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废督裁兵”探析

2016-03-17彭南生李庆宇

关键词:黎元洪

彭南生,李庆宇



安徽“废督裁兵”探析

彭南生,李庆宇

摘要:张文生督皖后,皖局发生很大变化,皖人为解决新安武军军饷问题,倡议裁兵节饷,这是安徽废督裁兵的内部原因。第一次直奉战争后,黎元洪重新上台,废督裁兵运动高涨,为安徽实行废督裁兵提供了外在环境。鉴于形势和皖省特殊情况,安徽各界对废督裁兵都声明赞成,但目的各不相同。此后各方围绕“废督”和“裁兵”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最终结果,“废督”只不过是将督军“变形易相”而已,“裁兵”也只是裁新不裁旧。安徽废督裁兵虽取得了部分成果,但总体而言并未完全成功。

关键词:废督裁兵;安武军;张文生;许世英;马联甲;倪嗣冲;黎元洪

“废督裁兵”作为解决时局的政治口号被提出来,是在1918年底南北和议前的准备阶段*郭绪印、盛慕真:《略论“废督裁兵”运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其基本内容为“废除督军,裁减兵额”,反映了人们对军阀统治的厌恶和改良政治的愿望,并对之后包括安徽在内的各省产生了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学界对废督裁兵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虞和平、陈君静:《1920年前后废督裁兵运动中的商会与孙中山》,《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陈明胜、申晓云:《江苏省废督运动与省自治》,《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冯筱才:《“军阀政治”的个案考察:卢永祥与一九二〇年代的浙江废督裁兵运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19期,2002年5月;岳梁:《“废督裁兵”浅析》,《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郭绪印、盛慕真:《略论“废督裁兵”运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赵锡荣:《“废督裁兵”政治思想评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3期;秦英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几种政治主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李玉才:《“废督裁兵”声中的冯玉祥》,《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但对同时期安徽的废督裁兵情况则鲜有提及,更无专文论述。事实上,安徽是在废督裁兵声浪影响下的各省中,唯一既实行了“废督”又有大规模裁兵举动的省份,可以说是研究废督裁兵的典型案例。本文旨在依据相关资料对安徽废督裁兵的史实进行梳理,略作阐述,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张文生督皖后之皖局与新安武军军饷问题

“废督裁兵”之议初起时,安徽为皖系军阀倪嗣冲盘踞,他不仅拥有(旧)安武军全部,而且自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原张勋麾下定武军之大部也被其收编,改为新安武军。对于裁兵,倪虽通电赞成*《关于裁兵促和各要电·安徽倪巡阅使电》,(天津)《大公报》1919年11月21日,第2张。,但并未实行,反而将所部(旧)安武军改编为五个混成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三辑·军事(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01~604页。,兵额实际是有增无减。至于“废督”,倪氏也声明反对。早在1919年1月21日,倪即致电北京政府,反对废弃督军制度*李良玉等:《倪嗣冲年谱》,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222页。。1920年4月,浙督卢永祥通电倡议废督,倪更是致电政府对卢大加揶揄,谓“卢督请废督,何不先自请免职为天下倡?中央何不先废浙督实验?”*《国内专电》,《申报》1920年5月10日,第6版。直皖战后,倪嗣冲离开安徽,皖人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宣扬“废督裁兵”,并将其与当时盛行的自治运动结合起来,倡言“废督裁兵,振刷民治”。如当时旅宁皖人要求政府“将皖省督军一缺,明令裁撤,并将驻皖军队,先行减去一半”*《旅宁皖人之呼吁》,《申报》1920年9月10日,第7版。。旅沪皖人也主张“废督裁兵,筹画自治”*《旅沪皖团体联合开会记》,《申报》1920年10月4日,第10版。。但因北京政府任命新安武军统领、徐州镇守使张文生为安徽督军,皖人此次乘倪嗣冲去皖之机鼓吹废督裁兵并没取得实际效果。

