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眼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16-03-17李锐徐洁玉
李锐 徐洁玉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学工处,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生眼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李锐**徐洁玉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工处,广西桂林541004)
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疗效机制,论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三个班级的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大学生从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情感体验两个维度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得出在大学生眼中,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是意义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团体心理辅导;扎根理论;质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教育、咨询、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集中在证明其对于特定目标的治疗效果上,关于疗效机制的研究较为少见[1],缺乏从当事人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参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其有帮助。本研究拟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就大学生眼中的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研究。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质的研究是与量的研究相对立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相对于量化研究采用数量化的方式检验自己的理论假设,质的研究致力于通过与研究者的互动,自下而上收集数据,达到对事物的“质”的解释性理解[2]。质性研究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中的新范式,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悄然兴起[3]。采用质的方法从当事人的视角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是本研究的需要。
1 方法
1.1团体心理辅导
1.1.1参与人员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通过辅导员进行人员招募,根据报名情况,随机选取广西某高校3个大一自然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班级人数为30-40人不等。每个班级实施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因为新生入学后有结识朋友的需求,此次团辅以人际交往为主题,活动时间为3小时。
1.1.2活动实施
活动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破冰阶段,由“甜蜜口香糖”、“桃花朵朵开”等暖身活动组成,目的是激发积极情绪,打破隔阂,让团体气氛更为融洽、学生思维更为活跃,提升兴奋度、专注度和投入度。在主体活动阶段,开展“请你帮我签个名”、“生命的色彩”、“人格特质问卷调查”和“翻叶子”等活动,目的是促进交往,让学生了解到班上同学有跟自己相同的特点,从而增加归属感;将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下发挥创造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结束阶段,开展“留下三句话”活动,是一个结构式的问卷调查环节,请同学们写下对整场活动的感想,作为后续研究的原始资料。
1.2研究者
研究者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同时也是3场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者。在开始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研究者系统研读了质性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对可能出现的偏见和期待进行了反思,以减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1.3资料收集
在团体辅导结束环节的“留下三句话”活动中,研究者采用结构式问卷,对参与人员提出了3个开放式问题,以此搜集研究资料。问题有:(1)对整场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内容;(2)参与活动的收获;(3)对活动的评价及建议。
1.4数据分析
在研究者实施的3场团体心理辅导中,随机选取2个班级(共计69个参与者)的资料进行分析,1个班级(共计37个参与者)的资料作饱和度分析,以检验新数据是否能够产生新的见解。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是逐级编码的,具体来说有三个级别的编码:开放式登陆、关联式登陆、核心式登陆。
1.4.1开放式登陆
在开放式登陆中,研究者要尽量“悬置”个人的“倾见”或“定见”,将所有资料按照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4]。这个过程要求全面而详细,不遗漏任何信息。
如,有参与者写到:“在一起玩游戏感觉与同学的交流更深了,进一步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这里将“交流”、“友谊”作为核心词加以记录;有参与者写到:“我们玩的很开心,这些活动都很有意义,让我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这里出现的“开心”、“有意义”、“团结”作为核心词加以记录。在开放式编码中,有些词语重复出现多次,这些词语需要加以标注。
1.4.2关联式登陆
在关联式登陆中,研究者要发现和建立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些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景关系等。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后,还需要分辨其中什么是主要类属,什么是次要类属[4]。通过逐步分析,最终所有的概念会形成一个关系网。
例如,在开放式编码中出现的“友谊”、“交流”、“团结”、“自我发现与改变意向”、“社交技巧”等,都属于“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除了“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外,关联式登陆阶段还出现了“表达希望或建议”、“情感体验”、“对老师的认同”等3个编码。就4个编码的发生时间而言,“情感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发生在前,“表达希望或建议”与“对老师的认同”发生在后,因为只有当参与者对团体辅导有了情绪和认知上的感悟后,才能生发出对老师的认同,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总之,在关联式登陆中,研究者对开放式登陆的编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概括。
1.4.3核心式登陆
在核心式登陆中,研究者需要对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之后选择一个或几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概念上。与其他类属相比,核心类属应该具有统领性,能够将大部分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内[4]。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关联能力,核心式编码是形成理论的基础。
例如,在本研究中,“情感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属于核心概念,“表达希望或建议”、“对老师的认同”可以看做是参与者在活动中“情感体验”的延伸。与“情感体验”相比,“表达希望或建议”、“对老师的认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情绪的客体不同,“情感体验”是参与者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身的情感反应,而“表达希望或建议”、“对老师的认同”的情绪客体分别指向未来和老师,但都包含了参与者的积极情绪反应。因此,在核心式登录中,将“表达希望或建议”、“对老师的认同”并入“情感体验”类属下,将“情感体验”、“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定为核心类属概念。
