中,从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到大学基本教学与学术单位,一元化的行政权力通天贯地”。[2]可以说,中国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官场,背离了大学精神和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沦为“衙门”或“衙门”的附属物。官僚主义倾向严重,热衷于官位高低和行政命令指挥,而缺少学术研究和服务的精气神。从外部来看,向教育行政机构等国家党政机关报送总结、报告、各类统计表等材料的苦衷已经让高校普通管理人员筋疲力竭,主要表现为根据领导旨意为把根本没有的工作成绩造出来,把从未改革过的教学改革成果造出来,把从未座谈过的座谈记录造出来,把没听过课的听课记录造出来……总之,就是把没有做过且根本没必要做的工作编造出来。从内部来看,大学等级制度森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充满着各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更为严重的是,双肩挑现象极为突出,是大学里的一个恶性‘毒瘤’,是高校行政化日益加剧和学术腐败愈演愈烈的催化剂,对普通教师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如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既是“学术老大”又是“行政大佬”的领导就会层出不穷,其结果只能离“双一流”目标愈来愈远。

大学行政管理的作用丝毫不容忽视,没有高效率的行政服务,“双一流”目标难以实现,高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行政,但却不能过度,更不能行政化、官僚化。

(二)“去行政化”的实质是行政科学化

据统计,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仍然存在数量众多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事务人员,只是这些机构设置合理、行政事务人员职责明确,从而促进了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及人力资源的科学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正常的、必须的行政管理事务是大学发展运行的必要保障。

“去行政化”前提就是要理性认识高校的行政工作,为此,必须摒弃以下两个误区:一是对高校行政工作不重视,把管理当作一般事务性、程序性工作,把行政事务人员当作附属者,认为人人都会做管理工作,只有没本事教书的人才去搞管理。二是行政权力的异化,把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实行科层式的管理体系,对行政人员的考核、选拔和任命也效仿党政机关;高校管理者常常以命令者姿态自居,在没有征求师生意见的情况下,制定种类繁多的规章制度要求师生对无条件地服从。

笔者认为,“去行政化”去掉的并不是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本身,而是要打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泛行政化,实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民主化;摆正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去”掉妨碍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因素,防止行政权力的越位、专权与“异化”,同时使行政回归服务的本质定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去行政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推动行政科学化的过程。

要推动行政管理科学化,就要彻底摒弃以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与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以服务教学、科研、学生为根本宗旨,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学校管理过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规划与配置,进而实现以管理最优化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上,要实现高校行政工作的科学管理,对高校自身而言,就必须朝着行政人员专业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总之,高校“去行政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文化创生问题、一个体制革新的问题,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不是零碎的手术和简单的拼接,而是综合的设计和系统安排;既需要推进政事分离,廓清和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又需要以大学章程为依据,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构建高校“服务行政”新模式。“去行政化”属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教育的事,只有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了,大学“去行政化”才有可能。只有真正去掉了行政化,我们的大学和学科才能够结出世界一流的累累硕果。

[1]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11-06.

[2]黎利云.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哲学思考——基于建设两型社会背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81.

The"On the Overall Pla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last November is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the top-level design to promo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enhance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lay a 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adapt to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Needless to say,we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rive to break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sort out all kinds of relations in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chanisms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and the key lies i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bandon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extensive administration,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ics and avoiding dislocation and over-stepping its authority.We must create a goo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so that our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can reach world-class innumerable achievements.

"double top"construction;de-administration;scientific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G640

A

2096-000X(2016)23-0176-02

罗富宴(1986-),男,汉族,四川阆中人,重庆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行政化科学化双一流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论道家“无为”思想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
去行政化 超前理念遭遇经验认识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