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40年代边区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
——以陕甘宁边区的《关中报》《三边报》为中心

2016-03-1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吴 国 彬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19)



论20世纪40年代边区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
——以陕甘宁边区的《关中报》《三边报》为中心

吴 国 彬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19)

摘要:延安时期奠定党的新闻工作基础,边区各个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是践行党的新闻工作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三边分区党委机关报的《关中报》《三边报》,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进行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追求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为边区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探寻和改进当代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边区分区;新闻文化建设;《关中报》;《三边报》

20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通过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闻改革,奠定了党的新闻工作基础,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从建立走向成熟。陕甘宁边区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和后来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边区群众报》等,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群众,团结民众,鼓舞士气,为抗战胜利、全国解放发挥了极大的舆论宣传作用。同时,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和三边分区的机关报《关中报》和《三边报》,也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新闻改革,为边区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关中报》与《三边报》概述

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位于陕甘交界的乔山山脉南段,北面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接壤,南面与国民党统治区相邻,驻守陕甘宁边区南陲,是向往边区的仁人志士及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通道。1935年10月,为了巩固和发展西北根据地,中央成立了关中特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陕甘宁边区政府于9月成立后,关中特区调整为边区的关中分区,“下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四县(新正、新宁两县位于甘肃省,赤水、淳耀两县位于陕西省)”*参见张勃兴《关中报回忆录·序》(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1页。。10月,时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分区党委机关报——《关中报》。

1940年4月12日,《关中报》在马家堡创刊,报纸初为油印、4开2版的周报。1941年4月,报纸改为三日刊。1944年9月,《部队生活》(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机关报,1943年4月13日在延安创刊)与《关中报》合刊,《关中报》改为五日刊、4开4版的石印报(《部队生活》为其专版)。1945年7月,《关中报》又改为三日刊的4开2版报。1947年春夏间,国民党进攻分区,关中报社随分委北上,继续不定期出版。1949年4月,关中地委改称三原地委,报社随之迁到三原县(现属陕西咸阳市)。1950年4月,中共中央将三原地委与咸阳地委合并,从属三原地委的《关中报》完成历史使命终刊。《关中报》在抗战烽火中创刊,在新中国成立终刊,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0年间“共出版700多期,发行58.6万份”[1]95。

《关中报》在马家堡创刊时,由关中分区党委书记习仲勋题写报头;报纸出版约10期后,报头改由陕甘宁边区西北局书记高岗题写;1941年报纸创刊一周年时,毛泽东为《关中报》题名。[2]报社成立时,关中分区宣传部长高仰云兼任社长,胡炎任主编。继胡炎后,毛岚、何承华(陈华)、朱平、雷阳、景生明分别担任主编。[3]244

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关中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群众,动员群众,发动对敌斗争,被誉为“黄土地孕育的红奇葩”“战火中飞出的金凤凰”*参见关中报史料征编委员会《关中报回忆录》(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5页。。1944年秋,在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大会上,《关中报》受到边区政府表彰;时任《边区群众报》主编的胡绩伟对《关中报》给予高度评价[4];毛泽东也很重视《关中报》,当他发现“在大报上也难看见的好文章”[5]530时,就将之推荐给《解放日报》转载。

陕甘宁边区的三边分区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西北门户,辖吴旗、盐池、定边、靖边、安边五县。1941 年夏,在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导思想下,三边分区决定创办分区机关报《三边报》*参见刘山《盐池革命回忆录》(第2辑)》,1988年版,第60页。,以开发三边资源,落实党的政策。《三边报》在定边创刊时毛泽东题写报头。李季、张源、马汉卿、冯刘山等先后负责《三边报》工作。报纸为8 开(后改为4 开)油印,5 日刊,“发行量开始只有几百份,最多时达到 2000 份”[6]。1947年,《三边报》随地委迁至吴旗县。1949年9月,三边报社人员赴宁夏开展创办《宁夏日报》的工作,《三边报》停刊。

