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气学说中的思维方式

2016-03-17姚海强李玲孺张曾亮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说素问运气

李 伟,郭 刚,姚海强,李玲孺,张曾亮,3,李 品,王 琦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3.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理论研究·

论运气学说中的思维方式

李 伟1,郭 刚2,姚海强1,李玲孺1,张曾亮1,3,李 品1,王 琦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3.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运气学说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界气运变化及对生物界影响的长期观察、推理和体悟,通过“法天则地”的形式,在“气一元论”视域下对阴阳模式、五行模式进行推演和预测,具有以整体论、系统论、循环性、周期性、推理性、关系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为主要特色,内涵着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动静思维、多维思维、时空思维、恒变思维、求衡思维、数理思维等思维方式。从思维多视角研究运气学说,掌握运气变化及其规律对于人类的养生和防病、治病均有重要意义。

运气学说;气一元论;思维方式

目前有关运气学说中的思维方式直接研究成果不多,杨威[1]的《五运六气理论的思维模式》总结出三元化的思维结构,如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六气所至的“有余”“不及”“和”等,反映出程度特征的三元表达。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基于易学思维及其与易学思维关系的视角进行探究。如田丙坤等[2]指出,运气学说的思维方式受象数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注重整体观念、重功能关系轻形体结构、从现象出发探讨事物规律、按规律办事和重循环变易等特征。黄玉燕等[3]认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具有象数思维的特征,是将“数”赋予了“象”的独特象数关系,富有复杂的“运数”过程。

中医运气学说思维方式是植根于中医理论思维方式的,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联系和生态互动关系,其理论基础为“气一元论”,是人类通过“法天则地”的形式,以五运六气推演和预测为内容,研究宇宙的运行变化规律,并运用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等综合知识研究运气对生物乃至人类生理病理影响的一门学问。据现有资料可知,运气学说源于《黄帝内经》,至宋明时期逐渐完善成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从宏观视域把握人的生命存在,包括生理的和病理的生命现象,对于中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1 整体思维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气是构成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符号,“气一元论”是掌握气象、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疾病变化的根基范畴。因为气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且是天人相应的媒介,甚至是解释人体变化及其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依据。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明人是秉天地之气而生存的,人与自然环境可被看作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因此,气是人与万物的存在方式或“气化”现象,也就意味着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即整体论的。实际上,运气学说的整体论是以“气交”的形式把天、地、人统一起来,互为一体,且相互联系。《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运气理论正是站在“气一元论”的高度下通晓天地万物的整体联系,以“气交”的形式把气候-物候-人体生命活动看成复杂多样运动方式的变化规律。在此点上说,人体的变化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换言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健康。如此,“气一元论”就是运气学说中天人相应的基点,表现为整体论角度下宇宙存在及其变化的基本形式,且基于此能够把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相统一,来探讨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系。

2 系统思维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宇宙是一个集自然、社会、人互为关系的生命统一性整体。人体是与天地相通,且与万物相感应的,自然万物的本性及其变化关乎于人类生命的生存和发展。运气学说正是基于宇宙大系统中的互为关系的存在方式,创生出阴阳和五行的两套思维模型,来解读“气一元论”的存在形式。阴阳和五行的思维模型是以相应的空域和时域的概念赋予和理论推理为内容,具体包含有一定视域中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等数理推理关系,在一定的逻辑结构内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和思维路向。所谓的运气学说就是五运六气,由阴阳模型和五行模型构成;阴阳模型具体指三阴三阳模式,即六气模型。五行模型与六气模型既是展现出运气两大系统的交互关系,又体现自然气候的整体运行与个别变化的统一,蕴涵着解释宇宙万物间广泛联系的生克制化规律。这是一种基于天地的多维视角的系统思维模式,蕴涵着阴阳五行思维模型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严谨性、清晰性的统一。阴阳思维模型在六气中具体的对应关系: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三阴三阳符号系统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6个时空段的划分,有着变动系统的认知模式。五行系统是以木、火、土、金、水为内容的演算和推理模型,同样也有着变动系统的认知模式。只是为了将两个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推演,运气学说将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相配属,在五行之后又加上一个火,即木、火、土、金、水、火,与六气的风、寒、暑、湿、燥、火相对应。

3 动静思维

在运气学说中,中医依据气候变化的性质,赋予地的性质以“静”的一面来代表五运,天的性质以“动”的一面来代表六气,本质上是“气一元论”的相反相成的表现形式。所谓“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对于此,黄元御曾有类似的解读,指出清气浮升为阳、化火,浊气沉降为阴、化水[4]。这里,形气相感表征着动静结合才能出现万物化生的自然现象,有着物与物之性相对待的存在形式;而且,其也表现为在运气学说中两套运思模型,相对于“运”,“气”也是动的,表现为“静”的五运和“动”的六气。从阴阳的角度看,“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在此,动静思维也表现为阴阳思维,是一种静态和动态的思维路向。五运和六气也同样可分为阴阳,主运、主气为阴属静,客运、客气为阳属动,是考察运气学说的重要视角之一。

