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组诗的史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2016-03-17周笑
周 笑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张翥组诗的史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周 笑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张翥组诗数量颇丰,题材内容丰富,取材范围广泛,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思乡怀远抑或是惜别送别的诗作内容都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元朝的兴衰存亡以及作者自己对世事翻覆的感慨哀叹。其诗广泛地记录农民战争、百姓疾苦和宫廷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元末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这些组诗的创作,既继承了唐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浑壮阔的创作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张翥;组诗;史学价值;艺术特色
张翥存世著作有《蜕庵集》《蜕岩词》,其中诗歌669首,词133首。清代学者顾嗣立的《元诗选》辑录了张翥诗作有259首,其中组诗数量占86首,占所录诗作的三分之一。张翥诗歌不仅数量繁多,而且题材内容丰富,取材范围广泛。包括叙事、边塞、哲理、写景、抒情、惜别送别、思乡怀远、咏史怀古、咏物言志等范畴,广泛地展现了元末社会的风土人情。
一、张翥组诗创作的史学价值
从组诗创作的基本内容来看,张翥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描述了元代社会的情况,暴露出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的本质、人民生活穷困的现状、内忧外患的局面等社会矛盾和弊端,元朝逐渐衰亡的颓势一览无遗,显示出鲜明的史诗性特征,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
(一)记述元末农民战争
“自顺帝至元二年开始(1342),黄河水患不断,连年灾荒严重,河南、河北、山东等处人民濒临死亡边缘。工部尚书贾鲁征发十五万民工修治黄河水患,哀苦之声相闻,死者枕藉,人民负担极为严重,天下怨声载道……”[1]张翥的组诗中有关于农民战争场面和规模的描述并不少见,有的一笔带过,有的极尽铺陈。《前出军五首》主要刻画元军出征的盛况,佩带红袍的前军、手把车辕的中军、身着铠甲的后军,这些兵士组成的强大阵容蔚为壮观。《后出军五首》展现了“我军”气势夺人,“百万山压来,此贼何足打”的豪言壮语,显示出元军志在除敌的自信,“徐方一战收,振旅已奏凯。江浙尘既清,豫章围亦解”叙述的是徐州李二起义军和董抟霄反攻被红巾军占据杭州的战争。期间,安徽的“魔贼”、浙江的“獠贼”,贼乱四起,聚众起义,诗人鼓舞将士“王师本无敌,安用战图多”,也告诫他们若想暂时平息贼乱不能掉以轻心,“诸将如竭力,削平行可待”。黄河以南地区一直是农民起义的中心,“河淮厌兵祸”(《杂诗二首》)反映此地常年不安宁,百姓厌战的心理。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有所表达,《存道元帅师宗感时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贡次韵二诗送归关戍》中“徼外频传羽檄飞”“群蛮连岁哄关中”,即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行动,“此行整顿蛮荒了”,就是述律杰招降行动的代称。同时,张翥也在组诗中描述了从军行的艰苦。路途遥远且艰难,粮食短缺,荒无人烟,“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的凄清氛围平添了行军途上些许感伤的基调。
(二)关心民生疾苦
张翥作为元朝臣子是王室的拥护者,在他的立场上起义军是和王朝作对的力量,从其诗中对起义军的称呼“贼”字即可表明他痛恨发动战争的人们。但这种厌恶之情并没有波及到黎民百姓身上,他深知并关心人民的苦难。如《人雁吟悯饥也二章》,“雁飞渡江谋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在这首诗的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人雁同饥共争稻粱的饥荒现象,令人咋舌。人们无以为食,只能捕雁聊以充饥,道上抛儿“骨生棘”比比皆是。这场京师大饥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损失迫害之大可谓触目惊心。诗人以字字含血的心情揭露这样的惨象为民伸冤,怜悯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时,也是对朝廷的无能和腐败进行嘲讽和控诉。同时也在《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实意也》中揭露围城时期的大都,粮食难求,人们视粮如命。但运粮途中,作者批判办事官吏借机索酒索钱滋扰生事,他们极其嚣张跋扈的恶劣作风令人哀叹。诗歌暴露出元朝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并有一定的种族歧视偏见,而在抵抗农民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下和军阀混战中,统治阶级经常欺压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也有反映和歌颂广大壮士志在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作,但更重在揭露元王朝的政权已名存实亡,这样的主题往往用讽喻的手法表现,尤为深刻而独特。
