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
2016-03-17韩凝玉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0095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0037
韩凝玉,张 哲(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0095;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0037)
浅析城市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
韩凝玉1,张哲2
(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以传播学“知识沟”的理论视角,审视城市景观传播中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知识沟”存在的必然性、特殊性和矛盾性。在城市景观传播中,应把握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对于“知识沟”的平衡点,寻求两者精神的高度共鸣。
[关键词]城市景观;知识沟;传播学
一
传播学中的“知识沟”假设(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是在1970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播学家蒂奇诺、多诺霍和奥里恩三人研究小组在一篇名为《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的论文中提出的(后称为“明尼苏达小组”)[1]。他们认为,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gap in knowledge),也称知识沟,这一现象为知识沟假设。换言之,随着大众媒体向社会传播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获取知识和利用信息方面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享有更大优越性。“知识沟”主要表现在高学历和富裕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就是传受之间的差异与两者的受教育文化程度呈正比。
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中,设计师与普通民众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理念存在“知识沟”,换言之,景观设计师和普通受众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参与角色等多方因素不同造成“知识沟”;城市居民与乡村民众之间对于城市景观信息(城市景观包括真实的、建成的城市景观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报道的拟态城市景观)的接触、选择和信息获取也存在的差异,例如两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兴趣、动机等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天然的不同等等。
可以说,城市景观传播中“知识沟”的特殊性就是城市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的客观存在。但正因为有了差异才有传播。彼得斯曾经把没有通约的传播称之为“向空气中讲”,这种既没有相互通约又没有实在端口的传播称之为“向空气中讲”。“双向交流”不能成立,“中介空间”无法兴起;“内在视野”还未成型,“第三视野”更无从谈起。因此,城市景观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知识沟”、差异构成双方沟通传播的基础。其强调尊重差异、尊重他者是对话的核心。他认为,差异性既是对话得以进行的前提又是通过对话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确保他者与“我”之间存在差异并充分尊重这种差异的条件下,真正意义的对话才有实现的条件、保障、内涵和达到延伸的目的。传受双方的差异性对话意味着自我对他者的宽容,对他者的理解和责任,在理解、帮助他者的基础上发展自我,这与中国道家所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此同时,城市景观传播中“知识沟”也具有矛盾性。即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之间差异也是两者之间的无形障碍,制约着城市景观的传播效果。即“知识沟”、差异是城市景观传播效果的基础也是传播效果的障碍:一方面,传受之间有差异、有落差、有距离才有双方的互动和沟通,才能提高受众和传播者对城市景观的认知观念甚至整体景观的发展。景观设计师一方面不断追求完美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带给受众新的触动,受众接触城市景观其认知逐渐提高,同时景观设计师也吸取受众观点,在城市景观设计阶段的受众参与就是两者互为补充。只有差异存在才有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传受“知识沟”、差异的存在势必造成城市景观设计传播的整体强势传播趋势。
那么,要追求和谐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就需要寻求两群体之间的互动沟通,寻求城市景观中传播者群体和受众群体之间的“知识沟”的平衡点来化解其中的特殊性和矛盾性。
以受众的期待为例,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整体阶段(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整体阶段分为设计前期、中期和后期),在设计前期,受众接触、选择和接受城市景观信息之后,以城市景观设计的立项书为媒介的传播就结束了,但受众的心理活动依旧没有结束。受众在这一阶段基础上,产生了某种期待心理,这些期待影响受众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期以景观设计方案为媒介的接受态度,同时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过程得以继续的方向和趋势。
