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是属于我的时代

2016-03-17陈阔

神州学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科医科大学双一流

陈阔

去年11月“双一流”方案的公布,吹响了中国大学建设“双一流”的集结号,医科院校亦不例外。

建设一流的医科院校,离不开与国际先进医科院校的交流和合作。除了与欧美国家医学院的合作交流,俄罗斯严谨的医学教学体系和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学,也非常值得国内医科院校借鉴。

医药卫生领域的合作,是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与中国在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中的重要一环。早在2014年7月,由莫斯科国立第一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牵头的“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涵盖了中俄112所医科大学,开启了中俄医科院校合作的先河。

在我看来,中俄医科院校的合作是中国建设医科“双一流”的一步好棋。如何利用“联盟”平台促进和完善中国的医学教育制度,推进中国医科院校建设“双一流”,这是中国医科院校的领导者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位在俄留学的年轻医学学子应该探索的问题。

对于像我这样在俄留学多年的医学生来讲,中俄医科院校间的深化合作,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俗话讲“隔行如隔山”,此话在医学学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中俄医学合作中,需要我们这些接受过完整俄罗斯医学教育的人,因为我们对俄罗斯医学教育体系的优势与劣势都有深刻体会,也对俄罗斯医学教育的特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经过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第一医科大学8个年头的摸爬滚打,我切身体会到了俄罗斯医学体制和医学教育与中国的不同:

首先,注重个人发展。俄罗斯医学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对个人兴趣的培养。在后3年的临床教学阶段,任课老师都会询问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意愿,并对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某位同学以后想成为一名神经科医生,那么在上神经学课的时候,老师就会有意识地重点帮助和培养他。

其次,深入临床一线。俄罗斯医科大学后3年的教学全部在临床一线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有身为医生的体会,直面日后成为医生时将要面临的各种情况。老师为学生分配病人,在教学与实践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与错误,不仅在技术上进行纠正,也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提升。在教学中老师不怕学生在学习阶段犯错,并鼓励学生自己找出不足。病人们也大都会全面配合这些医科大学的学生。因为在俄罗斯,拥有教学资格的医院都是技术顶尖的医院,病人既然想享受这种最好的医疗服务,那么就必须承担起对下一代青年医生的教学义务,这种理念在俄罗斯深入人心。

再次,学生自主性强。在俄罗斯,一般认为大学生已经是具有完全独立生活能力的年轻人,已经能为自己负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完全放手,学生寝室没有统一的熄灯睡觉时间,也没有人会关心学生晚上是否回寝室,没人关心学生是否会去上课(当然,课堂有点名制,旷课超过一定次数会被开除),没有辅导员和班主任去提醒学生该如何管束自己,每一位学生都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时间和学习时间。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也会逐渐明白自己该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中国医科院校建设“双一流”,中俄医科院校合作,对我们这些在俄罗斯学习多年的医学生来说,是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繁重的医学学业,更要坚定对自我梦想和信念的认知能力,和对枯燥生活与异域文化的耐受程度,以及对未来理想和自我职业的规划定位。

因此,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自觉——我们是中国医科院校“双一流”的建设者和中俄医学合作的探索者,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到中俄医学合作中来。这是属于国家的大时代,也是属于我们个人的小时代。

我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穿着白大褂站在中国的世界一流医科大学的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双双求贤若渴的眼神,自豪地讲出中国最新的医学技术与成就。我想,我的学生们应该享有一流的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从不会从天而降。”在此时,我告诫自己: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猜你喜欢

医科医科大学双一流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医科大学总医院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医科院校毕业生骨干在创业管理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