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也给人民群众造成沉重的负担。长年征戍给人民带来身心的疲惫和无奈。《休洗红二首》“回黄倒绿无定期,世情翻覆君所知”“阿母嫁女不择人,鸡飞狗走长苦辛”等句是对思妇独守空闺,含辛茹苦的生活写照。《杂诗二首》更是描绘了一幅荒无人烟、惨淡阴沉的悲凉之景,“城邑多荒榛”“死骨今如银”“征讨尚未息”,控诉了河淮兵祸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三)揭露宫廷生活
元朝的衰亡并不是偶然的,其内部的破败和腐朽已不是一朝一夕,张翥组诗中也暴露出王朝内部的矛盾斗争和荒淫生活,在过去与现实的纵横对比下记录了他们的罪恶行径。张翥在《宫中舞队歌词二首》这组诗中记述了元顺帝后期不理朝政、纵情声色的淫乱生活情景。宫女被编排成十六人一舞队,名为“十六天魔”,发饰服装奢华至极。又把宫女组织成十一人为一乐队,按舞奏乐。这番歌舞升平的闲情逸致为诗人亲眼所见,语言风格上也是浮华浓艳。如果稍稍联想当时已是迫在眉睫的外界局势,民怨军疲,战火北进,灾荒频繁,就可以知道亡国之君已荒唐到何等地步。“虽然最后以粉饰太平的需要以歌颂结尾,但不难从中窥见王朝的腐朽本质和诗人对朝政的讥讽。”[2]
王朝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也十分激烈,《蜕庵岁宴百优熏心排遣以诗乃作五首》中“世路正如棘”“蛰豸深坯户,冥鸿巧避矰”等句从侧面暗示了朝廷内部斗争的复杂尖锐,诗人身在其中深谙其害,要明哲保身必须要懂得知机避祸。”[3]
二、张翥组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当代学者邓绍基认为:“张翥诗歌的艺术成就并不在赵孟頫、虞集之下,在意象和气势方面较虞集等‘四家’的同体之作都略胜一筹。”[4]张翥组诗更是凝聚其自身诗歌创作的精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题材内容并赋予多变的形式,呈现出与情景相关的语言风格,或雄浑悲壮,或古朴质实,或豪放洒脱,或沉郁忧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章法严谨
元代诗人受时风影响,诗歌创作普遍学习唐朝,虽然当时的诗坛齐聚着有来自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以唐人唐诗为学习的典范,而“诗法之于元代诗人,乃却其为宗唐之首选”,“在唐代诗人中,对诗法最为注重且于实践中又最为精妙者,非‘诗圣’杜甫莫属”。[5]张翥组诗创作继承了古代诗歌尤其是乐府民歌和乐府诗的优秀传统。其实在元代“诗人于新乐府的创作,将‘事’的触角伸向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因事立题’之‘题’,也就更具有包罗万象之特点”。[6]其《休洗红二首》云:
休洗红,洗红红在水。新红换作裳,旧红翻作里。回黄倒绿无定期,世情翻覆君所知。
休洗红,洗红红减色。虽好不如新,著时需爱惜。阿母嫁女不择人,鸡飞狗走长苦辛。
两首诗歌都展现出元代的这一普遍创作趋势,但又将关怀社会的角度放在了妇女身上。这样的题材内容已经不算鲜见,但诗中以亦歌亦乐的方式寓教于乐,告诫人们在世情翻覆的时代飞来的横祸无意就会降临,所以更要珍惜自己的生活,即使充满艰辛,也要坚持下去。张翥以乐府诗这一古体诗歌体裁形式将思妇独守空闺的不幸命运娓娓道来。一组讲社会环境下生活的艰辛,一组讲个人生活环境中的无可奈何般的惋惜,从两个不同侧面以“休洗红”这一中心贯穿全诗。
从章法表现的艺术形式上看,无论是送别场景,还是羁旅行役途中的感受,还是借自然风景叙写咏史怀古之作,都可见其雄浑悲壮的史诗风格。社会面貌、百姓生活、个人境遇都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上京秋日三首》),“万里筹边频却虏,半生忧国早成翁”,反映了边境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营造出荒凉凄清的氛围,一片忧国忧民心跃然纸上。综观而言,张翥组诗中的七律比五律多,在呈现的气势和意象上也更为雄浑壮阔,展现的社会内容全面具体也更为深刻,组诗布局也非常紧凑,一种历史存在的现实感和逼迫感令人无法回避。章法结构严整,韵律协调有致,流畅自如,境界开阔。经典组诗《七忆》以七地的咏怀并列而成,各抒胸臆,写得大气自然。“他不仅可以着眼于‘物’的呈现,也可以着眼于‘意’的传达,还可以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7]《自悼诗二首》在诗画、梦境等意象的描绘中穿梭交织,使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虚实相生,照应诗题“自悼”这一情感抒发的需要。
张翥的组诗创作有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希望自己的诗犹如自然之景一般有着自然之态,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着同工之妙。同时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在突出自然之格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法度的严守。诚如他自己所言:“诗以法为守,以声为准,以神为用。故法贵整严,法不整言,则声为之散矣;而声贵谐婉,声不谐婉,则神为之黯矣;而神贵飞动,神不飞动,则徒法矣。三则犹持衡,然首重则轻,未重则轩,唯适于称焉”。[8]可见,张翥在诗歌创作中主张自然神韵和严守法度是必须兼而备之的。然而也正因如此讲究章法,才使得史学价值在不具声色中自然显现出来,而又使诗意的情感含蓄隽永,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浑圆之境。
(二)风格多样