期待是受众对接受城市景观的一种感性定向,产生对其的期待态度,决定了受众对其的期待和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传播的最终效果。期待也是心理的一种预期反应,受众的期待心理指受众对传播媒介持有一种能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具体的城市景观信息接受过程中,对于在城市景观设计阶段参与其中的受众,在接触到城市景观设计信息之后,不同受众群体对城市景观设计有不同的期待,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群体的期待
受众的期待心理包括期待目标和期待水平。其中期待目标,即受众期待从传播所获得的满足需要的内容;期待水平,即受众期待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城市景观中传播者所传播的内容能满足受众需要,而且满足程度较大,传播将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如果传播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期待目标和期待水平,则受众就会容易产生认知层面的“知识沟”,有可能形成消极的城市景观传播效果。
同时,当城市景观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进行活动而相互发生关系时,自身都会依照双方的角色规则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约束,希望成员遵照角色行事,有社会约定俗成的角色规则和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品评的标准构成一个角色期待[2]。即人们都会对他人有所期待,传受双方对对方都有期待。受众对传播者有角色期待,即希望传播者将自己的意愿反映在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并实施。同样传播者对受众也有角色期待。即希望受众理解、配合,在互动中完成景观设计阶段的任务,追求的景观设计中传与受的相互趋近也是一种理想化的双方互相的角色期待。
期待取决于三个因素:社会规范、我们以往对他人的了解和体验、行为出现的具体情境。朱迪·伯古恩(Judee Burgoon)认为期待破坏常常得到负面的评价。期待破坏理论的假设是:如果期待得以满足,那么他人的行为就可以得到正面的评价;反之,如果被破坏,那么其行为就会被判为负面的。如果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传播者破坏了受众的期待,受众将做出怎样的回应?或者受众破坏了传播者的期待,传播者做出何种反应?根据受众的期待视野与接触的媒介(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也会影响受众对媒介的最终接受效果。
表2 城市景观的设计水准与受众的期待视野之间关系
从接受心理角度讲,受众通常会理解并接受熟悉和有所了解的城市景观而忽略其他。受众的接受经验越丰富,对城市景观知识的储存越多,接受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提升。受众因自身不同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要。传播者在尽量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要的基础上,追求城市景观和意蕴。
我们无法预先选择历史,也无从选择受众对城市景观的口味和兴趣。从城市景观经济意义上讲,受众是不能受到责备的。因为他们是城市景观的消费者,是城市景观领域的服务对象,凭个人趣味选择城市景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笔者认为:
1.我们不能把某一特定时代的受众群体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认识能力作为设计师创作的出发点,以此来规范设计师的创作活动,来限定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形式等。这就等于预先设立一个先验的接受主体,然后从中抽出一种固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并以此约束设计师的创作方向。等于把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创作行为变为一种适应先验主体的共性要求为艺术终极目标的消极适应行为。事实上,受众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又是一个不断变异、更迭的文化历史现象、仅满足以消极方式适应大众的审美和认知,就是对大众不断发展的文化心里的漠视,其最终结果导致受众审美心理的静态概括,以此为基点进行设计,必然是作品流于投合受众一般趣味,满足受众一时嗜好的趋时之作。在一定时期受众喜爱的和真正优秀的景观作品,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什么法则。前者以特定受众群体的某种心理满足为尺度,后者以整个景观艺术历史上占独特地位为标准。在人类艺术发展史有一个普遍事实:要适应、迎合受众已经定型化了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就必须取消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个性化为代价,反之要进行艺术的探讨,必然要以暂时牺牲一定受众为代价。
2.我们不能把城市景观总体特征和普遍功能理解为每一处城市景观都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功能。广义上,城市景观是一种大众艺术,但这并非表示每一处城市景观都一经建成就受到受众的理解、喜爱。如同我们在整体上强调城市景观的价值和功能,但并不等于我们要每一处城市景观都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教育意义一样。我们不能以某一门艺术的整体特征为原则取代对其中各个艺术品的具体要求。有些城市景观一时超越了受众的接受水平,理解能力和欣赏习惯,并不意味着城市景观背离了它的本质属性,而是一种对发展中的受众的欣赏能力和接受水准在创造意义上的超前反映。
