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状况及对策分析
——以南通市为例

2016-07-19郑聪杰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

郑聪杰 吴 倩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状况及对策分析
——以南通市为例

郑聪杰吴倩

摘要: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户籍制度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户籍制度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消除这种不和谐状态,去寻找缓和乃至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

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爆发的高峰期。因而妥善地处理好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检验深化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伴随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主题上升为具有战略高度的国家计划,更突出了对流动儿童安置问题的妥善解决的急迫性和重要性,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将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新动力点。

一、流动儿童产生的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体制步入转型期,随着农民的入城,流动人口开始出现。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流动也由早期“两栖型”“候鸟式”的单人外出务工,逐渐演变为“家庭式”的外出务工。然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拒斥却使得流动人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①,特别是作为特殊人群的流动儿童。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涌入城市,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公共话题。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对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状况的社会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利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法获取的数据进行技术分析。其中问卷法的调查范围限定在南通大学及南通市区周边四个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社区。问卷投放的比例为:南通大学占40%,其他各个社区各占15%。而访谈法主要适用于社区工作者。

三、数据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南通大学及南通市区周边四个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并筛选出合格的问卷123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2%。具体内容及分析如下:

(1)根据统计结果显示,问题1“您知道什么是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吗?”的回答为知情的受访者占61.9%,不知情的受访者占38.1%,见图1;而问题2“您是否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获得的结果为“偶尔通过新闻了解”的人占62.86%,“非常关注”的群体占13.33%,而“没有关注过的”的大众占23.81%,见图2。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大众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知晓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注:虽然从数据上看知晓的人数只有62%,但是有22%的受访者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和教育程度的限制,这部分群体通常选择“不知道”,在予以解释之后才有了相应的概念,因此要扣除这部分数据),但是关注的程度和深度却比较低,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听说过,甚至不知道的层面。这反映了大众对边缘群体的关注程度有所缺失。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正是这种缺失,导致了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在过去长时间内得不到主流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更多地依靠于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性帮扶。

(2)针对问题3“您是否排斥流动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排斥流动儿童”的占0.48%,“不排斥”的占90%,还有9.52%的人选择“无所谓”,见图3;问题4“您周围的人会歧视流动儿童吗”的结果显示:“身边多数人会歧视流动儿童”的答案占14.29%,“少数人会”占77.14%,“不存在歧视”只占8.57%,见图4;而问题5“您觉得大众对流动儿童的歧视观念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的调查表明:受众认为流动儿童歧视观念来源于“主观认知渠道”的占58.1%,“家庭教育”的占60.95%,“个人性格”的占45.71%,“经济状况”的占57.14%,“人际关系”的占31.43%,“大众传媒的评价”的占16.19%,见图5。

由图5可知,大众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和歧视行为还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为,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因此流动儿童还不至于与当地社会构成像阶层对立一样的尖锐状态,而且这也显示出流动儿童实现城市融入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图3中的0.48%和图4中的14%,这也说明至少在局部或当地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对流动儿童还是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的,这种小范围的排他性如果不加以束缚,可能会导致“地方主义”的抬头。而通过图5,可以看出“主观认知渠道狭窄”“家庭教育”“个人性格”“人际关系”是流动儿童歧视观念最主要的几个来源。因此对流动儿童进行歧视的观念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认识或群体性的偏见,例如:因为群体之间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可能对流动儿童这个群体形成“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进而对当事人在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产生不恰当导向,同时通过沟通的方式传递给其他的同龄的社会成员或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最终个人的主观认识转变为群体性的偏见。所以消除人们特别是所谓“当地人”和“市民”因为不了解或者纯属自我主观的判定形成的错误观念,对于加快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大众传媒在其中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的提升,可能媒体人的无意之举就会对大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不良的导向,因此媒体人应该提高对自己言行的把握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3)针对问题6“跟城市儿童相比,您眼中的流动儿童具有怎样的性格”,受访者认为流动儿童的性格具有以下特征的:45.71%的人认为流动儿童具有“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品德,而“坚强独立、孝顺耐心”的品行也占到67.62%,至于“勤劳节俭、体贴懂事”的优点更占到73.33%,相对地认为他们“没有特长,平庸无奇”的占20.95%,“缺乏自信,比较孤僻”的占60%,“内心敏感、品行偏差”的则占18.1%。

从图6中可以看出,大众对流动儿童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能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同时出发。既看到了因为经济上的相对弱势,流动儿童往往能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懂得更多道理的优势。同时,又反映出因为经济、教育和家庭的缘故,他们身上也带有一些显著的缺点,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加快推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紧迫性。如果不对其予以重视或者处理的力度不到位,那么就会导致这些群体性的性格缺陷,顺着代际的方式传递下去,最终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而且在图6中还有一条非常特殊的线柱,就是“缺乏自信,比较孤僻”,相对于另外两个“缺点”而言,这个数据所占的比重明显偏大。缺乏自信和比较孤僻实际上是前因后果,因为缺乏自信,所以就更不愿意去表达,而不去表达意味着在社会中更容易被孤立,从而导致孤僻的性格。而追究其之所以缺乏自信的原因,发现其与当下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四、访谈及访谈结果分析

