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策略
2016-03-17任志刚
任志刚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等相关问题,尤其是一篇篇极有其语文味的文本,学生根本没有感到其自身的语文味。这给教师带来的麻烦是,小学生的阅读缺乏相关的主动性,更缺乏十足意义上的趣味性,当然要想获取阅读教学的完美性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利用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
随着优质均衡教育的不断推进,一般小学的教学设施已尤为先进,电子白板技术在江苏广大学校得以比较充分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带来极大的便捷和功效。但教师需要思考的是,电子白板的使用也不完全就能够促进小学生的阅读感悟。所以,在应用电子白板促进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上,教师需要将文本的内容以动态形式出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能够从动态形象的视觉欣赏上增强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譬如:《桂花雨》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课文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课文中极为细腻地描写了桂花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作者如果不能置身于这快乐的情境中,是写不出这极为细腻的内容的。那么,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光去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没有比较切身的感受,是不可能现实地品味出文中语言的细腻的。因此,在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带来摇桂花的快乐镜头。看到那“铺”,看到那“抱”,看到那“摇”,听到那“喊”,学生也就情不自禁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地喊了起来。学生也不仅仅就是这样喊着,还抓住这关键的语句去联想,是的,这多像被雨淋的经过,这多有那雨丝飘落在头发和脖颈上的感受。学生也似乎在这样感悟着,桂花像雨,有雨一样的形美,可桂花更有着雨根本不具备的味美——香。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设想,阅读教学缺失了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的发挥,那学生是根本不可能感悟到如此境界的。
利用学生争辩的结果
小学生在学习中是极喜好围绕一定问题进行争辩的,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感悟的争辩显得极为大胆踊跃,而且是那样的毫无顾忌,即使是理屈词穷,但面部表情也显得极不认输。这对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合作互动学习具有很大意义上的帮助,对此,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必须利用好这样的优势。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如此意义上的争辩,需要教师去把握分寸,否则教学课堂上会生乱子,既让教学任务不能得以顺利地完成,也会让学生的争辩产生无意义上的效果。这分寸该怎样去把握呢?笔者以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去争辩,这引导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方式方法和途径方面的。要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激烈意义上的争辩生成出属于学生自我感悟之比较理想的智慧来。譬如:教学《九寨沟》,笔者没有让学生就一下子整体介入教材文本,而是先引导学生看出九寨沟的神奇和所获取的殊荣,先让学生去读“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学生在读时,对关键处的处理产生分歧,有学生以为这里的“一……就”需要重读,也有学生说这里的“童话世界”需要重读,孰是孰非?笔者没有去下结论,而是继续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聆听、让学生去比较、让学生去感悟,然后再让学生去说出各自的理由。在学生陈述理由时,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到位,但也有的说得很在理。有学生陈述“童话世界”需要重读之理由时,只有“童话世界”才是美丽的,即有学生这样护议,九寨沟是童话里才有的美丽和神奇。可见学生的争辩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也应当是完全有必要的。
利用言语训练的能力
教材文本中的语言都是十分生动形象的,这是由语文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因为语文的魅力本身就是语言的魅力。从平时相关的教学实践看,学生发现语言魅力的途径是广泛的,让学生去多读,多种形式的读,是可以促进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也是促进学生品味语言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本语言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获取真实意义上的品味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上的修辞句式,让学生去掉修辞成分,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充分感到运用修辞与不用修辞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譬如:教学《一路花香》这则寓哲理于短小的故事之中的文学作品时,笔者让学生将“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改为一般的陈述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去比较,学生前读读,后读读,总感到不是滋味,改后所表达的情感总是缺失气势的。再比如:在学习叙事性教材文本《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笔者让学生抓住“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去进行比较性的品味,即让学生通过查找一定的资料,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以意思相近的词语去替换这两个词语,并加以比较。学生发现,改动后的句子失去了意思表达的简洁。这里也不举出所有的比较,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让学生去多做比较,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能力会逐步增强。
小学中年级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策略是多元的,关键需要教师加大学生的感悟实践的力度,并做出比较认真的思考和科学的谋划。应当说,在具体的实践中,极有可能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别担心,只要认真去反思,矫正的策略也肯定会有的。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