2 结果
通过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登陆、关联式登陆和核心式登陆三个过程,得出了大学新生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两个维度结构,即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情感体验,具体内容如下。
2.1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
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包括参与者意识到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友谊、交流、团结、自我发现与改变意向、社交技巧等5个方面存在的积极影响。(1)友谊。参与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此次团辅过程中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爱,体验到了朋友的重要性。(2)交流。参与者认为,活动增加了大家认识彼此的机会。团体辅导过程中,与同学们的交流更深了,找到了跟自己兴趣一样的人,发现了同学身上以前没有发现的优点。(3)团结。参与者认为,活动让大家更团结。学会了合作,认识到了团体合作和团队领导者的重要性,认为团结才能有力量,团体合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4)自我发现与改变意向。参与者表示,通过参与活动,学会了释怀,变得开朗了。认为自己要积极、自信,生活中要开心、放松心情,要认真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困难面前要有耐心,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生活。(5)社交技巧。参与者认识到了社交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学会分享、相互关心,要抽时间陪朋友、多与人交流,要去发现、了解他人的优点等。
2.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包括参与者表达的放松感、愉悦感、希望感和认同感等4方面的内容。(1)放松感。参与者表示,团体辅导活动让其体验到了久违的放松感,从平时的事务中解放了出来,释放了压力等。(2)愉悦感。参与者表示,团体辅导活动有趣,好玩、精彩,活动过程愉快、新鲜、开心、气氛好,感觉到有意义、有收获。(3)希望感。希望感是指参与者被团体辅导活动所感染,产生了对未来的期待。如,参与者表示“很需要像今天这样更多的活动”、“以后希望大家能真正的融入一起”、“希望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大学四年应该不会是空白”、“希望以后都要开开心心,抛开烦恼”,也有参与者表示“希望老师分析每个人的优缺点”、“希望有单独的心理辅导”等。(4)认同感。认同感是指参与者对活动组织者产生的积极评价。如参与者表示“心理老师很有责任感”、“老师很会领导我们融入集体”、“团辅老师很热情、耐心”等。
3 结论
3.1研究结果的饱和度
根据扎根理论分析了两场团体心理辅导的数据之后,用另外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数据来做饱和度分析。扎根理论的饱和度分析就是解决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收集数据的问题,即当搜集新数据不能再产生新的理论见解,也不再能揭示核心理论类属新的属性时,类属就“饱和”了[5]。分析发现,新增加的数据中,没有产生可以增加核心类属的素材,可见原先两场团体心理辅导的数据已经使核心类属达到饱和,不需要再增加新的数据了。
3.2大学新生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维度结构
研究分析发现,大学新生从两个维度评价团体心理辅导,即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情感体验。其中,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包括参与者意识到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友谊、交流、团结、自我发现与改变意向、社交技巧等5个方面存在的积极影响。情感体验包括参与者表达的放松感、愉悦感、希望感和认同感等4方面的内容。
就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维度而言,从心理学心理过程的分类来说,知、情、意是不同的概念,本研究将认知体验和改变意向放在同一个维度,是因为在分析中发现,改变意向总是发生在认知体验之后,参与者往往是在领悟了某个道理之后,产生了改变的意向。如有参与者写道: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感触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只要你抛开一切顾虑,敞开心扉,你就会很开心地生活”;“这次的团辅让我懂得团结的重要性,人生是需要互相关心的。每天多抽出点时间陪朋友玩,身心愉快,自己的交际圈会更大,朋友也会更了解你”;“人生无常,欢喜就好。学会释怀。要和同学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爱护,互相信任”;“人际特质问卷给我很深的思考,了解到自己和班上(除宿舍)的人接触较少,不被人所了解,所以要多多交流。大家合作很好,希望我开心地与人交往,去了解发现他人的优点”。
因为认知体验和改变意向总是接连出现,所以在分析时将两个内容合并为一个维度,情绪体验独立成为一个维度。
在情绪体验维度,本研究出现了放松感、愉悦感、希望感以及认同感,即对参与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组织者的积极认同。参与者表达了对团体辅导实施者的积极情绪,如有参与者写道:
“老师很和蔼可亲……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老师天天开心,幸福美满!”;“心理老师很有责任感”;“这次活动老师很会领导我们融进集体”;“老师很棒”;“老师最后说的话很赞”等。
学生表达积极情绪的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中,研究者不仅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者,还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承担着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研究者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因而有热情投入工作。研究者的积极期待可能引起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学生积极回应老师的积极期待,因此在活动结束时表达了对老师的积极认同。
4 结束语
大学生从两个维度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即认知体验与改变意向、情感体验。这一结论对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活动设计要注意意义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同时团体心理辅导实施者要对学生怀有积极的期待,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1]李凤兰,董虹媛.当事人眼中的团体辅导效果:基于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4,20(4):300-305.
[2]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9-12.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质化研究思潮[J].社会科学,2009(11):113-11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332-338.
[5]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144-147.
(责任编辑骆桂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3年科研项目《儿童期留守经历、父母教养方式、应对风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YJ1319);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青葱心苑”大学生素质训练营》。
B849
A
2095-4859(2016)02-0209-04
**作者简介:李锐,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