长期以来,学界对延安时期报刊的研究往往仅从《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边区主流报刊入手,而缺少对边区分区报刊如《关中报》《三边报》的关注,本文将以两分区的党委机关报为中心,以其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进行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追求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等为研讨对象,探讨20世纪40年代边区分区的新闻文化建设及其对当代新闻宣传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二、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作为号召党组织、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党报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贯彻党的这一办报方针,《解放日报》按照中央精神率先进行了改革,并在社论中指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7]认为正是坚持“全党办报”的方针,报纸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党的报纸,其“集体宣传者”“集体组织者”的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在坚持报纸是党报的同时,《解放日报》也指出,报纸是“群众的报纸”,“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情绪是党决定政策的依据”[8]。为了强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毛泽东专门谈道:“我们的报纸……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9]150根据时势需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边区机关报坚持党的领导,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将报纸办成党指导和开展工作的组织工具。

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关中分区和三边分区党委高度重视报纸工作。在关中分区,“习仲勋和关中分委始终注重《关中报》的质量,不但对报纸的内容亲自审定,还为报纸撰写文章”[10]332。后来的关中分区党委书记张德生经常为报纸改稿、写稿,对重要的社论、专文和头条新闻,认真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还多次撰写社论;后来的地委书记赵伯平、秘书长张中等经常对报纸给予指示。*参见张勃兴《关中报回忆录·序》(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3页。三边地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贾怀济曾就《三边报》的工作召开座谈会并发表讲话。[11]

作为党指导和开展工作的组织工具,《关中报》《三边报》对前方战事、后方的大生产运动和民主建设都进行过较为翔实的新闻报道与舆论推动。《关中报》对前线军事的报道非常重视:当国民党胡宗南部向边区发动进攻后,《关中报》发表了《坚持关中游击战争,消灭敌人收复失地》的社论,号召军民克服悲观失望、怯敌怕斗的思想,以坚定必胜的信心夺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同上,第2页。;1947年12月9日的《关中报》刊发马栏游击队取得的战绩,还配发社论《学习马栏游击队!》。《关中报》除过在正常刊期上对军事战争进行报道外,还出版专版《部队生活》和南线版《时事要闻》,有时加出“号外”。《三边报》也非常重视军事报道,如1947 年10月22 日、11 月25日的报纸都对发生在东北、胶东、榆林以及豫陕鄂等解放前线的战果进行了报道,11月25日的报纸还对三边分区部队打败马鸿逵部的头版消息配发了社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在边区深入推进民主建设、土改运动等工作,《关中报》《三边报》配合党的工作对之进行了报道。如《关中报》刊发消息《新宁县区干部研究试选经验,学习选举知识》[12]、社论《开展普选运动》[13]、署名文章《选举中的几点经验》[14]等文,对边区进行民主选举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意见等进行了介绍,对当时边区的普选工作给予介绍和引导。《三边报》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专门开设了相应的“通俗传达”专栏。1947年9月,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边区开始了新的土改运动。结合工作实际,《三边报》为此刊发了《填写土地房产证的方法》,指导当地干部填写土地证,读者们可以“一手拿着报纸,一手对照着填写”[11]。

三、进行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在新闻出版领域主要表现在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主要标志的党的新闻改革,树立了边区新闻事业的党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等基本原则与理念,也引领着各边区及其分区新闻工作的革新与建设。边区分区的新闻媒体积极响应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审视自身工作,进行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

《关中报》1948年7月7日刊出《〈关中报〉工作检查》。《检查》指出:编辑计划的“总精神、总目的要达到正确掌握与贯彻党的政策以及党政中心工作”;学习制度上,“业务学习要以新华总分社‘新闻业务’‘业务通报’为参考资料”,时事学习“每月座谈一次”;同时,报社设立群众读报组,“吸收读者意见,帮助报纸通俗化”。此外,报纸还应增设“政策学习”“经验介绍”“时事”等栏目。

《检查》对外勤记者的工作任务有明确的要求,外勤记者要“帮助各部队各县推动地方通讯工作,建立通讯网,发展与培养通讯员”;“每月须采访四篇质量好的稿子”;每月应向报社汇报下面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本月工作情形;加强政策与业务学习等。

