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运作中的基督教
2016-03-17刘洋风
刘洋风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好莱坞电影运作中的基督教
刘洋风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好莱坞的电影运作,可以从公共管理层,生产主体和观众来考察。基督教文化对好莱坞电影运作的影响亦体现在此。外在的公共管理层的制约则使好莱坞始终是主流价值观建构的一部分。教会失去了强制好莱坞影片的宗教伦理倾向的权力,但也可以软性的手段如影评、出资参与电影的商业生产等来使基督教文化在好莱坞影片里得到体现。好莱坞生产商始终坚持着对商业利润的追逐,基督教题材的电影得以拍摄往往是时代趋势下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观众则既有着被电影吸引的被动性,又有着不可预估的主动性。基督教信徒观众也是如此,他们的观影选择并不完全依赖于教会。
好莱坞电影;电影运作;基督教文化;商业美学
要谈好莱坞电影运作,首先需要对电影进行定位。电影究竟是艺术,是工业产业,还是纯粹的娱乐?对电影的界定决定了分析好莱坞电影运作包括哪些方面。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在艺术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六种经典艺术门类之后产生的新的艺术门类。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词。可对好莱坞电影来说,艺术显然不能囊括电影的主要特征。美国最高法院1915年裁定电影放映是商业产品,目的在于赚取利润。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特征明显重于艺术特征,其运作是一个系统而非一个单一的概念。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在其著作《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1]中提出了电影机构这一概念。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想象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又是在一种具有“对象性关系”的社会运作系统中被运用的。他把这个运作系统称为“电影机构”。电影机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生产机器、消费机器和促销机器。它们的正常运转是一部电影成为“好的对象”的重要保证。不过,麦茨的表述重点依然是第二符号学的架构,所以,关于“电影机构”如何运转并未给出详细的解释。但是,它的启发意义是巨大的,它囊括了电影的生产制作,销售消费,评价反馈的整个运作过程。我国学者何建平在《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指出电影机制包含三个层面:1.核心层:电影观念即电影是什么。2.制约层:权力制约关系,包括好莱坞和政府,各种组织压力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关系;好莱坞企业内部关系和好莱坞与关联产业之间的力量对比。3.具体的产业层面,电影产业的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2]电影机构也好,电影机制也好,都看到了电影是一个运行的系统,包括了1.外在的监督层面,电影行业的政府以及各种团体,包括职业,道德,宗教等组织。这些组织会对电影中的色情、暴力,职业歧视等因素进行监督。2.核心的生产机构,即制作发行的电影公司,他们是电影生产的主体,同时也受到各方面的监督以及观众的反馈。3.电影观众,包括专业或业余的电影评论者以及广大的普通观众,他们通过评论以及调查等反馈影响着电影的下一步运作,不过他们对电影的喜好也受到媒体的影响和电影广告等的引导。基督教文化对好莱坞电影运作的影响也相应地作用于这三个层面,只是其影响方式也慢慢改变。
一、公共管理层监督方式的转变:由合法审查到分级制度
电影作为一种公共文化形式,一直受着政府、宗教、舆论等团体的监督。在好莱坞历史上,州与联邦立法机构、宗教界、教育界、市民团体等都曾经对电影运作实施过影响。电影诞生后不久美国各个州建立起自己的电影审查制度。联邦最高法院对电影地位的判决最早来自于1915年的互助电影公司诉俄亥俄州工业委员会一案,判定电影业是一门商业,不应该享有与新闻出版一样的自由,因为它既可以带给人们健康的娱乐,也可能呈现罪恶,因而在放映之前对其审查是有必要的。这一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处理的尽管是俄亥俄州宪法的问题,但是这一案例有关电影审查的基本原则却影响了整个美国,实际已承认了各州、市官方电影审查的法律地位。同年,一个由市和州组成的电影审核委员会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对上映电影的道德内容的审查。好莱坞为避免被不同审查官删减,只能自我审查。1922年成立“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MPPDA),请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负责。1930年MPPDA出台规范政策指明电影注意事项及对公众道德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即海斯的《伦理法典》。1935年,MPPDA这一协会的主要成员几乎完全控制了好莱坞电影(即派拉蒙、华纳、米高梅、福斯和雷电华等五家大公司以及环球、哥伦比亚、联美等三家小公司。在1935年,这八家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全部电影发行额的95%)。1945年海斯退休,这使得电影审查权威再度被削弱,MPPDA更名为MPAA(美国电影协会),直至今日。行业的自律归根结底是因为法律上电影被审查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受到挑战。