在社会调查期间,访谈的侧重点在于“你认为流动儿童城市融入有哪些障碍及对策”,因此就以访谈内容中与侧重点最为相近的三个问题来进行分析。访谈问题1“您觉得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关于这个问题最普遍的答案可以总结为三点,即①城市人的天生优越心理,对流动儿童普遍持有戒备、排斥或者歧视心理;②归属边缘化,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缺乏基本信任,不愿主动融入城市生活;③自身的经济条件。而针对访谈问题2“您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多地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的回答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四个方面,即①个人心理辅导;②家庭关爱;③学校的帮助;(4)社会的正确认知。最后关于访谈问题3“您认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的对策有哪些”的答复则比较侧重于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的家庭引导方式;②国家政策和改革支持;③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帮助三个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反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包括当地社会的排斥,又包括流动儿童自身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既包括现实的人为因素,又包括政策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与一定范围内的存在的不合理状态。所以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采取措施,只能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不起作用,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只有在各个方面共同的、合力的作用下,才能真正、彻底地消除它。同时在访谈问题2和访谈问题3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强调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在当下社会,个人心理辅导的进行不可能完全依靠学校,因为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只有极个别学校有专职的心理老师,大多数是依靠班主任老师来进行心理辅导。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只能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其需要依靠其他的社会组织来共同完成。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对此起到补充作用的就是非政府组织或政府引导下的自愿者组织。同理访谈问题3中“社会上更多地关注和帮助”更直接地表达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重要性。因此政府的社会工作和保障部门,在发挥行政手段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正确、合理、有序地引导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发挥民间力量的强大作用。

五、对策与建议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虽然是多方面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但是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户籍制度。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当政者应当在继续发挥户籍制保持社会稳定优势的同时,创造性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户籍制度。

2.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

立法机构和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地颁布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可以率先以一些比较容易克服的事项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3.政府机构加强职能建设

因为直接针对社会问题而设立的政府职能部门,只在少数大城市中率先推行(例如:北京社工委),而大多数城市还处于空白的状态或其职能被其他多个部门“临时性的代理行使”。所以在社会现象日益繁杂、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决策者可以考虑设立相关部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

4.加强对媒体的监管

减少甚至杜绝因为媒体人的不当言行导致的社会歧视心理扩散的现象,同时应当借助媒体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弘扬积极的事例,来引导大众形成对流动儿童正确的态度。

5.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

因为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牵涉众多的利益纠纷,流动儿童群体聚集区域的地方政府常常因为经济因素不愿或只愿承担其中的部分责任,从而导致解决问题的进程被拖延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当然流入地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外来人口对本地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关起门来搞经济”是不切实际的设想,所以为外来人口的随迁子女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无论是从反馈社会还是区域的长期发展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人口流出地的政府也应当承担部分责任,因为为自己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提供社会服务本来就是当地政府的应有之意。不能简单地以人口已经离开本区域,完全摆脱自己的责任,这与现行户籍制度的要求是背离的。但是同时也应看到为借口随着人口的外流,流失的还有税收,所以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让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所有责任也是不恰当的。当然作为流入地和流出地更高一级的政府机构,也应该在其中进行合理地协调。例如:通过设立一个专门的财政账户,实现专款专用,并以流动儿童接收地政府先行垫付、流出地政府相应补偿和上级政府适当支持的原则,共同承担责任,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公平的解决方案了。

6.加强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

相对而言,青少年思想比较开放,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且一方面当下的青少年群体与父辈们相比更加注重民主和自由。因而对于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他们更容易表露出一种同情的心态。另一方面,彻底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时代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应当坚信这个问题在他们这代人手中一定能够被恰当地解决。

7.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

政府部门不仅应当鼓励非政府组织,而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予以直接的支持和物质奖励,激发创办者的积极性。

流动儿童是在城市生活中不断被“边缘化”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的社会身份和城市社会的排他性,导致了其社会融入上的困境,这个困境不单单是城市排斥的结果,流动儿童自身的缺陷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并不是以简简单单的地理上的迁移为目标。他们来到城市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扎根,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并最终被城市人认同与接纳。但是这个融入与接纳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是一个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的人群与新环境下的主流文化不断摩擦、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而通过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调查,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具体处境,从而呼吁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得流动儿童群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形成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完成人的社会化进程。这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引文注释:

①张大维,谢洪波,余彧.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基于W 市H社区的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2012(01).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47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融入城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