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2016-03-17李中泽
李 中 泽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李 中 泽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要坚守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人民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先进性与继承性的统一,以凝结和弘扬中国精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化;文化强国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总结了社会改革、体制转型进程中文艺发展的实践,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一份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它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习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思想,传承毛泽东1942年5月2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文化理论推进到新的阶段。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就必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坚守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人民性与阶级性、先进性与传承性的统一,在破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矛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一、 坚守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文化对时代的依赖性,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1]679。时代是文化孕育的土壤,是文化成长的阳光,是文化发展不竭的动力。时代性是时间的维度,民族性是地域性的维度,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和现实的发展过程,是特定时空方位的具体统一。任何文化都离不开时代的舞台,也离不开民族的土壤。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表征,也是民族发展历史的沉淀和凝结,是时代运动与民族发展中各种复杂矛盾的集中体现和深刻表达,因而,体现为特定气质的时代精神。
1.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为指导,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全方位审视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意义。结合时代发展的新主题、新矛盾、新挑战,回应民族复兴的新使命、新机遇、新期盼,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性格,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推向了新高度,实现了新飞跃,达到了新境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共论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前两个问题集中分析研究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指出文化发展、文艺创作,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时代,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时代进步而写作,为时代发展而呐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自由,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创作出时代认可、人民欢迎的文化精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是否符合时代、适应时事,是否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首要的标准和要求就是看其能否反映和表达时代进步历史发展的规律,能否表现出时代文明进化的内在要求,能否丰富、提升和扩展时代进步的内在精神。习近平指出:“判断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还要看作品,优秀文艺作品代表和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化创新水平。”[2]8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情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就能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时代开先河,为民族开清风,为未来开新道,这样的作品才能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时代是文化生长的基础,是检验文化善恶美丑、先进落后、香花毒草的标准。只有时代发展的浪潮,才能鉴别、筛选、锤炼优秀文化精品,促进文化的繁荣茂盛。
2.民族是文化成长的空间和土壤
人类文明是各国各民族的共同创造,积极先进的文化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2] 26-27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卓绝的历史,56个民族不断融合、世世代代创造传承积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克服艰难、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最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遇重要关口,中国文化都能够感风云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声音,为祖国和人民擂鼓呐喊。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历史搏击,形成了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坚定自信又不断修复,强烈的民族感情和价值追求,共同的道德理想和顽强的精神信仰。正是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沉淀积累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凝聚的共同精神认同。
文化是时代进步的号角,代表一个时代前进的风向标,最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优秀文化,都为时代的进步发出最强盛的呼喊,开启人民的心灵,凝聚强大的力量。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尤其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需要优秀文化作品的鼓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锻造伟大的文化。今天也正如鲁迅所说,改造国人精神,推进文艺前行的良好机遇,只有先进文化才能高举精神之旗,确立精神支柱,建造精神家园。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主题。一切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都应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大潮中,挖掘资源、组织素材、创新作品、升华智慧,为这一伟大时代增添新的景色。
二、坚守文化人民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立场,坚持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全部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人民群众通过艰苦劳动实践探索和创造的。文化的主体是人民,文化的人民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客观事实,是文化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的讲话,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主体性思想,要求文化工作者始终坚守文化的人民性立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文化的无产阶级性、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
1.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
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15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文化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因此,始终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充分激发和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在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发现文化发展的基因要素,发掘文化成长的肥沃土壤,推动文化的创新与繁荣。今天,人民群众创造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走向繁荣、文化强国不断成长的力量源泉和宽广舞台。
人民与文化不可分割。人民的生活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肥沃土壤。因此,在文化的发展中到处体现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人民与无产阶级文化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人民需要文化,人民群众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是客观存在,也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民本身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主体,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就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基本元素和营养。另一方面,党的文化事业更需要人民,更需要人民的参与,更需要面向人民。党的文化工作的出发点也就是发现、鼓动、扶持和帮助人民中的先进文化要素,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第三,文化工作者要热爱人民,对人民要怀有深厚感情,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在作品中塑造人民形象,表达人民的真情实感,表现和凝聚真善美的积极力量。
2.先进阶级的文化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进行分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进步阶级绝不是离开人民群众的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教育、引导、组织、鼓动广大人民,共同推进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先进阶级的文化精英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紧紧站立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创作,为人民的解放而写作,为时代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才能使先进阶级的阶级性集中代表和表达出人民性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诉求,达到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丰富性、综合性还表现在人民的历史活动中,是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人民绝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且也是脑力劳动者,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会自发地创造出适合自身生产生活需要的文化形态,适合自己发展要求的政治形式和文化样态。人民群众中的先进阶级、进步政党和自觉力量,自然会依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推进文化形态与文化内容的创造性飞跃,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起到强大的组织和推动作用。[3]43-45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人民群众的改革实践推动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成绩辉煌。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各种社会文化形式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包括影视文化、戏曲文化、科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网络文化、城乡社区文化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异常繁荣起来,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和物质文明发展。但是,具有历史性影响和巨大文化穿透力、永久性文化价值的精品还不是很多,表现出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状况。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很少有人过问,而一些低级、庸俗,格调不高的文化形式却仍有市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3.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立场
习近平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解决好“为什么人”“为了谁”的问题,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立场,始终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真诚地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情入’。”[2] 20-21
习近平对文化工作的论述,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文化发展必须高度体现无产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在文化工作的每一环节,既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文化观与中国当代文明发展、文化进步的再结合、再飞跃,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指导。