1920年9月张文生继倪嗣冲当上安徽督军后,皖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倪相比,张的地位并不稳固。这是因为,第一,安徽有新、旧两军,张文生此时虽为督军,但实际归他掌管的只有新军,且新军主要集中于皖北,而以倪嗣冲部下、皖南镇守使、军务帮办马联甲为首领的旧军势力范围则遍及皖中南,就实力而言,马联甲并不在张文生之下,且两军关系并不和睦,相互争权夺利*《皖省张马两军之内讧》,(上海)《民国日报》1920年12月15日,第6版。。第二,张文生曾在张勋麾下,张勋与奉系张作霖有姻亲关系,张文生也带有奉系色彩,且其之所以能在倪去皖后群雄逐鹿的皖督之争中取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奉张的支持。而直皖战后,马联甲逐渐依附于直系,两军派系已不相同。由于当时直系控制了长江大部,奉系在长江的势力较弱,张文生对直奉两系态度暧昧不明,“既不敢奉皖同盟,又不敢直皖携手,于是奉派对之怀疑而欲动之,直派亦不信任而欲动之”*《杂评一·皖督易人问题》,《申报》1922年2月6日,第11版。。自1922年初起,就不断有张文生地位动摇、皖督将要易人的传闻。除此之外,当时张文生还面临着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使其地位更加不稳固,且最终成为皖人极力倡言“废督裁兵”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新安武军军饷问题。

新安武军军饷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与其来源有关。安徽原只有安武旧军,军饷由皖省担负。张勋复辟失败后,其所遗驻徐州等地之定武军由皖、苏等省接收,时任安徽督军兼长江巡阅使倪嗣冲遂将其一部改编为新安武军,但当时倪觉“一督军不能拥军队若是之多,乃以巡阅使之职权统辖之”*《北京特约通信(二)》,《益世报》1920年12月13日,第2版。。因此新安武军虽归倪管辖,但名义上隶属于长江巡阅使节制,并非安徽地方军队而系中央军队,粮饷由北京政府发给,皖省本无负担之责。虽然中央时有欠饷,但倪在皖督任时如遇“政府饷源不济”,常会动用一些手段“由私人在各项政费腾挪”*《皖局将有剧烈变化》,《申报》1922年1月9日,第8版。,因此当时新军军饷尚不成问题。但自倪氏去皖,中央任命张文生督皖后,“所有巡阅管辖之新安武军亦并归皖督统辖,中央遂停拨军饷”*《安武军与聂省长》,《申报》1921年4月13日,第7版。,新安武军军饷问题由是而起。后北京政府虽于1921年2月规定新安武军军饷年为140万元,由中央和皖省分摊,但皖省国、地两税年收入只有800万元左右,支付旧军军饷所需之380万“已属筋疲力尽”,所以皖人对这个规定表示反对。

张文生因军费无着,于该年5月亲自到省城向时任省长聂宪藩索饷。“聂本庸懦无能,不敢或忤”,虽经各界一再拒绝,仍“私行接济新安武军七十万”。这70万对皖人而言是“额外负担”*《皖局将有剧烈变化》,《申报》1922年1月9日,第8版。,且致使教育、实业等费大受影响,故皖人一直没有承认。即便如此,张文生仍借口军饷不足,时常向皖省催索。按北京政府规定,皖省支付之款自1921年1月起算,然而至该年10月止,经省财政厅先后共拨给新军军费达96万余元*《许世英呈报皖省财政现状》,《申报》1921年12月16日,第10版。,大大超过70万元。此外,张文生还借支工赈盐捐30余万元,新军随时向各县及各征收机关自由截留之款尚不在内。综合前后,不到10个月间皖省实际上支付新军军费约130万元*《张文生索饷声中之皖人反响》,《申报》1921年12月28日,第7版。。但其军饷问题似乎并未因此解决。