195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博斯汀起诉威尔逊案,将电影划归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包含的言论和新闻表达自由之列,但并未完全判定电影审查法违宪。虽然该案例没有承认电影的完全自由,可此后州市审查机构的法律地位被1952年法案约束,在一些案例纠纷中电影审查方被判落败。1956年电影审查条例被修改,1966年再次修改审查条例。1968年,电影审查条例正式被电影分级制取代。公共管理层的直接审查权利取消。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较多。首先美国经济政治发展带来的时代道德标准的变化,尤其是二战对传统观念的破坏性影响,使教会的社会影响力大大减弱。消费主义的兴起带来的世俗化潮流,在消费世界里,人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自主的地位得到实现。就看电影来说,也是如此。成人观众有能力有权利做出观看电影的选择,只有未到年龄的孩子和少年需要在成人的指导和监护下做出选择。其次,美国电影行业自身改变,早在1948年,派拉蒙反托拉斯法令使得电影生产与发行相分离,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对制作、发行、上映的所谓“垂直结合”性质的掌控就被联邦法院判定是垄断行为。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失去了对影院的直接控制力,不再具备监管影院是否遵从法典的资格。加之电视的兴起引发了电影业的票房危机。20世纪50年代不少电影开始冲破法典的制约,用大胆的语言,性暗示吸引观众争取票房。到了60年代,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更是如火如荼。就宗教层面来说,美国天主教徒经历了梵二会议提倡的教会改革和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学生运动、反主流文化等社会改革的双重洗礼,天主教的现代化使得天主教官方以积极的态度回应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神学思想进一步自由, 60年代美国一度出现“上帝已死”神学和“世俗之城”的论调。就新教徒来说,其对待电影的态度也逐渐由较单一的抵制转向多样化。
当然公共管理层的审查权利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管理层对电影控制的削弱,只是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就教会机构来说,教会从法律上没有审查电影的权利。一些负责相关事务的教会机构纷纷解体或重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影响力的终结。它们一直尝试以非审查的方式去影响电影。主要方式有:1.利用自身影响力对电影分级制提出改进。分级制1968年使用,但始终在不断地完善。这些机构始终密切关注着电影分级系统的利弊,督促他们变革。2.按自身标准对电影进行评级,发表影评影响信徒。通过发布这种分级标准以及对具体的影片进行分级发表评论,影响信徒看片的选择。有时还会通过组织抗议,呼吁信徒联合抵制一些影片,来施加文化和经济压力。3.通过举办电影节颁发奖项等方式鼓励基督教题材的创作,扩大此类影片的影响力。目前美国众所周知的基督教电影节有:圣安东尼奥独立制作基督教电影节、迈瑞麦克谷基督教电影节等。除了独立举办的基督教电影节,教会机构还和其他电影节联合,在其奖项中增加与基督教相关的奖项。比如天主教与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合作,颁发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二、电影生产主体的选择:商业美学实用主义
理查德·麦特白在《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一书中说:“好莱坞根据一种商业美学进行运作,这种美学本质上是一种经济驱动的机会主义。”[3]与欧洲电影相比,好莱坞的美学实践是服务于商业目的而不是艺术。电影必须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欧美观众对基督教的信仰与熟悉使得好莱坞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忽视基督教题材的电影。不过就多数制片公司而言,选择这样题材的剧本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出于制作商的宗教观。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离不开对观众反应的预估,离不开对时代思潮的追随。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萌芽的大制作策略,到了70年代,已经成为主流制片公司一种主流的操作规范。既然是大制作,那么单个电影的制作成本上升,影片数量则相对下降。成功的影片关系到的不仅是票房收入,还有后续产品的开发,因此主流制片公司选择题材是非常谨慎也相对保守的。“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好莱坞电影中有50%都是改编而来的”[4]。好莱坞大片,大多是根据名著、畅销书、名人传记以及以往产生过票房轰动的大片的故事情节或者重大社会事件来改编的,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构思来源。这样的题材大都已经有了数量比较大的受众。其中基督教题材电影的出现也往往与当时的观众的宗教思潮,电影行业自身的发展各种因素有关。以20世纪50年代的圣经史诗热潮为例来分析,有着当时的时代氛围,也有着电影业自身发展的因素。1.二战后,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都市化、核威胁等让美国人深感不安。物质的极大充裕和冷战时期的世界两极化格局让美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开始消退。强劲的世俗化潮流出现,这股潮流以沿海大城市为中心,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并不突出。这股浪潮受到了美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力量尤其是以基要派和福音派为代表的传统教派的反击。福音派与自由派、天主教会、犹太教会从对话发展到和解,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美国社会的宗教核心,即基督新教-天主教-犹太教联盟得以初步确立,促进了“犹太教-基督教传统”理念的形成,这既巩固了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也维持了美国的文化根基和社会稳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政府与宗教团体都认识到这是一个让日趋颓势的基督教复兴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宗教复兴运动因此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用电影语言阐释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经典《旧约》,有助于化解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强化了其身份认同,加强了情感上的统一。因而当《十诫》( 1956)呈现于大银幕时,基督教团体和犹太教组织一致赞扬它如实再现《圣经》的原意,公众也对它的教育意义有口皆碑。2.就电影业发展来说,电视的出现以及随后的录像机等一系列的技术变革改变了视听娱乐的结构。