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类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吻合度、适应度和保障度—— 以安徽本科院校为例

2016-03-17朱跃戚涛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适应度

朱跃, 戚涛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 合肥 安徽 230601)



论英语类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吻合度、适应度和保障度
—— 以安徽本科院校为例

朱跃, 戚涛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 合肥 安徽230601)

戚涛(1969-),男,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摘要]课程建设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在英语类专业课程建设中,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吻合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以及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建设; 吻合度;适应度;保障度

1.0 引言

2013年教育部新的一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以来,英语类分委员会开展了多次多层面的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围绕国家质量标准的建设开展了全方位、深入的研讨。课程建设是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类专业改革成败的核心因素。课程体系建设表面上看只是课程本身设置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到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和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本文以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为例,旨在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吻合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以及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进行探讨和反思。

2.0 安徽省高校英语专业类课程现状

本次课程体系建设调查共搜集了安徽省22所普通本科高校英语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覆盖到除三本以外的所有一本和二本高校。从高校类型来看,涉及到安徽省综合类高校、农业类高校、理工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师范类高校和新升本科院校等。

从培养目标来看,在综合类: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和辅修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农业类:从事翻译、管理、文化、营销、公关、文秘、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理工科类院校,培养目标的共核是外事、外贸、教育、文化、翻译等复合型人才;在财经类院校,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翻译、管理、报道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师范类院校,主要培养教学、科研及经贸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新升本科类院校主要培养教育、外事、经贸、翻译、旅游等应用型人才。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培养目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主要培养英语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从课程模块设置来看,学校通常以模块或平台来整合不同的课程,但是模块和平台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本质性的差异。就安徽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而言,综合类大学的培养方案课程模块通常为4个模块:公共基础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模块。理工科类和农业类大学有5模块、4模块和3模块:5模块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个性化教育模块;4模块通常为公共课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3模块分为必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在师范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有3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教育模块;4模块:公共教育模块、学科专业教育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5模块:公共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实践性课程模块。新生本科的专业设置模块通常为4模块,而财经类学校的课程设置采用了7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特色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育人平台和个性化学习平台。

从课程学分设置情况来看,安徽省综合类高校一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160个学分,其中理论课为148学分,实践为22学分。农业类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最低修满180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不少于141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39学分。在4所理工科类学校中,学分的要求分别是190、190、179.5和188。其中,理论课学分分别是160、153、144.5和160;实践学分分别为30、37、35和28。财经类大学一般要求完成160个学分,其中实践育人平台课程14学分。安徽省师范类高校既有师范类英语专业,也有非师范类英语专业。就师范类英语专业而言,在被调查的4所高校中,总学分分别为182(理论141+实践41)、158.5(理论139.5+实践19)、173(理论149+实践24)和177.5(理论119.5+实践58),见图如下:

图1 师范类高校学分情况图

安徽省新升本科学校都属于应用型高校。由于这类本科学校的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因此这类学校在设置了诸如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旅游英语专业(方向)、翻译专业(方向)等应用型专业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外,还保留了一定规模的师范类专业。被调查的新升本科师范类专业学分要求如下:

图2 新升本科师范类专业学分情况图

由此可见,不同的高校在学分设置上差异很大。总学分要求最低158.5学分,最高190学分,相差30多个学分。实践学分最高达59.5,最低只有14学分,相差近40多个学分。

当把课程学分和学时综合在一起分析时,我们发现学分少的学校并不意味着课时也少。以安徽省一所综合类高校为例,虽然它的学分要求是160学分,但是他的总课时却达到3898学时,而在工科类学校,一所学校学分要求高达190,但是总课时只有3040学时。

在课程群建设上,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许多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已经制定了较为合理的课程群。以财经类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中的特色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为例:

图3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平台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表1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在安徽省,一些综合类高校和其他类型的高校虽然没有像财经类等应用型高校那样设立了商务英语类专业,但是在培养方案中,除了英语语言基础学科课程外,它们主要围绕不同的方向组织了相应的课程群,且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相对稳定的课程群。

3.0 对课程建设的反思

3.1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吻合度

在课程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设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是衡量学校课程体系科学性的根本所在。每个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作为英语类专业而言,在其课程设置中,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了如指掌,同时对英语类专业的学科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课程体系的设置既不能偏离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能偏离英语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属性。

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主要看相关专业围绕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实施。从课程模块或者平台来看,安徽省各高校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因为无论模块或者平台有什么不同,但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可以浓缩为基本素质模块(平台)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但是,在构成这种体系的课程设置上差异性较大。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对安徽省22所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仔细审读后发现,有些高校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国际交流、对外合作、涉农外经外贸、旅游商务、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营销、公关、文秘、教学等工作,但是在它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相关的教学、科研、公关、文秘、营销等课程。 虽然可见涉农外经外贸、旅游商务、管理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只有1-1.5个学分,远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课时。有些工科类高校,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本专业毕业生能在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对外经济贸易业务、外事业务、翻译业务、金融业务、航空服务业务、新闻及期刊出版业务中发挥专业特长,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定位:外事、新闻出版、文化、科研、旅游、外贸、金融、民航、海关、政府对外经济部门的外贸政策研究与管理、高等学校英语或国际贸易的教学等。但是在它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并未见外事、新闻出版、科研、旅游、民航业、外贸政策研究与管理类课程,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看到相关实践对这些课程的支撑。

