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具体互文性的语用分析

2016-03-17辛斌李悦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1期

辛斌, 李悦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具体互文性的语用分析

辛斌, 李悦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李悦(1989-),女,汉族,山东邹平县人,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分析。

[摘要]本文以1972年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42篇互访演讲(22篇中国领导人访美演讲和20篇美国领导人访华演讲)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中的引用和提及两种具体互文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数据和典型例子分析表明,中美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对于引用和提及两种手段的使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倾向,但其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一方面旨在宣传和推广特定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意在争取认同,构建互信和对话交流、和平共处的基础。

[关键词]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具体互文性;语用分析

1.0 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个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指语篇中包含他人的话语或其他语篇的片段(辛斌,2000)。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互文性分析近年来日益受到话语分析者的重视,已经成为话语和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视角。Fairclough(1995: 188)甚至把语言分析和互文性分析视为语篇分析的两种互补形式,前者旨在说明语篇如何选择使用语言系统,后者说明语篇如何选择使用话语秩序(order of discourse),即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语篇生产者和解释者有效使用的习俗化实践(如体裁、话语、叙事等)的特定组合。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领导人互访日渐频繁,有力推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他们互访期间所作的演讲在传播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构建国家形象和国际社会新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两国领导人演讲时往往运用互文这种修辞手段,因而这些演讲中的互文现象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政治色彩,并发挥特定的政治作用。本文选取了42篇中美国家领导人互访演讲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中的具体互文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两者的倾向性和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互文倾向异同背后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辛斌(2008)提出,为了在语篇分析中便于操作,建议把互文性分为“体裁的”(generic)和“具体的”(specific)。前者指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或语域的混合交融,后者指一个语篇中有具体来源(有名有姓的或者匿名的)的他人话语。本文的分析将着重于具体互文性。国家领导人的互访演讲本质上属于政治语篇,是各国领导人就国内外政治形势而在跨文化语境中发表的演讲,旨在阐明立场观点和政策主张。借助于具体互文手段,言者往往能更加有效地使听者理解自己的话语或语篇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常用的具体互文手段包括引用、提及、用典、谚语、习语、陈词等。其中,引用和提及在我们分析的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2.0 引语的分布与功能

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引用”(quotation)被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引用按来源可分为两种:“自我引用”(self-quotation)和“外部引用”(external quotation)。前者指在当前话语或语篇中引用自己之前的话语,后者则指在当前话语或语篇中引用他人话语。引语按引用方式又分为三大类,即“直接言语”(direct speech)、“间接言语”(indirect speech)和“警示引语”(scare quote)。直接言语指逐字引用他人话语,间接言语指转述原话的命题内容,而不拘泥于其形式或措辞;警示引语即引用者出于各种写作目的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其所选择的词语(辛斌,2013)。相比较而言,自我引用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远不及外部引用高,因此,本文仅对互访演讲中的外部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文中的“引用”一词实指“外部引用”。

2.1 引语的频率与分布

引用备受中美领导人青睐,频繁见于其互访演讲中。然而,两国领导人在使用引语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性。表1和2对本文选取的42篇演讲语料中的引用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

表1 中国领导人访美演讲中引语使用频率统计

表2 美国领导人访华演讲中的引语使用情况

表1和表2显示,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比较喜欢使用引语,双方互访演讲中引语出现的平均次数相当,但是与中国领导人含有引语的演讲比例(68.2%)相比,美国领导人含有引语的演讲比例(90%)更大。下面的表3显示的是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引语的来源国家或文化。

表3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引语的来源国

表中显示,两国领导人互访演讲中的引语不出预料地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和美国(文化),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国领导人的演讲中出现的来源于中国的引语比例(58%)远远超过了来自美国的引语比例(38%)。

现在让我们看看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引语的来源类别。其中,“国家领导人”主要指中国的国家(副)主席、(副)总理和美国的(副)总统、国务卿等。“著名人士”指社会各界著名的或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民族英雄、伟大思想家、宪法制定者等等。“其他”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座右铭、校训、无名人士或不知名人士的言论等。