新安武军系旧式防营编制,军队缺乏训练,纪律废弛,因缺饷时常发生哗变,扰害地方*《皖省兵变余闻》,《申报》1921年11月1日,第11版;《皖北新安武军之骚扰》,《申报》1922年1月15日,第8版;《地方通信·安庆》,《申报》1922年2月15日,第10版。。1922年3月2日,张文生电令各县,以“军饷万急”为由,要求各县将所经征税款“尽数源源报解”军署*《皖人电斥张文生把持财政》,《申报》1922年3月23日,第10版。。马联甲也起而效尤,通电截留皖南皖中各县局税款*《马联甲申明截税》,《申报》1922年4月3日,第7版。。皖省舆论哗然,由省芜各公团发起,会同旅外同乡及各县法团组织清理财政会议,在芜湖集会,讨论皖省财政、军饷问题,共商解决办法。5月10日,财政审查会开幕,至6月初结束,共历时一月之久,其主旨“即在审查新旧两安武军饷项数目”,“佥以解决皖省财政,必自裁兵著手”*《皖事愈不可问矣》,《晨报》1922年6月6日,第6版。。结果议决对于新军军饷“皖省完全否认”,对于旧军军饷“规定全年认筹一百四十万”*《解决军饷声中之皖局》,《申报》1922年6月5日,第7版。。会议还拟组织裁兵会,并推选代表进京请愿,实行裁兵节饷。废督问题也被提出,认为“废督一时虽做不到,而话却不能不说”*《安徽财政审查会开会记(九)》,(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6月2日,第7版。。

就在皖省各界召开财政审查会以讨论军费问题、主张裁兵节饷时,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直奉战争已经结束,黎元洪重新上台,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了其后安徽的废督裁兵进程。

二、“废督裁兵”运动的高涨及各方态度

1922年4、5月间,直奉交战,奉系败绩,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拟推出黎元洪复任大总统。黎于6月6日发出“鱼”电,提出“废督裁兵”为复职条件,直系军阀给以热烈响应*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127页。,黎氏复任,“废督裁兵”运动高涨起来。

黎元洪“废督裁兵鱼电”发表以后,皖省各界先后予以响应。首先是军政界,6月16日,督军张文生致电北京政府,提出“杯酒释权,请从隗始”,但要求先裁兵后废督*《张文生主张先裁兵后废督电》,《申报》1922年6月19日,第6版。张在电文中称:“废督裁兵,当以裁兵为本,废督为末。本末既定,先后自分。否则民国以来督军一职,亦既屡易名称,而于实际上仍未改革者,是齐其末而不揣其本耳,故废督不重在废名而重在废实。实何以废?曰是在裁兵。兵何以裁?曰是在筹全国之国防,次定全国之兵额,而后谋如何节制,如何留汰,如何收束,如何遣散,如何安插。故裁兵不难于急就而难于统筹……析言之,则事体繁重,既非一手一足之所能为烈,更非一朝一夕所能程功……惟虑本末倒置,先后倒施,则一处扞格难行,全局影响所及。是以良法必取渐进,陈义无取过高,非定贯始彻终之主张,难收举重若轻之效验。……兵能应裁而尽裁,督虽不废而自废。”。23日,军务帮办马联甲亦通电,表示“服膺鱼电”,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应请先将帮办一缺明令取消”等语,并表示“愿以镇守使名义督同各旅长奔走于裁兵事宜”*《马联甲自请裁兵电》,(天津)《大公报》1922年6月27日,第2张第2页。。20日,驻扎寿县之新安武军一部哗变,安徽省长许世英于事后致电中央,认为皖省裁兵“较他省尤急”,请求政府“责成安徽督军履行裁兵宣言”*《许世英查复寿县兵变情形》,《申报》1922年7月20日,第7版。。皖人方面,14日,安徽财政审查会致电北京政府,指出“兵不速裁,财政永无办法”,并认为黎氏鱼电“深合民意”,要求“请即贯彻主张,速派大员莅皖,督促厉行,以苏皖困”*《安徽裁兵运动之进行》,《申报》1922年6月20日,第10版。。全省学生联合会也发电,指出“非废督不能裁兵,非裁兵不能救亡”,要求政府“废除督军、帮办、镇守使各职,并将新旧两军一律负责裁汰至最低限度,为皖人稍留此一线未绝之生机”*《皖学界请废皖督电》,《申报》1922年6月25日,第11版。。安徽省立学校联合会亦致电省内外皖人,提出“凡驻防式之军队及万恶之督军制,暨军务帮办、镇守使等军职,皖人根本上绝对否认”,并要求“废督裁兵,请自皖始”*《皖学界运动废督裁兵电》,《申报》1922年6月27日,第10版。。此外,皖籍国会议员王源瀚等也于7月12日致函国务总理颜惠庆,要求将皖省废督裁兵“提前办理”,并附有所拟之施行程序及办法*《皖籍议员王源瀚等呈一件:军队复杂,非先废督则兵不能裁,兹拟具施行程序,祈察核施行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北洋政府档案(52)》,影印本,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第609~624页。。除了提出主张和要求外,省内外皖人还先后成立了相应的组织。7月8日,安徽各公团议决成立安徽废督裁兵会,以“和平运动、废除督军、裁减军队”为宗旨*《皖人组织废督裁兵会》,《申报》1922年7月11日,第10版。。5日,旅沪皖人发起组织旅沪安徽裁兵会,9日正式成立并命名为旅沪安徽废督裁兵协会,以协助省内废督裁兵*《旅沪皖人发起裁兵协会》,《申报》1922年7月6日,第14版;《旅沪安徽废督裁兵协会成立》,《申报》1922年7月10日,第15版。。旅京等地皖人亦纷纷对皖省废督裁兵表示欢迎,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从表面上看,皖省各界对“废督裁兵”态度一致,但实际上他们表示支持废督裁兵的原因有所差异。首先,对张、马而言,一方面,黎元洪发出废督裁兵通电后的数日内,各省军事长官对黎氏通电表示赞成并见诸报端的有吴佩孚、山东田中玉、江苏齐燮元、江西陈光远、浙江卢永祥、陕西刘镇华、湖北萧耀南等*《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6月10日,第4版;《田中玉赞成废督裁兵电》,《申报》1922年6月10日,第6版;《黎黄陂鱼电发后之时局》,《申报》1922年6月11日,第6版;《陈光远实行废督电》,《申报》1922年6月12日,第6版;《卢永祥通电》,《申报》1922年6月14日,第6版;《刘镇华赞成立裁督军电》,《申报》1922年6月16日,第6版;《四方风动之裁兵运动》,《申报》1922年6月21日,第7版。。尽管他们各自的动机与诚意不尽相同,但至少说明黎氏通电让他们难以拒绝,而不能不有所表示。并且黎氏复任为直系推出,直系军阀通电赞成黎氏,自然也包含一种“捧场”的意味。皖省张、马通电也应包含这些因素。另一方面,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安徽军饷问题的确十分棘手,张、马通电中对裁兵表示赞成,也未必就毫无诚意。其次,对皖人来说,此前财政审查会为解决军饷问题已倡言裁兵节饷,因而黎之鱼电发出后,皖人自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感觉到“中国政治稍有清明之希望”,加之认为“吾皖财政行将破产,各军官亦有自愿裁兵之表示,许省长亦有裁兵之计划”,因而为了“挽回全省命运,自救身家性命,不能不求裁兵之举迅速实现”*《皖人废督裁兵运动之进行》,《申报》1922年8月27日,第10版;《旅沪皖人发起裁兵协会》,(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7月6日,第10版。。