一些师范类学校提出学生毕业后除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图书情报资料的检索能力,但是在这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也未见围绕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类课程,更未见围绕这些课程所设置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所体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吻合度较低。

英语类专业课程的吻合度要充分考虑英语类专业课程的学科性质。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应该把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性与其他学科的学科性混为一谈。文秋芳(2014:125)指出:“将英语类专业的主要方向定位于语言、文学和文化不能涵盖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和行业特色明显院校开设的英语专业点”。但是,束定芳(2013:46-47)却指出:“近年来,部分院校,包括一些外语类院校,纷纷转向试点‘英语+其他专业’所谓的复合型专业模式,培养‘外语能力强’的其他专业学生。这种培养方式之下学生的就业渠道是拓宽了,但也使传统的英语专业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

英语类专业在学科性上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因此无论在培养模式上采用的是“外语 + 专业知识”、 “外语 + 专业方向”、 “外语 + 专业”模式,还是“专业 + 外语”模式,课程的设置都不应该弱化英语类专业的学科属性。英语类专业国家标准所制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程都是保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性的核心所在。以安徽省应用型高校酒店英语专业为例,如果课程设置与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同,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课上将竞争不过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能力上也竞争不过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是课程设置丢失外国语言文学属性必然要带来的后果。

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点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就英语类专业而言,一些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如听、说、读、写、译本身就带有实践课程的性质。除了这部分课程外,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主要指的是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从培养目标与实践课程吻合度的角度来看,实践课程内容的吻合应该比形式的吻合更为重要。一般认为实践基地是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在外向型经济的城市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都市,英语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学生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多,基本能够满足实践课程设置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城市而言,师范类学生的实习基地基本运行正常,但英语类其他专业和方向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基本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以安徽省为例,一些高校与外贸单位、外资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但是常常因为商业机密以及办公条件限制,这些单位并不欢迎学生成批量的正常实习。与外事部门签订的实习协议,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实习场所,而且所接纳的学生数非常有限,时间也具有随意性,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与安徽翻译公司签订的协议,也因学生毕业后没有在翻译公司工作的意向而不接受学生的实习。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中城市,由于英语专业实习岗位奇缺,而需要实习的学生数却居高不下,社会上某些组织利用这种供需矛盾,名义上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事实上是让大学生免费或者廉价为他们赚取经济利益。

要解决以上的矛盾,在外语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可以灵活多样。实习不是形式,而是知识的实际应用。衡量实习的标准不应该是实习基地,而是知识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的应用来看,并非一定要在实习基地中才能完成。没有任何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满足就业导向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个体寻找的实习单位是对实习基地的重要补充,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首先,这样的单位往往是学生自选,且有意愿去工作的单位,在这样的单位中实习,不仅能应用到学校所学的知识,也能提前接触到行业所需的知识;其次,单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实习,也是因为用人单位有意去了解、考察和聘用毕业生,有利于单位对学生进行实践考验,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业务素质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只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对这些散落在各单位的实习生进行规范管理,就应该加以提倡。这样的实习往往比实习基地的实习更具有针对性,因此也更有效。

由于培养方案一般都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放在第八学期,再加上毕业论文形式的单一化,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并没有达到知识实践的目的,完全流于形式,因为大部分本科生已经离开学校,为工作奔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式上,可以采取学术论文、翻译作品、项目报告等形式。毕业论文选题的时间可以灵活,并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四下学期,以符合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比如,对于学术型方向的学生而言,可以提前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前确定毕业选题,系统开展科研活动,完成毕业设计。英语专业中每年都有国家级、省级甚至校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本科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所申报的项目完全也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学生的暑期或寒假的各种社会实践应该尽量与专业素质培养相结合,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都可以成为毕业设计的内容。

3.2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大学课程的设置应该要考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但是大学毕竟不是社会,也不应随着社会的需求起舞,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就业导向。由于社会分工的复杂性,职场的多样性和人才需求的多变性,没有哪个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去应对大学生面对的如此纷繁的就业市场,因为用人单位的需求千差万别。毕业生最后的就业岗位也是五花八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不应是个纯功利的概念,不是看开设的课程内容是否直接能应用到就业岗位上,更重要的是指课程设置能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

从培养方案来看,安徽省高校在外语教学课程设置中基本结合了各自学校的特点与社会需求。以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为例,安徽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院校,从综合院校的特色入手,从三个方面着手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3.2.1 采取“3+1”体验-进阶式培养路径

