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一体”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2016-03-18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杜 飞

(安徽工业大学 团委,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四维一体”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杜 飞

(安徽工业大学 团委,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对安徽省8所高校800位大学生的创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素质有待提升。政府应完善管理组织,搭建信息平台并完善扶持的政策;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社会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并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充分为大学生创业建立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业;“四维一体”;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构建我国多层次创新创业链的重要一环,是营造我国创新创业氛围的蓬勃动力,是我国协同创新大军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是引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基础之一。[1]因此,建立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已日益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选取的调查样本为安徽工业大学等安徽省8所高等院校的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涉及的学科包括文、理、工、农、经、管、师范类等,涵盖30多个专业。从样本涉及的诸多方面(包括学校、人数、专业、性别、年级)来看,样本覆盖较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样本的系统分析可以了解安徽省大学生创业等问题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其中回收问卷765 份,问卷回收率为 95.6%,有效问卷 762份。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女生和男生分别有365人、397人;大一学生203 人,大二学生120 人,大三和大四学生分别有163人、276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认识

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就调查结果来看,66.9%的在校大学生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其他创业活动;67.8%的大学生有时间会选修创业指导课程;72.3%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与创业课程紧密相连或者能直接去企业实习的创业实践活动。52.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大赛是提高创业能力的良好途径,但仅有44.17%的大学生参加过创业类培训和讲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总体比较重视;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目前高校创业类培训和讲座还不够多,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共青团创业大讲堂”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深受高校大学生的欢迎。同时被调查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总的来说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空间。

2.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动机。调查显示,57.4%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有创业想法。如果选择创业是受谁的影响,19.2%的大学生选择学校,31.4%的大学生选择媒体。可以看出,大学阶段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的最好阶段,同时应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就自主创业的动机方面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32.2%的大学生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42.3%的大学生是实现个人的价值;14.3%的人是因为就业难;11.1%的人是因为有很好的创意。调查表明,实现个人价值是选择自主创业的根本原因。[2]

(二)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1.大学生对创业的基本态度。近几年来,在新形势下良好的创业教育创业机会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创业梦,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48.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开创自己的事业。8.9%的大学生对创业没有兴趣;43.3%的大学生创业兴趣一般,37.7%的大学生对创业比较有兴趣,10.1%的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76.8%的大学生认同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中38.3%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30.5%的大学生正打算创业,13.1%的大学生正在创业。说明当今大学生创业兴趣浓厚,市场意识较强。可见,部分大学生已将创业纳入了日常考虑的范畴中,主动积极地思考并计划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2.大学生对创业素质的思考。根据调查结果看,高达51.0%的大学生认为“参与一个创业团队的人员数量宜在3~ 5人”。由此可见,成员适中的创业团队能够形成组织的最大合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初步成功提供最基本保证。其次,“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善于沟通”、“团队精神”、“很强的抗挫折能力”等均是大学生认为能够取得创业成功的基本素养。

3.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哪个领域创业选项中,选“餐饮、书报等生活类”行业的所占比重最大,达 40.5%;另外由于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行业,也有35.2%的大学生;有 18.4% 的大学生愿意进行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创业。

4.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有诸多因素阻碍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首当其冲的一个因素便是“经验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刚刚步入创业之路的大学生而言,大多数都将经验不足作为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样的大学生在调查中占39.8%,而将“影响专业学习”作为影响创业的主要问题的学生占17.2%,选择将“资金不足”作为影响创业的主要问题的学生占17.5%。可见,对于刚刚步入创业之路的大学生,首先遇到的难题多为经验不足,同时,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以及资金的缺乏也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创业环境

1.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在“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应该做哪些扶持”选项中,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的大学生高达36.1%;也有32.8%的大学生认为应将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作为政府应对大学生提供的扶持。由此不难看出,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政府创业基金和专业化管理机构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很重要的因素。

2.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问及“学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应采取哪些鼓励措施”,34.5%的大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创业配套资金,33.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地等环境和服务,22.4%的大学生认为应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中希望获得学校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并通过创业课程获得一定的创业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活动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3]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作为一种“政府主导、高校辅助”的二维结构,往往忽略了大学生和社会这两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大学生而言,作为创业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和创业的意愿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成果;就社会方面而言,缺少了社会的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活动。因此,从政府、高校、学生、社会角度出发,构建 “四维一体”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显得尤其重要。

(一)政府角度

1. 完善创业管理组织架构。不论是何种组织体系,想确保这个组织体系正常运行,都少不了明确的职责分工、顺畅的管理流程以及完善的组织架构这三大必要因素。因此,一个组织严明、管理规范的创业管理组织,必须建立在上级对下级具备一定的管理权限与考核权限的制度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过于散漫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

2.搭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要构建一个各级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覆盖全省所有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主要负责整理与发布创业等相关信息。建立多维立体的创业信息交流机制,有效降低学生创业者获取创业信息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和热情。同时,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应贯彻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政策有效执行。

3.完善扶持政策。一方面,政府应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由选择创业方式,根据现行的优惠政策,适当增加优惠范围,鼓励大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创业;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以及权威机构应出台覆盖更全面的创业扶持政策,如更低门槛的贷款担保、更高额度的贴息贷款等。由政府担保,鼓励企业家进行风投,以资助大学生创业,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与创新。

(二)高校角度

1.加强创业教育,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就高校举办的创业教育而言,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具体实施应以实际拓展训练为主,以课堂教育为辅。在拓展实训和课堂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锻炼和夯实大学生的实训能力以及知识基础。同时,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构建创业教育新体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为大学生实际的创业之路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最终形成“创业推动就业,就业带动创业”的良性循环。

2.重视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对于高校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媒介来扩展学生创业参与面,有力地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应以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有效发挥大学生创业社团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坊、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活动,全面立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如,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各高校蓬勃发展,提升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三)社会角度

1.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对大学生创业典型,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崇尚创业的舆论氛围、环境,让大学生创业者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于创业活动的肯定和支持。

2.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一,提倡和鼓励社会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第二,进一步落实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培训工作,以考核等多种方式,检验培训效果;第三,为大学生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行为,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支持服务。

(四)大学生角度

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其个人素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成败。在创业这个需要长期坚持和经营的过程中,创业者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并不断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一方面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来迅速地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良好的创业信念,以确保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1]王冀宁,周 雪.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演化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0-115.

[2]陈洪源.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运行与优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63-68.

[3]商应美,方琳,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43-47.

(责任编辑 文双全)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por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IntegrationofFourDimensions

DU Fei

(Youth League Committee,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entrepreneurial ideology and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enhanced on the ba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conditions of 800 students studying in ei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Governments are supposed to make improv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build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promote support polic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entrepreneurship while society adequately to create the active atmosphere and establish the good service system and support system for their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 integration of four dimensions; support system

2016-07-05

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2016ZD078);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研究重点课题(2016cym01)

杜 飞(1982-),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硕士。

G647

A

1671-9247(2016)06-0111-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