此外,他们各自的目的以及在督如何废、兵如何裁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分歧。对张文生来说,奉系战败使其更加孤立无援,其先裁兵后废督的通电虽说不无道理,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想借此实施缓兵之计,以拖延时日来达到“暂保地位于一时,再图巩固基础之法”的目的。而且从其之后的具体行动来看,他也只是打算将新安武军“核实裁减,改编为正式陆军”*《芜湖快信》,《申报》1922年9月30日,第10版。而已。至于马联甲,其“做督军之梦已非一日,两年以来依附保曹、兄事苏齐皆为此故”,因而对于废督裁兵,他非但不反对反而“借题发挥,力赞此议”,是为了“废督以后,办理军务善后事宜之人,只有自己为近水楼台,可以不劳而获”*《皖马获得督理军务之经过》,《申报》1921年10月11日,第4版。。对皖人来说,废督裁兵固其本怀,认为这是摆脱“兵祸”,实现之前裁兵节饷主张的大好机会,在兵与督如何裁废的问题上,主张“计饷养兵”,并一再宣言“暂存军额至多以两旅为限,岁饷以百四十万为止”,“其驻防式军职,如督军、帮办、镇守使一并裁撤,不得于旅长以上设任何名义之军官”*《安徽废督裁兵会电》,《申报》1922年8月3日,第6版。。

三、废督与“变相督军”