《检查》对报社工作进行了检查和反思,认为报纸在掌握和贯彻党的政策问题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土改报道中的“左”倾偏向;片面的贫雇农观点(中农也是党团结的对象);某些报道违反党的政策、策略等。在编辑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同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文风没有达到短小精悍、通俗活泼的要求;反映内容不够全面多样;个别文章校对、审核不够仔细等。此外,这份检查还从严要求,总结了新闻真实性问题、记者作风问题等。

《三边报》则于1947年秋冬之际开展检查运动,分三个阶段对报社工作进行了大检查,对文字风格不够贴近群众和个别工作人员不够细致的现象进行了自查自纠。[15]《三边报》还发表社论指出:“报纸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每个干部和人民都有权利,也有责任来批评它。”[16]号召三边群众对报社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批评意见和改正建议。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陕甘宁边区新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陆定一撰文提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17],以此为基础,全党新闻战线展开反“客里空”运动。《关中报》《三边报》作为分区机关报,认真践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积极开展反“客里空”运动。“关中报也批得有声有色,刻骨铭心”,“人人严把新闻真实关”*参见关中报史略征编委员会《关中报回忆录》(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36页。。在报社举办的新闻短训班上,《关中报》主编雷阳告诫新闻工作者,“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定不移地恪守这一最根本的原则是对记者的终生考验”*同上,第70页。;《关中报》通讯员张国宁通过培训“在脑海里铭刻下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这些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同上,第71页。。《三边报》也开展了反“客里空”运动,在1947年的自我工作检查中,曾“对报上几篇不实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认真检讨”[15],强调了立场作风。

四、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

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本身是报社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报社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单列一节意在彰显通讯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边区分区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认为报纸不仅需要优秀的专职记者和编辑,还需要社会基层的参加各项实际工作的通讯员。

《关中报》一直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通讯工作制度。关中报社为了反映通讯工作情况,交流经验,提高写作能力,曾出版了6期《通讯通报》(每二十天或一个月出一期,每期一个版);根据编辑计划印发《写稿要点》;不定期将通讯员不能刊发的稿件整理为参考材料等。为鼓励通讯员写作,解决他们的物质困难,关中报社还“每月给每个通讯员发一支毛笔、三张白麻纸;为方便通讯员夜间写稿,还特意每月再发5两灯油”[18]11。经过几年建设,关中报社的“通讯网普遍发展,并已在本地干部中生根”[19]。关中报社评出的模范通讯员“经常写稿”,“稿子登了不骄傲,不登不灰心”,还“帮助别人写稿子”,“肯向报社提意见”[19]。同时,关中报社要求编辑记者要善待通讯员。比如,要求编辑对通讯员“‘蓬头散发’的稿子,改编得‘眉清目秀’”*参见关中报史略征编委员会《关中报回忆录》(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27页。,对不能采用的来稿给复信说明情况;对不认真对待通讯员稿子的人员则给予惩罚。如《关中报》编辑张国宁曾因未及时处理积压的稿件,而被责令写书面检讨并在全组会上做自我批评;有位编辑对一篇文章只看了一半就退稿的行为被发现后,被要求做《没看完就退稿》的书面检讨。[20]

通讯员撰写的稿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通讯员包轲岗的《思想不通,逃选,一夜白了头;觉悟提高,竞选,自己给自己投豆豆》,准确、形象地报道了新正县二区一乡普选中,乡支书都和甲由逃选到竞选乡长的转变过程*同上,第85页。;张振西在报道边区在高陵县开展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的试点情况时,不仅报道农代会的盛况,也报道了农代会的经验教训。*同上,第51页。正是因为有了这支庞大优秀的通讯员队伍,《关中报》才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边区的模范报纸。

《三边报》也非常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其通讯员组织系统非常健全。报社在各区和县机关建立和健全通讯小组制度,设有通讯干事,由其专门管理通讯工作;同时,各县的主要负责干部要求每月根据工作实际向报社提供两篇稿件。此外,报社还不定期组织座谈会,各县党委负责人通过座谈会交流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三边报》开设“通讯往来”栏目,指导通讯员开展新闻采编工作。为了调动通讯员队伍的积极性,三边报社还将出版物赠送通讯员,鼓励他们撰写稿件;报社对未能采用的稿件,要提出修改意见后退回。正是因为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报社能够尽快收到游击队、边沿区等的稿件,弥补报纸采访力量的不足”[11]。据统计,“现存的1949年出版的《三边报》中,共有消息45篇,其中有24篇是由各县区的通讯员所采写”[11]。

