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16-03-18杨章文
杨章文
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杨章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进行国民政治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法。韩国和我国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通过分析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比较两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异同点,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①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创造了令人为之惊叹的“汉江奇迹”。如同其他国家的教育一样,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基础也离不开韩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支持。韩国人民从小就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每个人都显得彬彬有礼,并且韩国政府致力于在大学中培育为建设国家和社会而奉献的政治素质与国民精神。因此,学习韩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以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自1945年建国以来,韩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主要是源于对教育的重视。在韩国的大学中,虽然没有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但这并不表示韩国高校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只是他们所采取的形式不同而已。韩国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名称基本都不一样,但都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宗教教育等。在韩国教员大学南宫达华教授对韩国26所大学所作的调查中显示,其中只有两所大学没有设立道德教育课,在其他24所大学开设的36门道德课中,有四门属于必修课②。该调查还显示,韩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数是以“伦理”“道德”这样的字眼出现。
2.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⑴国民精神教育。韩国的历届执政者都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其执政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又主要是国民精神教育,它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可见,爱国主义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由于爱国主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情感,是一种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加深对祖国的感情,强化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爱国主义教育,韩国也不例外。韩国的高校课程中不仅渗透着“文化爱国主义”的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向大学生讲授爱国主义,而且“经济爱国主义”也是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⑵儒家伦理教育。佛教自4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后,受到统治者的扶植,并渐渐发展成了儒教,最后将儒教定为国教,自此儒家文化便成为了韩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沿用至今。韩国高校的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渗透于大学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开设有关于儒学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如首尔大学开设的现代社会与伦理、东亚入较传统与韩国史、现代社会与儒家哲学,延世大学开设的韩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等课程,而且,还有各种汉字、书法和绘画学习的学生社团以及在校园中张贴汉字海报、画作等,让大学生们在培养业余兴趣爱好的同时,还感受到正统儒家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二、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比较
1.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点
(1)在内容上,都具有传承性。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也是早已有之并传承到今天。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媒介,把在过去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社会规范,从而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中韩大学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都表现出了一致性,中国的高校有“汉语言文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等,韩国高校有“现代社会与儒家哲学”“韩国知性历史”等。
(2)在目标上,都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意识形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和国家的目标保持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政治性。中国和韩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上,都是使之为国家的任务、目标而服务的,都是以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为目标,从而培养对本国的社会制度忠诚的人。在学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又必须和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表面上,学校教育有其自主性,其实不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因而同样具有政治性。
2.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
(1)社会制度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四门必修课也正好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相吻合。韩国由于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教育内容也体现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性质。韩国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介绍韩国发展史以及西方哲学史的课程,以灌输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及其核心价值观。
(2)在文化传播上,外输性和本土性的不同。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的衔接。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而不是自然衔接、融会贯通。而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但他们将儒家文化与西方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不仅强调儒家文化的重要性,而且自始至终都灌输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理念,这样既提高了公民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又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②。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除了主流意识形态,还有非主流意识形态,如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普世价值”“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高校大学生尚处于半成熟阶段,对很多事物缺乏辨析能力。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实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飞跃。
2.弘扬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韩国将东西方文化进行整合,合而为一,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即使不能与现代的主流意识相提并论,至少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而不是任之退化。中华民族历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并强调“一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这既是做人道理,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育人目标。同时,还要不断汲取西方国家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为我所用,丰富和拓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
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④这段话正好反映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理论的灌输,实践活动教学相对匮乏。而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源于对实践活动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再是一味的课堂灌输,要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活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使外显的道德行为内化为道德意识和品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大学生们都养成崇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总之,我们应批判地吸收和借鉴韩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华,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引文注释
①倪愫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95.
②郑彦之.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J].唯实(现代管理),2012(8):28.
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7.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53
[基金项目:2013年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课题《发达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