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走向低迷,电影产业的风险进一步增强。好莱坞要在视听产业中保持优势,必须制作出其他媒体产业难以提供的视听享受。就观众而言,多媒体产业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影经验和习惯,电影票价上涨,看电影不是一种经常的习惯行为,而是一次理智的消费选择。圣经故事悠远的历史、宏大的场面、凸显的主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展现电影无与伦比的视听魅力,又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提升电影行业的自身形象。因而场面浩大、观念传统的彩色宽银幕圣经影片开始大量出现。福克斯公司1953年拍摄的《圣袍千秋》则第一次富于感染力地展示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骇人场面,让观众感受到电影对于想象场面威力无穷的表现能力。它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使用宽银幕拍摄的史诗片,也是史诗片彻底告别普通银幕的分界线。随后派拉蒙公司于1956年隆重推出《旧约》史诗《十诫》。米高梅公司1959年出品堪称宗教史诗经典制作的《宾虚》。圣经史诗片能轻易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藩篱,又比文艺片更受各大奖项评委们的青睐,既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能为电影业带来高额利润,为各大制片公司追捧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到了60年代,圣经史诗片虽然还有一些余热,但随着《埃及艳后》的亏本,也就逐步销声匿迹了。此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督教题材电影才再次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可以看作电影与宗教关系史的分水岭[5]。电影内容是表现耶稣生命中的最后十二个小时。各大制片商对这部电影缺乏兴趣,最后梅尔·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的人脉向各方筹集了约3 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拍摄。甚至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他一直找不到敢于发行的电影公司,试放映时他邀请了宗教领袖和神职人员,许多看过影片的宗教界人士,对他的工作表示赞赏,最后终于由纽马克特公司接手了发行工作,而且争取到了2 000多家的电影院线。上百家教会买了电影票,宣传这部电影,甚至把这部电影作为传播福音的工具。就实质来说,吉布森发现了巨大的以教会形式组织的自发同步的市场。这一策略后来无数发行公司仿效。此后《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与壁橱》(2005)、《耶稣诞生记》(2006)、《面对巨人》(2006)等电影给制片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好莱坞开始将目光投向基督徒中的潜在市场。2006 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成立了“福克斯信仰部”,专门从事宗教题材电影的摄制,以福音派基督徒为目标观众。其他几大制片公司也跟风而动。就2014年而言有《真的有天堂》《上帝未死》等基督教题材电影。总之,好莱坞历史上每一次基督教题材的电影大量兴起,对于大制片商来说都不是出于简单的信仰,而是时代趋势下做出的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不过宗教因素并不是全无影响。就团体来说,教会逐渐认识到电影作为传播信息的巨大作用,也尝试募集资金,成立独立制片公司拍摄电影。如1952年葛培理布道团正式成立“万维影片”生产和发行基督教电影,总共制作了大约五十部各种类型的电影。这些电影中商业成功的案例会对好莱坞的主流制片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就个体来说,好莱坞一些导演或制片人有了相当的市场号召力,拍片的自由度就会较大,可以去拍一些体现自己信仰的影片,如马丁·西塞克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等。
三、电影观众的主动与被动的双重性
好莱坞一直宣称他们的电影取决于观众的选择,电影是对观众的适应而非改造观众,主动权是掌握在观众手中的,电影的成败最终还是由观众的口味决定着。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主管广告与促销的副总裁约翰·弗里德金曾说:“承诺(电影放映商承诺一定的票房收入)与宣传最多只能保证几周的上座率。此后,口碑便是左右上座率的关键。假如影片很糟糕,你最好把所有走出影院的观众全毙了——否则,他们将很快致你的影片于死地。”[6]因而到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各大公司都有一套成熟的观众调研流程。电影制作的全流程都离不开对观众的调研。制作电影前要经过剧本评估、概念测试、片名测试以及定位研究等前期调研,为是否制作电影提供依据。影片完成后会面向一群招募来的观众进行试映,试映的结果会对影片的最终版本产生重要影响。但事实上观众并不完全是主动的。观众的选择非常有限,他们的影响力依赖于他们能看到什么影片。好莱坞大发行公司发行的大制作电影,在首映式和首映式期间,采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运用电视、报纸、网络各种媒体投放广告,另外还有商场、地铁等场合随处可见的海报,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观看欲望,鼓动他们观影,对于目标观众,往往还有些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因而很难说观众是主动选择去看,还是被劝说去看的。