4 多维思维

由于运气变化的复杂性,仅用五运、六气中的单个模式尚不足以表示整个气候的变化规律,故而在运气学说中又增加了“主运”“客运”“主气”“客气”的概念,成为双行或多行的思维模式,姑且将其界定为多维思维模式。在多维思维模式中,五运、六气是两套运思模型,分为主运、主气和客运、客气的阴阳、动静属性。也就是说,五运、六气是基础,主气、客气等阴阳、动静属性变化是由五运、六气引申而来[5]。因此,运气学说的多维思维是有着主运、客运之分和主气、客气之别的。不仅如此,多维思维也可以常变关系来描述,即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种常变。譬如,六气有主气与客气之分:主气,又叫地气,主宰一年6个时间阶段正常气候的变化,称为主时之气,依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排列,产生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的六气,故而主气六步,始于春木,终于冬水,恒居不变,显示着一年中季节的不同变化。客气,又叫天气,相对于地气而言,运行于天,动而不息,反映每年气候变化的特异性。

5 时空思维

运气学说中的时间思维是明显的。五行应四时的时间观念在一年中的表示法是:木为春,火为夏,土为长夏,金为秋,水为冬,表现为“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素问·六节藏象论》)。同样,运气学说中的空间思维也很突出。《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说明,在不同的方位中,阴阳的开、阖、枢各不相同。实际上,运气学说更多是以时空思维来把握自然界“气一元论”的存在方式。譬如,六气的特性和动态分布空间表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六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干、蒸、动、润、坚、温的不同作用,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生物都受到六气时空因素的影响,而表现为人类与各类动植物的繁衍盛衰及其疾病发生等各种变化。因此,运气学说中的时间和空间思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合二为一的思维路径,如“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段话描述了六气客气的常位变化,客气按照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的顺序运行和位置更替。

6 恒变思维

在运气学说中,动静思维仅仅是认识“气一元论”的手段而已,本质上不是气的特质;气的实质是恒变不已的,运气变化是以神妙的生命律动意蕴为内容,通过充满活力的气不断运动来实现其存在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散、聚等多种运动方式,并使天地万物之间互为联系;应当说,这才是气的本质。《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天元纪大论》也指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物之生谓之化,物之极谓之变”;以及“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这些皆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过程客观上存在气化的恒变思维,蕴涵着化变胜复淫治的过程。所谓“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素问·五常政大论》)。不难看出,运气理论是存在生复郁发、迁正退位等复杂的随机气候变化。而且,运气变化是复杂多端的,表现为“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素问·六微旨大论》)等变化;以及“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候之常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气有太过与不及,太过之气则早来,不及之气则迟来。实际上,掌握运气之变就是知常,知常则知变,这是一种领悟恒变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此种思维认知,人类才能对自然界气候变化不已的现象形成一个动态的视角。

7 求衡思维

变化观是运气理论的基本特点,但变化的目的在于求衡,成为运气学说的本旨所在——“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或曰求阴阳之平衡。基于上述所论,运气学说的变化观承载着“亢害承制,淫治胜复”的法则,有着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足之变。然而,运气变化无不蕴涵着对立、制约的关系,是维持自身稳定、平衡的基本原则。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以及“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运气的这种变化体现着自然界“自稳调节”的现象,起到气候平衡,乃至于生态平衡的自然趋势。《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关这种现象记载极为丰富:“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少阴司天,羽虫静,介虫育,毛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不育。太阴司天,保虫静,鳞虫育,羽虫不成;在泉,倮虫育,鳞虫不成。少阳司天,羽虫静,毛虫育,保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阳明司天,介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介虫育,毛虫耗,羽虫不成。太阳司天,鳞虫静,倮虫育;在泉,麟虫耗,倮虫不育。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基于此可知,运气的求衡思维就是自然的本然状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气候平衡和生态平衡现象;而且,也绝不能将“司天”“在泉”孤立看待,而是在整体中观察局部,方是正确的思路。

8 数理思维

运气学说蕴涵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推理思维,是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在一定的整体或系统中展开的思维过程。通过对“法象天地”“以术演道”思维方法,取象运数的思维过程。运气学说的数理思维机制在于“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素问·气交变大论》)。运气变化遵循着“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的机制,既可推理出一年中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等气温变化,又可对自然界气候变化“太过”与“不及”进行类推,作出“常”的胜复不同与“变”的迁退之异。《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补充:“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也。”这种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胜复关系以维持五行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根于有变且有常的认识,也可以视作从数理思维进行推理的过程。进而,从5个方面的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推导出一年中的主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等,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总之,运气学说蕴涵的思维方式是多元化、多视角的,通过对运气学说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多重性、潜在性等梳理,揭示自然的内在规律原理,包涵有序和谐性、整体关联性、动态平衡性、自组织结构性等特质。从思维方式多视角研究运气学说,掌握运气变化及其规律对于人类的养生和防病、治病均有重要的意义。

[1]杨威.五运六气理论的思维模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49-350.

[2]田丙坤,邢玉瑞.象数思维方式对运气学说思维方式及其特征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4):49-52.

[3]黄玉燕,汤尔群.《内经》运气学说中的象数思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6):445-448.

[4]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6-45.

[5]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7-59.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505400);北京中医药大学协同创新项目(2013-XTCX-01)

李伟(1972-),男,博士研究生

R226

10.3969/j.issn.2095-7246.2016.06.001

2016-05-26;编辑:张倩)

猜你喜欢

学说素问运气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运气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龙年生人三之气运气养生
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