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证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
2016-03-17刘元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0060
刘元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0060)
哲学论证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
刘元凯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0060)
摘要:前论用《易经》和中医学中的“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原理分析了哺乳动物中一些群体生育性别对立现象与生理活动性质的关系,得出了:无论雌雄,凡比配偶对方偏劳和体能弱,使支撑体能的生理活性向弱就遗传本体性别。不从矛盾的对立现象着眼,分析生物体内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这对生存因素的互助与统一,发现不论男女或雌雄,凡体力活动量大于对方或体弱时,体内那种完善自身生存能力的自然力就帮助本体性别遗传,反映了哲学研究路线博大精深的作用,以及这个结论的可靠性,可作为调控哺乳动物生育性别的基础理论。
关键词: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哲学路线;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生存因素的互助与统一
哺乳动物在常态环境中,群体的生育性别比例都接近1 : 1,只有少数配偶有差异,但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群体性的大偏离现象,偏离到1:0.5甚至到1:0.1以下,这可能对人类的发展和牲畜繁殖造成重要影响。曾有不少研究,如曾一度崇向的雄性理论认为占统治地位的雄性野生哺乳动物多遗传雄性,但进一步研究以后没有站住脚[1]。最近半个多世纪为了发展畜牧业,一直在大力研究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在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2],但在操作过程中都不能避免人为地调理了生物体内功能结构的原生态关系,带来了尚无法预知的疑问。2013-2014年印度种转基因作物大失败,虽然不是动物,但它们都是对基因进行过操作的产品。所以要人为地调控生物性别的遗传还需谨慎从事,也就是说,还需重新考虑研究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路线。笔者在《发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3]一文中,应用中国古典哲学《易经》和中医学中“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理论分析了古今群体性的人类和野生动物各自生育性别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得到的结论是:无论男女或雌雄,凡比对方体能偏劳就遗传本体性别。由于作者在“两性生物突变和进化的机制”研究中,发现了用哲学思路分析自然界中有关大数据和特殊矛盾也可以揭示出生物体内的这类机制,就决定尝试再分析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1 群体性别差异实例
1.1母系社会生育性别差异的现象
6 000~6400年前,中国陕西省西安半坡的母系社会遗址,只有一栋面积约100m2的茅房遗址,内有烧火炉炕,像是冬天取暖用,是女王的住所。男人们无住房,在野外能避风雨处过夜。那时男多女少,没有统计数字,只能从“是女必成王”的社会结构推算男女比例应在1:0.1以下。(这是1984年前展出的状况,以后有改动)。
1.2中国旧社会农村童养媳生育性别离奇的现象
1949年以前,农村的生活来源靠劳动力,有些劳力接不上茬的贫穷家庭,就给年幼的儿子与贫穷家的有劳动能力的女孩结婚。这女孩就叫童养媳,几乎个个都在多劳的家庭中生活,头几胎十有八九生女孩,破了婆婆早得孙子早得继的梦,因而童养媳的悲剧遍及这类家庭。估计所生男女比在0.2:1以下。
1.3中国女排五连冠队员退赛后的生育现象
五连冠女排们和同期男排们退出塞场后1年多,《人民日报》报道过一个小消息,称女排全生女(男女性别比0:1),男排的夫人除1个生女外,其余全生男(男女性别比应在1:0.1以下)。
1.4雌性野生马鹿地位不同生育性别差异大
约瑟夫·加纳引用同行研究野生马鹿发现“占统治地位的雌性马鹿生育的雄性比地位低的雌性马鹿多”称为革命性研究[1],足见二者的差距不同一般。
1.5老夫少妻与老妇少男生育性别相反
英国利物浦的科学家调查利物浦301户,老夫娶少妻的头胎多生男,男女比为1:0.5。老妇迎少男的头胎多生女,男女比为0.7:1。
2 所用观点及分析方法
哲学认为事物内部都含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称为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生物体内的生长发育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方面,是一对生存因素的两个方面。从表面上看,无论动物或植物都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在营养生长期看不到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长到合格的标准后,才能见到生殖生长,或生殖功能的表现,似乎是矛盾的对立。到繁殖出后代就像是对立的统一。可是,从对两性动物和植物发育过程的系统解剖学看,两性生物营养生长的初级阶段就有微小的生殖系统在缓慢发育。营养生长到合格标准后就逐渐停止自身的生长,以全力辅助生殖生长。完成了繁殖任务时,营养体也就走向了衰老。显示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对生存因素的两个方面,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既不相互对立,也不相互排斥,而是一种自然互助与统一。这是两性生物在正常环境中生长与发育关系的真实面貌,是世代间平稳过渡的机制,其生育后代不存在突变问题,从而找到了分析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切合实际的观点——雌雄性别发展与遗传机制也是互助的统一。
上述5对互相对立的例子中,各对双方有互相联系的,也有互不相关的,也有互相对立的,都不能直接看到体内两个生存因素有互助生存和发展,也没有突变过程中那种对立与转变。而且这10个生育群体的主观和客观情况没有一个与另一个完全相同的占80%,毫无规律可言,是一些特异现象的大聚会。笔者根据在“哲学分析生物突变的机制”中总结出的经验,对此进行分析与评估。有些自然现象不能用数量表达时,就用哲学概括的方法,取群体的大趋势做近似值的评估来表达。现将对全部事例的评估列入表中。
哺乳动物生育性别差异原因分析Causes of fertility gender differences of mammals
