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与开放的大学体系

2016-03-17王军

神州学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奖学金研究所硕士

王军,2013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欧盟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 Mundus Programme,简称EM)硕士毕业(就读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和马普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目前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和弗拉芒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转眼之间,我在欧洲已经度过了8年的“游学”生活,除了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外,这几年对欧洲的文化风情和教育科研体制也感触颇多,希望我的经历可以为国内创建“双一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之所以称为“游学”,源于欧洲复杂多样同时却能相互包容的大学体系,使得人才流动或者说“游动”甚为方便。

本科毕业之后,我有幸得到EM项目奖学金的支持,来到比利时根特大学,攻读海洋多样性和保护专业的硕士课程。

EM项目是欧盟特色硕士项目之一,其特点在于流动性:硕士必须在2-4所大学或研究所修必须的学分。欧盟现有大约80个不同学科的EM项目,我们的硕士项目由6所海洋特色鲜明的大学共同运行,其中3所开设硕士一年级项目,另外3所开设第3个学期的课程,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到任何大学做毕业课题。

在EM之外,欧洲很多国家也相继开设了国际学生的硕士项目并提供奖学金,项目内的很多大学也提供去其他国家或学校短期交流和研究的机会。

在根特的1年令我难忘,我在这个美丽的古城体验欧洲的近代历史,并逐渐熟悉了当地的生活方式,还接触了来自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同学和朋友。

比利时的硕士课程非常紧凑,理论课和出海实习紧密结合,上课之外还要做小组作业、项目汇报。最惊异的莫过于课程考试,手写部分结束之后还有口试,教授可以延伸考卷上的题目以考察你的应用能力,有的口试长达几个小时。

硕士第2年,我转到有400年历史的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学习1个学期。在这里,我又接触到一种新的上课形式:每门课为期2周,每天上午或下午授课,2周结束后立即进行理论考试,然后开始下一门课。

当然,学习不是“游学”的全部,在硕士的2年假期里,我用欧洲火车通票踏上了15个国家的土地,这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修完理论课学分之后,我转战德国不来梅,在马普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所进行了半年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作为世界顶尖的研究所,这里不仅提供充足的科研基金和设备,同时也提供理想的学术研究环境。

这里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开放的,只要专业相关,不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历,这里都有长期或短期的科研项目可以让你着手。在这里,定期举行的所内学术会议和领域内知名研究组的学术论坛使我受益匪浅,我自己有问题和想法也可以随时和研究组组长或项目负责人交流,不同的课题组之间也有密切的交流,交流各方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技术毫无保留。

最终,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我的硕士论文获得高分,我也获得了比利时硕士的最高一级毕业。

硕士毕业后,我决定转向生物信息学研究,得益于硕士期间的出色成绩,我在暑假找到了一个该领域专家指导的研究项目,学习生物信息学的编程语言和分析方法,通过书籍、网络和与同事的交流,3个月内我完成了从一名实验员到数据分析员的转变。

暑假结束,我幸运地接到马普学会历史最悠久的研究所——马普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橄榄枝,来到美丽的小村普伦(Ploen)攻读博士学位。

在欧洲,大部分学校要求博士生必须有硕士学位,因此硕士和博士教育一般是分开的。硕士奖学金是教育奖学金,而博士奖学金一般为科研经费或者博士教育奖学金,比如马普学会下面设立的几十个马普国际研究学校(IMPRS),每年都会支持10-20位国际学生。

马普进化生物学研究所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马普研究所,坐落在有“荷尔斯泰因州的瑞士”之称的普伦湖区,每年吸引成千游客到此度假。研究所不到百人,主要研究模式动物的自然进化历史,我们研究组则是负责跨学科研究,在模式生物和人类里将微生物学、生态学、医学和进化学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和德国免疫学会、德国石荷州医院、慕尼黑大学、剑桥大学等都有密切联系。

马普研究所在培养学生方面从不吝啬:每年投入几千欧元支持每个学生参加会议或课程学习,每个工作组还会额外负担必要的培训课程或工作会议的经费。在研究所自由活跃的环境中,除了例行的学术报告,我们自己也有机会向别人畅谈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自己组织课程,教授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例如,我曾连续2年给博士新生讲授Perl(编程语言)课程。

在北德度过了3年半的美好时光之后,26岁的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的成果相当喜人:发表文章超过10篇,包括知名杂志PNA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总影响因子过百。我的毕业答辩成绩也是德国博士的最高等级(summa cum laude)。

更令我欣慰的是,我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博士毕业标志着我在德国的4年学习划上了句号,我几乎是立即就开始了新的“游学”之路。这次我又回到了路开始的地方——比利时,在最古老的荷兰语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是一段新的征程,工作重心从单纯研究转移到项目和基金的申请、管理,开始为以后自己开设实验室做准备。在1年半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多次基金申请的失败,但也拿到了弗拉芒科学基金会(FWO)的博士后研究基金。我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调整,从模式动物转向人类医学研究。

在此期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论文不断面世,包括合作发表的Science文章等,此外,我作为第一作者的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文章等正在评审过程中。

与此同时,我还曾受邀参加中科院2014年度的“海外人才走进中科院”活动及2015年国内其他高校组织的海外人才论坛。惊异于国内的发展速度,让我更加期盼着回国开创自己的一番天地。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合我在欧洲的“游学”经历,我在思考:创建“双一流”,是否可以构建一批像欧洲大学那样风格迥异、特色明显,却又对所有科研同行开放的大学?

中国在科研文章发表数量上已经是科研大国,如果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成功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如果每个学校都有世界一流的学科或领域,都有一流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培养方式;如果更多的大学敞开大门欢迎所有人……我想,我们将成为真正的教育强国和科研强国。

猜你喜欢

奖学金研究所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睡眠研究所·Arch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心力衰竭研究所简介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