五、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追求

20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逐渐成为指导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关中报》《三边报》等分区机关报坚持党的文艺路线,报社工作人员深入民间,与群众打成一片,采写了许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新闻稿件,鼓舞军民的斗争士气,不断推进边区的新闻文化建设。

新闻记者既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小兵,也与赶赴延安的知识分子一样,是被要求改造的对象。他们一方面深刻剖析自己,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走进民间,与劳动人民相结合,学习他们的语言,体悟他们的情感。《关中报》记者刘衡在听了《讲话》后,“开始学习农业知识、庄稼活、口头语、民歌、民谣、民谚……使自己的爱好从欧美的、古典的、华丽的、矫揉造作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东西转到另一个方面来”*同上,第6页。,从而完成身份的转变,成为革命事业中战斗的一员。她将自己的思想转变写成诗歌《给苍白的知识分子》,在《关中报》上发表。

《关中报》的语言力求符合百姓口味,通俗易懂,文章标题也多采用群众语言,形象生动。马栏工会主任朱延桢认为:“《关中报》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19]《关中报》还用民谣的形式,揭露蒋介石政府的腐朽统治与发动内战的罪恶,讴歌边区军民为实现新中国的建立而团结齐心的斗争面貌,如时任关中地委宣传部长张剑颖的《反内战三字经》(全文118句,354字):“蒋介石,大混蛋。为独裁,打内战……”[21]立场鲜明,语言泼辣。《三边报》也尽量使用浅显的文字和当地的口语,以便群众爱读、能读,“赚棉花”“婆姨”“纺线线”等陕北方言也经常出现在报纸上。语言的通俗化扩大了党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促进了党的政策在地方上的落实贯彻。吴起县三区区长张仲英曾说,对于土地会议的精神,是看了《三边报》的“工作讲堂”才明白的。[11]

提高群众认知是边区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关中报》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延安文艺精神,刊载民歌、民谚等,提高读者的科普知识。如报纸刊载的判断天空起雾预兆的民谚:“早晨起了雾,中午晒死兔(晴);烟雾上天,准备挂鞭(要下雨);烟雾满地,套牛揭地(天要晴)。”*参见关中报史略征编委员会《关中报回忆录》(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91页。正是因为“《关中报》……关于做庄稼讲卫生的事实和道理登的很多,才会让很多百姓随身带着,歇下了就爱看它”[19]。三边地区临近沙漠,为宣传植树造林、爱绿护绿,呼吁民众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存环境。《三边报》将植树造林的时间掌握、种植方法、保护方法等要领编写成民众易于接受的《植树造林歌》:“深埋踏瓷勤浇水,种上棒槌也发青……”[11]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还能指导实际操作。《三边报》还针对群众需要,开设了“庄户医院”“科学知识”等栏目,向群众介绍医药卫生和普及科学常识。

作为《三边报》的主编,李季于1945年冬借鉴陕北民歌“信天游”创作了著名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该诗1946年夏分三次在《三边报》连载,题目为《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三边民间革命故事》;同年9月,该诗被更名为《王贵与李香香》在《解放日报》连载。后来,《王贵与李香香》还被不断改编,以各种形式在边区传播。《王贵与李香香》作为“新诗民族化群众化的典型”[22],其发表无疑是《三边报》副刊追求大众化、民族化的具体体现。此外,《三边报》还刊载著名诗人艾青、画家古元深入民间生活创作的通俗读物和画作,这些作品因为反映了边区的生活实际而深受群众欢迎。

