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推进语文阅读教学
2016-03-17何国平
何国平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课改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就课堂的整体性而言,是向前不断前进的,但是基于每位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领会的偏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关键和根本要求。
通过目标意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发挥充分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明确的课时观和目标意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但要有情感的生成,更重要的是要有思维的生成。课文解读的立足点是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并非零起点。教师要明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讲授的每篇课文、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分清主次。笔者认为课堂的主要问题,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品析、创造的关键问题。
语文课标中提到,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有效的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两者之间的对话。有的教师教学安排过于着急,学生才初读课文,字词句还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教师就开始进行下一个步骤,让学生对一些重点的语句进行朗读和理解,忽视了课堂和文章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升华,而且会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不仅对课文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印象,对重点部分也没有完全熟悉。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
兼备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
语文教学的本意就是根据看到的文本语言,首先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从而理解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充分积累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发,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放到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当中,教师想要做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平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一旦具体到每一个课时,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但只要坚持“内容——形式——内容”或“形式——内容——形式”的规律,在意识上有言语内容与形式统一,就不会顾此失彼。
教师的有效指导
虽然学生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个体,但也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想要发挥它的高效性,就离不开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正确而有效的指导。
就拿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来说。要看学生朗读的效果,首先要看学生的落实度和目标的完成度。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通读文章或者重点句子。那么教师就要正确地去指导学生,落实到学生一个字音、一个词、一个句子,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懂到懂,不准到准,这样,教师也就完成了他有效指导的使命。
教师指导朗读的有效性,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平时课堂上的朗读水平,还应该将范围扩大,观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能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领悟作者写文章的内涵,这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其次,就是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最后,就是指导学生懂得去领悟文章的意境。
教师的指导还应该从范读与感悟入手,让学生体会教师在深情朗读课文时,语句抑扬顿挫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虽然作者写作手法很朴实,但是我们在读文章时的感情,要有更深一层次的发展。
教师的范读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欣赏,也不仅仅在于情感的升华,更在于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去品味、感悟、提升语感。
由此可见,有效的朗读指导,应体现在学生通过指导,能在朗读过程中让听者身临其境,同时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情感,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哲理。同时,用抑扬顿挫的方式,把作者的想法内在化,用自己的情感表述,然后把作者的情感释放出来,达到语言文字的内化,并让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文章的不同语感。同时,经过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学生在阅读时的朗读水平,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从而领悟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所以,想要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与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与学生就必须共同合作投入感情。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策略,比如,要准确、深入、独到地解读文本,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精心完成教学设计,所谓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在课堂中,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教学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复制课本;课后要唤起学生对的生活体验,课堂不是说一节课讲完了就行,而是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真正用于实践中去;要学会创设情景,实施有效对话,情景教学法在对话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课堂中也要适度拓展、坚持练笔等,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在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后能运用到写作中。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