对于皖省废督裁兵,各方所抱目的虽不尽相同,但毕竟都声明赞同。并且自黎元洪倡导废督裁兵以来,就全国范围来看,江西督军已“明令裁撤”,浙江督军也已“实行自废”*《废督声中之各督军命运》,《申报》1922年6月22日,第7版。。而张文生的督军地位早已动摇,虽然北京政府起初担心“若督废兵裁,为张不留余地,万一发生反动,实是障碍进行”,而拟仍保留张文生督军名义*《中央对安徽裁兵之决定》,《申报》1922年7月27日,第7版。,但遭到皖人强烈反对。因而皖督裁撤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皖督一旦裁撤,裁兵事宜由谁主持就显得非常关键。于是,各方围绕所谓“裁兵大员”展开了一场争夺。

当时有意竞争或被认为较有资格主持裁兵事宜的有皖督张文生、军务帮办马联甲、旅京皖人同乡会会长江朝宗、豫督冯玉祥,此外还有马毓宝等。他们的大致情况是:张文生不愿坐以待毙,打算由自己将军队改编。马联甲为军务帮办,在皖实力最强,对于裁兵大员之位势在必得。江朝宗为旅京皖人首领之一,但缺乏足够的实力,当他谋求担任裁兵大员之意流露后,有人因其曾在张勋复辟时附署解散国会令而不赞成,这使得其“大灰心,对皖事遂绝口不提”*《皖马获得督理军务之经过》,《申报》1921年10月11日,第4版。。冯玉祥虽得一部分旅京皖人支持,但旅沪皖人因“不主张以兵裁兵”而明电反对*《旅沪皖人对裁兵意见》,(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7月21日,第10版。。马毓宝自皖省废督裁兵之议兴起以来,亦多方运动,力谋此席。但皖人以其曾于辛亥年督浔时派黄焕章“率兵劫皖,省垣糜烂,皖人至今欲食其肉”*《皖省政闻纪要》,(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9月21日,第7版。,反对甚力。马毓宝因此基本没有机会,后被北京政府授予宝威将军以敷衍其面子。

根据以上分析,排除其他因素,仅就实力而言,此时马联甲最有竞争力,但张文生毕竟仍是督军,力图保持自己地位,二人遂展开了较量。但二人实力对比也非常明显。张文生此时孤立无援,其所能做的,一方面仍是要求中央同意由其主持,先行裁兵;另一方面,“四处派人侦查马之举动”,并打算先发制人“在蚌埠自设一安徽裁兵委员会,以塞马联甲之口”。相对于张,马联甲则具有更大优势。此时直系内部保曹一派已属意于马,湖北督军萧耀南、江苏督军齐燮元也给马以大力支持,后者还迭次密电中央“力保马联甲代张督皖”*《张文生内调之原因》,《申报》1922年10月10日,第7版。,并催促政府明令发表。因此马联甲的竞争力最强。虽经皖人迭电反对,裁兵大员的角逐仍以马联甲的胜出而告终。10月7日,北京政府决定裁撤安徽督军,次日见诸《政府公报》:“安徽督军一缺著即裁撤”,“特任张文生为定威将军,著即来京供职”,“特派马联甲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大总统令》,《政府公报》(第2370号,命令)1922年10月8日。。

北京政府废皖督、以马联甲督理军务善后的消息对皖人来说既感震惊又感愤慨。因为自浙督与赣督裁撤,以卢永祥为“浙江军务善后督办”,以蔡成勋“督理江西军务善后”之后,人皆指所谓“督理”“督办”为“变相”了的督军而已*《国内一周大事纪略》,《申报星期增刊》1922年6月25日,第1版;《一周间国内大事纪略》,《申报星期增刊》1922年8月13日,第1版。。而皖人对废督早具宣言:“其驻防式军职,如督军、帮办、镇守使一并裁撤,不得于旅长以上设任何名义之军官。”更何况马联甲曾于1921年6月制造了“六二惨案”,杀死学生姜高琦,早为皖人所不容。因而时人对中央命令传出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看得很清楚。10月8日,《申报》刊出一篇题为“废皖督”的评论,有如下一段话:

江西废督而后,其人民初攻蔡督理,继攻李省长,今又有争教厅长之怪剧。风潮之所以接连不息,其原因皆由于督之废名不废实故也。今安徽又为同样之废督矣!张文生固不满皖人意,而马联甲又岂皖人所满意者?!马以“姜案”积怒皖人,反对之声迄未稍息,今复畀以督理军务,预料皖人攻马之激潮,未必稍愈于赣人之攻蔡,而将来之风潮接踵而起,亦自在意计之中。皖督继赣而废,其乱恐亦将继赣而起也。*《杂评一·废皖督》,《申报》1922年10月8日,第10版。

结果恰如评论所预言的那样,皖人果然掀起了反马风潮。10月8日,旅京皖人开会认为北京政府创此“变名之督”是“藐视皖人”,且“马为‘姜案’要犯、倪氏私党,将来较张文生祸皖,或且尤甚”,因而“一致主张通电反对”*《旅京皖人反对马联甲》,《申报》1922年10月11日,第6版。。安徽废督裁兵会也于14日致电政府,认为“督理纯为变相督军”,要求政府收回成命*《皖废督裁兵会反对马联甲》,(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10月17日,第6版。。同日,省教育会、省农会、法政同学会、县自治联合会、省自治研究会、学校联合会、全省学生总会以及实业协进会等团体也联合通电表示反对*《皖教育界自九江通电》,《申报》1922年10月16日,第4版。。此后,反马风潮继续扩大,持续了一个多月。

身在蚌埠的张文生得知中央命令后,仍电院主张先裁兵,“容裁兵后入京供职”,并以新安武军军饷积欠为由,电部索饷,“请发清,以便交代”*《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10月14日,第3版。。后又将所辖新安武军调集蚌埠,准备实行改编,“俟改编后,即移驻南宿州”*《芜湖近事》,《申报》1922年10月16日,第10版。。时又传出张文生准备独立之说*《安徽不稳说》,(天津)《大公报》1922年10月13日,第1张第3页。,皖局一时颇显紧张。但张终显缺乏实力,10月19日,新军各路统领致电马联甲,表示“服从中央命令,拥戴督理,新军全体愿听指挥”,并称张“急于求去”,请马早日“莅蚌接事”*《马联甲赴蚌原因》,《申报》1922年10月26日,第7版。。11月8日,张文生正式电告交卸。

中央任命发表后,尽管皖人反对马联甲任督理军务之声不绝于耳,皖省也有变乱的危险,但马联甲仍于10月11日通电就职,后竟“从容不迫,布置一切”*《易督后之皖局近状》,《申报》1922年10月20日,第6版。,安排督理行署人员,并于21日赴蚌埠正式任职。此后,虽仍有皖人反对,但马联甲督理之位已成事实,空言反对已无济于事。

马联甲的就任标志着安徽“废督”结束。当然,其“变相督军”的实质,也意味着“废督”最终失败。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了接下来的裁兵进程和结局。

四、“许马互讦”与新安武军的裁撤

张文生离皖后,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遂从“废督”转移到“裁兵”上。此前,省长许世英已通令全皖60县预筹裁兵费30万元并将其专款存储,以备裁兵之用*《芜湖快信》,《申报》1922年9月30日,第10版。。北京政府也派员赴皖监察裁兵事宜。对于裁兵办法,虽然之前各方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马联甲在就职督理的通电中称要“裁新减旧”*《皖省裁遣新安武军情况》,《申报》1922年11月28日,第7版。,即裁撤新安武军、核减旧安武军,这与皖人主张的“计饷养兵”并无大的矛盾,因而也未有反对。

新安武军号称40营*新安武军虽称40营,但从最终裁兵结果看,实际应为39营2哨。,除多数已移驻皖省外,还有一部分驻扎徐州。这次裁兵首先即从驻在徐州的新军开始。在裁之前,北京政府曾电令江苏督军齐燮元协助新军裁撤,马联甲也请求齐燮元给予帮助。齐乃“密令徐防镇守使陈调元,集中所部,严重监视”*《驻徐新安武军已遣散》,《申报》1922年11月18日,第10版。。11月16日,苏军共出动四五营兵力来到新安武军驻地,此处新军“自知不能抵抗,早将军械收束清楚”,于17日早5时缴械,共裁遣步队5营、马队3营*《徐州解散新安武军志详》,《申报》1922年11月20日,第10版。。驻徐新军裁撤后,宿县、涡阳、蚌埠、濉溪口等处新军步5营、炮2营也于20日同时收械裁遣。然而就在人们以为裁兵一切顺利时,皖省各界在军费问题以及保留殷恭先一部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