表4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中国引语的来源类别

表5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美国引语的来源类别

表4显示,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都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民谚或习语;另外,美国领导人似乎对历任中国领导人的经典语录也做足了“功课”,在访华演讲中可谓“信口拈来”。从表5可可以看出,在来源于美国的引语中,两国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最常引用的是美国以往“国家领导人”的话语。

2.2 引语的语用功能

辛斌(2008)认为,互文性分析必须摆脱纯粹客观描写的实证主义影响,注重语篇互文关系的功能性分析。前文的统计分析表明,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演讲中不仅从自己的国家文化中引用,还特别重视从对方的国家文化中引用,自引与“互引”(mutual quotation)相结合。通常,人们之所以引用是因为引语为他们所接受、认可、或赞同;换言之,人们往往引用那些能够唤起自己或听者情感共鸣的东西。同样,一旦自己的话语被他人引用,话语发出者也会因得到认同而获得满足感。这种借他人之口表达类似的想法,同时又对他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方式,可谓“双赢”之举。因此,相互引用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和心理战术对成功实现交际目的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跨文化语境下,相互引用尤其重要,因为从对方国家或文化引用不但能体现出对该国的熟悉程度,而且意味着赞同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

Leech(1983)认为,出于礼貌,我们在交际中理应让他人最大程度地受到益处、得到褒扬,并努力实现自我与他人的一致或共鸣。中美领导人“互引”体现了双方努力寻求立场和观点的最大程度的一致。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面子”(face)涉及情感投入,它是可以丢失的,需要在交际中不断地关顾和维持。互引可以看作两国领导人对彼此“正面子”(positive face)的投入,也就是说,努力满足对方希望得到赞同、喜爱以及认同的心理需求。互引也可被视为对“正面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策略的运用:一方面,这意味着使用对方国家“群体内身份标记”(in-group identity markers),不失为一种展现一致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这在一定意义上也相当于“送礼”,通过投对方所好恭维对方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请看下面这些例子:

(1) 我很欣赏哈佛校门上的一段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中国青年也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江泽民,1997年11月1日于哈佛大学)

(2) ……一个半世纪前,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在文章中摘引孔孟的言论很多。他还把孔子和苏格拉底、耶稣相提并论,认为儒家道德学说,“虽然是针对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但我们今天读来仍受益不浅。”

(温家宝,2003年12月10日于哈佛大学)

(3)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a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s to rise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which can build a new and a better world.

(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于北京)

(4) ... Many centuries ago, Wang Po, 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 wrote, “Although we 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I come to China representing the sincere desir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to be good neighbors to the Chinese people.

(里根,1984年4月26日于北京)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孕育美国总统的摇篮,不仅在美国赫赫有名,而且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作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备受美国人民敬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主席亦深受中国人民尊崇;著名诗哲王勃之诗为中国人民广泛传诵。因此,无论是哈佛大学校门上所写,还是爱默生、毛主席、王勃等人所言都至少有一个共同点: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这是因为他们以绝对影响力为国民普遍接受和广泛赞扬。江泽民主席同时引用哈佛校训和中国青年的座右铭来强调服务祖国和人民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从而表明两国人民在人生追求上的一致。温家宝总理引用了爱默生对儒家学说的积极评价来证明爱默生对儒学的认同,凸显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之于美国的深远意义。尼克松和里根总统分别引用毛主席和王勃的诗句,不单单出于他们对诗中所传达的意旨的接受与认可,还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前者借诗抒发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强烈愿望;后者借诗表达美国人民维持中美外交关系的诚心。总之,在互访这种跨文化语境中,中美领导人通过引用策略意在维持、促进、并把双边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在互访演讲中两国领导人无论是“自引”还是“互引”都是为其“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服务的,即强调两国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点从而唤起情感共鸣;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一方接受和认同另一方的某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消除隔阂,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本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加深受众对其国家的理解。