元代诗人宗唐还很注重对风格的效仿,这也是诗人在选取意象和题材上各不相同的关键因素,张翥组诗具有鲜明的史学特征也是因为他对杜甫诗风的推崇和模仿。而他又能够具有创造性地变唐去唐带上自己的独特风格。张翥诗风多样,如释来复所言:“观公之诗,知公之所蓄厚矣。春空游云,舒敛无迹,此其冲淡也;昆仑雪霁,河流沃天,此其浑涵也;灏气横秋,华峰玉立,此其清峭也,平沙广漠,万马骤驰,此其俊迈也;风日和煦,百卉竞妍,此其流丽也。”[9]组诗的风格也是兼具雄浑壮阔,清新俊峭,豪迈飘逸,沉郁悲伤,风格多样化。如《忆维扬》:“蜀岗东畔竹西楼,十五年前烂漫游。岂意繁华今劫火,空怀歌吹古扬州。亲朋未报何人在,战伐宁知几日休。惟有满襟狼藉泪,何时归西大江流。”在这首诗中诗人结合自己的时空横轴和扬州的时空纵轴,感慨扬州的昨盛今衰战火纷飞,感伤自己身世漂泊亲朋杳无音讯,多重交错的情感包含其中,忧国思亲的情怀萦绕其间。表达内容丰富情感立体多面,气势融贯,浑然一体,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写自然风光更是眼界开阔,想象力丰富。[10]《岳心亭》“天开云四面,地据岳中心”一句仅用寥寥数笔就把岳心亭的地理位置和其凌驾于天地之间的宏伟气势勾勒而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描绘大漠自然景色中所展示出来的豪迈之气,与边塞雄壮开阔的意象十分契合。《小游仙词八首》的意境更是奇美飘逸,“清华公子并骑龙,直过蓬莱第一峰。亲见海中城阙好,半栽玉树半芙蓉”,既富于情趣也满是景致,这是世外桃源也更是诗人心心所念的一片静地,令人羡慕神往。张翥还有一些赠给僧人或题佛寺诗,如《隐生岩》“尘世苦热闹,山林长夏幽”,散发出禅家佛门之地的宁静清幽的气氛,清静自然、远离喧嚣。
诗人史诗般雄浑悲壮风格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和其个人的遭遇也是息息相关的。他身处烽烟四起、干戈不断的动荡环境,经历过离乱之苦,目睹过人间惨象,预感到元王朝走向衰亡的命运。这和杜甫所处的安史之乱时期几近相似,所以他们都有感慨时运不济的忧叹,还有同样忧国忧民的情怀支撑着使他们不甘屈服于残酷的现实,满腔愤懑化成缕缕诗情,把历史写进诗里。张翥晚年诗歌中也流露出倦世归隐的心思,诗风静谧幽怨,这和张翥亦归亦隐的矛盾心态有着密切关联。“张翥出仕是因为元朝统治者认识到以儒治国的重要……客观上彰显了元朝统治者对儒学和儒士的重视,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汉族地主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如果说张翥的出仕是偶然的,那么他的‘不遇’是必然的。”[11]《忆闽中》“漫漫济海涨天涯,万里曾乘使者槎。梓泽重寻仙客洞,草堂频醉故侯家。人多熟酒烧藤叶,市有生蛮卖象牙。安得梦中真化蝶,翩然飞上刺桐花”,实际上就是他倍感身心疲惫而厌倦仕途生活的心声。看破世情归隐的人,具体说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出于对官场纷争、身心受缚的看破,他们不愿出仕,向往安适,但对社会现实却不失清醒的认识,对世事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并非全身而退。第二类文人则出于对整个世事的看破,他们所回避的不仅是官场争斗,也包括人世的纷扰,企图在战火动乱的社会现实中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2]对于张翥来说,一个传统的儒家文人,他的人生道路本应是出仕有所作为,然而现实却是战火纷飞充满变乱,加上朝中政治腐败,一蹶不振的元朝让他有种身不由己之感,并使他常常在归隐田园与用事为国之间徘徊和抉择,佛教使他得以暂时回归内心的平静,如“书舍如僧舍,心闲与静宜”等句中可看出他归休愿望的强烈。最后他终于解官归隐,但也并没有闭目塞听,仍然关心时事,可也无奈疾病缠身,孤独终老。
三、结 语
张翥组诗创作的题材内容广泛而又集中,具体表现在写景抒情、思乡怀远和惜别送别等范畴。他写眼前之景哀叹民生多艰表达对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写画中之景感叹历史沧桑巨变抒发怀古咏史的幽情;写心中之景表达对简单平淡生活的向往。乡土惨遭浩劫却思念更深,朋友行军远离依依不舍之外更饱含深情祝福,而自己心为行役却只能顾影自怜。
张翥作为元末诗人队伍中颇为高产的诗词大家和同时代的诗人相比有着突出的地位。他具有写实批判主义精神的史学价值创作,能够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现元末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组诗关于农民起义的生动描绘,对统治者内部矛盾和腐朽生活的真实反映,对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生活情况的血泪控诉等,这些都反映出元代末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以及元王朝遥遥欲坠的政治局面。正是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元朝的兴盛衰亡,使得他的创作作品充满纵横时空的历史感。对张翥生活经历的了解,使人们把握到张翥心态发展过程,形成对诗人创作风格的全面理解。张翥组诗独特的史学价值创作对于我们掌握文史结合的创作手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张翥组诗创作的艺术特色在继承宗唐得古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组诗章法严谨,虽然受同时代作家的创作趋势的影响,却能够突出自己独到的现实视角,或批判社会展现残酷现实,或为民伸冤大声疾呼,或揭露丑陋感时伤怀,都可以在一组组诗的铺陈和情景氛围的营造中深化中心思想。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张翥如独立标杆般的创作风格,形成了以雄浑壮阔风格为主,其他多种风格如清丽俊峭、质朴自然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其组诗史学价值的创作视角立体、多面,能够在走前人路线的模式下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了与时代相互融合,与社会相互协调,与自我相互促进的雄浑壮阔的诗歌主体风格,这与张翥生活在元末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以及张翥个人亦归亦隐的矛盾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七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62.