六、边区分区新闻文化建设的启示

陕甘宁边区分区的《关中报》《三边报》,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进行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追求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是20世纪40年代以延安为中心的边区新闻文化建设的充分体现,也是构建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坚强基石。新时期以来,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一直要求人民至上、基层为本,如2003年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11年开始的“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等,都要求新闻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始终把根牢牢扎在基层。要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追本溯源,充分重视和挖掘20世纪40年代边区的新闻文化建设。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一方面要求新闻从业者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一方面要求媒体坚持走群众路线,扎根基层,情系百姓,传播生活中孕育的温暖人心的力量。《关中报》《三边报》的采编人员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深入群众,与部队共同行军露营,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断挖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闻素材,以传播正能量的新闻作品激励群众、鼓舞斗志,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坚持严格、明确的制度建设,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媒体加强自身建设、开阔新闻视野的内在要求。关中报社、三边报社对工作进行检查和反思,开展反“客里空”运动,坚持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持,不断完善通讯员队伍建设制度,都对我们今天的媒体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摒弃虚假新闻报道,反映时代主题等新闻文化建设有着极具价值的警醒和启示。

追求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是《关中报》《三边报》新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最大限度为群众接受的永恒主题。其精神与当下新闻界提出的“贴近群众”“改变文风”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关中报》《三边报》的刊载内容来自基层生活实际,能够实际指导当地群众干部的工作;报纸所采用的语言也非常贴近群众口语,通俗易懂,好看好记。这对新时期媒体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群众便于接受的语言传达新闻事实,提升传播效果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和标本意义。

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以延安为中心包括边区各分区开展的新闻文化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和民族救亡的媒介记忆,而且也是新中国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源泉和标杆”[23],其不仅是当前“三贴近”原则,“走转改”活动的先声,也是探寻和改进当代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与本源。

参考文献:

[1] 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马栏革命简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 王振华.说群众心里话,办群众要办的事——《关中报》事录[J].新闻知识,1991,(12):45-46.

[3]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报刊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4] 胡绩伟.边区各分区报纸,关中报办得最好![N].解放日报,1944-12-09.

[5] 周立波.叫人永远忘不了[M]//周立波.周立波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 宋爱会.《三边报》:小报纸大文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21.

[7] 本报创刊一千期[N].解放日报,1944-02-16.

[8] 展开通讯员工作[N].解放日报,1942-08-25.

[9]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0]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编委会.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11] 吴恩,田瑾.全党办报的实践者——《三边报》[J].科学·经济·社会,2007,(3):117-120.

[12] 康行(赵廷平).新宁县区干部研究试选经验,学习选举知识[N].关中报,1945-10-12.

[13] 开展普选运动[N].关中报,1945-10-24.

[14] 杨玉亭.选举中的几点经验[N].关中报,1945-10-24.

[15] 刘山.彻底检查办报人的立场作风[N].三边报,1947-11-18.

[16] 大家来检查《三边报》[N].三边报,1947-11-18.

[17]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1943-09-01.

[18] 吴锡恩.中国解放区报业图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9] 坚持报纸与实际结合,深得干部和群众欢迎[N].解放日报,1946-05-04.

[20] 张国宁.由接到编辑部一份报纸说开去[J].新闻知识,1989,(11):47-48.

[21] 张剑颖.反内战三字经[N].关中报,1946-11-09.

[22] 杨希之.中国叙事诗发展的里程碑——谈《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成就[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46-52.

[23] 耿显家,杨晓娟.延安时期奠定党的新闻工作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22.

【责任编辑马俊】

A Study on the Journalist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Border District in the 1940s——Taking Guanzhong Press and Sanbian Press as Examples

WU Guo-bi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The CCP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arty’s journalistic course in Yan’an when the journalist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sub-districts of the Border District were well organized and composed the whole course. Guanzhong Press and Sanbian Press, which were set up as the official newspapers of the party committees of Guanzhong and Sanbian sub-districts, stuck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Party members run the newspaper” and “the masses run the newspaper”. Meanwhile, they set up strict, exact and systematic stipulations to conduct the correspondents and readers to use popularized and nationalized language, which made effective contributions for the journalist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Border District and set an example for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improvement of contemporary journalism and news communication.

Key words:Border District; journalist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Guanzhong Press; Sanbian Press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7-0013-06

收稿日期:2015-1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延安文艺史料学研究(11XZW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11&ZD113)

作者简介:吴国彬(1978—),男,河南伊川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秦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