表列的第2、3与5、6各2个群体数据表明,虽食物足缺差异大,只要是体力活动量大的,无论男女都偏向遗传本体性别,而且比例差达到了1:0.2以下,似乎是一个规则。从第8、9、10例看,虽然找不到体力活动量大小的依据,但地位低下的马鹿自然是被排挤的对象,要用较多的力量寻找食物;老夫、老妇的体力要比少妻少男弱,也都不分男女性别偏向遗传本体性别,是另类规则造成的相同结果。因此,这7个决定生育性别的原因得到了统一,即体力偏劳或偏弱者遗传本体性别。这样跨历史期长的大数据,自然可以被相信它是一个自然原理。
从第1、4、7例看,不分男女,都是食物足,体力活动量相对少的特殊原因,抑制了本体性别遗传。从形式上看,与上述原理发生了对立与碰撞,但从生命的生态学关系看,二者正是穿越时空的统一和互助的统一。
没有例子显示食物影响了性别遗传,但可以理解,多日的食物不足会降低体力,从而促进本体性别遗传。难得的是,无论男女或雌雄,都服从于体力的强弱决定性别遗传。
为什么体力活动量相对于对方大的能较多的遗传本体性别呢?笔者在“发现两性生物突变和进化的机制”一文中,已从生物的多种自然现象中发现了生物在几十亿年进化过程中积聚了一种不断完善自身生存能力的自然力,如婴儿届时会自坐、自爬、自站、自走,就是这种自然力的表现。笔者在本文中还阐明了正常环境中,生物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不是对立的统一,而是互助与统一。当两性生物进入交配期,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大时,体内那种不断完善自身生存能力就发挥平衡作用,促进生殖力遗传本体性别,以补偿过大消耗的体力,保障自身世代延续。正像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遇旱会加速成熟,但性状遗传可以完成。这是生物的一对生存因素的互助与统一,是自然平衡现象的真实写照。因此,矛盾的生物现象在其生存过程中,会得到生存的自然力的统一。
3 讨论
生物的各种生存要素,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是由两个方面因素组成,两者成对相关。如身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关,稳定性与变异性相关,生理活性逞阴(-)阳(+)相关,生育性别有雌雄相关。这些成对的因素在生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是互助的统一。而现实中却统统称为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就把非对抗性矛盾与对抗性矛盾的概念混淆起来了,容易在哲理上造成混乱。因此建议对非对抗性矛盾中的两个因素分别称作“阴”和“阳”,结构成阴阳互助与统一关系。至于何谓阴阳,在中医学中有明确的界定标准,笔者也有列举,这是哲学开拓自然科学,又返回来发展自身的一个例子。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哲理仍有丰富和发展的空间。
4 总结
本文从哲学的宏观观点出发,用平凡的、自然的大规则,分析每对矛盾现象双方各自生育性别异常的原因;归纳相同的原因找规则;组装规则见原理。解释有关特殊矛盾产生原因的原理就是要寻找的道理,因此又从哲学角度发现:出现了体力活动量大和体弱的群体遗传的性别大幅偏向本体;体力活动量少的都抑制了本体性别遗传,与之前的分析完全相同。食物的作用没有显著的表现,是合乎情理的,因为食物缺乏会降低体力,但饿中交配的事少有。由此可见,用哲理分析自然界的深层次问题,是可靠的、可行的。据此做些简单的应用试验就可应用于生产,因为应用中不需要采取刺激性措施,也不人为地触及体内的生态关系,所以是安全的、经济的、容易普及的,对加速繁殖生畜所需性别起到推动作用。
通过对生物的一般性变异的机制、两性生物突变的机制和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论证,发现很多平凡又似乎无关的自然现象深处有共性,归纳有关共性,可以发现规则和特殊矛盾,合乎生态关系的组合有关规则可以发现原理。分析有关特殊矛盾产生的原因,符合所发现的原理,就是彼此的佐证,矛盾的统一,论证的成功和可靠。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加纳.哺乳动物可“潜意识”选择后代性别[N].参考消息,2013-07-14.
[2]杨海,胡建宏,李青旺.哺乳动物性别与性别控制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18):150-153.
[3]刘元凯.发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1994d70101323b.html .
[4]英国学者.老夫少妻多生男、老妇少男多生女[N].大中报(加拿大),1997-10-03.
Mammalian Gender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under Philosophical Argument
LIUYuan-kai
(Heilongjiang Academy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orticulture Branch, Harbin 150060, China)
Abstract:On the front of it analyzed there are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mmal groups fertility oppositions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with the Book of Changes, it showed that whether male or female, when spouses tend to be physical weak, sothat the physiologically active support tothe genetic gender.Donot fromthe contradictory opposite phenomenon, it found that both male and female, where physical activity is greater than the other or infirm, its viability of nature will help the body make genetic gender, reflecting the role of profound philosophical line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conclus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reproductive sex.
Key words:Mammal; Gender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Philosophical line; Contradictory opposition and unity; Solidarityand unityofsurvival factors
作者简介:刘元凯(1930-),男,湖南攸县人,教授教级研究员,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7
中图分类号:Q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2-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