[2] 施常州.论张翥诗歌的史诗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1):151.
[3] 施常州.元代诗词大家张翥生平考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6):52.
[4]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516-517.
[5] 王辉斌.宋金元诗通论[M].合肥:黄山书社,2011.:43
[6] 王辉斌.元诗乐府与铁崖本色[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4):57.
[7] 陈海霞.论张翥的咏物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58.
[8] 张翥.居竹轩诗集序[C]//四库全书:12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9.
[9] 释来复.蜕庵集序[C]//四库全书:第12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3.
[10] 施常州.论元代诗词大家张翥诗歌的艺术特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39.
[11] 陈莹.此生终拟依莲社,犹苦尘缘未破除:张翥亦隐亦仕矛盾心境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5):107.
[12] 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06.
[13] 清.顾嗣立.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 陈希红]
On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Zhang Zhu's Suite Poems
ZHOU Xiao
(School of Humanitie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China)
Zhang zhu's suite poems are very abundant in quantity, rich in the theme and involve the extensive field. The content of these poems, which are full of scenery lyric, strong homesickness or farewell, is able to show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author's own feelings about the world's capsizing and lament to some extent. His poems widely records the peasant wars, th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the court life and so on, reflecting the sharp ethnic conflicts, the class conflict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within the ruling class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all of which have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Furthermore, the creation of these suite poems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realism in Du Fu's poetry, a poet in Tang Dynasty, but also embodie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addition, these poems form the unique and magnificent creation style, and also constitute the unique aesthetic effect. In a word, all of these provide the unique perspective and a wealth of historical data for us to look deeply into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he Yuan Dynasty.
Zhang zhu; suite poems; historical value; artistic feature
2015-02-29
周 笑(1990-),女,江苏宿迁市人,世界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联邦国家历史文化。
I207.22
A
1008-6021(2016)02-0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