军费之争起自马联甲11月22日之“养电”。在通电中,马以安徽省长许世英不拨裁兵费为由对其大加攻讦,称“如许省长者,若任其久据省席,不但于裁兵方面,事多障碍,必致全省百度隳坏,不可收拾而后矣”。此外,对于皖省军费竟声称“新安武军四十营,岁饷三百六十万,本省陆军五混成旅,岁饷三百八十万,共七百四十万”,“目前拟将军费由七百四十万预算降至五百二十万,若能宽筹裁费,更可降至四百五十万”*《马联甲电讦许世英》,(天津)《大公报》1922年11月28日,第2张第2页。。但实际上,新军军饷按定武军旧额为320万元,在1921年2月中央已规定为140万元,皖省只垫拨其半即70万元。皖省实支军费总数为旧安武军380万元(包括督军行署20余万)加上代垫之新安武军70万元,共450万元。且在芜湖财政审查会开会时,马联甲欲见好皖人,曾自认旧军军饷“每月裁减八万元”,“旧军军饷全年共需三百六十万,每月应摊三十万元,除去八万,则每月为二十二万元”*《解决军饷声中之皖局》,《申报》1922年6月5日,第7版。。按此说法,裁兵后军费(包括督军行署20余万)也只应为280余万元。而如今马联甲却声言最少需每年450万,这与裁兵之前皖省实际负担的军费相等。马氏通电发出后,皖人极为愤慨,纷纷声讨。24日,省长许世英发电驳马,揭露马联甲电文中“事实错误”五条,指出若按马之意,裁减后的军费不仅与新旧两军现支之数相等,且将“筹垫之七十万,反变为额支”,因而“是不惟未减,而反增加”*《许世英电驳马联甲》,(天津)《大公报》1922年11月30日,第2张第2页。。此后,马许二人又各自通电与对方辩驳,军费之争演变成“许马互讦”,后由北京政府派员查办。

随着蚌埠等处新安武军的遣散,至12月11日,新军共裁撤27营2哨,还剩下殷恭先所部12营未裁。此时原定裁兵方案第一期已完成,马联甲等也以裁兵费罄净为由而停止续裁,要求许世英筹款。但随后不久,他又电呈中央,要求将殷部12营保留,改编为一师,由殷恭先节制指挥*《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12月28日,第3版。。中央派赴皖省监察裁兵事宜的李玉麟也以“皖省陆军,不敷分布,除新军裁撤二十余营外,余拟悉数改编”*《旅京皖人对本省裁兵主张》,《申报》1922年12月28日,第6版。附和马联甲。实际上,马联甲此时之所以要求保留殷恭先所部,一方面是因为“殷与马换有兰谱,私人感情甚洽”,因而马有袒护殷之意*《皖省裁兵问题已停顿》,(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12月26日,第6版。。另一方面,有说法称在废督及裁撤新安武军问题上为获得殷的支持,马与殷事前“有所接洽”,如今独留殷部12营不裁,并要求将其改编为师、保殷为师长,“皆当时所订之条件也”*《皖省裁兵与姜案之新波澜》,《申报》1923年1月8日,第7版。。而保留殷恭先一部之议传出后,皖人自是非常愤慨,纷纷表示坚决反对。19日,皖籍国会议员常恒芳等见陆军总长张绍曾,要求“全裁皖新安武军,缩减旧安武饷”*《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12月22日,第3版。等事,得到张的同意。旅京等地皖人也向政府请愿全裁新安武军。最终,北京政府陆军部复电驳斥了马联甲的请求,要求将未裁者“一律续裁”*《旅京皖人反对马联甲原因》,《申报》1923年1月5日,第6版。。此外,省长许世英也于月底电称已筹得裁兵费,“请饬马联甲再裁”*《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12月31日,第4版。。在各方压力下,马联甲最终“允裁殷恭先部”,但要求“于免许后实行”*《国内专电》,《申报》1923年2月5日,第3版。。之后,许世英辞职,于1923年2月13日交卸离省。殷恭先所部12营新军此后又拖延了两个多月,其间还一度传出将改编为警备队,但最终也于4月18日报告遣散。至此,新安武军全部裁撤。