在前文的统计分析中我们注意到,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更倾向于从中国文化中引用,且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民谚、习语等。古代文学作品堪称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民谚和习语亦属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部分,它们都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广义而言,中美领导人的这一引用倾向可以归因于中国文化在中美文化接触中的相对优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美国是一个仅有23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移民文化”或“复合文化”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所藉。早在1784年,中美便开始了思想交流和商品贸易往来。从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至今,中美两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交往频繁,极大地促进了相互的了解和理解,许多美国领导人难免受到某些中国文化元素的吸引和影响,并自觉不自觉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演讲中。狭义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民谚和习语高度凝练的语言特点也是重要愿意之一。谚语一般简短精练,用于说事理、表建议;习语/成语则通常由四字构成,寓意深刻,节奏明快;而中美两国领导人频频引用的《论语》、《易经》、《礼记》、《汉书》、《孟子》等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因为文言文的庄重典雅、言简意赅。两国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引用这些名言名句符合其领导人的身份,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并达到感染和说服听众的交际目的。

从双方的“自引”看,在任美国领导人更倾向于引用已卸任的美国领导人的话语,而中国领导人则更加青睐本国文化。这种“自引”上的不同倾向经常反映了双方所欲达成的不同政治目的。美国领导人频繁引用本国的缔造者或是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总统们的话,诸如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等:

(5) ... George Washington, the Father of our Country ... He bade farewell at the close of his term with these words to his countrymen: “Observe good faith and justice toward all nations. Cultivate peace and harmony with all.”

(尼克松,1972年2月25日于北京)

(6) George Washington told us we would be bound together in a sacred brotherhood of free men.

(里根,1984年4月27日于北京)

(7) Abraham Lincoln defined the heart of American democracy when he said, “No man is good enough to govern another without that other’s consent ...”

(里根,1984年4月27日于北京)

(8) In the last letter of his life, the author of our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our third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said then that “all eyes are opening to the rights of man.”

(克林顿,1998年6月29日于北京)

(9) ... That is why Lincoln could stand up in the midst of civil war and declare it a struggle to see whether any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could long endure.

(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于上海)

从这些例子看,被引用的美国领导人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闻名遐迩,他们的话语被频繁引用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任领导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钦佩;其次,借此宣传和推广其引以为傲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例(5)至例(8)的引语中,像“faith and justice”(信仰和正义)、“free”(自由的)、“the rights of man”(人权)、“liberty”(自由)、“equal”(平等的)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而这些都是“美国梦”的典型特征。而在中国领导人的演讲中则出现了大量的像“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和而不同”、“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样的民谚和习语,用以强调“民众”和“民生”的根本性以及“和睦”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像古诗《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也常被中国领导人所引用,以表达中美合作的美好愿景。

另外,美国领导人在其演讲中也经常引用无名人士或不知名人士的话语。表4和表5显示,中国领导人所使用的引语来源相对集中,而美国领导人所使用的引语来源更广,除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重要人物、文学名著、重要文件等,无名或不知名人士也是其引语的重要来源。例如:

(10) ... A slightly homesick American sailor recorded that first day in a letter home. “My dear father,” he wrote, “if ever you receive this letter, it will acquaint you, that after a passage of 6 months and 7 days we came to anchor at Wampoo ... The Chinese had never heard of us, but we introduced ourselves as a new nation, gave them our history with a description of our country,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a trade here to the advantage of both, which they appear perfectly to understand and wish.”

(里根,1984年4月27日于北京)

(11) ... As one American player described his visit to China “The people are just like us ... 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 but still very different.”

(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于上海)

上面两例中的引语来源分别为一名水手和一名运动员,虽然无名无姓,但其话语在此却又重要意义。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784年,由乔治·华盛顿组织下水仪式的“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美国启航,前往大清王朝,旨在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例10中的水手正是该商船上的一员,他在家书中生动地描述了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其言语可信度毋庸置疑。里根总统在演讲中援引这封家书,意在强调中美交往有过良好的开端并借此表达对两国未来持久友好交往的厚望。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解冻和乒乓外交的开始。例(11)中的运动员正是该球队中的一员,他的一番话表现了其当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和总体印象。借助这番话,奥巴马总统不仅表明对中美两国存在异同这一观点的认同,他也在试图告诉中方:过去约4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已充分证明某些方面的差异并不会阻碍两国合作。奥巴马总统的这一观点大致与中国始终奉行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相一致。水手和乒乓球运动员都是及其普通的人物,其话语往往远不及政治领袖和社会名流的话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但是由于他们是某些以往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而其话语和行为却并不平凡或平庸,其“声音”因其真实性往往更具说服力。