图4 “3+1”体验-进阶式培养路径图

这一培养途径的基本做法是:在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和通识能力培养阶段,所设置的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材与授课方式的革新,寓通识教育于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独立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和通识能力培养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专业体验阶段。将原本高年级开设的文学、语言学、翻译和一些跨学科发展等专业课程浓缩简化后提前到二年级开设,在体验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每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三四年级为专业能力强化训练阶段,通过所选方向高密度课程进行专业方向训练,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实践体验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2 构建个性化群落式人才生境

人才群落由众多相互适应并存在适度差异的人才组合而成。人才生境指特定地段上对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依据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助长作用原理,群落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问始终发生着激烈的相互作用。良好的人才生境,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进行自组织、自强化、自优化活动。不同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种群特征所产生强大的组织感应、共生效应,为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可能。

图5 个性化群落式人才生境

为了充分利用群落效应培养异质化人才,学院在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年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打造不同方向的课程群造就一个差异性发展平台:

图6 差异性发展平台

其中,学术型方向目标在于向国内外一流院校输送具有创新潜质的学术型人才。学术型方向的教学以强化入门引导为培养重心。以语言学方向为例,在传统的语言学概论、词汇学、修辞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方法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通过提升专业课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一定的科研素养。

应用型方向的培养重心在于强化应用技能训练。除了必要的指导实践的理论课程之外,重点加强三个课堂的教学实践:第一课堂注重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借助翻译语料库平台、同传实验室等,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第二课堂通过兴趣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各种翻译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课堂主要通过与参与实践基地共建单位的接待、翻译工作,提高学生交际、应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多途径提高专业技能。复合型方向利用所在大学为综合性学校的优势,让学生选修跨学科课程,或者让部分学生通过辅修或者双修其他学院的课程达到复合的目的。

建立这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平台,尤其是不同的课程群,为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设计自己的培养方案,差异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群落生态下,通过自我调节、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实现共生共赢式的成长。

3.2.3 建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合一的课程体系

鉴于语言学习依赖日积月累,如若同其他专业一样,在一二年级关键时期起炉灶开设中文通识课程,可能会带来广而不专、侵蚀主业的危险。因此,可以立足本专业小班上课、文化课比重大的特点,通过现有听说、阅读、文学、文化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将它们改造为拓展视野、提高逻辑判断和认知水平的类通识课程,以达到学以致知和语言学习的双重功效。不同课程各有倚重,彼此互补。

图7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合一平台

通过采取“3+1”体验-进阶式培养路径,构建个性化群落式人才生境,以及建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合一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能力,使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良好的适应度。

3.3 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

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为前提。课程设置再好,再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如果没有一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去实施设置中的课程,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去保障课程的设置,换句话说,如果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低,那么课程设置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

外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已经超越了外语人自身的能力。它需要院系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打破院系之间的学术壁垒,才能有效提高学校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以安徽省某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部分课程的设置状况为例(见图3和表1),单凭英语师资队伍无法应对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不现实。要使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落地,只有打破院系各自为阵的壁垒,在顶层设计中实现全校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才有可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设置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专业评估和由学校自己组织的预评估实践可以看出,有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纸上,所设置的课程并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即使实施了,实施的质量也较低。有些学校,课程设置中有商务实训的内容,但在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却因缺乏相应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并没有安排商务实训。有的学校甚至在预评估期间,培养方案中的高级商务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却是《新编英语教程》,把培养方案中的高级商务英语课程上成了《高级英语》课程;《高级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上成了《英语阅读》课程,阅读的内容也与商务英语无关。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相应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实训设备去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因此光有合理的课程设置还不行,在教学改革中,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应是衡量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和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

4.0 结语

总之,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在把握好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资源对课程设置的保障度。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正在制定英语类专业建设的国家标准,不久就要颁布实施。在这个标准中,既有规定性内容,也有选择性内容。规定性内容旨在对英语类专业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属性进行规定,而选择性内容则是开放的,旨在为不同学校英语类专业的办学特色留有充分的空间。英语类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作为保障,并围绕培养目标展开,灵活多样,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 英语专业综合课目标与教师素质——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授课比赛述评[J]. 外语界,2013,(2):43-49.

[2] 文秋芳. 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18-126.

On Fitness, Adaptation and Guarantee i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Majors

ZHU Yue, QI Tao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majors,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fitnes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he adap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ettings to social needs, and the guarantee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adequate teaching resources fo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us rais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itness; adaptation; guarantee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6)01-0039-08

作者简介:朱跃(1958-),男,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

收稿日期:2015-10-17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6-01-005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适应度
改进的自适应复制、交叉和突变遗传算法
一种基于改进适应度的多机器人协作策略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空调导风板成型工艺的Kriging模型适应度研究
基于适应度的配电网多故障抢修任务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