在宗教与电影关系领域,观众的地位也是如此。德州大学教授珍妮特·施泰格认为这一领域当观众观看电影时有四种临时的基本关系:教育模式、强化模式、调和模式、权力关系。[5]257教育模式是指从电影到观众的单向知识转移,观众从电影里吸收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宗教元素或宗教传统。强化模式则是指电影维持强化原有的神学传统,对于西方的观众来说,特指强化犹太-基督传统。虽然电影的宗教观念有保守与自由之分,正如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分歧,但无疑都是基于这一宗教传统。前两种模式主要是从电影的角度出发,不太关注观众具体的情况以及个体反应,因而这两种模式中观众都是处于被动的。调和模式则涉及礼仪、情绪调控、使用与满足等理论,观众在观影时涉及许多作用于人类不同水平的经验,观众接受的也不只是一种概念,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也可能是一种情感,记忆或身体的感知。这一模式关注的是观众的实际反应。权力关系模式中承认媒体诱惑接受者的能力,观众有抵制的权利,但也可能被吸引。从消极角度来看,权力关系可以看作强化模式的延伸形式,从积极角度来看,观众可以主动地利用电影建构自己目标清晰的世界观。调和模式肯定了观众观影时独特的个体体验,权力关系则强调了观众对于电影的主动被动的双重性。虽然这四种模式不是全无争议,但大体理清了观众与电影的基本关系。对于电影中传达的宗教信息和元素,毫无宗教背景或者对此一无所知的观众只能是单向地吸收;而与影片宗教背景相同的观影者则在无意间强化了其宗教背景,哪怕是以质疑的形式;观影者与电影宗教背景相反或者不认同的可以拒绝去看相关电影,或者观看后抵制该电影。当然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教会的权威都已不同程度地被削弱,很多选择并不必然基于教会的号召,而是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例如一些被教会指责挑衅教会的有争议性的影片,如《基督最后的诱惑》《怒犯天条》《达·芬奇密码》,票房并不差。有些信徒觉得这类影片虽然并不完全尊重历史,甚至解构耶稣,但以质疑的方式使人们追问真相,能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力。观众的主动性使得电影票房充满了很多不可知因素,即使最翔实的数据也不能说明一切。事实上很多票房较好的影片调研时并不利好。
综上,好莱坞的电影运作,其生产商的商业美学选择是其核心所在,其经济驱动决定着好莱坞接受或是规避公共管理层的制约,也决定了其对观众的各种调研与判断。不过这也恰恰是好莱坞延续至今繁盛发展的原因所在。外在的公共管理层的制约则使好莱坞始终是主流价值观建构的一部分。教会不能通过合法审查,强迫电影业制定伦理法典等强硬方法限制好莱坞影片的宗教伦理倾向,但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引导信徒,出资参与电影的商业生产,这样软性的手段来使基督教伦理在好莱坞影片里得到体现。而观众是好莱坞争取的目标,但有时也是最变化无常的,因为观众拥有被诱惑的被动性,也有发行商不能完全预估的主动性。基督教文化正是从这三个层面渗透在电影运作中。
[1] 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
[2] 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6.
[3] 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4.
[4] 珍妮特·瓦斯科.浮华的盛宴[M].毕香菱,迟志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4.
[5] LYDEN J.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religion and film [M].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2009:81.
[6] 布·A·奥斯丁.电影工业与观众研究[J].何朝阳,译.世界电影,1999(2):4-31.
[责任编辑 陈希红]
Christianity in the Operation of Hollywood Movies
LIU Yang-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 Media Studies, Nanj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Hollywood movies, we can examine i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ublic managemen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s and the audiences.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culture on Hollywood movies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se three aspects. Unde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Hollywood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the mainstream values. The church has lost the power of control of Hollywood movies' religious ethics. But it can make Christianity reflected in Hollywood films by soft means such as critics, investment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films and so on. Hollywood producers always adhere to the pursuit of commercial profits. The fact that the films of the Christian theme can be shot is due to the choice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 with the times. The audiences not only have the passivity of being attracted by the movies, but also have the unpredictable initiative. So do the Christian audiences, whose viewing choices are not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church.
Hollywood movies; film operation; Christian culture; business aesthetics
2015-11-10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年项目“基督教文化与电影叙事”(项目编号:Q201218)。
刘洋风(1979-),女,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J905
A
1008-6021(2016)02-0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