3.我们不能把城市景观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理想、历史认识、人文精神与大众的认识水平置于同一层次,同一水准上。城市景观艺术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超越性,在思想观念上可能完全超越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人类文明史已经证明确实存在这样一些具有超意识的伟大哲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对艺术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刻、透澈的认知能力和更为敏感的体验。
城市景观设计的深入浅出,即城市景观设计的普及性需要立意“和普通人发生交涉”,则更须放低身段,寓教于乐,使人在欢喜中领悟至善至美的微妙的城市景观。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关键在于深入才行。有深度才有高度和广度。
雅能通俗,则重点在雅。受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高,传播者就要拿出高水准的设计精品,如果仅是空泛的广场、政绩绿化等就误导了受众,破坏了其对城市景观的兴趣。普及一词的提及就潜意识认为只是普及一点,水准低下,随便一些没有关系。孔子自称十五岁“有志于学”,到七十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容洒脱的背后是五十年的克己修为。设计也一样,要做到挥洒自如,须将既存成果融会贯通,学养深邃。
其次,当今学界有深度见解的研究增多,能提供给专门普及的人员做参考,普罗大众的之时兴味也能持久不衰。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初衷就是设计精品,有深度的景观才能持久,才能提高受众的修养,对其才有持久吸引力和兴味。
二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城市景观也存在相同的认知,这缘于对美有某种一致的潜在的追求,美是可以跨越边界和领域达到人类心灵的至高至上至美境界。换言之,总有一种双方都赞同和欣赏的气质存在于完美的城市景观作品之中,城市景观独特的气质沁润着我们的心灵,沟通着、甚至渗化蔓延到传播者和受众的两极。
城市景观作品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其上面刻上“设计说明”或者通过电子演示标牌来表达景观设计师想要阐述的思想观念用以作为沟通传播者与受众的方式,亦或作为表述出受众所理解不了或者不会理解的景观设计师的观念而存在。受众千变万化,传播者千方百计地在城市景观作品完成以后再多做附加说明用以减少传受之间的落差。
我们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局限在传受之间“知识沟”的趋同,更多是追求一致上的“知识沟”,这种“知识沟”,这种差异是建立在一定的一致基础上的趋同之上的。有“知识沟”,有差异才能独特。不论是局限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是景观设计领域的其它方面,甚至是西方与东方国家审美信息的加速流转和不断融合与汇聚领域,在追求趋同基础上差异最大化都是殊途同归。同时应该认识到,“知识沟”(差异)也是不断变换不断呈现增长趋势的,在某一高度上的“知识沟”(差异)就是另一高度上的一致。
城市景观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一件完美的城市景观作品本身就很打动人,所产生的效果最终是在受众心灵深处受到触动之后的外化反应。不打动人心,没有给受众留下强有力的震撼的城市景观再如何传播,再附加条件,在外在因素上再做其修饰收效都显甚微。打动人心的城市景观,不在于用新奇光亮的外在形式吸引受众眼球,那种吸引只能起到短暂的受众注意效果。只有真实的、真诚的全身心为受众着想的城市景观,甚至是城市景观的某一处细节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得到景观设计师朴实的投入。让人们(包括传播者和受众)时刻感受得到景观设计师的关怀和体贴的城市景观就可以直指人心,让人们身心为之感动,为之赞叹。瞬间体会到的触动不是暂时的效果,不是过目即忘,不是短暂停留,它是瞬间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凝固,是瞬间感动的永恒,是城市景观精品带给人们灵魂震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 J.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黄炎宁.新媒体知识沟与数字鸿沟的融合[J].当代传播,2012(6).
[4]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5]楚小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14(2):34-83.
[6]P J Tichenor,G A Donohue,C N Olien. Mass media and the konwledge gap hypothesi reconsidered[M].1975.
[作者简介]韩凝玉(1977—),女,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区规划与设计。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2013020),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NO.804083);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Y012)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8-27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6)01-0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