三、坚守文化先进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习近平指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坚定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振奋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主题,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中国式表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精神的现代飞跃。凝聚宏大的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了文化先进性与继承性的有机统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公正,爱国敬业诚实友善”[4]93,这24个字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机结合了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竞争创新精神与人文友善品德,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表达,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集中反映和表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精神。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重要根源,就是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24。自古至今,中华民族矢志不移一贯追求团结统一、公平公正、和谐合作、和平发展的艰苦奋斗,构成了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诉求。
当代中国精神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表现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2]这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道德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华美学精神“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2] 28-29。在中华民族争取生存发展、推进文明进步、追求真理正义的艰苦曲折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这些优秀文化传统,构成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深厚基础。
2.着眼世界闻名发展,锻造中国精神
现代化潮流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现代化发展进程,彻底摒弃了过去一切传统中落后的因素,全面继承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华文明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现代化潮流,传统的农耕文明转型上升为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文明,传统的人治社会转型为现代法治社会,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型为现代城镇化社会,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种世界性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大转折、大提升,成为凝聚当代中国精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推进力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精神的锻造和弘扬,成长和催化,必须着眼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应对世界文明的新发展,借鉴学习世界一切文明进步的文化因素,紧跟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从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中走来。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高度,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分析文化的先进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对我国当代文艺文化工作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先进性,拓展继承性,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2]29。
四、弘扬和坚守中国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凝聚和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工作。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是文化产业的改革繁荣,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必须表现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都必须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向不动摇。同时,弘扬主旋律与坚持人民性是有机的统一。习近平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也必须把主旋律与人民性结合起来,把先进性与普及性紧密统一起来,把教育性与娱乐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注意,要求党的宣传工作要把先进性与群众性统一起来,把主旋律融汇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活动,转化为具体的经常性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实践。[5]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增进文化包容性。用人民群众的生活来集聚和融合最为丰富、最为广泛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2]3世界文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价值品格,他们都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采众人之长,包容互惠,共同汲取发展的能量。各种文化形式“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也是文化的内在核心与精髓。正是所有文化之中的真善美价值,才把一切文化凝结起来,组合起来,连接起来,形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生命力。这种真善美的文化价值,构成了文化包容性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多次批评有的人习惯于冷战思维、霸权思维,总以为自己是老大,别人都不如我,我才是最先进的,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别人的存在,要始终垄断话语权。这种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只会阻挡自己前进的道路。我们坚决反对这种思维定式,主张用包容的心态,平等对待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文化形式,学习一切文化的长处,在学习别人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集聚建设文化强国的巨大力量。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文化批判。用积极先进的文化元素来凝聚坚实的文化发展实力,坚守文化的先进性就要坚决反对、批判一切落后文化和反动文化,坚持用积极的进步的具有正能量的先进文化形式反对并逐步取代一切消极的落后的具有负能量的反动的落后的销蚀人心的文化形式。坚守文化的继承性,就要求对一切文化传统进行分析鉴别,从全部的传统文化之中强求和打捞出一切合理的有价值的对人民生产生活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形式。文化的批判性是一切文化的内在功能,是文化进步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守文化的科学批判性,就是鲁迅所说,“放出眼光”,对文化传统和域外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和鉴别,把进步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学包括生活方式,“拿来”转化为我的武器,为我的生活实践服务,壮大我的文化实力。
坚守中国精神,建设文化强国,面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最基本的选择,最便捷的路径。毛泽东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文化发展的规律充分说明,只有深入人民之中,虚心向人民学习,才会创作出优秀的文化精品,作家的智慧、天赋和才能,就会得到充分地激发和挖掘。路遥写出《平凡的世界》就是最好的证明。
坚守中国精神,建设文化强国,面向现代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是建设文化强国最为有效的途径、最重要的条件、最有力的措施。世界文化碰撞、多样文明交融之中有机遇,也有陷阱,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竞争的世界、创新的世界,积极应对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需要开阔视野,提升眼界,凝聚动力,在世界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改进思维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推向现代,发展到全新的境界。
坚守中国精神,建设文化强国,面向激烈的文化市场人才竞争,是不能回避的挑战。建设文化强国靠科学技术,靠文化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和实践。遵循文化人才成长的规律,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建设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努力使文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科技人才、文化人才的成长绝不会是一阵风、一次运动,绝不会是一般号召就会有所成就。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造就科学的体制,完善的规范,良好的氛围,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建造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体制保障。
习近平反复强调,党管人才,各级党委要努力成为文化人才成长的有力帮手和强力抓手。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大批文化人才,文化人才的培育成长需要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完善系统的机制。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工作座谈会上再一次强调文化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成长既有个性,又有规律,我们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切实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开放的发展思路,共享的发展机制,为文化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鼓足充足的动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社会机制。
建设文化强国,既要出作品,更要出人才。中华民族几千年奋斗历史,为人类贡献出许许多多的文化作品,特别贡献出了许多的文化名人。像孔子、孟子、老子,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等等。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给世界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贡献落在了后面。我们也应该产出伟大的文化人物,伟大的改革发展实践这一宏伟的历史舞台,应该创造出像培根、爱因斯坦、费米、卡门、巴尔扎克、莫扎特、达·芬奇、大小仲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等这样的文化大腕、文化巨匠。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切实改革,为文化人才的成长创造真正管用、切实有效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条件。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了30多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中国化、现代化,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样,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的讲话精神,脚踏实地地解决当前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就会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起来,真正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更加科学的轨道,具有更加强大而持久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5.
[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 2013-11-16(01).
【责任编辑刘蓉】
Thinking on Chinese Marxist Concep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Power Construction
LI Zhong-ze
(Northwest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rxism,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The important speech on literature and art’s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in 2014 national symposium,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of objective reality and profoundly reveal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herent law,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point. The speech stressed that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t must stick to the unity of the cultural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the unity of the class and people, the unity of advancement and succession, to consolid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spirit,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omote the power of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ultural viewpoint, sinicization; powerful cultural country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7-0062-06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李中泽(1991—),男,陕西渭南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社会与法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