3.0 提及的内容与功能

“提及”(reference)是演讲中常用的具体互文手段之一,指在话语或语篇中谈到某个(些)与之相联系的外部实体(事物、事件等),具有感染和劝说功能。为了使演讲更具说服力,中美两国领导人在自己的演讲中经常会提及一些能够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事物、事件等,寥寥数语便可引发听者联想,达到预期的演讲效果。在我们分析的语料中被提及事物或事件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既包括普通民众又包括极具影响力人物,既涉及日常生活小事又涉及重要历史事件,既涵盖趣味卡通片又涵盖权威文件等。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中最常见的四类,即真实故事、历史事件、重要文件和亲身经历。

3.1 提及真实故事。

中美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提及的一些真实故事虽然普通,却能有效地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里根总统1984年访华时,在演讲中讲述了年轻的美国学生John Zeidman的故事。1981年,热心的John来到北京,一方面为了研究中国,另一方面为了结识新友,不久便喜欢上了中国及其语言和文化。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但他对中国的爱在家人和朋友身上得到了延续:他们在华盛顿开设了一门汉语研究课程,该课程日益受到美国年轻人的欢迎,后来全班作为特邀嘉宾来华会见同龄学生。习近平主席于2012年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中讲述了Gardner夫妇的故事。Gardner生前任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福州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福州的鼓岭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11年他们举家回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乡看一看,但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Gardner仍不断念叨着“Kuling,Kuling”(鼓岭)。为了实现丈夫的心愿,Gardner夫人多次到中国寻访,最终都无果而返。后来,她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终于查明让Gardner魂牵梦绕的地方就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1992年,Gardner夫人应邀来到鼓岭,同Gardner儿时的玩伴一同畅谈往事,并抒发了永远保持这份友谊的强烈愿望。

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外交演讲中,由于社会生活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演讲者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和观点、赢得听众的理解并达成共识。因此,与空泛的大道理相比较,适当提及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可以大大增加演讲在听众情感上的吸引力或震撼力。里根和习近平在演讲中讲述的故事虽然短小平凡,但非常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营造出热烈和谐的氛围,从而促进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

3.2 提及历史事件

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发生了许多关乎两国交往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为两国人民铭记在心;中美领导人在其互访演讲中一旦提及这些历史事件能够立即唤起两国听众对过去的共同记忆,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两国领导人之间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例如:

(12) 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一向怀有深厚友情。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揭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序幕。

(胡锦涛,2006年4月20日于华盛顿)

(13) In 1784, our founding father, George Washington, commis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 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

(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于上海)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都回顾了美国第一艘商船漂洋过海、首航中国的史实,使1784年的那个历史时刻生动地再现于听众脑海。两国领导人通过提及该历史事件表达了今天双方继续并加强交往合作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历史事件不但可以指引今天的两国人民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行,而且也是今后两国关系积极发展的润滑剂和稳定器,两国领导人在各自的演讲中不约而同地提及该事件可谓用心良苦、意义重大。

3.3 提及重要文件

像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以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样的重要文件往往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经常在互访演讲中为中美领导人所提及,其中三个《联合公报》几乎在每一次这样的访问演讲中都会提到。其原因不难理解:三个《联合公报》是维持和发展中美双边关系的指导方针,它们明确并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基本原则,奠定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14) ... We remain firmly committed to the principles set forth in those three joint communiqués that form the basis of our relationship. And based on the bedrock principle that there is but one China, we have found ways to address Taiwan constructively without rancor.