新安武军裁撤后,按照原定裁新减旧的计划,本应继续核减旧安武军,但新安武军几经周折才被裁毕,核减旧安武军显然难以进行。此后,虽有皖人呼吁,但事实上已很难做到,皖省废督裁兵至此告一段落。

五、结语

安徽的“废督裁兵”在同时期出现废督裁兵运动的各省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就全国而言,当时除安徽外也有其他省份在废督裁兵声浪影响下出现过废督的举动,如前文已提及江西督军和浙江督军先后裁撤,但这些省份却并未实行裁兵。至于“裁兵”,同样如此,只有新疆、山西等少数几个省份宣布裁去少数兵队,其他多数省份非但“不裁一兵”反而“大张旗鼓,互募新兵”。如“直隶各军,借口战事缺额,于六月下旬,一律由巡署令发表,另招补足;河南冯玉祥于八月派员赴鲁菏泽一带招募壮丁二千五百名;靳云鹗改旅为师,复增一独立团;湖北萧耀南十月二十四日派员来直,在灵寿、高唐、曲阳等县招募三百名”。就连实行了“废督”的江西蔡成勋,也“加编二混成旅,称为‘输送队’,以避招兵之名”。此外,奉天以及陕西、甘肃、福建等地大小军阀也都有招募新兵的举动*《众议院提出废督裁兵质问案》,《申报》1922年12月1日,第6版。。因此,就全国而言,废督裁兵最终结果是“督既不能废,兵也不能裁,直至弃置无人一顾而已”*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0页。。

与其他各省“督不能废,兵不能裁”的局面相比,安徽督也废了,兵也裁了,尤其裁兵规模在当时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都与安徽的特殊情况有关,是“因了别种形势的关系”才得以实现的。一方面,张文生督皖后,皖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一省两军队和张文生本人督军之位并不稳固的特殊状况,也有新安武军军饷问题引起的与皖人的激烈矛盾。皖人为解决新安武军军饷问题、挽救皖省财政,倡言裁兵节饷,这是安徽废督裁兵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另一方面,第一次直奉战争后,黎元洪重新上台,倡导废督裁兵,使得废督裁兵运动高涨,这给皖省提供了实行废督裁兵的外部条件与环境。这两方面因素结合使得“废督裁兵”在安徽的实行成为大势所趋。鉴于此,各方都表示支持废督裁兵,但目的则各不相同。皖人要求废督裁兵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出于减轻军费负担,但也反映了其对军阀统治的厌恶和摆脱军阀统治的热切愿望。而军阀声言支持废督裁兵,却只是试图借此排除异己,扩张势力,并无多少诚意,马联甲等人的所为体现了这一点。这注定了“废督裁兵”的实行最终不可能是皖人的胜利。其结果是,督虽然废了,但只不过是换了个“变形易相”了的督理而已,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至于裁兵,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新安武军最终得以全数裁撤,客观而言,皖人也因此得以减轻部分军费负担,安徽财政得以“稍舒”*丁文江:《民国军事近纪》,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9页。,这在时人看来也是在“百事俱非的时局中,比较的总算是可乐观的事了”*朔一:《时事述评·新安武军裁完了》,《东方杂志》第20卷第7号,1923年4月10日,第5页。。不过,这远没有达到皖人之前一再宣言的最高军费只能为140万元的目标。并且,起初声称“裁新减旧”的马联甲此后对于旧安武军非但不裁一兵,反而在新军裁撤仅一个多月后就试图将旧军改编为一全师三步旅以对其进行扩充*《马联甲扩充旧军》,《申报》1923年5月27日,第10版。。因此,总体而言,安徽的废督裁兵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

责任编校:张朝胜黄琼

◇徽学:社会史专题◇

作者简介:彭南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K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6)01-0087-08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1.012 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1.013

猜你喜欢

黎元洪
浅论黎元洪的历史贡献
袁世凯:休想拿我当刀子
什仔湖边偷萝卜吃的屁孩成了总统
黎元洪关怀下级
「纯德」黎元洪
理财大亨黎元洪
黎元洪剪辫子
试析黎元洪人生中的三次身份转变
“柔暗总统”黎元洪的进退人生
民国总统黎元洪:一心为国为何却想饮弹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