(老布什,1989年2月25日于北京)

(15) ……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习近平,2012年2月15日于华盛顿)

自从1988年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上台,台湾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风雨飘摇期,并逐渐变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干扰和阻碍因素;另外,自1989年至1993年,国际形势也发生巨变,中美两国关系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因而,1989年老布什总统在访华演讲中就有必要承诺恪守三个《联合公报》中的基本原则,以消除隔阂、增加互信、使两国关系重新回到正轨。然而,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从未完全履行诺言,因此中国领导人在访美演讲中就会不断重申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核心内容,以提醒美国政府和人民牢记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3.4 提及亲身经历

国家领导人是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形象的代表或象征,他们的演讲往往庄重而严肃,与普通听众的心理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政治民主的发展,中美领导人也越来越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而提及个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例如:

(16) 今天,我参观了林肯总统的卧室,看到了葛底斯堡演说,这是我在中学时代就读过的。我在那个时候可以背下来,现在背不下来了,但是,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还是背得出来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当年罗斯福总统发表炉边谈话的那个地方。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很高兴读到了他著名的炉边谈话。

(朱镕基,1999年4月8日于华盛顿)

(17) The history, the beauty, and the culture of your country is legend throughout the world. I first learned about it as a boy in a small school in the farm country of America. I never dreamed back then that I’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me and see these things for myself.

(里根,1984年4月26日于北京)

朱镕基总理在访美演讲中提到自己在中学时代便已熟读并能背诵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在十几岁时便读过罗斯福总统著名的炉边谈话。里根总统在访华演讲中提到自己小时候便对中国有所耳闻。通过提及年轻时的亲身经历,二者均故意在营造轻松的演讲气氛,从而给听众留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印象。

4.0 结语

Frow (1986: 157) 认为,辨别某个语篇所涉及的那些具体的语篇并不那么重要,语篇互文性分析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客观的历史体系”或者“客观的语篇序列”,而只能是“对建构某种相关关系的全局价值(例如其效果、带来的快乐、产生的说教或政治兴趣)的一种评价。”互文材料很少只是被简单地嵌入某一语篇,而是根据该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被重新加以利用。因而语篇互文性分析的重点应该是考察互文材料在特定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结合的方式与和谐程度。从本文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例子分析看,中美领导人在互访演讲中对引用和提及的运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倾向性,但其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是宣传和推广特定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二是争取认同,构建对话交流、和平共处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Brown, P. & S. Levinson.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Fairclough, 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eCriticalStudyof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5.

[3] Frow, J.MarxismandLiteraryHistory[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4] Leech, G.Principlesof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5] 辛斌. 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 外语研究,2000,(3):14-16.

[6] 辛斌. 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6-10.

[7] 辛斌. 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转述言语(上)[J]. 当代修辞学,2013,(5):48-5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 of Visiting Speeches by Sino-US leaders

XIN Bin, LI Y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This is a pragma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intertextual phenomena in 42 visiting speeches delivered by Sino-US leaders. The analysis of mainly the quotations and references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visiting speeches of the lead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ey exploit quotations and references, they share the same ultimate purpose to disseminate specific values or ideologies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to seek recognition and consensus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mutual trust, friendly exchange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Key words:Sino-US leaders; visiting speeches;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 pragmat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6)01-0003-09

作者简介:辛斌(1959-),男,汉族,山东乳山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篇章语义学、批评话语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学科代码:2014090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BYY116)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5-20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6-01-001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专栏(主持人:辛斌)

主持人按语:语篇的互文性一直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辛斌在“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2000)中将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前者指一个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他人话语,后者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或语域特征的混合交融。“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具体互文性的语用分析”一文以42篇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为语料对比分析了其中的引用和提及两种具体互文关系,发现虽然其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旨在宣传特定价值观的同时构建互信和对话的基础。“语类与社会变迁——基于教材前言语类的历时研究”是一篇体裁互文性的研究论文,它以Swales学派的语类分析方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结构潜势、评价理论以及多模态分析为工具, 考察发现“前言”这种语篇在近半个世纪中的变化,从传统的学术介绍语类演变成一种混合的、具有促销意图的语类。批评话语分析近年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话语研究,“两种取向,一种融合——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整合研究”一文关注的正是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的融合。作者认为相同的语言观和语境观奠定了两者融合的基础,而不同的侧重点则决定了两者融合的主要途径。“政治演讲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以Chilton的话语空间理论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讲话所建构的话语空间,具体展示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概念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时的较强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